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201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201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婧,張一心。本書主要講述中國環境法的淵源、環境行政管理機構與環境行政執法、環境糾紛與環境損害的解決機制、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環境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法律法規、國際環境法。
中文名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1] 
作    者
吳婧
作    者
張一心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2290472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內容簡介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共分為十章,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環境法的淵源、環境行政管理機構與環境行政執法、環境糾紛與環境損害的解決機制、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環境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法律法規、國際環境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環境法的淵源
第一節 法學基本概念
一、法的概念
二、法的基本特徵
三、法的淵源
四、法的分類
第二節 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
一、西方**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
二、我國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環境法的法律體系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於環境與資源保護的規定
二、綜合性環境與資源保護基本法
三、環境與資源保護單行法
四、其他部門法中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定
五、環境資源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六、環境資源保護地方性法規、規章
七、環境標準
八、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條約與協定
習題與討論
閲讀材料
第二章 環境行政管理機構與環境行政執法
第一節 我國環境行政管理機構
一、我國環境行政管理機構的發展
二、我國環境行政管理體系
第二節 環境行政執法
第三節 環境行政責任
一、環境行政責任構成要件
二、環境行政責任形式
第四節 環境行政救濟
習題與討論
第三章 環境糾紛與環境損害的解決機制
第一節 環境民事訴訟
一、環境民事訴訟的特點
二、環境民事訴訟的分類
三、環境侵權民事責任
第二節 環境行政訴訟
一、環境行政訴訟的特點
二、環境行政訴訟的分類
三、環境行政訴訟受案範圍
第三節 環境刑事訴訟
一、環境犯罪
二、環境犯罪的構成要件
三、環境刑事責任
第四節 環境公益訴訟
一、環境公益訴訟的特點
二、我國環境公益訴訟的發展
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四、環境行政公益訴訟
習題與討論
閲讀材料
第四章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保護優先原則
第二節 預防原則
一、預防原則產生的背景
二、風險防範原則
三、預防原則與風險防範原則的關係
第三節 綜合治理原則
第四節 公眾參與原則
一、公眾的定義
二、公眾參與的層次
三、公眾參與的方式
四、我國公眾參與的發展
五、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理論基礎
六、我國環境管理中公眾參與原則的發展
第五節 損害擔責原則
習題與討論
閲讀材料
第五章 環境保護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節 環境規劃制度
一、環境規劃的發展歷程
二、環境保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二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改革
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三同時”制度
一、“三同時”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二、“三同時”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排污收費制度與環境保護税制度
一、排污收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二、排污收費制度的內容
三、環境保護税制度與環境保護税費改革
第五節 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一、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形成和發展
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三、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第六節 排污申報登記與排污許可證制度
一、排污申報登記與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二、排污申報登記與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實施過程
三、排污許可證制度的主要內容
第七節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一、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建立
二、污染集中控制的方式
第八節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分類
三、污染物總量控制分類
四、污染物總量控制方法
第九節 公眾參與制度
一、我國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立法進程
二、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方式
三、公眾參與環境管理的其他途徑
第十節 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第十一節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一、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制度的形成
二、資源環境領域紅線的實踐
三、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的設計框架
第十二節 生態補償制度
一、重點領域補償
二、重點區域生態補償
三、地區間生態補償
第十三節 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
一、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必要性
二、重點區域和防控重點
三、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佈局
四、加大重點污染物防治力度
五、加強能源清潔利用
六、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
七、完善區域空氣質量監管體系
第十四節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一、**經驗
二、必要性
三、相關政策
四、訴訟權利與監管權力間的平衡
習題與討論
閲讀材料
第六章 環境污染防治
第一節 大氣污染防治
一、主要大氣污染物和大氣環境問題
二、大氣污染防治立法
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四、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五、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節 水污染防治
一、我國水環境問題
二、水污染防治立法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四、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第三節 噪聲污染防治
一、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
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四節 固體廢物管理
一、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立法
二、固體廢物主要管理措施
第五節 海洋環境保護
一、海洋環境污染
二、海洋環境保護立法
三、海洋環境保護措施
第六節 核與輻射管理
一、輻射來源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措施
四、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的管理規定
第七節 化學品環境管理
一、新化學物質
二、危險化學品
習題與討論
第七章 自然資源保護
第一節 水資源保護
一、水資源
二、水資源立法概況
三、水資源保護的主要制度
第二節 土地資源保護
一、土地資源
二、土地資源立法概況
三、土地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三節 礦產資源保護
一、礦產資源
二、礦產資源立法概況
三、礦產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四節 森林保護
一、森林資源
二、森林資源管理立法概況
三、森林資源管理的主要法律規定
第五節 草原保護
一、草原資源
二、草原資源立法
三、草原保護的法律規定
習題與討論
閲讀材料
第八章 生態保護
第一節 野生動物保護
一、野生動物
二、野生動物保護立法
三、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自然保護區
一、我國自然保護區概況
二、自然保護區立法
三、自然保護區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水土流失
一、我國水土流失概況
二、水土保持立法
三、水土保持的法律規定
第四節 土地沙化
一、我國土地沙化概況
二、防沙治沙立法
三、防沙治沙的法律規定
習題與討論
第九章 綠色發展法律法規
第一節 清潔生產促進法
一、清潔生產
二、清潔生產促進法立法
三、促進清潔生產的主要措施
第二節 循環經濟促進法
一、循環經濟
二、促進循環經濟的立法
三、促進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
習題與討論
第十章 **環境法
第一節 **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一、**主權原則
二、**合作原則
三、公平原則
四、預防原則
第二節 **環境法主要領域
一、臭氧層保護
二、危險物質
三、氣候變化
四、海洋環境保護
五、生物多樣性
六、核安全
七、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
習題與討論
參考文獻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作者簡介

吳婧,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學士,副教授,南開大學戰略環境評價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兼主任助理),從事戰略環境評價的科研實踐和培訓工作。獨立講授本科生課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保護概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