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瓜爾佳·榮祿

鎖定
瓜爾佳·榮祿(1836年4月7日—1903年4月11日),字仲華,號略園, [1]  [144]  別號田舍主人, [147-148]  滿洲正白旗人,清代政治人物,主要活躍於光緒朝中後期。
榮祿出身于軍官世家,以廕生工部員外郎。同治年間,受文祥李鴻藻等提攜,曾任內務府大臣,工部尚書,後出為西安將軍。甲午戰爭期間,因受慈禧太后信任,留京任步軍統領,總理衙門大臣,兵部尚書。官至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卒,諡文忠,贈太傅,晉一等男爵。其女瓜爾佳·幼蘭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母,被慈禧太后收為養女。 [145] 
榮祿在戊戌變法己亥建儲庚子國變等晚清政治事件中,扮演複雜角色,歷史評價亦存爭議。 [8]  其大部分生平文牘曾遭兵燹,後人編有《榮文忠公集》《榮祿存札》等。概述內圖片:榮祿半身照 [8]  [146] 
全    名
瓜爾佳·榮祿
別    名
榮中堂 [16] 
仲華
略園,別號田舍主人
諡    號
文忠 [3] 
封    號
騎都尉兼一雲騎尉(承襲),一等男爵(追晉) [3]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滿族
出生地
北京 [15] 
出生日期
1836年4月7日
逝世日期
1903年4月11日
主要成就
創建武衞軍 [2] 
主要作品
《武毅公事略》《榮文忠公集》《榮祿存札》
最高官職
步軍統領、總理衙門大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23]  [25]  [34] 
本    名
瓜爾佳·榮祿
旗    籍
滿洲正白旗 [13] 

瓜爾佳·榮祿人物生平

瓜爾佳·榮祿起自門蔭

清末榮祿及屬下貽谷誥命 清末榮祿及屬下貽谷誥命
瓜爾佳·榮祿,滿洲正白旗人。因清代滿人無姓名連寫的習慣,史籍一般徑稱其名“榮祿”(對其姓則另外介紹為“瓜爾佳氏”),或將其名首字與其字號、官職、諡號等結合而別為稱呼(如“榮仲華”“榮中堂”“榮文忠”等等) [16] 
道光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1836年4月7日), [10-11]  [113]  榮祿生於其父瓜爾佳·長壽位於北京的宅邸。 [15] 
道光二十年(1840年),榮祿喪母,其時又身體孱弱多病,幸得繼母顏扎氏的盡心撫養。 [122]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榮祿父親長壽被派往福建任職,榮祿一家隨往,期間於次年(1842年),長壽還曾在浙江參與抵禦英軍入侵鴉片戰爭,榮祿等亦留寓浙江,事畢仍赴福建。 [131-132]  其後,長壽職務仍屢有調動,研究者認為榮祿等家人應亦隨之多次遷徙。 [113] 
咸豐元年(1851年),長壽受命赴廣西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家眷被託付給福建將領饒廷選 [113]  榮祿即寄讀於饒家。 [129-130] 
咸豐二年(1852年),榮祿的伯父和父親作為總兵在同太平軍作戰時雙雙戰死, [13]  同年十一月,榮祿由廕生被起用;十二月,承襲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之爵。咸豐三年(1853年),分至工部觀政咸豐七年(1857年),康慈皇太后入葬慕陵禮成,參與其事的官員得到嘉獎; [91]  榮祿作為工部官吏(與陵工相關),亦獲得恩旨,待補為主事後可優先升任為工部員外郎。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榮祿補為工部主事;八月升任工部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榮祿又被調為户部銀庫員外郎。 [17]  [37] 
在當代學者馬忠文看來,榮祿所隸屬的滿洲正白旗在八旗中屬於“上三旗”,地位較崇,任官機會也優於“下五旗”。他的祖父、伯父、父親均曾統帥軍隊並戰死疆場,受到朝廷的格外褒獎,咸豐帝明諭優恤,讚譽瓜爾佳氏為“世篤忠貞”。 [13]  榮祿正是藉着這種祖蔭進入官場,並長期得到皇帝拔識。 [2]  [8]  儘管如此,另一位學者戴海斌則仍認為,榮祿家世出身難言顯赫,又未走一般科舉仕進的道路,其後續拔擢仍有賴於其參與“武”事。 [46] 

瓜爾佳·榮祿武事與旗務

咸豐十年(1860年),滿洲權貴肅順為排擠大學士翁心存而掀起户部官錢局案,榮祿也被牽扯其中。 [65]  咸豐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咸豐帝去世。八月,榮祿因捐輸軍餉,獲獎為候補道據《清史稿》,當系直隸候補道 [49]  ;十月,又充任神機營文案處翼長。 [48]  據學者研究,榮祿在受到肅順排擠後以開缺候選道員參加京城防衞,是出於時任軍機大臣文祥的主持。恰在此時,兩宮太后及恭親王奕訢等發動辛酉政變政變後,充任管理神機營大臣的文祥,援引榮祿投效營務,才使榮祿有機緣接近醇王奕譞,奠定他日後飛黃騰達的基礎。 [8]  不過,所謂“榮祿因參加辛酉政變密謀而受到慈禧信任”的説法,已被史家批駁證偽。) [9] 
同治三年(1864年),榮祿充任神機營全營翼長。同治四年(1865年),榮祿曾受命帶兵鎮壓“馬賊”,不久獲賞副都統銜,並管理健鋭營事務, [51]  後又兼任神機營、健鋭營馬隊的專操大臣,以及神機營威遠隊專操大臣。 [50] 
同治五年(1866年),榮祿任正藍旗蒙古副都統,年末又調鑲白旗滿洲副都統。 [52] 
同治七年(1868年),捻軍進至京畿,榮祿受命隨恭親王奕訢佈防,遷左翼總兵,亦受軍機大臣文祥賞識及推薦。 [53]  同治八年(1869年),榮祿又補為鑲黃旗滿洲副都統。 [54] 
同治十年(1871年)之後,榮祿除參與旗務外,並曾署工部左侍郎、補工部右侍郎、調户部左侍郎。同治十三年(1874年),榮祿兼署吏部左侍郎,後又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同年末(1875年1月),同治帝去世,榮祿自請撤銷同治帝患病期間為沖喜所加雙眼花翎及太子太保銜,獲准。 [55] 

瓜爾佳·榮祿跌磋與外放

光緒元年(1875年),榮祿兼署步軍統領,光緒三年(1877年)補任。光緒四年(1878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後因病解除工部尚書之官,並開總管內務府大臣之差。 [56] 
光緒五年(1879年),榮祿因參與普祥峪定東陵工成,獲賞並下部優敍。但他仍於同年申請開缺,獲准。光緒六年(1880年),榮祿又被彈劾納賄,被降二級調用,且“不準抵銷”。 [57] 
榮祿去職,背後有政治鬥爭的因素,從官私記述及學者分析來看,一方面牽涉到沈桂芬與李鴻藻之間的“南北之爭”,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內務府權貴之間的排擠傾軋”不容忽視。 [46] 
光緒十一年(1885年),榮祿所受“降二級調用”的處分獲得開復,其後逐漸重新獲得任用。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為西安將軍。 [58]  在西安將軍任上,榮祿結識董福祥 [97] 

瓜爾佳·榮祿甲午復起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榮祿被再次復起的恭親王奕訢薦為步軍統領,會辦軍務,設巡防局督理五城團防。同年,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9]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1895年8月11日),榮祿以步軍統領受兵部尚書之職。 [18] 
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1896年6月4日),授協辦大學士 [20]  他剛上任,就發生御史胡景桂彈劾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一事(很可能是李鴻藻在幕後指使),榮祿被派到天津核實情況。經過一番實地考察,榮祿更加了解編練新軍的必要性。離開天津時,他將有關查辦結果先期派人送入京中,併為袁世凱辯護,盛讚袁世凱“血性耐勞,勇於任事,督練洋操,選拔精鋭,尚能不遺餘力,於將領中洵為不可多得之員”,使袁世凱逃過一劫。 [141]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榮祿曾會同刑部等查核上駟院贓案。 [43]  十二月二十五日(1898年1月17日),榮祿疏請設立武備特科,於各省設立武備學堂 [38-39]  並請求“廣練兵團,以資防守”。 [40-42] 

瓜爾佳·榮祿戊戌政變

榮祿 榮祿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1898年6月10日),上諭授榮祿大學士。 [21]  四月二十七日(6月15日),榮祿接替王文韶,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23]  。五月四日(6月22日),定大學士殿閣為文淵閣, [22]  次日(6月23日)實授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 [24]  任職期間,戊戌政變爆發。
傳統上對榮祿參與戊戌政變的敍事是:榮祿接到袁世凱告密的消息,此後秘密回京,策動慈禧太后發動政變。這種説法,經史學家考辨,已被證明不可信。一般認為,告密者實為有意投靠榮祿的楊崇伊。 [95]  不過,就現有史料而言,榮祿坐鎮天津與京城滿洲權貴慶王奕劻等策劃訓政的史事基本上是可以澄清的。 [9]  在光緒帝任命林旭等四人在軍機章京上行走時,榮祿就致信林旭,主張變法改革以補偏求弊下手,不在遇事紛更。 [67] 變後次年(1899年),榮祿在一封給伊藤博文的信件中,認為中國應以整軍豐財、力圖自強為急務,但中國“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弱而仁痿痹,輔以善藥,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並以此評價政變事。 [92-93] 

瓜爾佳·榮祿節制北洋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9月28日),榮祿卸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授軍機大臣,但仍節制北洋各軍。 [25-26]  八月二十六日(10月11日),慈禧授榮祿練兵欽差大臣,並指明由他節制宋慶、董福祥、聶士成、袁世凱所部及北洋各軍。 [27]  十月二十四日(12月7日),獲准合宋、董、聶、袁四軍及新募親軍聯為一氣,構成武衞軍雛形。 [28] 
光緒二十五年五月二十日(1899年6月27日),武衞軍編練完成, [29]  此後,榮祿又陸續編練武衞先鋒軍、先鋒隊若干。這一期間,榮祿在光緒帝廢立問題上,由猶豫轉向反對。(一説,在戊戌政變發生、光緒帝被架空後,榮祿在支持慈禧訓政的同時,已有保全光緒帝之位的打算。) [66] 
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五日(1899年11月17日),協辦大學士剛毅自廣東返京,其後聯合黨羽對榮祿施壓。剛毅批評榮祿所信任的蘇元春,並指榮祿涉嫌貪腐; [102]  他並借對康梁等海外言論的追論,使慈禧罷去廖壽恆的軍機大臣之職,代之以趙舒翹 [104]  衝擊榮祿力圖維繫的原有政局。剛毅還聯合趙舒翹嘗試廢除京師大學堂,榮祿力持反對。而後,榮祿又請求增設武備學堂,經總理衙門議準設於京師大學堂之下。 [103]  此時,坊間已有傳聞稱慈禧太后將廢黜光緒帝,載漪剛毅徐桐等亦蠢蠢欲動,慈禧太后實亦有此意,並要求榮祿參與。據陳夔龍等記述,在這種情勢下,榮祿與李鴻章會面,詢問其意見,李鴻章對廢立之事表達強烈反對,並稱外國駐華使節等亦持反對;榮祿將李鴻章所言轉告慈禧太后,終於使之打消廢帝念頭,轉為立“大阿哥”。 [105]  [107] 
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1900年1月7日),李鴻章在榮祿支持下離京赴兩廣總督任,以遠離是非之地。 [94]  [106]  十二月二十四日(1900年1月24日),清廷宣佈封載漪之子溥儁為皇子, [133]  一些禮儀場合亦以此“大阿哥”代光緒帝行禮。 [134] 

