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瓊崖抗日根據地

鎖定
瓊崖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海南島民眾在中共紅軍馮白駒的帶領下,由瓊(山)文(昌)發展到全島,所形成的抗日根據地。根據地軍民對日、偽軍實施反攻,解放了全島三分之二的土地,在6年多的艱苦鬥爭中,共作戰2000餘次,擊斃日、偽軍3500餘人,堅持到抗戰勝利,完成了保島衞民的歷史使命。 [3] 
中文名
瓊崖抗日根據地
地    址
廣東省西南部南海中
屬    性
紅色旅遊
相關人物
馮白駒
作戰次數
2000餘次

瓊崖抗日根據地地理位置

瓊崖即海南島,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南海中,其北部平原,中部和東南部均為山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海南島的形勢尤為重要,它位置在南海之中,為通往越南、馬來、荷屬婆羅洲及菲律賓之要道。1939年2月敵侵佔海南島後,即積極加以開發,作為南侵的跳板。 [4] 

瓊崖抗日根據地創建背景

在國共合作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就在瓊崖地區組織了農民協會,開展革命鬥爭。1927年4月15日,廣東軍閥追隨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和革命人民。在中共瓊崖地委的領導下,5月1日,馮白駒在瓊山縣領導農民協會開始進行武裝鬥爭,併成立了瓊山縣人民革命軍;島上東北部各縣,也先後組織了農民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統治。“八七會議”以後,瓊崖特委統一了全島的工農武裝,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總指揮部,併成立了瓊崖蘇維埃政府,實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紅軍最多時發展到一萬多人。由於強大敵人的不斷“圍剿”,加上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紅軍和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在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的領導下,繼續堅持了革命鬥爭,1936年春,又重新建立了瓊崖工農紅軍遊擊司令部。此即瓊崖革命根據地,瓊崖抗日根據地的前身。
1938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迅速攻佔華南多地。12月,中共瓊崖特委與國民黨當局達成協議,將馮白駒領導的海南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民眾抗日自衞團獨立總隊。1939年2月,日軍侵佔海南。5月,在瓊(山)文(昌)地區建立了抗日遊擊根據地。 [1] 

瓊崖抗日根據地發展歷程

1939年5月,廣東省第十四統率區民眾抗日自衞團獨立隊擴編為獨立總隊,並首先建立了瓊(山)文(昌)遊擊根據地。
1940年起,先後成立了東路辦事處和西路辦事處。在此基礎上,1941年又成立了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馮白駒任政府主席。
1941年以後,日軍連續對根據地發動大規模進攻。經過兩年艱苦的反“掃蕩”、反“蠶食”鬥爭,獨立總隊不但鞏固了原有的根據地,還擴大了六連嶺根據地,開闢了六芹山根據地。
1943年夏,海南島黎族、苗族人民舉行武裝起義,遭到國民黨軍隊血腥鎮壓。同年底,獨立總隊選派幹部到白沙領導黎、苗族人民的鬥爭,為創建五指山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1944年春,瓊崖根據地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改為抗日民主公署,下屬的瓊山、文昌、定安、樂會、萬寧、瓊東、臨高、澄邁等8個縣都建立了縣、區、鄉民主政權。
1944年秋,獨立總隊改編為瓊崖縱隊。不久,瓊崖縱隊領導機關進駐白沙縣阜龍鄉,進一步領導五指山中心根據地的開闢工作。至1945年7月,控制了白沙境內大部地區。8月上旬,正式成立了白沙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基礎上,瓊崖臨時人民民主政府也宣告成立,馮白駒擔任臨時人民民主政府主席。至此,以五指山為中心的瓊崖抗日根據地完全形成。 [2] 

瓊崖抗日根據地突出貢獻

1945年7、8月,根據地軍民對日、偽軍實施反攻,攻克感恩、儋縣等縣城,解放全島三分之二的土地,100多座城鎮,100多萬人口。根據地從最初的僅限於東北部的瓊(山)文(昌)區和澄邁地區,擴大到全島的16個縣境。瓊崖縱隊從半年前改編時的300人發展到7700餘人,在6年多的艱苦鬥爭中,共作戰2000餘次,擊斃日、偽軍3500餘人,堅持到抗戰勝利,完成了保島衞民的歷史使命。 [3] 
參考資料
  • 1.    唐培吉主編.《中國革命與建設史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06:第429頁
  • 2.    劉寶主編.《讓歷史告訴未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05:第129頁。
  • 3.    閆偉東編著.《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紀實》:陝西人民出版社,2017.06:第145頁
  • 4.    丁玲.《中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概況》:延安新華書店,1944.10: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