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結構

鎖定
環境結構 [1]  是指環境要素的配置關係。總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各個獨立組成部分在空間上的配置,是描述總體環境的有序性和基本格局的宏觀概念。環境的內部結構和相互作用直接制約着環境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的功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結構和特點。
中文名
環境結構
外文名
Environment structure
領    域
地理
分    類
自然環境結構等
作    用
維持生態平衡
學    科
生態工程

環境結構簡介

環境結構是指組成一個生態系統的地理環境單元的綜合體。環境結構有如下特點:垂直方向上的圈層性、水平方向上的地帶性(如赤道到兩極)、時間上的週期性(如晝夜、四季交替)、生物羣落的等級性、絕對變異性和相對穩定性。在系統內部各環境因素之間、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都進行着複雜的物質能量交換過程,物質和能量的輸人和輸出又把相鄰的環境結構單元聯繫起來,形成更大的環境結構單元(又名環境鏈或景觀),弄清一個地域地理環境的結構特性,對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環境保護一作有重要意義 [1] 

環境結構環境結構及要素

環境結構及要素就像一個生物機體,環境也是由不同的功能結構單位構成的。我們把構成人類環境整體的各個獨立的、性質不同而又服從整體演化規律的基本因素稱為環境要素。環境要素可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兩大類,一般是指自然環境要素。它包括水、大氣、岩石、生物、陽光和土壤等。環境要素是組成環境的結構單位,環境的結構單位又組成環境整體或環境系統。 [2] 

環境結構自然環境結構

自然是人類生息勞作的舞台,人類的社會、經濟、政治等聚居活動無一不是在與自然環境的結合中產生並發展着。聚落形態涉及人類適應、改造自然的全過程,其空問特徵更是直接受到地形、氣候、水文、資源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除了物質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銜接與融合之外,聚落形態的每一項內容都是與自然進行能量交換的過程,不同的聚落形態發展階段對應於不同的環境關係。 [3] 
從全球的自然環境看,自然環境結構可分為大氣、陸地和海洋三大部分。聚集在地球周圍的大氣層,總質量約為5×1015噸,約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
大氣的密度、温度、化學組成等都隨着距地表的高度而變化。按大氣温度隨着距地表高度的分佈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等。對流層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地球上的天氣變化多發生在對流層內。
陸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沒的部分,總面積約為149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的 29.2%左右。其中面積廣大的稱為大陸。全球有六塊大陸,按面積大小依次為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總面積約為 13910萬平方公里。散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陸地稱為島嶼,按成因分為大陸島、海洋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沖積島)。全球島嶼面積約為 970多萬平方公里。陸地環境的次級結構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沼澤和冰川;還有森林、草原和荒漠。
海洋是地球上廣大連續水體的總稱。其中,廣闊的水域稱為洋,大洋邊緣部分稱為海。海洋的面積有361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的 70.8%左右。海與洋溝通組成了統一的世界大洋。全球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次級結構為海岸(包括潮間帶、海濱、海灘)、海峽、海灣,在海洋底部有大陸架、大陸坡、海台、海盆、海溝、海槽、礁石(岩礁和珊瑚礁)等。

環境結構社會環境結構

可分為城市、工礦區、村落、道路、橋樑、農田、牧場、林場、港口、旅遊勝地及其他人工構築物。

環境結構環境結構的特點

就地球環境而言,環境結構的配置及其相互關係具有圈層性、地帶性、節律性、等級性、穩定性和變異性的特點:

環境結構圈層性

在垂直方向上,整個地球環境的結構具有同心圓狀的圈層性。在地殼表面分佈着土壤-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在這種格局的支配下,地球上的環境系統,與這種圈層性相適應。地球表面是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的交會之處。這個無機界和有機界交互作用的最集中的區域,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最適宜的環境。另外,地球表面各處的重力作用相差無幾,所獲得的能量以及向外釋放的能量處於同一數量級,因此使地球表面處於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被耦合在一處的特殊位置上。這對於植物的引種和傳播,動物的活動和遷徙,環境系統的穩定和發展,均產生積極的作用。