瓜爾佳·榮祿庚子之難

《北清名勝》中的榮祿等晚清軍政要員 《北清名勝》中的榮祿等晚清軍政要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京畿蔓延後,榮祿屢請鎮壓,並請保護各國使館。在圍攻使館過程中,榮祿採取“明攻暗保”手法,向使館輸送食品,促成駐京公使與本國通電報,但他手下的武衞中軍也曾參與圍攻使館。 [94]  隨着戰局急轉直下,同年慈禧太后挾光緒帝西逃,七月二十三日(8月17日),詔命榮祿留京辦事。 [30]  北京陷落後,榮祿暫駐保定,慈禧曾令榮祿入京作為“會辦全權大臣”參與談判,李鴻章則奏請讓榮祿回“行在”當差。當代學者陳曉平分析,李鴻章此舉一方面可通過榮祿説動慈禧調整其政策,另一方面也為榮祿解圍,是“投桃報李”之舉。 [94]  閏八月十三日(10月6日),詔榮祿赴西安行在。 [31] 
總體看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開始後,事態危急,和戰兩難,在使館談判問題上,載漪、剛毅等人也對榮祿有所支持。圍攻使館期間,董福祥也並未完全脱離榮祿的統轄。相反,京城陷落後,隨扈西行的載漪、端王等人又開始排擠榮祿,百端阻止其前往行在,力圖繼續掌控朝政,最終在東南督撫策劃下,榮祿才得以抵達行在。劉、張、袁等督撫還對武衞中軍圍攻使館之事向列強進行聲辯,期望各國不再追究榮祿。但是,抵達西安的榮祿,重掌樞垣,很快故態復萌,一切秉承慈禧之意,袒護載漪等人,又引起李鴻章等督撫的不滿。《辛丑條約》的談判就是在這種權力格局中逐步完成的。 [8]  隨着剛毅、李鴻章等人的病死,主戰貴族的圈禁,榮祿在晚清國勢衰頹之際達到了個人政治地位的頂峯。 [12] 

瓜爾佳·榮祿壽終京第

光緒二十七年六月十日(1901年7月25日),榮祿受命管理户部事務。 [32]  同年,支持劉坤一張之洞在“江楚會奏變法三折”中提出的變法主張。十一月(1902年1月),兩宮迴鑾 [33]  榮祿亦隨扈自西安還京,加太子少保銜,轉文華殿大學士十二月二十四日(1902年2月2日),定為文華殿大學士 [34]  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902年8月31日),榮祿嫁其女瓜爾佳·幼蘭為醇親王載灃之妻。此舉源於慈禧太后指婚, [108]  後幼蘭生宣統帝溥儀
晚年的榮祿,雖然主持朝政,但因病情日重,時常請假。經過庚子之變,武衞軍慘敗,妻、子亡故,榮祿遭受不小的精神打擊。辦事拖沓,因循依舊,任人唯親,政以賄成,受到朝野的批評。這也是後來其歷史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 [8] 
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1903年4月11日),榮祿去世, [90]  遺摺奏入, [89]  清廷於同日贈其為太傅,賜諡文忠,晉封一等男爵。 [3] 

瓜爾佳·榮祿主要影響

瓜爾佳·榮祿政治

榮祿參與晚清“實政”改革,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內容:
一是甲午戰後參與軍政改革。有學者認為,甲午戰後,原本侷限於部分樞臣、督撫的洋務運動,轉變為清廷自上而下的全局性改革思潮,而榮祿編練新軍的舉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屬於清廷“實政”改革的首要內容。(詳見本詞條“軍事”部分。) [8] 
二是榮祿在戊戌變法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榮祿參與戊戌政變,扼殺戊戌新政,並因此受到康梁及史家的批判。從史實來説,榮祿通過策動慈禧訓政,來達到中止光緒帝所立主推行的改革的目的,亦可坐實。從這個意義上説,他是政變的主謀之一。 [8]  但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認為,榮祿並不反對變法,只不過不贊成康梁的變法思路,主要是在推行變法的權力、步驟、內容等方面,與康梁不盡相同。榮祿認為“中國非真不可為也”, [63]  關鍵是要有他認為的正確的變法次序。在政變後,他積極調和兩宮,極力保護光緒帝,避免事態惡化,庇護新政官員,並繼續維護和推動某些新政;他不僅練兵、籌餉,在保存京師大學堂等問題上與剛毅等的鬥爭一直持續,有限地維護了一些改革成果,對於榮祿的這些舉措,亦不可一筆抹殺。 [8] 
三是榮祿在庚子國變後的清末新政中發揮的作用。兩宮避難西安時期,榮祿也達到了他權力的巔峯。清廷頒佈明發上諭,宣佈進行“新政”,在此問題上,榮祿有推動之功,然而,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王朝已經面臨末日,新政始終沒有多大的進展。各省財政枯竭,行政拖沓,諸事毫無起色。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中央與地方關係日趨緊張,各地抗捐抗税活動此起彼伏,社會矛盾日益複雜。身為首輔,從中很難看到榮祿為扭轉局面的努力。相反,朝野對他的非議卻此起彼伏,或牽連庚子舊事,或與當時人事糾葛相關;而榮祿亦意志消沉,辦事因循拖沓,未能對新政起到更多積極作用。 [8] 

瓜爾佳·榮祿軍事

收攏軍權
甲午戰後,清廷以自強為名,直接掌握練兵大權,乘機將長期被李鴻章等漢族督撫把控的軍權收歸中央。這是榮祿逐步謀劃完成的。從胡燏棻定武軍易帥、袁世凱小站練兵,到戊戌年榮祿出督直隸、統領北洋各軍,再到創建武衞軍,自始至終,榮祿都將軍權牢牢控制在手中。這是清季罕見的現象,明顯具有滿洲貴族加強集權的意圖。儘管庚子武衞軍的慘敗使榮祿的遠略未能實現,但是,中央練兵的機制被固定下來。後來袁世凱編練北洋六鎮,也是在練兵處的統一規劃下完成的。慈禧之後載灃等滿洲親貴排擠、打擊袁世凱的目的之一,便是革黜其軍權。由此看來,宣統時期的滿洲貴族專權與榮祿的謀略是一致的。只是在慈禧和榮祿死後,孱弱無力的載灃、載濤等少年親貴面對羽翼豐厚的袁世凱已顯得無能為力了。 [2] 
創武衞軍
節制北洋期間,榮祿將麾下軍隊改編為武衞軍,分為五部。 [7] 
  • 第一部稱衞前軍,由聶士成統領駐天津東北的蘆台,防守天津及沿海。 [7] 
  • 第二部稱武衞後軍,由董福祥統領,駐北京東北。 [7] 
  • 第三部稱武衞左軍,由宋慶統領,駐山海關。 [7] 
  • 第四部稱武衞右軍,名氣最大,由袁世凱統領,駐天津東南的小站。 [7] 
  • 第五部稱武衞中軍,系榮祿自建,並親自統領,駐北京南部皇家遊獵之地——南苑。 [7] 
學者房兆楹將榮祿視為北洋新軍的創始人。 [7]  另一學者馬忠文則認為,創建武衞軍是榮祿生平最重要的功業,系榮祿鑑於北洋海軍喪失、京津防衞空虛,為了捍衞京畿而採取的重大決策。但由於財政拮据以及朝局影響,在庚子事件中,武衞軍並未能有效發揮抗擊外來侵略的作用,更有甚者,武衞中軍還乘機劫掠商民,造成惡劣影響,大出榮祿意料之外,也成為榮祿遭到世人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袁世凱則在榮祿庇護下得以發展其力量,嗣後憑藉北洋軍閥的雄厚勢力,成為影響民初政局的關鍵人物。 [8] 

