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瓊劇

鎖定
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海南省海口市、定安縣等地方傳統戲劇,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 [16]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清代咸豐年間,瓊劇在吸納外來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更新,光緒二十三年(1897)前後,軍戲、青樓戲衰落,併入瓊劇班,形成文武大班的體制,瓊劇中分出文戲佬倌和武戲佬倌兩大系統。民國時瓊劇編演文明戲,變革唱腔,向寫實靠攏。新中國成立後,瓊劇迎來改革發展的新時期,行當體制精簡為生、旦、淨、醜、末五大行。 粗狂質樸是瓊劇唱腔的特點,腔由字生、音域寬廣。不僅有着優雅舒展的腔調、悠揚寬闊的旋律,且體裁豐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纏綿。 [1-2] 
2008年6月,瓊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30。 [3-4] 
中文名
瓊劇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海南省海口市
非遺編號
Ⅳ-130

瓊劇歷史淵源

瓊劇起源

作為中國戲曲劇種之一,瓊劇的起源只能從對中國戲曲的正本清源中來進行,主要有以下四種説法:
一、“模仿説”,其代表為《海南島志》。其志曰:“戲劇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託木頭班之演唱,來自潮州。明之初中葉,土人仿之,而土劇遂興。”也就是説,瓊劇是明初的海南人對流行於元代的木偶戲的模仿。此説其實是中國戲曲“模仿説”的翻版。先秦“優孟衣冠”和宋傀儡戲表演,都曾被認為是戲曲的起源。
二、“外來説”,其堅持者多為瓊劇老藝人。崖城老藝人範景樂説:“瓊州土戲的前身是雜劇,來源於福建。崖州人過去稱瓊劇為閩南雜劇、瓊州雜劇。”瓊東老藝人李鬥光説:“瓊劇源淵於潮州的正音戲,後學潮劇才文戲唱瓊音,武戲含官話。”在中國戲曲的起源問題上,也曾有人認為中國本無戲曲,是在漢代受到來自印度的梵劇的影響後,才有產生了中國戲曲。
三、“土著説”,此説在瓊劇界頗有影響。明確提出此説者,是著有《海南漢人戲劇概論》一文的岑家梧。他認為,瓊劇起源於海南當地民間歌謠,是一種土生土長的藝術。擁護此説的較多,認為瓊劇界流傳的“無中板,即無瓊劇”,就是此説的佐證。他們認為,作為瓊劇的核心——“中板”先於瓊劇,其源頭為海南的民間歌謠。陳之也《瓊劇史略》認為:“海南土戲產生後,根據海南語音的特點,對梨園戲音樂唱腔加以發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調、歌舞八音,甚至拋棄了曲牌,僅留滾調部分,由此逐漸顯出地方色彩。”這就是説,先有海南土戲,然後才有土戲對梨園戲等弋陽腔諸劇的吸收改造。
瓊劇 瓊劇
四、“宗教説”。這種觀點其實是王國維的“巫覡説”。在《宋元戲曲考》中,王國維指出:“後世戲劇,當自巫、優二者出”。“巫與優之別:巫以樂神,而優以樂人;巫以歌舞為主,而優以調謔為主;巫為女為之,而優以男為之。”他還認為,戲曲與“巫”的關係要比與“優”的關係更密切:“巫覡之興,雖在上皇之世,然俳優則遠在其後。”“巫”,在《説文解字》中,被解為“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瓊劇源於道教的觀點雖然缺乏有力的論證,但決不可忽視。
這四種瓊劇起源觀,雖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都很準確。正如中國戲曲的起源一樣,瓊劇的發生與形成也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某一要素,而應從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諸種要素的影響和作用。
根據海南人喜聞樂見的習性,將傳入海南的木偶戲、正音戲、梨園戲、高甲戲和潮劇等“外來”戲劇,與海南當地的方言土語、民間歌舞相結合,並對原有的各種聲腔進行綜合性發行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和藝術實戰,才有可能形成地方性的戲劇——瓊劇。瓊劇不可能完全是“外來”的。 [5] 

