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瓛(huán,yè,yà),漢語漢字。總筆畫為24筆,部外筆畫為20筆。本義指古代的一種玉,長九寸,讀huán。 [1] 
中文名
瓛(瓛)
拼    音
huán
外文名
scaptre
注    音
ㄏㄨㄢˊ,ㄧㄝˋ,ㄧㄚˋ

基本字義

huánㄏㄨㄢˊ
◎ 古代的一種玉,長九寸。

其它字義

瓛
yèㄧㄝˋ◎ 馬嚼子
yàㄧㄚˋ
◎ 器物名。亦稱“玉甑”。

詳細字義

瓛huán
〈名〉
玉圭的一種,多用於人名 [a kind of jade]
瓛,圭名。——《廣韻》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fan2 [客英字典] fan2 [台灣四縣腔] fan2
粵語:wun4

古籍解釋

【午集上】【玉字部】瓛·康熙筆畫:24 部外筆畫:2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官切,音桓。《説文》桓圭,公所執。從玉獻,會意。《集韻》通作桓。
又人名。《劉峻·辨命論》近世有沛國劉瓛,瓛弟璡,𠀤一時之秀士也。
又《正韻》字書又音钀,馬鑣也。
又《集韻》許建切,音獻。桓圭也。 [2] 
【卷一】【玉部】瓛
桓圭。公所執。從玉獻聲。胡官切
『説文解字注』
(瓛)桓圭。公所執。大宗伯曰。公執桓圭。注。公、二王之後及王之上公。雙植謂之桓。桓、宮室之象。所以安其上。桓圭葢亦以桓為瑑飾。玉裁按。鍇本作三公。韻會引亦無三。從王。獻聲。胡官切。十四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