瓜爾佳·榮祿歷史評價

榮祿墓出土文物(含慈禧賜金葫蘆)圖版 榮祿墓出土文物(含慈禧賜金葫蘆)圖版 [99]
嚴復(1902年致張元濟函)榮仲華前用騎牆政策,卒以此保其首領。然平心而論,瑕者自瑕,瑜者白瑜。其前者之調停骨肉,使不為己甚,固無論已。即如老西,既到長安,即欲以待張南海者待翁常熟,榮垂涕而言不可。既至今年正月初六,老西之念又動,榮又力求,西雲:直便宜此獠。此雖出於為己,然朝廷實受大益,可謂忠於所事矣。嘗謂榮、王二相之不同,一則非之可非、刺之可刺,故尚有一二節可以稱道;而仁和則純乎痛癢不關,以瓦全為政策。 [6] 
慈禧(並用光緒帝名義):①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榮祿,公忠亮達,才識閎深。由廕生起家,洊陟正卿,歷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將軍、總督,恪恭匪懈。擢登揆席,翊贊綸在,竭力盡心,調和中外,老成持重,匡濟艱難。 [3]  ②已故大學士榮祿,翊贊綸扉,適在時事艱難之日,盡心經畫,獻納周詳,有為中外所不及知者。朝廷倚畀之殷,相須綦切······披覽遺章,拳拳於國計民生用人行政,追念前勞,曷勝愴慟。 [4] 
赫德總之,榮祿的消失將影響許多人,但是,儘管他是個大人物,歸根到底也只不過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沒有了他,全部工作仍會照常進行。 [119] 
夏曾佑:①戊戌、庚子二事,均以榮祿為謀主,榮祿之公忠亮達、才識宏深,亦於此時見之。蓋所謂“公忠”者,非公忠於本朝,乃公忠於外國;所謂“宏深”者,非宏深於壯猷,乃宏深於奸計,洵為中外所未及知矣。 [87] 有言“自古以來亂臣賊子,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以榮較莽,禍且十倍。君子以為天生此人,蓋有故也。 [88] 
何剛德①文忠為昆師母之從兄,風度翩翩,饒有才幹。②戊戌政變,文忠以直督入軍機,從容弭變,保全實多。拳亂西行,趨赴行在,維持大計,煞費苦心,朝局賴以底定,厥功偉焉。丙午到京,惜不復見,為之愴然。 [129-130] 
辜鴻銘:(前文提及英國前首相索爾茲伯理勳爵,即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同樣,中國的榮祿也是滿族最後一個不僅具有高尚品質、尊貴氣派,和人們常可以從有教養的滿族青年身上看到的那種温文爾雅,還具有宏大氣度、一種“大人閣下”——大貴族威嚴的人物。目前,我在北京見到的最為出色的滿洲貴族,甚至於現在的攝政王(載灃),也沒有索爾茲伯理勳爵和榮祿身上的那種“氣魄”。……然而,俾斯麥對於索爾茲伯理勳爵的看法,也同樣適用於中國的榮祿。……無論是索爾茲伯理勳爵還是滿人榮祿,都不曾自命為天才。……另外,索爾茲伯理勳爵和榮祿的血液裏,都只僅有英雄主義和高貴品格,可以説是塊好鐵或貴金屬,但是他們卻並未努力,或因太過執拗與驕傲,不屑於去努力把自己血液中的貴金屬經由智識修養的精緻坩鍋與文火耐心地加以提煉,事實上,他們未能將其血液中的好鐵冶煉成純鋼。 結果,他們兩個人,索爾茲伯理勳爵這個品格高貴的英國大貴族,與驕傲的滿洲貴族榮祿——當他們在各自的國家處於危急的關頭,而本人又負有最高責任的時候——兩人都非但未能控制局勢,反而聽任局勢的擺佈。……中國的榮祿——正如有一天保存在武昌總督衙門的電報會證明的——他做夢也不曾想攻打外國使館,更談不上要將所有外國人都趕出中國去。要説正確和公正,外國人指責已故中國皇太后和榮祿處心積慮圍攻使館,要把所有外國人趕出中國,就好比指責已故維多利亞女王和索爾茲伯理勳爵在南非戰爭之前,陰謀發動布爾戰爭併吞並德蘭士瓦一樣。事實恰恰相反。榮祿盡最大努力,去抑制那些刺痛了自尊而發瘋的滿族王公們,保護在京的外國人,維護和平……實際上,像索爾茲伯理勳爵一樣,榮祿聽憑事態自由發展,漫無節制,直到外國海軍發動猛攻,佔領大沽炮台,他身上那驕傲的滿族血液才佔了上風。於是,他放開抑制之手,讓端王帶着瘋狂的拳民、董福祥帶着漫無軍紀的甘軍為所欲為。其結果,是華北騷亂一年有半,中國人民寧願每年把幹百萬兩白銀送入外國國庫。……這樣,索爾茲伯理勳爵和榮祿一經考驗,便表明他們正如俾斯麥所説:“只是一塊看上去像鋼的塗料石膏。” [143] 
趙爾巽等《清史稿》:①榮祿久直內廷,得太后信仗。眷顧之隆,一時無比。事無鉅細,常待一言決焉。②榮祿屢參大變,文韶久達世務。鴻禨後起,參議立憲,終以失寵太后,不免放斥。唯之洞一時稱賢,而監國攝政,親貴用事,欲挽救而未能,遂以憂死。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尚何言哉? [5] 
房兆楹老實説,榮祿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也未曾想做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關心的只是個人的利益和地位,而非國家大事。······儘管1898——1903年,他本有可能在清廷內部起有益的影響,但他未運用他的權力促進國家的利益,也未能有助於統治集團的利益。 [7] 
林敦奎①在宮廷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中,榮祿善觀風色,長於逢迎。②處此內憂外患局勢下,榮祿實行對內鎮壓,對外投降的政策,但他也反對頑固派因循守舊、拒絕一切改革的短見,贊同洋務派官僚李鴻章等人的主張。 [97] 

瓜爾佳·榮祿軼事典故

瓜爾佳·榮祿擅動樞筆

陳夔龍在《夢蕉亭雜記》中稱,同治帝去世後,相關詔旨按例應由軍機大臣執筆,當時沈桂芬稍稍遲到,文祥受命主稿,又因病不能下筆。情急之下,榮祿擅自動筆,沈桂芬見狀,心生不悦;榮祿亦知沈桂芬對自己擅動樞筆之舉不滿,亦作提防,二人遂生嫌隙。 [59] 

瓜爾佳·榮祿有染皇妃

據英人濮蘭德、白克浩司記載,榮祿在光緒前期仕途不順與他跟同治皇帝某妃子有染有關。大約在光緒六年(1880年)左右,此事被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舉報給慈禧,慈禧來到這名妃子住所,查出了她與榮祿有染的證據,此後數年皆疏遠榮祿。 [142] 

瓜爾佳·榮祿一擊不中,當徐圖之

陳夔龍、文廷式等人均記述了榮祿企圖令沈桂芬外放貴州巡撫之事。據稱,某年貴州巡撫出缺,兩宮太后懿旨,着沈桂芬去。此旨一出,內外一片譁然,蓋巡撫品級低於沈桂芬現職(沈桂芬時任兵部尚書,又是軍機大臣),又系外放邊地,此舉罕見其例。軍機大臣寶鋆等着力諫阻,太后心知眾議難違,只得收回懿旨,令沈照舊當差。雖躲過一劫,沈桂芬仍心有餘悸。他尋思:“穴本無風,風何由入?”由於懷疑這道懿旨與榮祿有關,沈桂芬請翁同龢替自己試探榮祿的口風。翁遂造訪榮祿(另説是趁着二人因事共處時),當着榮祿的面痛罵沈桂芬,假裝自己和榮祿屬於同一陣線;榮祿信以為真,遂將自己如何從中運作和盤托出。 [61]  據文廷式記述,榮祿系趁兩宮皇太后厭惡沈桂芬之時,提出外放沈桂芬的主意的,且榮祿曾援引沈兆霖出任陝甘總督之事為兩宮太后提供支持。榮祿還對翁同龢宣稱:“一擊不中,當徐圖之。”(這次便宜他了,慢慢再找機會。) [62]  沈桂芬從翁同龢處得知內情後,沒有再給榮祿機會,設法讓榮祿失去了要職, [60]  而翁同龢與榮祿也由此交惡。 [64] 

瓜爾佳·榮祿人際關係

瓜爾佳·榮祿家族

曾祖父:阿洪阿,曾任副都統。 [120] 
祖父:祖父塔斯哈,戰歿於平定張格爾之亂的過程中。 [13] 
父母輩:生父長壽,伯父長瑞,一併歿於在廣西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戰事中。 [13]  生母烏扎氏,在榮祿虛歲五歲(道光二十年,1840年)時過世; [122]  繼母顏扎氏, [123]  誥封一品夫人,晉封一品太夫人,奉旨旌表,入祀節孝祠 [123] 
兄弟輩:同母兄長崇祿,咸豐元年(1851年)廕生,同年即卒;同母弟惠祿,幼殤;同母姊妹一人,咸豐八年(1858年)故,未嫁。 [121] 
子女輩:榮祿有子綸厚,先於榮祿卒於西行路上, [35]  後以侄子良揆為嗣子; [36]  有女二人,分別嫁於禮親王世鐸之子誠厚,及醇親王載灃 [35]  另有侄女嫁於貝子溥倫。

瓜爾佳·榮祿聯姻

榮祿外孫溥儀像 榮祿外孫溥儀像
榮祿原聘江寧將軍蘇布通阿之女庫雅拉氏,未及迎娶而庫雅拉氏即故去。 [121]  繼室薩克達氏為御前侍衞熙拉布之女,與咸豐帝元妃薩克達氏(咸豐登基前已歿)為本族。薩克達氏病逝後,榮祿續娶宗室靈桂之女愛新覺羅氏。 [8]  愛新覺羅氏卒於庚子之變後的西行路上,後慈禧太后命將榮祿的側室劉佳氏晉封一品夫人。 [108]  [138] 
榮祿長女為禮親王世鐸子誠厚之妻;而貝子溥倫之原配為慈禧侄女,後病逝,經慈禧指婚,又娶榮祿侄女瓜爾佳氏為繼室。更具政治意義的是,庚子迴鑾後,慈禧將榮祿幼女指婚給醇王載灃,後生育了宣統皇帝溥儀。 [2] 
學者馬忠文等認為,榮祿在晚清的崛起首先得益於其家世背景,而與宗室和滿洲貴族結姻,也是榮祿維持和保障家族地位和本人權勢的政治手段;迎娶薩達克氏、愛新覺羅氏及貧家女兒、侄女等等形成的聯姻關係,是榮祿鞏固其權勢的有力保障。 [8] 

瓜爾佳·榮祿宦遊

學者馬忠文指出,身為滿洲權貴,榮祿與醇王奕譞、恭王奕訢、惇王奕誴、禮王世鐸、慶王奕劻、端王載漪的關係親疏遠近不同。 [8] 
  • 奕譞、奕訢:榮祿在參與管理神機營期間,獲得醇王賞識;其得寵於慈禧,也得益於醇王的推引;終其一生,在親王中,榮祿與醇王的交誼最深。甲午戰爭爆發後,榮祿的仕途則離不開奕訢的支持。 [8] 
  • 奕誴、載漪:奕譞、榮祿與惇王奕誴的關係歷來不甚融洽,這種積怨影響到榮祿與惇王之子、端王載漪的關係。軍機大臣剛毅為了與榮祿對抗,也刻意攀附端王,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榮祿與載漪的矛盾。 [8] 
  • 世鐸、奕劻:榮祿與世鐸為兒女親家,關係密切;與奕劻相處融洽,軍事、外交各自分工,互不作梗。 [8] 
此外,榮祿的仕途也得益於文祥李鴻藻提攜。馬忠文並認為,李、榮交誼對晚清朝局影響尤大,李鴻藻死後,榮祿任用的漢員多以李氏門生故吏為主,如鹿傳霖吳重熹張人駿袁世凱瞿鴻禨張百熙等都出自李鴻藻門下。他判斷,某種程度上,文祥——李鴻藻——榮祿是清季權力關係中比較清晰的一條人脈線索;相比而言,翁同龢與榮祿的關係則過於表面化,且時有暗中傾軋的跡象。 [8] 