瓊劇發展

瓊劇 瓊劇
清乾隆五年(1740)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後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門、新會)會館,這些會館門前建有固定石戲台,且年年集資聘請家鄉戲班來海口演出。有些戲班還設科班教授門徒,有些藝人則在海南島落户。如光緒年間(1875—1908)瓊劇名淨黃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時跟班會至海南落户的。這些外來的戲班,對土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使它的成為表演藝術漸趨成熟。 [5] 
咸豐年間(1851—1861)至光緒年間是瓊劇較繁盛和變化較大時期。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粵劇藝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島,與瓊劇藝人互相拜師結親,有的開設科班教戲,有的插班演戲,對瓊劇的興盛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時,粵劇的二黃、梆子等聲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為瓊劇吸收,又在這些聲腔的基礎上創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瓊劇從曲牌體逐步蜕變為板腔體,原有的鑼鼓譜、小曲、幫腔等也被摒棄。
“五四”運動以後,在文明戲的影響下,瓊劇作家吳發鳳、名旦張祿金等,組織了瓊崖土戲改良社,編演了《救國運動》《新的婚姻》《省港大罷工》等內容進步、形式新穎的劇目,其他十餘班社也編演了一批具有愛國思想的劇目,如《正氣歌》《桃花扇》《木蘭從軍》等。這一時期,在音樂和舞台美術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後,瓊崖土戲改良社解散,瓊劇受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有些班社競相以荒誕內容的劇目和低級趣味的表演迎合低級趣味,致使它逐漸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戰爭爆發後,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島內只存一個文武大班和幾個中小(專演文戲)班子。
瓊劇 瓊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政策指導下,瓊劇獲得新生,有很大的發展。1950年初,島內只有七個戲班活動。至1952年,離散的藝人重新歸隊。重返舞台,各縣市陸續成立二十餘個民營劇團,並開展正常的演出活動。1953年,開展改戲、改人、改制運動,廢除班主制,藝人當家作主,其社會地位得到了重視與提高。
同時,在革除上演“通宵戲”和“提綱戲”的陋習後,一方面,積極排演中央和省推薦的優秀劇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優秀傳統劇目及創作改編優秀的歷史劇和現代戲,瓊劇舞台面目一新。1955年,進行職業劇團登記,經改革整頓,劇團撥歸各縣市人民政府領導與管理。1956年,廣東瓊劇團在廣州宣佈成立,1959年改組擴建成立廣東瓊劇院,同時,進行全區劇團整編,成立各市縣瓊劇團。1960年初,創辦海南藝術學校(後改名海南瓊劇學校)。此外,還舉辦各種規模的培訓班,培養瓊劇新人才,新一代瓊劇藝術工作者和老一輩藝術家攜手合作。經過一系列組織建設、健全機構工作和經營管理的改善,瓊劇藝術更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段時期,先後整理出《紅葉題詩》《紅色娘子軍》《秦香蓮》等優秀歷史劇和現代化戲,在舞中藝術方面,建立編導制和以劇本為依據的排演制度。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瓊劇遭受浩劫,大多數瓊劇團被遣散;瓊劇學校停辦,戲曲機構陷入癱瘓,藝人或被下放勞動、或被迫轉行、或被遣散回農村。建國後十多年來收集的各種珍貴藝術資料均被毀滅殆盡。
瓊劇 瓊劇
經歷了十年梨園的非常時期,改革開放後的瓊劇舞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被封殺與壓抑了整整十年的海南瓊劇,對觀眾來説早就成了一種久違的藝術。當一批消失多年的歷史題材重新出現於瓊劇舞台時,立即受到了觀眾的如潮好評。1978年海南瓊劇團重演經典劇目《張文秀》《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台》,瓊劇團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羣眾爭睹為快,盛況空前。瓊劇藝術迎來複蘇後的高潮。從復甦到中興的過程中,由海南行政區文化局在1980年海口主辦舉行的海南戲曲“百花獎”匯演是一個突出的展示。
瓊劇的繁榮引起了海外瓊籍華人華僑的重視,自1982瓊劇出訪新加坡、泰國的藝術之旅後,瓊劇開始了在東南亞各國等地巡迴演出,其演出《搜朽院》《張文秀》《狗銜金釵》《七品芝底官》等的劇目在東南亞也掀起了欣賞的熱潮。
然而從復甦到中興,繁榮的階段只持續了幾年,瓊劇的危機又悄然而至。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今各種現代的藝術形式和娛樂方式不斷湧現,電視、電影和網絡等新興的大眾文化、娛樂消費文化以不可抵擋的勢力向海南島襲來,曾經在海南人民文化生活佔據主要地位的瓊劇變成了明日黃花,瓊劇舞台同其他戲曲藝術一樣面臨一片岑寂之景。“振興瓊劇”成為海南文化發展不得不解決的時代課題。1988年海南建省並辦經濟特區,瓊劇面臨的危機得到了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視,為擴大瓊劇的市場需求,這個時期的瓊劇改革主要集中在瓊劇管理體制、演出體制和編創體等方面。在瓊劇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瓊劇界開展了一系列發展瓊劇的措施,諸如舉辦瓊劇賽事,開展戲劇徵文活動,舉行民族藝術展演,發展羣眾性瓊劇活動。這個時期上演的《青梅記》《東坡勸學》《高林學館》《海角驚濤》獲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後的瓊劇在90年代呈現出危機逐步緩解的趨勢。
瓊劇真正轉機的標誌,是1999年由省劇協舉辦的第一屆瓊劇藝術節。這是瓊劇界一個盛大的節日。在歷時11天的首界瓊劇節上,來自海口、瓊山、瓊海、萬寧、定安等地的9個專業表演團體,演出了11台優秀劇目,省瓊劇院演出的《蘇東坡在海南》《清官圖》《晉宮情怨》,海口市瓊劇團演出的《荊釵記》《狸貓換太子》,瓊海市瓊劇團演出的《借女沖喜》,瓊山市瓊劇團的《陳三兩》這幾個戲以其較強的思想性,完美的藝術性在首屆瓊劇藝術節中得到了較高認可,並獲得了殊榮。新時期的瓊劇面臨着巨大的挑戰,也同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動力。社會的快速向前,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快速傳播,帶來人們文化生活的多樣化轉變,瓊劇面臨的危機並沒有完全消除。 [5] 

