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戰

鎖定
環境戰 [2]  (environmental warfare)是指將人為地改變自然環境狀態所產生的能量,運用於軍事目的的一種作戰手段。又稱地球物理戰。
中文名
環境戰
外文名
environmental warfare
用    途
軍事
別    名
地球物理戰
生態變更戰
主要包括人工控制或製造雲霧、風暴、雷電、磁暴、暴雨、洪水、泥石流、山崩、地震、海嘯以及破壞臭氧層等。目的是借人工誘發的巨大自然力來創造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作戰條件,或直接殺傷敵人,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環境對作戰的巨大影響,作戰中曾利用火或水改變作戰環境,從而為贏得勝利創造條件,這是環境戰的雛形。中國古代兵書中,已論述了水攻、火攻的種類、條件和實施方法,其中包括改變環境的內容。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為戰勝齊楚聯軍,以囊盛沙,秘密派人將濰水上游切斷,誘使聯軍追擊,然後決水並迅速發起反擊,一舉全殲渡河之敵。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環境的作戰方法不斷進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通過人工造霧、人工消霧和人工造洪等方法改變環境狀態影響作戰進程的戰例,在戰爭中起到了一般武器無法比擬的奇效。環境戰的理論研究表明,通過向特定的環境中施加較小的能量,可誘發出巨大的自然力。如根據需要向颱風(颶風)雲區投放碘化銀髮煙彈或其他化學催化劑,可使颱風(颶風)改變路徑並將颱風(颶風)引向敵對國,以毀傷敵對國人員和軍事設施等。在某些地區低空大氣層播撒催雨物質進行降雨、播撒化學物質進行消霧和造霧,或通過某些手段改變一定空間的臭氧含量等,可製造惡劣天候。採用播撒金屬箔以增加雲中導電率,或對帶電雲團播撒凍結核,改變雲體的動力學和微物理學過程,達到人工控制雷電的目的。藉助較小的能量,釋放積聚在地下沸騰的熔岩中貯存的巨大能量,可引發地震、海嘯、山崩、火山噴發等破壞力巨大的自然災害。20世紀50年代,蘇聯的地震專家發現,地下核爆炸能引發地震。1954年,美國在比基尼島進行核試驗時,引發了巨浪。在距爆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一個60米高的巨浪,奔流1.5千米後浪高仍達15米。科技人員對地下核試驗引起地殼構造變動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後得出初步結論,一次地下核爆炸就相當於一次人為“地震”,在地下核爆炸之後1~2個月內,距離爆炸中心20~30千米範圍內會發生多次微弱的震動(小地震)。如果核武器試驗場位於地震活動頻繁地區,那麼核爆炸後大地震動的強度與次數也會大大增加。有些科學家還計算出了核爆炸同這種人為地震強度(以震級表示)之間的數量關係:當量為1萬噸的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壞程度與5.3級地震大致相同;當量為10萬噸的核爆炸可誘發相當於6.1級的地震。這種巨大的破壞性引發了蘇、美等國的極大興趣,並投入相應資金進行了專門研究。環境戰的特點主要是:①破壞性大。地球環境的變化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一個強雷暴系統的能量相當於一枚百萬噸當量的核彈爆炸,一個強颱風從海洋吸收的能量相當於近10億噸TNT當量,可產生巨大的能量。②效率高。環境戰通過施加有限能量來誘發巨大的自然力,物資消耗量小,作用範圍廣,具有較好的作戰效益。③隱蔽性強。由於人們對環境變化認識的侷限性,自然發生的異常環境變化掩蓋着人工影響環境所造成的後果,環境戰往往不易被察覺,攻擊者容易逃避戰爭責任。人工製造颶風、地震、海嘯,改變大氣層的電磁性質等改變環境的技術,雖然還處於研究探索階段,離實戰應用有一定的距離,但已成為軍事大國軍備競爭的內容之一,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聯合國裁軍委員會1974年第一次討論了環境戰問題。許多國際組織利用各種講壇對環境戰進行了抨擊,呼籲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為軍事目的而改變環境狀態的行為。1976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禁止為軍事或任何其他敵對目的使用改變環境的技術的公約》。但是一些國家仍在研究和試驗改變環境的技術。隨着科技的發展,在未來戰爭中,仍存在把某種改變環境的技術應用於實戰的可能性。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2.    翻雲履雨環境戰  .知網.2001-09-30[引用日期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