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璧山文廟

鎖定
璧山文廟位於重慶市璧山區鳳凰坡(今陵園坡)東麓,區中心大成廣場旁。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嘉泰四年(1204年)落成,是重慶市直轄後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唯一的文廟建築羣,也是該市境內保存較好、檔次較高、規模較大的文廟建築羣。 [1] 
中文名
璧山文廟
地理位置
重慶市璧山區
修建時間
南宋紹熙年間
主要榮譽
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璧山文廟概況

璧山文廟背後的鳳凰坡(今陵園坡),是璧山城區的制高點。拾級而上,可見路邊的巖壁上,嵌砌着數十尊石雕的宗教佛像、吉祥瑞獸、古代人物雕像以及十多通曆代碑刻。這些都是璧山區文物部門經過近20年的工作在區內各地收集搶救而來的,據稱其最古老的石刻出自宋代。漫步其間,彷彿進入了一個民間石刻藝術的長廊,它們與古老的文廟一起,見證着這塊土地上星火相傳的文脈。

璧山文廟構造

大門進去是大成殿,建於明代,歷史上是祭奠孔子的地方,採用如意式斗拱,結構巧妙,風格獨特。有194朵如意斗拱,重檐大屋頂琉璃建築屹立在鳳凰山腳下,結構巧妙 ,風格獨特,歷史上是祭奠孔子的地方,2002年修葺一新後,內設有呂鳳子紀念館。大成廣場是璧山城區最大的城市廣場,它的得名源於廣場邊的大成殿。大成殿是璧山文廟的主體建築。

璧山文廟社會影響

大成殿是璧山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主體建築,自1950年起,璧山文廟作為璧山區公安局的辦公場所,所以建築型製得以較好的保存。璧山文廟於2000年9月7日被公佈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璧山文廟資料記載

璧山文廟雕像 璧山文廟雕像
重慶璧山文廟具體始建年代不可考,僅根據乾隆《璧山縣誌》上説“逮元之丙申,縣治既革,廟學亦廢。”可知,至遲在元成宗(鐵穆耳)二年丙申(1296),璧山被併入巴縣以前,已建有文廟。
有研究者認為璧山文廟始建於漢代,其理由是“璧山學校創漢代”的文字記載。其實,這一記載的原文是“璧山學校創漢代,歷唐宋,逮元之丙申,縣治既革,廟學亦廢”。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和“廟學”,是否就一定是一回事?雖然,歷史上文廟和教育緊密相連,往往是“因廟設學”、“廟學合一”;但就璧山而言,直指漢代的“學校”就是“廟學”,尚無確切的依據。此外,還有的研究者認為璧山文廟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歷時十餘年,至嘉泰四年(1204)秋建成。
璧山文廟原建築有三殿,側為耳房,山門前建有一座石牌坊,側有“禮門”、“義路”兩坊。現存大成殿、廂房、崇聖祠以及在2001年重新復建的欞星門等,總佔地面積(含殿前天井)共1240平方米,位於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呈對稱格局,體現出我國古代中軸對稱的建築佈局的傳統規劃方式。
關於璧山文廟有確切記載的歷史大多源於乾隆《璧山縣誌》,其原址在縣城南門,明萬曆年間,縣令成宗耀改建在西門內,坐西向東,明末毀;清康熙二十五年奉文修葺,“仍治南舊址上”,雍正七年覆沒;雍正十一年知縣許紹熙奉文修葺,仍改立西門內。可見,璧山文廟自始建縣城南門,經歷明嘉靖遷建城西、清康熙城南舊基修葺、及清雍正十一年復改立今址,三次較大變動,最終確立今址。
第一階段文廟遷建璧山縣城西:由縣城南門外遷移至縣城西門內,時間是明嘉靖年間到明萬曆四年(1576)。先是明嘉靖年間遷建“啓聖祠”——“至嘉靖間,始移啓聖祠於縣治後,西座東向,以俟海內”;然後,明萬曆四年(1576)成宗耀任璧山知縣,“巨目公奉命來令茲邑,甫下車首以興學校為念……甫半載而成,曰啓聖祠,曰大成殿,曰東廡、西廡,曰戟門、欞星、泮池、石房,乃廚乃庠,糜不煥然一新。廟之右則明倫堂,堂之右則教諭、訓導兩衙附之,規模製定,與舊迥異”,這便是縣誌所謂將文廟“改建西門內,坐西向東”。“西門”,緊靠鳳凰山北側,考以地理環境,建文廟只能選擇鳳凰山東側,也就是文廟的位置,別無他選。故萬曆四年應當是將文廟由璧山縣城南門外遷移至文廟所在的位置。
璧山文廟石雕佛像 璧山文廟石雕佛像
第二階段在縣城南門外舊基上修葺璧山文廟大成殿:時間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明代修建的璧山文廟,“明末毀”,到清康熙二十五年時,璧山已歸併永川,“永令董粵固奉文修葺,仍治南舊基,止修大成殿,以備祭祀。至啓聖祠、東西廡、戟門、欞星門、明倫堂、名宦鄉賢祠、學署、齋舍,俱未修葺”。
第三階段璧山文廟改立今址,時間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雍正十年(1732),浙江會稽縣人許紹熙由舉人任璧山縣令,第二年“奉文修建,改立今址,坐西向東”,建有“大成殿三間,兩廡各三間,名宦鄉賢祠各一間,欞星門三間,戟門三間,外立照牆左右二柵門,崇聖祠三間,規模略備”。到清乾隆二年(1737),時任知縣黃在中捐立欽頒“萬世師表”及“生民未有”、“大成殿”三匾額,又捐立東廡、西廡、崇聖祠、名宦祠、鄉賢祠諸匾額,又修造各祠牌位、加築外圍牆、清釐學基”;清乾隆四年(1739),黃在中又“奉文立‘與天地參’扁額”;清乾隆五年(1740),黃在中又“捐建明倫堂三間、二門三間、頭門一間,又捐建儒學、衙署六間,石砌殿前丹墀門外甬路,又虔造龍亭”。

璧山文廟建築修建

璧山文廟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歷時十餘年,嘉泰四年(1204)落成。
明成化前,在原城南門內。萬曆年間,縣令成宗耀改建在西門內。明末毀於戰火。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奉旨修葺,仍選址南門內,雍正七年(1729)覆滅。雍正十一年(1733),改建於西門內。
時至清代中後期,璧山文廟因殿堂破敗,縣署遂於咸豐四年(1854)重修此廟,同治三年(1865)又予修補,光緒十二年(1887)加以鞏固。歷代以來,璧山文廟朝拜者眾多,香火繁盛,每屆縣官上任亦必來文廟朝拜孔子神位。

璧山文廟現狀

香港孔教學院院長、世界儒商聯合會會長湯恩佳先生向重慶市璧山縣捐贈的孔子塑像,在重慶市璧山區文廟大門前正式落成,標誌着當地羣眾關注的市級文物——文廟的修繕保護工作基本完工。璧山文廟再現光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