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太平洋地熱帶

鎖定
延伸成千上萬公里的地球內熱活動的地表顯示帶。出露於地球陸地表面的最著名地熱帶是環太平洋地熱帶和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地熱帶;出露於洋底的最著名地熱帶是大西洋中脊地熱帶(冰島是大西洋中脊露出海面部分)。由於環球地熱帶的出現位置正好在地球各大板塊的邊緣附近,而且它的熱源又和板塊的擴張或消亡有明顯關係,所以又稱板緣地熱活動帶。環球地熱帶的特點是:①具明顯的帶狀分佈;②地理位置上與環球地震活動帶和活火山帶重疊,或者位於年青造山帶的後緣;③帶內火山多噴出酸性或中酸性岩漿,這種岩漿來源較淺,且與殼內局部重熔活動有關,因而構成淺部水熱活動的直接熱源;④水熱活動的顯示強度很高,水熱爆炸、間歇噴泉以及絕大多數沸泉都出現在板緣地熱活動帶;⑤熱泉常常排出氯鈉型水,並常含有某些岩漿揮發組分;⑥常出觀經濟價值很高的大型地熱田。 [1] 
中文名
環太平洋地熱帶
外文名
Circum-Pacific geothermal belt

環太平洋地熱帶基本信息

環太平洋地熱帶是沿地殼構造活動帶展布的一個巨型環球帶。位於歐亞、印度及美洲三大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邊界,板塊界面的力學性質複雜,張性、剪切及壓性等界面均有,因此沿板間界面展布的環球地熱帶類型也相應較全,主要有洋中脊、島弧型及縫合線型。其地理分佈的位置大體與環太平洋“火環”、環太平洋地震帶一致。
環太平洋地熱帶以顯著的高熱流、年輕的造山運動和活火山活動為其特徵。其分佈範圍包括阿留申羣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羣島、日本、中國台灣省、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西蘭、智利、墨西哥以及美國西部。目前,世界上已經開發利用的高温地熱田,多數都集中在這一地熱帶上,熱儲温度一般在250~300。C,最高可超過300.c,其中著名熱田有堪察加半島的鮑惹茨卡(200℃),日本松川(250。C)及大嶽(206℃),中國台灣的大屯(293℃),菲律賓呂宋島蒂威(154℃),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的卡瑪江(150~200℃),新西蘭,北島懷拉基(266℃)、卡韋勞(285"C)和布羅德蘭茲(296"C),智利的埃爾塔蒂奧(22l℃),墨西哥的塞羅普列埃託(388℃),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蓋瑟爾斯(288℃)、索爾頓湖(360℃)以及新墨西哥州的瓦勒斯(290℃)。

環太平洋地熱帶東太平洋中脊地熱亞帶

東太平洋中脊地熱亞帶屬環球太平洋地熱帶的一部分,位於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和北美板塊邊界,由於它出露於東太平洋中脊擴張帶,具有高熱流、強烈地熱活動、頻繁的地震和現代火山作用等特徵,加之上地幔低速層及高導層區的埋深淺,板塊不斷向兩側分離,洋殼不斷增生,因此將它單獨作為一個亞帶劃分出來。其分佈是沿東太平洋中脊,向北進入加利福尼亞海灣,然後沿聖安德列斯斷層(洋脊的一個轉換斷層)延伸至門多西諾角,自此大致平行於海岸並一直延伸到温哥華島附近。分佈在這一地熱亞帶上的高温地熱田有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蓋瑟爾斯、索爾頓湖以及墨西哥的塞羅普列埃託等。此外,近年來在東太平洋海域加拉帕戈斯羣島附近,北緯20。54’、西經109。03’、水深2 620 Ill處發現世界最大的洋底噴泉,水温300℃以上,並含大量的鐵、鈷、錳、銅、鉛、鋅、銀等金屬元素,現代成礦作用正在進行。

環太平洋地熱帶西太平洋島弧地熱亞帶

西太平洋島弧地熱亞帶屬環球太平洋地熱帶的一部分,位於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及印度洋板塊邊界,是島弧型。帶內具有現代火山作用強烈、深源地震活動頻繁以及顯著的高熱流等特點。其分佈是西北部由阿留申羣島開始,經堪察加半島、千島羣島、日本至中國的台灣省,向南經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直到新西蘭。目前,在西太平洋島弧地熱亞帶已開發利用地熱能的國家和地區有:堪察加半島的波熱特、日本的松川、中國台灣省大屯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西蘭。

環太平洋地熱帶東南太平洋縫合線地熱亞帶

東南太平洋地熱亞帶位處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邊界,屬縫合線型。其特徵是至年輕的造山運動、現代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動。其分佈範圍南自智利、向北沿至安第斯山脈,直至薩爾瓦多。分佈熱田於此帶上的高温地熱田有智利的埃爾塔蒂奧、薩爾瓦多的阿瓦查潘。 [2]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大辭典(四)礦牀地質、應用地質分冊:地質出版社,2005
  • 2.    王瑩.21世紀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哈爾濱地圖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