瓊劇文化特徵

瓊劇角色行當

瓊劇的角色行當分為五大行。即生、旦、淨、末、醜。
瓊劇 瓊劇
生行包括正生、貼生、武生、小孩生。正生:文戲佬倌,又名文雅小生。以唱、做功為重,扮相英俊.喜手持白紙小扇,舉止動作温文文雅。瀟灑大方。主要步法為方步。多扮演貧苦士子或富户之子。表演要求儒雅秀逸、舒展斯文、風流倜儻。如《琵琶記》中的蔡伯喈,《彩婁記》中的呂蒙正,《張文秀》中的張文秀,《秦香蓮》中的陳世美等。清末民初起,正生亦扮演有武打的文戲,稱文武小生,如《王注斷臂》中的王位,《苦風鶯憐》中的馬元卿。《遊龜山》中的田玉川等。貼生:文戲佬倌。可分為二貼、三貼。為正生因故不能演出之替代角色,唱做功與正生同,常有由貼生晉升正生之的。戲中有較年少的書生、公子、官宦等重要副角,多由貼生扮演,如《十八台大轎》中的劉進士,《苦鳳鶯憐》中的知縣李世勳,《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等。武生:武戲佬倌。武生演員多跟武科師傅習練武術,武功宗“少林”功夫。身手敏捷,拳角功夫、棍棒功夫須過硬.舞台表演使用兵器均為真具。武生分正小武、貼小武、大武。小孩生:文戲佬倌。也叫娃娃生。一般由年輕的學徒擔任。表演上要求活潑好動,天真頑皮,並可隨意發揮,如《秦香蓮》中的春哥,《乞丐捐道》中的梅奴和《乾隆皇遊江南》中的緒兒等角色,均為小孩生應工。
旦行有正旦、貼旦、花旦、老旦(婆角)、彩旦、梅香旦、武旦。正旦:文戲佬倌。多扮演嫺淑含蓄,儀表莊端的女性角色,不論男旦、女旦,均用“子喉”(假嗓)唱戲。20世紀20年代始,有些伶工改用“子母喉”(真假嗓),個別藝人則用“真嗓”。重於唱、做功,講求唱腔亮麗、清脆、嬌嫩,身段優美,步法輕盈。步行時,多用后角尖頂前角跟,且有碎步、蝶步等多種步法。劇中的已婚年輕婦女,大户閨門,小家碧玉等角色,多由正旦扮演。表演時,常手執小扇或手帕。動作靈巧而不失持重,嬌健而不失娟秀,神態温柔而略含羞澀。如《遊春》中的楊貴妃,《浣紗記》中的西施,《鍘美案》中的秦香蓮,《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等。正旦也可細分為閨門旦和苦旦(青衣)。如《紅葉題詩》中的姜玉蕊、《張文秀》中的王三姐為閨門旦,《孟姜女》中的孟姜女,《秦香蓮》中的秦香蓮,《苦風鶯憐》中的馮綵鳳等為苦旦。清末民初的男旦張祿金、姚賽蛟、陳成桂,女旦龍波、陳安香、瓊麗卿等,均為著名正旦。此外,還有貼旦、花旦、彩旦、梅香旦、武旦等。
淨行有大花臉、二、三花臉;末行(雜仔)有黑鬚未,白鬚未;醜行有雜角、花生。另外,瓊劇角色行當中尚有已消失的雜經頭和四大金剛。旦淨唱假嗓,其餘行當唱真嗓。文戲重唱不重做,許多藝人都以唱聞名。 [6] 