瓜爾佳·榮祿主要作品

榮祿曾輯《世篤忠貞錄》(2卷),該書刊行於光緒十二年(1886)前後,是榮祿兄弟等為宣揚祖、父兩代而編輯的家史文獻。他還為母親撰有《誥封一品夫人先繼妣顏札太夫人行述》。 [9]  還有辭書著錄稱榮祿編有《武毅公事略》。 [80] 
庚子事變中,榮祿位於菊兒衚衕宅邸遭遇焚燬,生平文稿、典籍毀於一旦,造成其個人作品的缺失。後人對其作品的結集,主要有以下兩種:
  • 榮祿死後,其後裔、門生所刊《榮文忠公集》(即《榮祿集》,見《近代史資料》總20號),該集共1冊4卷,其中卷三為奏摺9通,多與義和團運動相關,卷四為電函4通,是榮祿寫給袁世凱和奎俊的函電,表達的也是剿辦義和團的內容。 [9] 
  • 20世紀80年代,杜春和耿來金、張秀清編《榮祿存札》(齊魯書社,1986),系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檔案館的榮祿檔案中選編整理,個別信函內容有所刪節。該檔案基本上是榮祿逃離北京至迴鑾以後病逝期間各地官員給他的公文、函牘等,其中也夾雜着庚子(1900年)四、五月間的零星信件。 [9] 
此外,在一些圖書館、科研機構和私人收藏者也藏有零星的榮祿詩文、書信等文稿。 [9] 

瓜爾佳·榮祿人物爭議

瓜爾佳·榮祿家世

榮祿的《行狀》《神道碑》《墓誌銘》等多種傳記資料,稱榮祿系蘇完瓜爾佳氏,為努爾哈赤麾下名將費英東之後裔; [13]  [109-110]  榮祿生前參與編修整理的祖父、伯父等的傳記資料中,也有旁證。 [44-45]  但是,《清稗類鈔》記載,榮祿在户部尚書任上與蘇完瓜爾佳氏的都統聊天,説自己姓氏中並無蘇完字樣,而都統亦認為彼此並非同一宗族。 [1] 清史列傳》《清史稿》等官修史書中,也沒有説明榮祿與費英東的關聯。 [5]  此外,榮祿的傳記資料中,尚有《吏部復榮祿姓氏子嗣無憑查復片文》1份,不詳是否與此有關。 [9]  [111] 

瓜爾佳·榮祿生卒

榮祿的生年,《墓誌銘》記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112]  清代人物傳稿》等稱其生於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1843年3月19日), [97]  [114]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亦持道光廿三年(1843年)生人之説。 [11]  另有一些文獻持道光十六年(1836年)之説。還有學者據《翁同龢日記》所載翁同龢向榮祿祝壽的情況推算,榮祿當生於道光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1836年4月6日)。 [11]  [115]  其實,榮祿生日有官方檔案可查,如光緒十八年(1892)正白旗呈《榮祿等員生辰薄冊》載,榮祿當年“五十七歲”,“二月二十二日”生,由此推算,榮祿生於道光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1836年4月7日);所謂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人的説法,系誤傳;而翁同龢向榮祿祝壽的時間,則可以作為官方資料的旁證。 [113] 
榮祿的卒日,《神道碑》《墓誌銘》記為光緒二十七年三月庚子(即該月初九,1903年4月6日)。 [116-117] 從榮祿的遺折來看,他是在該年三月十三日(1903年4月10日)病情加重,三月十四日(4月11日)完成遺折並奏入的。 [89] 申報》之報道、時人信函 [119]  及《清史稿》之記載等亦證明榮祿系卒於三月十四日(癸巳 [90]  ,4月11日), [118]  當以這一日期為準。

瓜爾佳·榮祿功過

榮祿從政,涉及晚清政治史的若干重要事件,一些史實及評價問題,長期為後世所爭論。例如,榮祿在己亥、庚子年間的活動對晚清政局影響很大,學界研究的分歧亦多,蓋因其所牽涉的人事關係複雜,私家記述彼此矛盾,論者各執一詞,爭議不斷。 [9]  實則在晚清當時,榮祿的所作所為雖不乏吹捧者,然亦已頗招物議,言官王鵬運還曾彈劾榮祿; [135]  及至榮祿死去,清廷備極哀榮,夏曾佑卻在《中外日報》上公開發表《榮祿表微》等文,對榮祿予以猛烈抨擊。 [87-88] 學者戴海斌所説,關於榮祿其人,無論生前身後、朝野內外,都有各種各樣的説法,既有污名化傾向的康梁宣傳話語,也有被一些學者認為系出於辨誣目的而形成的《景善日記》這樣的偽造文本;其中藴含的“榮祿形象的流變與形成”的問題,亦值得學者思考與研究。 [46] 

瓜爾佳·榮祿後世紀念

瓜爾佳·榮祿榮祿故宅

榮祿故宅攝影
榮祿故宅攝影(2張)
榮祿故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菊兒衚衕3號、5號和壽比衚衕6號,為其出生地。後來榮祿搬至東廠衚衕,此宅分割出售。 [15]  [137]  整個宅第分為三部分。西為洋武樓房,中為花園,東為住宅,住宅部分為五進院落,包括倒座過廳正房及兩進家祠,截至20世紀80年代,原本形制已無法得知,倒座三間,過廳三間,均為灰筒瓦頂。正房三間,左右各二間耳房,為灰筒瓦硬山箍頭脊,前帶月台,三出陛,東西廂房各三間,亦為灰簡瓦硬山箍頭脊,均通以廊,門、窗及正房內部裝修仍為清朝式樣;第四、五兩進,為其祠堂,五間北房,灰筒瓦硬山箍頭脊頂,帶走廊,已被與前院隔開,在壽比衚衕單開一門,被用作煤炭部的宿舍。 [136]  中間花園已全部拆除改用。西部已部分改建,所餘舊宅部分只有一座兩層西式洋樓。該宅已於1986年被公佈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96] 

瓜爾佳·榮祿榮祿墓

榮祿墓位於位於北京朝陽門外高碑店鄉西花營村的榮家塋地內。塋地原佔地30餘畝,周以圍牆,南牆中間開門,門前有石拱橋;門內原有大型龜跌石碑2座;石碑北為墳墓。榮祿墓居中,兩側為其兒子、兒媳墓。 [98]  1976年1月6日,考古隊獲悉該墓被毀,派人前往清理。 [99]  該墓系三人合葬,隨葬品多為金、銀、玉器等,其中有重139.6克的金葫蘆一件,上有雙勾刻字“丙申重陽皇太后賜臣榮祿”,當系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榮祿所獲慈禧太后賞賜。 [100]  今墓址尚存,而墓頂已平。 [101] 

瓜爾佳·榮祿史料索引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 [9] 
俞樾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 [9] 
孫葆田撰《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瓜爾佳氏文忠公神道碑》 [9]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 [14] 
趙爾巽等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列傳二百二十四 [5]  [47]  台北故宮博物院並藏有相關底稿資料) [9] 

瓜爾佳·榮祿文藝形象

瓜爾佳·榮祿文學形象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七十、七十九、八十三回等,均見榮祿形象。 [69-71] 
德齡慈禧御苑外史》中,將榮祿與慈禧太后描述為少年時代的戀人。 [72] 
高陽的《清朝的皇帝》等作品中,多處提及榮祿,並有一定“寫實”特色。 [9] 
天使奧斯卡的《篡清》中亦有榮祿形象; [139]  兒童文學作品《金葫蘆》中,也出現榮祿墓等歷史元素。 [140] 

瓜爾佳·榮祿戲曲形象

新劇《西太后》,鄭逸梅飾榮祿; [81] 
秦腔《頤和園》(亦名“賽金花”),李可易飾榮祿; [77] 
閩劇《瀛台恨》,黃天天飾榮祿; [84] 
北京曲劇珍妃淚》,李相巋等飾榮祿; [73-74] 
湘劇《譚嗣同》,徐軍飾榮祿。 [124-125] 
粵劇德齡與慈禧》中,亦有榮祿形象,飾演者包括羅家英等; [75]  該劇內地版中,榮祿則由王繼世飾演。 [76] 