環境結構地帶性

在水平方向上,從赤道到兩極,整個地球表面具有過渡狀的分帶性。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球表面,由於球面各處的位置、曲率和方向的不同,造成能量密度在地表分佈的差異,因而產生了與緯線相平行的地帶性結構格局。這種地帶性分佈的界線是模糊的、過渡狀的。陸地和海洋,對於太陽輻射能量的吸收、反射、發射、貯存、轉化等的方式和速率都有很大差異,這就引起地帶性的畸變和扭曲。從赤道到兩極的氣候帶依次為:赤道帶(跨兩個半球)、熱帶、亞熱帶、温帶、亞寒帶和寒帶。其相應的土壤和植被帶為:磚紅壤赤道雨林帶,紅壤熱帶雨林帶,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灰化棕色森林土暖温帶落葉闊葉林帶,棕色灰化土温帶針林和落葉林混交林帶,寒温帶明亮針葉林帶。高山-深谷地區的地帶性表現為隨高度遞變的規律性,這是因為温度隨高度迅速降低,而降水和濕度在一定條件下隨高度增加。在不同緯度中,垂直帶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在極地,冰雪帶降到海平面;在赤道帶內的高山,自山麓赤道雨林帶到山巔的冰雪帶可分為若干個垂直帶。

環境結構節律性

在時間上,地球表面任何環境結構都具有諧波狀的節律性。地球上的各個環境系統,由於地球形狀和運動的固有性質,在隨着時間變化的過程中,都具有明顯的週期節律性,這是環境結構疊加上時間因素的四維空間的表現。地表上無論何處都有晝夜交替。這種往復過程的影響,是到處可見的。如白日生物量增加,夜晚減少;白日近地面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夜晚增加。太陽輻射能、空氣温度、水分蒸發、土壤呼吸強度、生物活動、風化強度、成土作用的日變化等,都受這種節律性的控制。在較大的時間尺度上,有一年四季的交替變化。對於更長時段而言,如太陽黑子活動週期,冰期間冰期的反覆,海平面的升降變化,地球自轉速度的快慢交替等,都隱含着環境結構的節律性。

環境結構等級性

在有機界的組成中,依照食物攝取關係,在生物羣落的結構中具有階梯狀的等級性。地球表面的綠色植物利用環境中的光、熱、水、氣、土、礦物元素等無機成分,通過複雜的光合作用過程,形成碳水化合物;這種有機物質的生產者被高一級的消費者草食動物所取食;而草食動物又被更高一級的消費者肉食動物所取食;動植物死亡後,又由數量眾多的各類微生物分解成為無機成分,形成了一條嚴格有序的食物鏈結構。這種結構制約並調節生物的數量和品種,影響生物的進化以及環境結構的形態和組成方式。這種在非同一水平上進行的物質能量的統一傳遞過程,使環境結構表現出等級性的特點。

環境結構穩定性和變異性

環境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永久的變異性以及有限的調節能力。任何一個地區的環境結構,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在人類出現以前,只要環境中某一個要素髮生變化,整個環境結構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並在一定限度內自行調節,在新條件下達到平衡。人類出現以後,尤其是在現代生產活動日益發展,人口壓力急劇增長的條件下,對於環境結構的變動,無論在深度上、廣度上,還是在速度上、強度上,都是空前的。從環境結構本身來看,雖然具有自發的趨穩性,但是環境結構總是處於變化之中。
參考資料
  • 1.    《環境科學大辭典》編委會. 環境科學大辭典(修訂版)[M].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
  • 2.    姜忠哲,李慕南主編. 環境怎樣損害我們的健康[M]. 2012
  • 3.    李立著. 鄉村聚落:形態、類型與演變 以江南地區為例[M].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