瓊劇唱腔

音樂唱腔
瓊劇的音樂唱腔可分為兩大類:前期為“曲牌體”,並有幫唱。如《琵琶記》《槐蔭記》《蟠桃宴》《八仙賀壽》等一些劇目,唱詞均有牌子,有的還採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後期則演化為“板腔體”。原有的曲牌體和幫腔逐漸淘汰,只在某些戲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夠找到痕跡。板腔體分中板、程途、苦嘆板、腔類、專腔專用類五種板式。還有一種專門操台(即鬧台)的鑼鼓譜。 [6] 
此外,還吸收海南道壇樂曲如〔芙蓉〕、〔志高〕、〔金線〕、〔金字科〕、〔靈寶科〕等曲調以及其他民間音樂、歌舞音樂。唱腔以中板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這種唱腔系由幫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變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線、反線、外線、內線等不同板式。有較大的適應性。不論生、末、淨、醜、雜各行當,在表演喜怒哀樂的不同感情變化時都可以使用,是瓊劇較為古老的唱腔。 [6] 
方言唱腔
瓊劇用海南方言(俗稱海南話.屬閩南語系)演唱,清代俗稱“土戲”,瓊山、海口一帶俗稱為“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戲”;因其形成於古稱瓊州所在地瓊山,因此國外瓊籍華僑謂之“瓊州戲”、“瓊音”。“瓊劇”之稱始於1932仿傀儡戲產生的,但是,還沒有確鑿的佐證。據瓊山和海口兩地老人及瓊劇藝人相傳,明清時,福建正字戲和白字戲(潮劇)都曾在海南島演出。《海口輿地志》和《海口福建會館碑誌》均有“閩廣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廣劇演唱”的記載。所謂“潮廣劇”,即正字戲和潮劇。今瓊劇有些曲調與潮劇相同或相似。據此,土戲是在正字戲、潮劇曲調的基礎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間又吸收當地民歌及歌舞八音樂曲,於清中葉以前發展形成。 [6] 

瓊劇瓊劇武功

百花公主 百花公主
瓊劇武功屬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槍,也有雜技表演。清末有不少名武師,能使用十幾件武器,並有飛劍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國後,兼學北派武打。佈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掛一白布,畫樂工圖案(鑼、鼓、嗩吶三樂師和樂器)。文、武場樂工分置於左右側。清末改為黑色或花布幕,兩側掛觀眾贈送的彩幅。“五四”運動後,開始用彩色和繡絨幕布,進而用各種繪畫布景(如廳坐、宮廷、樓閣、山水等),並按劇本場序起落。服裝原來只用漢、明兩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絨繡,書生、村姑、強盜只用白、黑、藍、紅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強盜穿草履。建國前後始作改革,按劇本需要設計冠服。 [6] 

瓊劇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原來只有鑼、鼓、笛(即嗩吶),稱“鑼鼓吹打”。有竹胡(高調絃)、二絃、二胡、椰胡、提琴、三絃、月琴、秦琴、琵琶、揚琴、大嗩吶、小嗩吶、橫簫、洞簫、大喉管、長管、短管、花鼓、戰鼓、羣子鼓、子鼓、雙面子鼓、梆板、高邊鑼、文鑼、蘇鑼、乒乓鑼、小圈鑼、京鑼、鍾、鐃鈸、京鈸等三十多種。以竹胡、二胡、二絃、大嗩吶、小嗩吶、大喉管、短管為主奏樂器。 [6] 