瓜爾佳·榮祿影視形象

徐莘園飾榮祿(《清宮秘史》) [79]  [82-83] 
半日安飾榮祿(《光緒皇夜祭珍妃》) [85] 
里奧·吉恩飾榮祿(《北京55日》) [68] 
鄭榕飾榮祿(《譚嗣同》) [78] 
熊德誠飾榮祿(《危城爭霸》)
倪齊民飾榮祿(《戲説慈禧》) [128] 
王強飾榮祿(《太后吉祥》)
雷恪生飾“榮大老爺”(《銀鼠》) [126] 
戈治均飾榮祿(《走向共和》)
陳鴻烈飾榮祿(《英雄刀少年》)
葉鈞飾榮祿(《廚子當官》)
馮紹峯飾榮祿(《一生為奴》,又名“恭親王傳奇”) [127] 
初曉飾榮祿 (《蒼穹之昴》)
沈保平飾榮祿 (《賞金獵人》) [86] 
參考資料
  • 1.    據《清稗類鈔·姓名類·瓜爾佳氏以蘇完為貴》記載:榮祿系出瓜爾佳氏,而瓜爾佳氏以蘇完為貴。榮官户部尚書日,遇一都統,展問氏族,則亦瓜爾佳氏,榮曰:“然則吾等乃同族也。”都統轉問有“蘇完”二字否,榮曰:“無。”都統搖首曰:“殆非也。”
  • 2.    榮祿的一生:是清廷的功臣,還是國家的罪人  .搜狐文化頻道[引用日期2017-05-18]
  • 3.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五百十三 光緒二十九年 三月 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0-11-02]
  • 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五百十三 光緒二十九年 三月 十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0-11-02]
  • 5.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 列傳二百二十四  .國學導航.2012-01-01[引用日期2014-01-10]
  • 6.    孫應祥.嚴復年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51
  • 7.    [美]恆慕義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傳略》翻譯組翻譯.清代名人傳略(下).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426-435
  • 8.    榮祿的一生:是清廷的功臣,還是國家的罪人  .澎湃新聞.2016-05-22[引用日期2021-07-29]
  • 9.    榮祿研究述評  .中華文史網.2016-05-04[引用日期2021-07-29]
  • 10.    王忠良主編.翁同龢研究.上海:文匯出版社,2018:160-161
  • 11.    史巖松.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補正——以《翁同龢日記》為中心[J]. 社會科學論壇, 2017(07):104-119.
  • 12.    奴才政治家:庚子之變中的榮祿  .澎湃新聞.2016-07-27[引用日期2021-07-29]
  • 13.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載《榮文忠公集》):公諱榮祿,字仲華,略園其別號也。姓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其先世直義信勇公,諱費英東,懋著勳勩,實在[佐?]太祖高皇帝締造鴻業,至順治朝定加封號,所謂四字公也。其爵另支承襲,元勳貴戚,明德流衍,綿綿延延,以迄於今,代有聞人,勿替厥緒。祖莊毅公諱塔斯哈,以幫辦大臣歿於喀什噶爾之役。道光十年奉旨照都統例賜卹。父勤勇公諱長壽,仕至涼州鎮總兵。咸豐二年,與兄天津鎮總兵武壯公諱長瑞同日戰歿於廣西。事聞,文宗顯皇帝賜諭有“忠貞世篤”之褒,均贈提督恤如例。而季弟諱長泰,復以遊擊隨科爾沁忠親王轉戰畿輔,歿於陣。一門忠萃,無忝世臣矣。
  • 14.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4494-4501
  • 15.    關立勳主編;臧嶸,史明迅卷主編.中國文化雜説 4 北京文化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66-367
  • 16.    李喬主編.公案·舊案·疑案 史家談古論今.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339
  • 17.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三年,分工部。七年,孝靜康慈皇太后梓宮永遠奉安禮成,得旨俟補主事後以本部員外郎儘先陞用。八年三月 補主事。八月 陞員外郎。九年,調户部銀庫員外郎。
  • 18.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三百七十一 光緒二十一年 六月 二十一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19.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三百五十四 光緒二十年 十一月 十九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0.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三百八十九 光緒二十二年 四月 二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1.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八 光緒二十四年 四月 二十二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2.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九 光緒二十四年 五月 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3.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八 光緒二十四年 四月 二十七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九 光緒二十四年 五月 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5.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二十七 光緒二十四年 八月 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6.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二十七 光緒二十四年 八月 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7.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二十八 光緒二十四年 八月 二十六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8.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三十二 光緒二十四年 十月 二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29.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四十五 光緒二十五年 五月 二十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0.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六十七 光緒二十六年 七月 二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1.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七十 光緒二十六年 閏八月 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2.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八十四 光緒二十七年 六月 十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3.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九十 光緒二十七年 十一月 二十八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九十二 光緒二十七年 十二月 二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29]
  • 35.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載《榮文忠公集》):子一綸厚,從至西安,亦因跋涉積瘁而歿,乃以侄嗣,即今京卿也。女二,一適禮親王世子承厚,一為今醇親王之福晉。
  • 36.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載《榮文忠公集》):而公之嗣子良揆且以四品京堂候補,飾終典禮,可謂優渥矣。
  • 37.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載《榮文忠公集》):公生有至性,少孤,事繼母太夫人孝養備至,兄弟之間尤形友愛。及壯,美姿容,長身玉立,儀制峻挺,有文武才。書畫劍槊,俱臻妙詣,識者莫不欽為公輔之器。以門蔭起家,觀政工部;擢員外郎。故事:銀、緞匹、顏料三庫郎中、員外郎缺出,由各部堂官取合例司員保送候錄用,至是部臣以公應選。文宗顯皇帝始識公名,即簡銀庫員外郎,蓋異數也。每常朝儤直,顯皇帝於班中遙見之,必顧問樞臣曰:某是榮祿否?一日命彭文勤公傳至軍機處,問祖父死事情狀,公詳晰敷對,聲淚俱下,文勤具以聞,顯皇帝為動容久之。
  • 38.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二十一年六月,遷兵部尚書。請變通武科舉。疏雲:“武科之設,原期得折衝禦侮之才。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八比試貼之弊略同。積弱之端,未始不由於此。查應試武童,各州縣少則百人,多或數百至千人。約計縣以二百人為率,合之各省,數可三四十萬,皆年富力強,裏籍可稽。若每省延聘精通洋操之教習數十人,就地教練,一嵗之後,可成精兵。定以學習三年,作為武生,選材武聰穎者,挑入武備學堂,習格致、輿地諸學,分礮隊、槍隊、馬隊、工程隊諸科,三年由督撫考試,列優等者,作為武舉人,其名數不得逾本省舊額十分之五,此為武備特科。其三年一試之武科,暫準照舊舉行,但須酌減舊額一半,以期相濟為用。俟新章試行有效,再將舊制停罷,並將此次特科武舉人諮送京師大學堂,限以三年,由兵部奏請欽派王大臣考試,列優等者,作為武進士,其名數與常年會試中額,各得其半。仍恭候廷試,各就本科驗其技藝,詢以方略,以侍衞、守備分用。各路軍營,自哨長以上,均用此項武舉人、武進士充補,以備干城之選。似此參酌中外兵制,造就將才,於國事實有裨益。”詔下所司議,未及行,然其後罷武科舉,及各省設立武備學堂,卒如榮祿議。
  • 39.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三 光緒二十三年 十二月 二十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30]
  • 40.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十三 光緒二十三年 十二月 二十五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30]
  • 41.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二十三年,充經筵講官。請廣練兵團以維大局。疏言:“當今世局,合五洲之地已成一大戰國,武備之事日新月異,英、法、德、俄養兵之費,每嵗恆逾萬萬。外交之進退,視其兵之多寡強弱為衡。強則公法所不能拘,弱則盟約皆不可恃。國家自舊嵗失馭東洋,示弱天下,環瀛列國,窺我虛實,不循約章,不守公法。乘間抵隙,肆意要求,拒之不能,爭之不聼。本年德人藉口山東教案,徑據膠灣,所索各條,多已委曲遷就,仍不肯退出膠澳,為天下萬國之所未有。現在各處教堂林立,設有匪徒剽掠,彼將悉援德人之例,索地以償。即幸而無事相安,或執利益均沾,以一島一埠為請,何以處之?時事艱難,於斯已極!曩者日本議款於遼東九城,要我割讓,俄人約德、法二國仗義執言,有迫日還遼之舉。議者遂謂俄人暱我,多欲引為奧援,國家降心相從,許其築路於東三省,行船於松花江,報俄者不可謂不厚。原欲假其勢力,藉弭各邦之侵侮。乃德事方興,始稱調撥兵船相助鎮懾,繼則援助之意,寂然無聞。西報多謂德、法二主,今歲鹹赴俄都聯盟合從以圖我,而兼拒英、日。九月,彼得堡俄報亦謂三國當堅持己見,以相索請。未幾即有青島之役,是三國協以謀我之情形,已克概見。竊以為目前之策,莫如求自強。自強之策,莫如多練兵。自甲、乙兩年日人搆釁,率湘、淮之宿將,徴各路之精兵,遠戰遼西,未能取勝。固由統兵將帥調度失宜,亦緣倉猝成軍,教練未能應手。故有兵不練與無兵同,臉不如法與不練同。前經督辦軍務王大臣奏請,飭臬司袁世凱創練新建陸軍。聞其兵皆軀幹彪悍,步伐整齊,為各軍冠。雖未經與泰西軍隊較量軒輊,而比之湘、淮舊伍,已覺煥然改觀。但人數不多,難當大敵。擬請添募若干營,成一大軍,與提督聶士成之軍扼守北洋門户。又提督董福祥老成宿將,智勇兼全,前於光緒二十年保舉將才,奏請飭募萬人,駐防近畿。厥後剿撫甘回,卒著成效。今董福祥又添募四營,增足二十營,駐紮山陝一帶,認真督練,藉資鎮撫,仍應再募十營,以厚兵力,兼為策應之師。其神機營、練兵處馬步礮隊,不下兩萬餘人,應由該管王大臣挑選年力強壯、技藝嫻熟者,別為先鋒營隊,專備行軍折衝之用。庶可與現練營勇各軍互為聯絡,以期有濟。”
