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微生物

(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微生物》是2008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劉海春、臧玉紅。 [1] 
書    名
環境微生物
作    者
劉海春,臧玉紅
譯    者
劉海春,臧玉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01月
頁    數
222 頁
定    價
2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240115 [1] 

環境微生物編輯推薦

《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環境微生物》可作為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環境保護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參考。環境微生物是在微生物學、環境保護、環境工程及環境監測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是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生態學在污染治理、環境淨化和環境監測等領域應用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基本原理與技術在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和消除環境污染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環境微生物》內容既完整體現相應課程應有的知識,又注重反映本學科發展的先進成果,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環境微生物》在每章前提出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對本章的學習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每章後的自測題以試卷題型給出,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測試,加強和鞏固對重要知識點的把握;在適當章節處穿插了趣味性較強的課外讀物,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環境微生物內容簡介

《環境微生物》可作為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環境保護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參考。本書是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2] 
環境微生物封面 環境微生物封面
由於微生物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其在環境學領域和環境監測中具有獨特的作用。《環境微生物》在介紹微生物的主要類羣和生理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闡述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及相互作用。同時,注重實訓能力的培養,編寫了微生物學基礎、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實驗等內容。 [1] 

環境微生物圖書目錄

第一篇基礎篇
第一章 緒論
導言
第一節 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
二、微生物的概念及特點
三、微生物資源
第二節 環境微生物概述
一、環境微生物的內容
二、環境微生物的任務
三、環境微生物的發展前景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二章 環境中的主要微生物
第一節 微生物的分類
第二節 原核微生物
一、細菌
二、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三節 真核微生物
一、真菌
二、其他真核微生物
第四節 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主要特徵
二、病毒的形態和大小
三、病毒的結構
四、病毒的繁殖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三章 微生物生理
第一節 微生物的營養
一、微生物的營養物質
二、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三、培養基
四、營養物質的吸收方式
第二節 微生物的代謝與生長繁殖
一、微生物的代謝
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第三節 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
二、微生物的變異
第四節 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
一、菌種的衰退
二、菌種的復壯
三、菌種的保藏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四章 生態因子對微生物的影響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態因子
一、限制因子定律
二、最低定律
三、耐性定律
第三節 生物因子
一、共生關係
二、互生關係
三、拮抗關係
四、捕食關係
五、寄生關係
六、競爭關係
第四節 非生物因子
一、温度
二、水分
三、輻射
四、pH
五、氧氣
六、化學物質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二篇作用篇
第五章 微生物對環境的污染
第一節 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一、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水體中的病原微生物
三、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第二節 水體富營養化
一、富營養化的定義
二、富營養化發生的原因
三、造成富營養化的微生物種羣
四、富營養化的危害
五、富營養化的防治
六、富營養化的監測
第三節 微生物代謝與環境污染
一、微生物毒素的污染與危害
二、微生物一般代謝產物的污染與危害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六章 微生物與環境污染的治理
第一節 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
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二、微生物對常見污染物的降解
第二節 微生物與污水的治理
一、厭氧微生物與污水治理
二、好氧微生物與污水治理
三、微生物與污水的深度處理
四、微生物與微污染水源水的處理
第三節 微生物與固體廢物,廢氣的治理
一、微生物與固體廢物治理
二、微生物與廢氣治理
第四節 環境生物修復技術
一、生物修復技術的定義
二、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
三、生物修復技術的優缺點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七章 環境中的微生物及其監測
第一節 水體中的微生物
一、水體中微生物的種類和分佈
二、大腸菌羣與生活飲用水的細菌
衞生標準
三、水體的細菌學檢驗
四、水體中的病毒及其檢驗
五、水體中微生物的控制
第二節 土壤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的生態條件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及分佈
第三節 空氣中的微生物
一、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
二、空氣中微生物的種類和分佈
三、空氣中微生物的衞生標準
四、空氣中微生物的監測
第四節 生物傳感器
一、生物傳感器的原理
二、生物傳感器的類型
三、生物傳感器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八章 環境微生物新技術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
第一節 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中的應用
一、固定化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二、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環境監測
評價中的應用
三、基因工程在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四、細胞工程在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五、發酵工程在淨化處理中的應用
第二節 微生物技術與廢物的綜合利用
二、微生物能源
三、細菌冶金
第三節 微生物與綠色環保產品
四、微生物吸附劑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三篇實驗篇
第九章 微生物學實驗
實驗一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及細菌個體形態觀察
實驗二 細菌的簡單染色與細菌的革蘭氏染色
實驗三 微生物培養基的製備和滅菌
實驗四 細菌純種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
實驗五 培養微生物菌體形態和菌落特徵的觀察
實驗六 微生物細胞的計數
實驗七 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
實驗八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生物相的觀察
實驗九 活性污泥脱氫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十 水細菌學檢測Ⅰ細菌總數測定
實驗十一 水細菌學檢測Ⅱ水中總大腸菌羣數測定
附錄
附錄一 教學用培養基的配製
附錄二 染色液及試劑的配製
附錄三 顯微鏡的保養
附錄四 大腸菌羣檢驗表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