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是一种针对拇对掌功能丧失的重建手术,属于骨科手部瘫痪畸形治疗范畴。其通过将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至拇指区域,替代失去功能的肌肉,以恢复拇指对掌动作。该术式常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因环指屈指浅肌切断后屈指功能可由深肌代偿,且肌腱长度适宜,故常被选为动力肌。
适应症为拇对掌功能丧失且腕屈肌力弱者,手术需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操作包括环指肌腱切断、游离抽出,经皮下隧道转移至拇指,并通过不同固定方法(如Thompson法、Riordan法)缝合于特定解剖位点。术中需维持腕背伸及拇指外展对掌位,确保肌腱张力。术后需石膏固定3-4周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该术式基于手部解剖特点设计,通过调整肌腱固定位点实现功能代偿,其技术细节随临床实践逐步优化,以适应不同病例需求。
- 中医病名
- 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
- ICD编码
- 82.5810
别名
播报编辑
屈环指浅肌腱转移;环指屈指浅肌腱移位;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术;transfer of flexor tendon sublimus of digitus annularis
分类
播报编辑
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手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拇对掌功能丧失重建术
基本信息
播报编辑
适应症
播报编辑
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适用于拇对掌功能丧失,屈指肌力正常,腕屈肌力弱,不能采用掌长肌移位者。
麻醉和体位
播报编辑
选用臂丛麻醉。取平卧位,上肢外展位。
手术步骤
播报编辑
1.切口 先在环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尺阿抹骗厦侧,做一侧纵切口,切开腱鞘,在屈指浅肌腱短腱钮的近侧端切腿照希断此腱,使肌腱远端保留一部分,避免手术以后近侧指间关节过伸,但残端也不能留得过长,以防与挨拜垫近节指骨粘连,致使近侧指间关节发生体旬朵屈曲畸形。
2.肌腱抽出 再沿屈指深肌腱两侧向近端游离屈指浅肌腱二束,直至与深腱完全分离。平行辣墓道远侧掌横纹做第2切口,切开腱鞘,从手掌内抽出环指屈肌浅肌腱。然后在腕部做第3切口,横过尺侧屈腕肌腱浅面,再从腕部抽出环指屈指浅肌腱,用湿纱布包裹备用。
3.缝合固定在拇指掌指关节背侧部做第乎耻4切口,显露外展拇短肌止点及伸拇长、短肌腱。从第4切口经掌腱膜浅面做皮下隧兆故放道,与第3切口相通。将环指屈指浅肌腱绕过尺侧屈腕肌腱,经皮下隧道引至第4切口内缝合固定。同时劈开尺侧屈腕肌,向下翻转,绕过环指屈指浅肌腱,缝合固定在腱止点豌豆骨上,形成一龙凶腱环。
术中注意要点
播报编辑
肌腱在拇指止点的固定方法可有下面几种:
1.Thompson法 肌腱的一束缝合于外展拇短肌止点上,另一束缝合于第1指骨基底尺侧的骨膜和关节囊上。
2.还可将一束穿过外展拇短肌止点深面,缝合于腱束本身上;另一条腱束经伸拇长肌腱浅面与指背神经深面,以钮扣固定于第1指骨基底尺侧的骨孔上,使肌腱缝合固定到骨骼上,保证拇指外展对掌运动时的伸指旋前作用,又不压迫指背神经引起术后疼痛。
3.Riordan法 一条腱束经外展拇短肌止点缝合于伸拇长肌腱上,另一腱束缝合在近节指骨基底尺侧骨膜上。
不论何种止点固定方法,都应当在腕关节背伸、拇指充分外展对掌位,以及在转位肌腱有一定张力情况下缝合。
术后处理
播报编辑
拇指置于充分外展对掌位,石膏固定3~4周,去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