  • 42.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至簡練民團,雖不無流弊,然鹹、同之際大學士曾囯藩實賴其力,勘定東南。擬請敕令沿海、沿江各督撫,先行舉辦,責成紳士悉心經理,仍杜苛擾以靖閭閻。以上各事,雖非旦夕之效,然認真辦理,一二年內,通國上下,眾志成城,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之謂也。當嘉慶十二年德主弗勒得力威廉第三為拿破侖所敗,割其國土之半,獻銀九萬億,以與法和。於是發墳自雄,更改兵制,使全國丁男悉就兵役。越七年,而合英、俄、奧諸囯,大敗拿破侖,恢復疆宇,國勢以強。至今各國陸兵,德為稱最。俄羅斯兵制與德略同,教練稍異,但其民數既多,故兵數亦廣,雖商務與製造,不逮英、法,而各國憚之。然則治國之道,惟在兵強,無不可復之仇,無不可雪之恥,斷斷然已。雖明知財賦日絀,籌餉維艱,但積弱之餘,不加振作,侵陵日甚,婪索無厭,議和議償,將無虛嵗。與其拮据於日後,何如佈置於事前也。”疏入,下所司議行。
  • 43.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七 光緒二十三年 七月 十一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30]
  • 44.    那彥成《塔莊毅公像贊》【載榮祿編《瓜爾佳氏家傳》,見北京圖書館編. 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 民族卷 35[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02.】:塔莊毅公,姓瓜爾佳,號秀泉,其先世以開國功勳貴顯。
  • 45.    華翼綸《雙忠傳》【載榮祿編《瓜爾佳氏家傳》,見北京圖書館編. 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 民族卷 35[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3.02.】:贈提督武壯公長瑞,字小泉,滿洲正白旗人,瓜爾佳氏,巨族也,為八旗世族之冠。其先世皆以武功貴顯。
  • 46.    榮祿在晚清政壇何以扮演關鍵角色  .澎湃新聞.2016-09-12[引用日期2021-07-30]
  • 47.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 列傳二百二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7-30]
  • 48.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十一年八月,捐輸軍餉,獎候補道。十月 充神機營文案處翼長。
  • 49.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列傳二百二十四》:榮祿以廕生賞主事,隸工部,晉員外郎。出為直隸候補道。
  • 50.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同治三年四月,充全營翼長。六月 西安將軍都興阿奏調赴陝甘襄治軍事,命仍留神機營當差。九月 特詔以五品京堂用。四年七月,統帶神機營兵赴薊東剿捕馬賊,並往喜峯口、鐵門關察看邊口情形。九月,賞副都統銜,管理健鋭營事務。是月,回京。十月,以督練營兵功,賞戴花翎,並充神機營、健鋭營馬隊專操大臣。十一月,充神機營威遠隊專操大臣。
  • 51.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載《榮文忠公集》):三年奉天馬賊不靖,逼東陵,公躬率健鋭營馬隊,追跟兩晝夜,至鐵門關,賊遁。旋加副都統銜,管理健鋭營事務。
  • 52.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五年四月,署正藍旗蒙古副都統。五月,充本旗專操大臣。六月,授正藍旗蒙古副都統。十二月,調鑲白旗滿洲副都統。
  • 53.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七年正月,捻匪竄直隸,隨恭親王襄辦巡防事。六月,授左翼總兵。八月,捻逆平,上嘉其隨同籌劃防剿,悉臻妥協,賞頭品頂戴。是時,大學士文祥疏薦榮祿,稱其“忠節之後,愛惜聲名,若畀以文職,亦可勝任”。
  • 54.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八年三月 補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二月 命管理神機營事務。
  • 55.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十年,署工部左侍郎。旋補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十一年,充管理值年旗事務大臣。 十二年,補調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十三年三月,兼署吏部左侍郎。五月,授正藍旗護軍統領。七月,充左翼監督。八月,授總管內務府大臣。十月,自請開缺內務府差使,上不許。十一月,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皇帝天花之喜,榮祿著賞加太子少保銜,並賞戴雙眼花翎”。十二月,穆宗毅皇帝龍馭上賓,榮祿自請撤銷翎銜,允之。
  • 56.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光緒元年三月兼署步軍統領。三年正月,補步軍統領。十月,賜紫禁城內騎馬。四年四月,充紫禁城值年大臣。五月,遷都察院左都御史。旋擢工部尚書。八月,因病乞假,上以其差務較繁,解工部尚書任,開總管內務府大臣差使。
  • 57.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五年六月,參修普祥峪萬年吉地全工告成,懿旨賞大卷巴絲緞二疋,並下部優敍。十一月,以病固請開缺,允之。六年,因已革知縣馬河圖夤緣開復,未能拒絕,部議降二級調用,不準抵銷。
  • 58.    《清史列傳·卷五十七·新辦大臣傳一·榮祿傳》:十一年,以報效槍支,奉懿旨開復降二級調用處分。十三年,病痊,授鑲藍旗蒙古都統。十四年三月,充領侍衞內大臣。九月 署鑲藍旗漢軍都統。十五年,皇上大婚,充扈從鳳輿大臣。二月 充專操大臣。十七年十一月,授西安將軍。
  • 59.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當穆宗上賓時,夜漏三下,兩宮臨視,痛哭失聲。內務府諸臣均在殿前屏息伺候。少頃,慈禧語慈安曰: “事已如此,哭亦無益。我們回去歇歇罷。”文忠跪奏,謂: “此間尚有宗社大事,須兩宮主持,萬不能回宮。請召軍機、御前並近支親貴入見。”兩宮命文忠傳旨。適恭邸已到,貿然雲: “我要回避,不能上去。”不知其用意所在。樞臣文文忠祥扶病先至,寶文靖鋆、沈文定桂芬、李文正鴻藻繼到;同入承旨,德宗嗣立。醇邸聞之,驚懼失常度,昏撲倒地。懿旨令扶出,橫卧殿角,無人看顧也。登時悽皇慘狀,迫不如庶民家。御前大臣疊夜迎德宗入宮。恩詔、哀詔,例由軍機恭擬。文定到稍遲,由文文忠執筆擬旨,因病不能成章。文忠倉卒,忘避嫌疑,擅動樞筆。文定不悦,而無如何,思以他事陷之,文忠亦知之,防禦尤力,兩端遂成水火。
  • 60.    榮祿:晚清的最後一位滿族大佬  .騰訊網.2013-04-10[引用日期2021-07-30]
  • 61.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某月日黔撫出缺,樞廷請簡,面奉懿旨:著沈桂芬去。羣相驚詫,謂巡撫系二品官,沈桂芬現任兵部尚書,充軍機大臣,職列一品,宣力有年,不宜左遷邊地,此旨一出,中外震駭。朝廷體制,四方觀聽,均有關係,臣等不敢承旨。文靖與文定交最契。情形尤饋激。兩宮知難違廷論,乃命文定照舊當差,黔撫另行簡人。文定謝恩出,惶恐萬狀。私謂: “穴本無風,風何由入? ”意殆疑文忠矣,然並無影響也。南中某侍郎素暱文定,與文忠亦締蘭交,往來甚數。文定囑侍郎,偵訪切實消息。侍郎遂詣文忠處種種偵視。文忠虛與委蛇。一日,侍郎忽造文忠所曰: “沈經笙真不是人,不特對不起朋友,其家庭中亦有不可道者。我已與彼絕交。聞彼 君甚,因外簡黔撫事,謂出君謀,常思報復,不可不防。”文忠見其語氣激昂,且醜詆文定至其先世,以為厚我,遂不之疑,將實情詳細述之。侍郎據以告文定。從此結怨愈深。
  • 62.    文廷式《芸閣偶記》:同治末,沈文定秉政,頗專恣。一日,兩宮皇太后召見榮祿(榮祿時任步軍統領,故太后得以時召見之),謀所以去沈者。榮祿曰:此易事,但有督撫缺出,放沈桂芬可也。太后曰:有成例否?榮祿言:近時軍機大臣沈兆霖放陝甘總督,即其例也。無何,穆宗病重,太后復攝政,適貴州巡撫缺出,樞臣請簡。太后曰:著沈桂芬。四列愕然;恭、文、寶諸人為之叩頭乞請。乃簡林肇元……而沈得不出。事後,沈疑翁叔平。未幾,翁與榮祿同奉陵差。途中十日,每日必摘沈之疵謬,且言己與之不合,思所以攻之者。榮祿慨然述太后召見事,謂一擊不中,當徐圖之。既回京,翁乃告沈。越數月,而榮祿以論劾降都司矣。此事志伯愚侍郎詢之榮仲華,餘亦詢之李高陽,故知之頗確。【汪叔子編《文廷式集》下冊,中華書局,1993,第763~764頁。】
  • 63.    湯志鈞著.乘桴新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187~188
  • 64.    羅敦曧《賓退隨筆·翁同龢榮祿交惡》:光緒初,李文正鴻藻、沈文定桂芬同在樞府,文定以熟諳掌故稱上旨,權頗重,漢人在樞府類當國者,自文定始也。榮祿方為步軍統領,年甚少,不慊於文定。值晉撫出缺,是日文定方乞假,榮祿入見,乃力保文定授晉撫。命下,舉朝皆詫,樞臣既未進言,則言者必為外臣,是日除榮祿入見外,皆疏遠小臣,則言者必為榮祿。翁同龢方為詹事,與榮祿盟兄弟也,同輩使偵榮祿,時方有試差,同龢不預,與榮祿語甚憾文定,非揭其陰私,榮祿信之。翁問沈外任何意也?榮言吾言諸太后,遂有是命。翁歸,告李文正,謀有以報之。數日而西安將軍出缺,文正力保榮祿,遂外任西安。迄翁繼秉政,而榮祿十年不遷,怨翁極深。戊戌四月,翁以導景皇帝行新政得罪,廢於家,諭言“以為居心險詐者戒”,蓋指前事也。(右一則為長沙章華曼仙述諸王先生之前者)
  • 65.    高強. 試論榮祿的早期宦海沉浮[J]. 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2003(01):123-125.
  • 66.    房德鄰. 戊戌政變之真相[J]. 清史研究, 2000(02):36-47.
  • 67.    注:榮祿致林旭,見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榮祿函稿底本》第三冊。
  • 68.    55 Days at Peking (1963) - IMDb  .IMDb[引用日期2021-07-31]
  • 69.    第七十回 聞國喪長悲國士 護慈駕轉忤慈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31]
  • 70.    第七十九回 因歡成病忽報彌留 以弟繼兄旁延統緒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31]
  • 71.    第八十三回 移款築園撤簾就養 周齡介壽聞戰驚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31]
  • 72.    德齡公主揭秘:慈禧少女時代曾經與榮祿相戀-中新網  .中國新聞網.2012-12-11[引用日期2021-07-31]
  • 73.    曲劇《北京人》演員——李相巋  .搜狐娛樂.2008-04-11[引用日期2021-07-31]
  • 74.    劇目簡介——北京曲劇《駱駝祥子》  .網易娛樂.2015-12-21[引用日期2021-07-31]
  • 75.    汪明荃舞台劇演慈禧 老公羅家英飾情人榮祿  .網易娛樂.2012-05-09[引用日期2021-07-31]
  • 76.    《德齡與慈禧》盧燕、濮存昕同台演母子 圓30年夙願  .中華網.2019-09-20[引用日期2021-07-31]
  • 77.    魚訊主編.陝西省戲劇志·西安市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49
  • 78.    鄭榕著.我與北京人藝.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222
  • 79.    永生等編寫.香港影壇內幕.深圳:海天出版社,1989:1-2
  • 80.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 2.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860
  • 81.    王稼句著.枕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58
  • 82.    《上海電影史料》編輯組編.上海電影史料 1.上海:上海市電影局史志辦公室,1992:98
