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瓣鱗花

鎖定
瓣鱗花(學名:Frankenia pulverulenta L.)是瓣鱗花科瓣鱗花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6-16釐米,平卧,莖從基部多分枝,常呈二歧狀分枝。葉小,通常4葉輪生,狹倒卵形或倒卵形,長2-7毫米,寬1-2.5毫米。花小,多單生,稀數朵生於葉腋或小枝頂端,無梗。蒴果長圓狀卵形。種子多數,長圓狀橢圓形,下部急尖,淡棕色。 [1] 
分佈於歐洲南部,經俄羅斯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南部至蒙古;非洲、亞洲西南部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新疆、甘肅(民勤)和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生長於荒漠地帶河流泛濫地、湖盆等低濕鹽鹼化土壤上。 [1] 
瓣鱗花是世界乾旱區的物種,在中國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乾旱氣候區內是獨特“古地中海”區系成分的典型代表之一,對研究中國乾旱區植物區系的起源、遷移和植物地理分區,均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可試驗用於改良鹽鹼地,作牧場的飼草。 [2] 
中文名
瓣鱗花
拉丁學名
Frankenia pulverulenta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10] 
石竹目
瓣鱗花科
瓣鱗花屬
瓣鱗花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瀕危(IUCN標準)

瓣鱗花形態特徵

瓣鱗花
瓣鱗花(7張)
一年生草本,高6-16釐米,平卧,莖從基部多分枝,常呈二歧狀分枝,略被緊貼的白色微柔毛。葉小,通常4葉輪生,狹倒卵形或倒卵形,長2-7毫米,寬1-2.5毫米,全緣,頂端圓鈍,微缺,略具短尖頭,上面無毛,下面微被粉狀短柔毛,基部漸狹為短葉柄;葉柄長1-2毫米。
花小,多單生,稀數朵生於葉腋或小枝頂端,無梗;萼筒長約2-2.5毫米,直徑約1-1.5毫米,具5縱稜脊,萼齒5,鑽形,長約0.5-1毫米;花瓣5,粉紅色,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3-4(-5)毫米,寬0.7-1毫米,頂端微具牙齒,中部以下逐漸狹縮,內側附生的舌狀鱗片狹長;雄蕊6,花絲基部稍合生;子房多呈長圓狀卵圓形。蒴果長圓狀卵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3瓣裂。種子多數,長圓狀橢圓形,下部急尖,長0.5-0.7毫米,寬約0.3毫米,淡棕色。 [1] 

瓣鱗花產地生境

分佈於歐洲南部,經俄羅斯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南部至蒙古;非洲、亞洲西南部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新疆、甘肅(民勤)和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 [1]  生長於海拔1200-1450米的河灘、湖邊等鹽化草甸。 [4] 

瓣鱗花生長習性

為地中海型乾旱氣候環境中的耐鹽植物。喜生於乾旱區內潮濕並輕度鹽漬化的土壤上。可以在各種地形、土壤中生長。最適宜土質鬆軟的沙質壤土,pH值為6.5-7.5,冬季温度零下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毫米的生境。 [4] 

瓣鱗花繁殖方法

瓣鱗花為無性繁殖,繁殖方式有兩種:一種為劈裂式生長,是瓣鱗花自然更新的主要方式;另一種方式是由莖部向地表發生彎曲,被地表浮沙覆蓋後南莖尖處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 [4] 

瓣鱗花主要價值

瓣鱗花為一種古老孑遺的單種屬植物,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莖葉表面密佈有專門排放鹽水的鹽腺,可把從土壤中吸收到的過量的鹽通過分泌鹽水的方式排出體外。鹽水蒸騰後留下的鹽結晶可直接食用。可用於改良鹽鹼地,或作為牧場飼草。 [4] 
瓣鱗花是世界乾旱區的物種,在中國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乾旱氣候區內是獨特的“古地中海”區系成分的典型代表之一,對研究中國乾旱區植物區系的起源、遷移和植物地理分區,均有一定的科學意義。 [5] 

瓣鱗花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6]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2004年——瀕危(EN)。 [7]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級。 [8]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瀕危(EN)。 [9] 
物種現狀:稀有種。該屬在地中海區、澳大利亞、智利和北美西部各有1種。在中國只分布瓣鱗花1種,僅出現在新疆、甘肅和內蒙古境內三個非常狹小的範圍,植株極為零星稀少。 [2]  野生數量極為稀少,植株矮小,易被忽視。 [4] 
致危因子:生境退化或喪失。 [5] 
保護措施:因該植物極為稀少,植株矮小,無顯著的經濟意義,很少引人注目,尚無保護措施。但鑑於它的科學意義和可能用於改良鹽鹼土的經濟價值,應加強保護和擴大繁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