瓊劇代表劇目

瓊劇的藝術遺產豐富,它的傳統劇目分三部分:
一是文戲(以唱功為主),源於弋陽腔,雜以四平、青陽二腔,屬曲牌體制,滾唱發達,帶幫腔。如《槐蔭記》、《琵琶記》等八百多出;
二是武戲(以做功、武打為主),劇目有《八仙慶壽》《六國封相》《古城會》《單刀會》以及《三國》《水滸》《薛家傳》《楊家將》《封神演義》等歷史、神話小説戲等四百多出;
三是文明戲,又稱時裝旗袍戲,劇目有《救國運動》《省港大罷工》《空谷蘭》《斷腸草》《秋瑾殉國》《啼笑因緣》等一百三十多出。
解放後經過整理、改編、創作和移植其他劇種的古裝、現代劇目共有一千五百多出。還出現了一批久演不衰的優秀劇目,如《紅葉題詩》《張文秀》《搜書院》《狗銜金釵》等。這些劇目,故事動人,唱詞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5] 

瓊劇傳承保護

瓊劇傳承價值

審美價值
瓊劇中特色鮮明的藝術形式是其旅遊產業開發的物質性基礎。它傳承至今已形成帶幫腔的“曲牌體”和“板腔體”兩種曲調和唱腔以及多樂器伴奏的演唱形式,還積澱了《張文秀》《紅葉題詩》《下南洋》等一批經典劇目,其演出服飾色彩鮮豔、寫意性強,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7] 
歷史價值
瓊劇發展歷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其發展經歷了明末清初時期形成,“五四”運動後喪失本色,新中國成立後重獲新生,“文革”時期發展陷入危機,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至今的撥亂反正、恢復發展的各個階段。它記載着海南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是一部活態歷史,是大陸傳統劇種在邊疆的傳承和發展,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和發展,也是研究地方劇種歷史發展規律的活標本。 [7] 

瓊劇傳承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後,雖然為瓊劇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瓊劇在科技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卻經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據統計,1992年時,海南省專業瓊劇團有18個,業餘瓊劇團有80多個,而到了2002年省國辦瓊劇團只有7個,業餘的瓊劇團才有十多個。 [8] 

瓊劇傳承人物

陳育明,男,1937年10月出生。2009年6月,陳育明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海南省海口市申報。項目名稱:瓊劇。 [9] 

瓊劇保護措施

2016年9月10日,海南恆鑫2016年藝術品慈善拍賣會在海口新埠島點測光藝術館舉行。為保護、傳承、創新瓊劇文化,為瓊劇發展籌集資金,由海南省工商聯(總商會)和海南省瓊劇基金會共同發起並主辦了此次藝術品慈善拍賣會。此次活動得到了吳東民、王應際、陳洪、林尤葵、阮江華、齊英石、馬飛、黎盛健等多位省內知名藝術家支持和熱烈響應,捐贈書畫名作近百幅。省內書畫藝術家、愛心企業家、新聞媒體等100餘人參加拍賣會。拍賣會上,愛心企業海南奧林匹克花園有限公司以130萬元、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團以30萬元、廣東燁龍集團有限公司以10萬元、海南佳宜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0萬元的價格分別拍得書畫作品。此次展出的餘百幅書畫作品全部拍出,共籌得善款180萬元,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海南省瓊劇基金會。 [10]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海口市羣眾藝術館(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海南省瓊劇院獲得“瓊劇”保護單位資格 [1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海口市羣眾藝術館(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海南省瓊劇院獲得“瓊劇”保護單位資格。 [17] 

瓊劇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3日晚,定安縣定城鎮白蒙村太子廟的小劇場裏100餘名來自定安縣瓊劇團的新老藝人和瓊劇同樂會的業餘演員們歡聚一堂,舉行2013年定安瓊劇團新老藝人與民間瓊劇同樂會大聯歡。 [12] 
2014年4月21日至26日,應徐聞縣角尾鄉的邀請,定安縣瓊劇團的演職人員們,奔赴徐聞縣角尾鄉進行為期6天的瓊劇文化交流。 [13] 
2018年8月26日上午,海口市瓊劇演藝有限公司董事長呂進帶領演職人員,在騎樓老街自在咖啡戲台為新西蘭普利魯亞市市長邁克·塔納、海南派樂盟董事長吳偉灶、愛奇藝海口公司總經理薛登進行文化交流展演,現場演奏了八音曲目《鬧軍坡》《漁鄉情》,演出了《刁蠻公主》《春草闖堂》《秦香蓮後傳》《張文秀》選段摺子戲等節目。 [14] 
2019年6月22日晚,“傳承最美鄉音”2019第四屆大致坡瓊劇文化節在大致坡鎮戲劇家活動基地——大致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開幕式。來自全省的瓊劇團隊、瓊劇表演藝術家、瓊劇愛好者等齊聚大致坡,共享瓊劇視聽盛宴。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