  • 83.    顧也魯著.影壇藝友悲歡錄.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174
  • 84.    吳迪主編.閩劇藝術散論.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1:217
  • 85.    羅麗著.粵劇電影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246
  • 86.    榮祿是誰演的  .《賞金獵人》演員[引用日期2021-07-31]
  • 87.    夏曾佑《榮祿表微》:按:榮祿十年以前,無所表見於天下。自甲午以後,乃以一身系全世界之動靜。戊戌、庚子二事,均以榮祿為謀主,榮祿之公忠亮達、才識宏深,亦於此時見之。蓋所謂“公忠”者,非公忠於本朝,乃公忠於外國;所謂“宏深”者,非宏深於壯猷,乃宏深於奸計,洵為中外所未及知矣。
  • 88.    夏曾佑《榮祿表微》:洎乎迴鑾,大逆之志,晚而益迫,知世界之強權在外人,乃一意媚外,讓之以萬事之利權,以求免其一事之干預。所營既廣,費用轉多,於是賣國有價、賣省有價、賣府有價、賣縣有價。不肖之徒,輦金如山,絡繹旁午,以如其門。宰相如此,庶官化之,明目張膽,細大不捐。自古以來,政以賄成,又未有甚於此時者也。及其將死,知賠款之禍致怨至深,而又斷無停理,乃於遺折特言之。己居美名,而以其禍嫁於各督撫。至言印花税,則並其素所依賴之,而亦買之矣。有言“自古以來亂臣賊子,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以榮較莽,禍且十倍。君子以為天生此人,蓋有故也。
  • 89.    榮祿《遺折》(收入《榮祿存札·附錄一》):奏為天恩未報,病在垂危,伏枕哀鳴,仰祈聖鑑事: 竊臣前因患病,上勞宸,時遣看視,迭蒙賞賜藥品、食物,體恤周至。嗣因病久未痊,奏懇暫解樞務。欽奉諭旨:“著安心調理,毋庸開去軍機大臣差使,並不必拘定假期,一俟病痊,即行入值。欽此”。仰聆温語,感激涕零。旬日以來,服藥調理,病情時增時減。自十三日醜刻後,氣嘴痰壅,神思昏迷,至本日清晨,精神益覺不支,自揣萬無生理。伏念臣猥以庸愚,久蒙倚畀,疊承恩眷,變越尋常。際此時事艱難,方思勉竭思誠,裨補萬一,雖久嬰疢疾,猶冀調治獲痊,稍效涓埃之報。乃病入膏肓,勢成不起。追念五十年來馳驅中外,才輇任重,枯薄災生,圖報無期,拊膺自痛,南望觚稜,五中摧裂。方今強鄰環伺,伏莽未清,財匱民窮,亟需補救。伏願皇太后、皇上簡任賢能,振興庶務,懲前毖後,居安思危。新政之當舉者必以實力推行,成憲之當遵者毋以羣言淆惑。善求因革之宜,馴致富強之效。臣齎志以沒,飲恨無窮,未能效犬馬於今生,猶冀報銜結於來世。慺慺愚忱,不勝嗚咽。謹口授遺折,恭繕呈遞,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並見榮祿:《病危口授遺折謝恩折》,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台北故宮藏軍機處檔折件,編號152308。】
  • 90.    《清史稿·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三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庚申,見德親王亨利、公使葛爾士等於乾清宮。詔以謁陵取道鐵路,禁攤派差徭,扈從並免供給。辛酉,裁官學滿、漢總裁及教習。癸亥,祀先農,親耕耤田。上奉皇太后謁西陵。乙丑,幸保定府駐蹕,免蹕路所過州縣額賦十之三。己巳,榮祿卒,贈太傅,晉一等男。罷印花税及一切苛細雜捐,科派侵漁者論如律。庚午,命奕劻為軍機大臣。癸亥,幸南苑。甲戌,幸團河駐蹕。庚辰,命奕劻、瞿鴻禨會户部整理財政。立銀錢鑄造總廠於京師。命載振、袁世凱、伍廷芳參訂商律。辛巳,至自南苑。是月,免陝西庚子年逋賦。
  • 91.    文宗顯皇帝實錄 卷之二百二十四 鹹豐七年 四月 二十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7-31]
  • 92.    光緒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榮祿致伊藤博文:昨歲津門,幸同樽酒,惜分襟較促,未罄所懷。比奉手書,諗知綠野優遊,起居佳勝,頌慰無似!書中備言歐亞情形,謂敝國不圖自強,貴國亦成孤掌,諄諄以整軍豐財為急務,善哉言乎!子產之告羊舌,未能若是之深切也。方今敝國情勢,早在鑑中,執事不姍笑之而必欲策勵之,使盡去積習而臻於富強,非深維唇齒之義、力顧中東大局者,何能及此。夫中國非真不可為也,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孱而仁痿痹,輔以善藥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客秋之事,略可睹矣。僕世篤忠貞,忝庸重寄,練兵籌餉,日切圖維。執事知我愛我,必更有以教我也。槽原參贊昨已接晤,議論通達,不愧使才,固知大匠之門,定無樽櫨細幹也。
  • 93.    清華大學歷史系編.戊戌變法文獻資料系日.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1345
  • 94.    唐德剛的硬傷:《晚清七十年》盛名難副  .澎湃新聞.2014-06-25[引用日期2021-08-01]
  • 95.    近代史研究|楊崇伊的後半生:從戊戌告密到四處樹敵  .澎湃新聞.2020-04-25[引用日期2021-08-01]
  • 96.    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編.北京名勝古蹟辭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56
  • 97.    林增平,李文海主編;清史編委會編.清代人物傳稿 下編 第3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43-52
  • 98.    蘇天鈞主編.北京考古集成 15.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15-416
  • 99.    黃秀純著.考古與文物漫談.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191-193
  • 100.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 第58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54
  • 101.    王巖.京華通覽 北京的遺址墓葬.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229-230
  • 102.    歐陽熙致李盛鐸信(己亥年十一月十八日):本月初十日,忽奉上諭,命廖師壽恆毋庸在軍機大臣學習行走,而以趙展如(舒翹)入軍機。聞李鑑帥(秉衡)陛辭時,慈聖諭以樞臣皆無用,命保人才,鑑帥辭不敢,慈聖遂分詢諸人才具。鑑帥於榮、王諸人,皆敷衍答應。鑑帥退告馬積生雲:“此時不能不昧心説話。至廖帥則痛詆之。”鑑帥告人云:“第言此人毫無用處。”畢竟召對時作何語,無從得知。聞有“樞臣皆要錢,太后將誰與圖治”之語,剛相亦力擠之,故有此番更動。説者謂是去秋餘波,似亦不為妄擬。剛相回京,極詆蘇熙子[子熙](元春)畏洋人如虎,決不能辦交涉事,並在慈聖前言:“蘇某此次到京,廣為應酬,用銀十萬兩,足見此人不能辦事。”並言軍機大臣皆為所用等語。退告榮相,榮相爭之雲:“我如使錢,天日可誓。”剛雲:“汝雖未使錢,已為使錢者所賣矣。”【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下冊,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43~644頁。轉引自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
  • 103.    朱延煦致張之洞函(己亥嘉平十九日):昨剛、趙二公擬請停罷大學堂,以榮相力沮而止。榮相復請添設武備學堂,已經譯署議準歸大學堂兼管,觀此則似有擴充之意。十月慈聖萬壽,海外華商公電祝嘏,並請歸政,爾時樞臣隱去“歸政”二字,迨剛相還京,悉以面奏,於是有購逃一諭。太倉(廖壽恆——引者馬忠文注)之出軍機,殆亦因此。合肥粵督之授,雖為調停廣州灣,究亦兼為此事。此次合肥見用,有人奏請收回成命,慈聖抵折於地,大不謂然,蓋以甲午之役,羣言過也。山東義和團事,朝廷意在解散,大約可了。教士被戕一案,亦經償抵矣。頃來召見疆臣,外間謠言又起,皆不足信。
  • 10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五十四 光緒二十五年 十一月 十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8-31]
  • 105.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當戊戌政變後,宮闈之內,母子之間,蓋有難言之隱矣。而一班燻心富貴之徒,致有非常舉動之議。東朝惑之,囑榮文忠從速辦理。此己亥冬間事也。公諫阻無效,憂懼成疾。適合肥李文忠外任粵督,行有日矣,來辭公,見公容貌清癯,曰:“何憂之深也。”公謂文忠曰:“南海雖邊遠,實一大都會,得君往,朝廷無南顧之憂。君行將高舉遠引,跳出是非圈外,福誠無量。而我受恩至渥,責備亦最嚴。近數日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將何以教我?”因密語:“非常之變,恐在目前。”文忠聽未終,即大聲起曰:“此何等事,詎可行之!今日試問君有幾許頭顱,敢於嘗試!此事若果舉行,危險萬狀。各國駐京使臣,首先抗議。各省疆臣,更有仗義聲討者。無端動天下之兵,為害曷可勝言!東朝聖明,更事最久,母子天倫豈無轉圜之望?是在君造膝之際,委曲密陳成敗利鈍。言盡於此。”公聞之,悚然若失。翼日,以文忠語密奏,幸迴天聰。聞某相國、某上公頗擬藉端建不世之勳。某上公並手擬一稿,開編公然有“廢立”字樣,公急訶止之。上公意頗怏怏,是誠不知是何肺腸已!餘事後親聞之公者,爰書之於簡端。
  • 106.    馬忠文.甲午至庚子時期的榮祿與李鴻章[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49-56.
  • 107.    黃濬《花隨人聖盦摭憶》載趙鳳昌語:①榮祿之諫止其事,更仗李鴻章之危詞以促其成也。②戊戌以後,立大阿哥以前,西后急欲行廢立。己亥,合肥在大學士任,一日法使往訪,詢果有此事否?外國視一國君主無端廢立,決難承認。午後,榮祿往訪,傳西后意旨,欲探外使口氣,合肥即以今晨法使言述之。合肥知都下不可居,謀出外,旋督兩粵。
  • 108.    《王文韶日記》(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榮相之如夫人劉氏,昨軍機大臣面奉懿旨賞給正一品封典為正室,又榮相之女指婚醇親王載灃,本日過禮,散直後同人偕往道喜。
  • 109.    孫葆田《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瓜爾佳氏文忠公神道碑》:公諱榮祿,字仲華,瓜爾佳氏,其先本蘇完部長,有諱費英東者,佐太祖高皇帝締造鴻業,有大勳勞,崇德中加封“直義公”,順治初定為功臣第一,雍正中加封號,以宗中承襲,世德流衍。公其苗裔也。【載《榮文忠公集》,並載文海出版社《碑傳集三編》。並據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引注信息,見《碑傳集補》卷2,《清代碑傳全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266~1267頁。】
  • 110.    俞樾《贈太傅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其世系曰:公諱榮祿,字仲華,別字略園,姓瓜爾佳氏,滿洲正黃旗人【整理者注—應為正白旗人】。其先世有諱費英東者,實佐太祖高皇帝締造丕基,順治初封“直義信勇公”,所謂“四字公”也。元勳懿戚,代有聞人。【載《榮文忠公集》,並據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引注,見俞樾:《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閲覽室藏,編號002307474。】
  • 111.    編輯者按,網絡上有作家關捷的博文《最新發現:溥儀外公榮祿的家譜》稱:“榮祿本人曾在朝庭遭到最尊貴的蘇完瓜爾佳族中一都統的嘲笑,因為他不是蘇完部。那麼,他是哪個部落的呢?博主曾詢問榮祿堂叔四川總督奎俊的曾孫的關永年,他也説不知。撫順族賢關仁僖曾推斷榮祿與他是本家,同屬烏喇部。但當時因為沒有足夠證據,而只能成為一種推斷。”而2012年6月5日,“著名滿學家劉慶華“告知關捷,他“在一份老式滿文瓜爾佳氏族譜上,發現了榮祿的一支。其排序是:卓凌阿——阿木欽——朱力汗——三格——武達哈——達啓——小五——塔斯哈——長壽——榮祿。譜子證明,此支為烏喇瓜爾佳,與關仁禧同族。在清初並不顯赫,只有一位做五品防禦的,一位做五品侍衞的。但因為是在天聰元年前起兵,所以列入上三旗的正白旗,屬於一般性的貴族。從榮祿的爺爺開始,才崛起來,且一飛沖天。成為晚清瓜爾佳氏的最貴,與當初的蘇完部(鰲拜支)後裔抗衡。”【此説,詞條編輯者未見學術文獻及其他可用參考資料正式刊佈,一些文字可能還存在訛誤,故不能引入正文;其中部分信息點可以與已知榮祿身世的信息點相吻合,而稱榮祿之曾祖為“小五”,似與清國史館所修《哈斯塔列傳》中的“阿洪阿”不合;綜合考量之下,作為註釋,附錄於此,供讀者甄別】
  • 112.    俞樾《贈太傅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其生卒曰:公生於道光二十三年某月某日,薨年六十有一。【載《榮文忠公集》,並據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引注,見俞樾:《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閲覽室藏,編號002307474。】
  • 113.    王剛. 榮祿早期生平考(1836-1879)[J]. 歷史教學問題, 2013(1):93-100.
  • 114.    楊元恪,陳有進,邵濱鴻,梁魯生主編.世界政治家大辭典 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2885-2886
  • 115.    《翁同龢日記》光緒十年二月廿一日(1884年3月18日)雲:“拜客,祝榮仲華壽.本是四十九,因其家演劇,送菜一席八十千、酒一罈三十斤,少坐,未聽戲也。”光緒十一年二月廿八日(1885年4月13日)雲:“飯後祝榮仲華五十壽。廿一日。吊恭養泉劍生母之喪,戌正回寓”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廿一日(1895年3月17日)雲:“祝榮仲華六十賜壽,兩匾。在彼飯,陪天使。”
  • 116.    孫葆田《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瓜爾佳氏文忠公神道碑》:二十九年,公以疾告薨,繼公為政者,率意紛更,而科舉亦廢矣。公薨於癸卯春三月庚子,是時天子奉皇太后展謁西陵,禮成,閲武於保定,得公遺疏,乃遣員奠醊,賜諡文忠,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懿旨有曰:“盡心竭力,調和中外”,又曰“獻納周詳,有為中外所不及知者”,則公之生平藎勞可想矣。【載《榮文忠公集》,並載文海出版社《碑傳集三編》。並據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引注信息,見《碑傳集補》卷2,《清代碑傳全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266~1267頁。】
  • 117.    俞樾《贈太傅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庚子,文華殿大學士榮公薨於位。是時,天子方奉皇太后展謁西陵,還駐保定,遺疏聞,兩宮震悼,贈太傅,封一等男,予諡文忠,賜祭一罈,入祀賢良祠;越日,又賜祭一罈,命以生平事蹟宣付史館。疊奉詔書,一則曰“盡心竭力,調和中外”,一則曰“獻納周詳,為中外所不及知。”天語褒揚,舉朝讚歎。嗚呼!共不死矣!【載《榮文忠公集》,並據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引注,見俞樾:《贈太傅晉封一等男爵文華殿大學士瓜爾佳文忠公墓誌銘》,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閲覽室藏,編號002307474。】
  • 118.    《申報》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十七日(1903年4月14日)第2版《相國騎箕》:文華殿大學士榮仲華相國薨於位,飾終恩旨已於本日恭列報端。茲閲西字報雲:頃得京師來電,悉相國於華曆本月十四日午前上下鍾越四十六分時因病出缺,是夜十一下鍾時大殮。按相國患痛風之症已三月,於茲邇復心臟損壞,血不流行,加以發氣喘,以致撒手西歸,享壽六十有八雲。
  • 119.    赫德致金登幹信(光緒二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大學士、慈禧太后的特殊助手和心腹榮祿這位大人物昨晨逝世,終年68歲。慶親王立即被召參與現在保定府的朝廷。有人説當時讓他出來,是為了要軍隊攻打我們;另一些人説是為了把官場局面整頓一下。總之,榮祿的消失將影響許多人,但是,儘管他是個大人物,歸根到底也只不過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沒有了他,全部工作仍會照常進行。”【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幹函電匯編》第7卷,第504頁。轉引自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
  • 120.    《塔斯哈列傳(錄國史館原本)》(載榮祿等編《瓜爾佳氏家傳》):塔斯哈,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父阿洪阿,副都統,封建威將軍。
  • 121.    榮祿《誥封一品夫人先繼妣顏扎氏一品太夫人行述》:太夫人以嘉慶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酉時生,光緒二年正月初四日午時卒,享年六十有五,誥封一品夫人,晉封一品太夫人,奉旨旌表,入祀節孝祠。子三。不孝崇祿,咸豐元年廕生,是年卒;不孝榮祿,由恩賞主事工部行走,襲騎都尉加一雲騎尉,洊升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左翼總兵、頭品頂戴、户部左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聘庫雅拉氏,太子太保江寧將軍果勇公諱蘇布通阿女,未娶,卒;娶薩克達氏,御前侍衞都統銜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名熙拉布女,前卒;繼娶愛新覺羅氏,賜進士出身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名靈桂女。不孝惠祿,幼卒;女一,未字,戊午年卒。俱烏扎太夫人出。孫二,良凱、良棟,幼殤;孫女一,尚幼。不孝苫塊昏迷,不知所云,惟念太夫人懿行至性,生平不肯自白者,今蒙天語褒□,光及泉壤。不孝曷敢不附述崖略。謹濡血和墨,詮次行誼,伏冀當代立言君子採擇焉。【劉家平、蘇曉君編《中華歷代人物別傳集》第51冊,線裝書局,2003,第141~143頁。】
  • 122.    榮祿《誥封一品夫人先繼妣顏扎氏一品太夫人行述》:太夫人幼習詩禮,秉性温恭。年二十九歸我先府君勤勇公。先府君初娶烏扎太夫人,越十二年卒;繼娶顏扎太夫人,時先府君以先大父莊毅公戰歿回疆,仰蒙聖恩,供職宿衞,一切內政悉付太夫人經理,事無鉅細,井井有條。不孝方五歲,生而孱弱,風寒暑熱,輒為災厄。太夫人恆抱之泣,撫養劬勞,無微不至。稍長,併為不孝等延師課讀習射,毋許曠功。先大母薩瑪爾太夫人年高多病,太夫人曲意侍奉,甚得歡心,以故先府君敭歷中外,為國宣勤二十餘年,無內顧憂。【劉家平、蘇曉君編《中華歷代人物別傳集》第51冊,線裝書局,2003,第141~143頁。】
  • 123.    榮祿《誥封一品夫人先繼妣顏扎氏一品太夫人行述》:太夫人姓顏扎氏。祖諱伊昌阿,伯都訥副都統。父諱佛遜,升用副都統,外火器營翼長;母烏蘇氏。兄二,諱巴彥布,四川阜和協副將;諱巴彥倭什呼勒,外火器營參領。女兄弟三,太夫人行居末。【劉家平、蘇曉君編《中華歷代人物別傳集》第51冊,線裝書局,2003,第141~143頁。】
  • 124.    魏儉主編.湘劇志.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310
  • 125.    青年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徐軍  .湖南省湘劇院[引用日期2021-09-01]
  • 126.    銀鼠電視劇劇情介紹,演員表,大結局  .搜視網[引用日期2021-09-01]
  • 127.    馮紹峯明星資料大全-馮紹峯動態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1-09-01]
  • 128.    榮祿是誰演的  .搜視網[引用日期2021-09-01]
  • 129.    何剛德《春明夢錄·捲上》:餘到京時,初未識榮文忠。文忠為昆師母之從兄,風度翩翩,饒有才幹。光緒初元,任工部尚書。步軍統領,當時已錚錚有聲,嗣因事鐫職。有一日,在寶師處聽劇,與之同席而坐。鍾傑人同年以閩語問餘曰:“這一個山查是否續燕甫?”(兩淮運使續昌)餘曰:“不是。續燕甫我見過。”榮文忠亦用閩語答曰:“汝們説福州話,我們亦會説福州話。”傑人乃問其貴姓台甫,渠以榮祿號仲華對。餘知不妙,遂移往他坐。後數日,昆師告餘曰:“榮仲華告我,汝與傑人以福州話唐突他。”餘曰:“傑人問這個山查是否續燕甫。山查者,閩人指紅頂言也,並非諧謔。”師聞之大笑。後在師處屢相見,漸漸往來。嗣文忠起復,任西安將軍,回京尚以口外羔皮桶見贈。蓋以“山查”二字,遂訂交情。其實文忠之先人為閩副將,後以總兵殉粵匪之難。時文忠尚幼,寄讀於饒提督(廷選)家,即林贊老之嶽也,故於閩人感情加厚。餘出京後,以雪泥之隔,並不與之通信。戊戌政變,文忠以直督入軍機,從容弭變,保全實多。拳亂西行,趨赴行在,維持大計,煞費苦心,朝局賴以底定,厥功偉焉。丙午到京,惜不復見,為之愴然。
  • 130.    春明夢錄(清)何剛德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01]
  • 131.    《長壽列傳(錄國使館原本)》(載榮祿編《瓜爾佳氏家傳》):二十一年揀發福建,以遊擊用。二十二年,英吉利夷船駛擾海疆,經揚威將軍奕經等奏留浙江軍營差委,事竣赴閩。
  • 132.    榮祿《誥封一品夫人先繼妣顏扎氏一品太夫人行述》:道光辛丑奉先大母蒞任福建,會海氛不靖,奉旨率師軍前,眷屬因之僑居浙省。先大母以不服水土,染疾甚危。太夫人日侍湯藥,百方無效,乃默禱神前,割臂和藥以進,疾遂頓瘳。太夫人秘不自言。不孝時在髫齡,不知太夫人茹苦情狀;嗣因偶侍櫛沐,瞥見瘢痕,始蒙泣諭。【劉家平、蘇曉君編《中華歷代人物別傳集》第51冊,線裝書局,2003,第141~143頁。】
  • 133.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五十七 光緒二十五年 十二月 二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9-01]
  • 13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四百五十七 光緒二十五年 十二月 二十四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21-09-01]
  • 135.    《禮科給事中王鵬運奏為大學士榮祿狡滑性成劣跡昭著請聖斷早申立與罷斥事》,光緒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錄副奏摺,檔號03-9646-024,縮微號688-0989。【轉引自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
  • 136.    張文彥,潘達撰文·攝影.衚衕氤氲 北京卷.合肥:黃山書社,2013:73-76
  • 137.    張明義等主編;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李燕秋卷主編.北京志 48 建築卷 建築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8
  • 138.    陳夔龍撰《贈太傅晉封一等男文華殿大學土瓜爾佳文忠公行狀》:公元配薩克達氏早歿,繼配系宗室大學士諱靈桂之女,夙夜宣勤,頗資內助。庚子歲公櫛沐焦勞,尤多匡贊。旋以烽火驚心,間關道路,從公西行,以疾歿於河南彰德府。側室劉佳氏奉朝旨,封一品夫人。
  • 139.    天使奧斯卡著.篡清.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
  • 140.    金少凡著.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 金葫蘆.南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133-137
  • 141.    馬忠文.《榮祿與晚清政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46—147頁
  • 142.    濮蘭德、白克好司著;陳冷汰譯.《慈禧外紀》:遼瀋書社,1994年:第83頁
  • 143.    辜鴻銘著;黃興濤等譯.《辜鴻銘文集》上: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329—331頁
  • 144.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全本).北京:羣眾出版社,2007:8
  • 145.    妹妹女兒老婆齊相助 讓榮祿在晚清政壇戰無不勝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2-12-23]
  • 146.    榮祿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多圖概覽[引用日期2021-08-31]
  • 147.    曹子西主編.北京歷史人物傳 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625-626
  • 148.    蔡鈞《致榮祿》(1901年12月11日):前承我田舍主人俯念勉愚昧無知,賞薦尹令勃理繕折,以為臂助。茲者福星將蒞都中,可否推恩飭尹令從速東渡,俾於摺奏各事得有遵循,此則仰沐鴻慈,實為感戴不盡者耳。謹肅,再叩崇安,伏乞慈鑑。【葛谷主編,著名外交家書信鑑賞,泰山出版社,1996.12,第10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