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

(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之妻)

鎖定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全名: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安娜·瑪格麗塔·伊莎貝拉·德斯特;意大利語:Maria Beatrice Anna Margherita Isabella d'Este;1658年10月5日-1718年5月7日)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國王詹姆斯二世和六世之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王后。 [1] 
中文名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安娜·瑪格麗塔·伊莎貝拉·德斯特
外文名
Maria Beatrice Anna Margherita Isabella d'Este(意大利語)
出生日期
1658年10月5日
逝世日期
1718年5月7日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童年與婚姻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是摩德納公爵阿方索四世·德斯特和勞拉·馬丁諾齊的女兒,於新曆1658年10月5日在意大利摩德納公國的首都摩德納出生。瑪麗亞四歲喪父,她唯一的弟弟弗朗切斯科二世·德斯特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瑪麗亞和弗朗切斯科的母親勞拉對姐弟二人的要求非常嚴格,在弗朗切斯科成年前她一直擔任公國攝政。瑪麗亞接受了優質的教育;她會説一口流利的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知識也很淵博,她後來還掌握了英語。瑪麗亞被同時代的人形容為“身材高大,體形優美”,彼得伯勒伯爵亨利·莫當特替時任約克公爵詹姆斯向瑪麗亞求婚。詹姆斯是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兼繼承人,也是個鰥夫。起初,勞拉並未答覆彼得伯勒伯爵,根據法國大使的説法,她希望能與11歲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締結一樁了不起的婚事。 [1-4] 
不過,勞拉最終還是代替瑪麗亞接受了約克公爵的求婚,這對夫婦的代理婚禮於新曆1673年9月30日舉行。摩德納公國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勢力範圍內,路易十四也支持瑪麗亞與詹姆斯結婚,法王在巴黎熱切接待了途徑此地的瑪麗亞,並送給她一枚價值八千英鎊的胸針。相比之下,她在英國受到的接待就要冷清得多。完全由新教徒把控的英國議會在得知約克公爵要與天主教徒結婚後反應不佳,他們擔心這是教皇黨人針對國家的陰謀。以新教徒為主的英國公眾給約克公爵夫人冠以“教皇的女兒”之名,此後,人們一直這麼稱呼瑪麗亞,直到她丈夫繼位。議會揚言要廢除這樁婚事,為確保這樁婚事得以順利進行,也為了維護斯圖亞特王朝的聲譽,查理不得不暫停議會直至舊曆1674年1月7日。 [1]  [3-5] 
約克公爵是個公開承認的天主教徒,他比瑪麗亞大25歲,臉上因天花留下了瘢痕,還有口吃。1668年左右,他秘密地皈依了天主教。瑪麗亞於舊曆1673年11月23日首次與丈夫見面,也就是他們正式結婚那天。詹姆斯對他的新娘很滿意。不過,瑪麗亞起初不喜歡他,每次與他見面都會放聲大哭。但她很快就被詹姆斯打動。詹姆斯與原配平民安妮·海德育有二女:瑪麗和安妮。姐妹二人由詹姆斯介紹給瑪麗亞,詹姆斯對瑪麗亞説:“我給你帶來了一個新玩伴。”與瑪麗不同,安妮不喜歡繼母。為贏得安妮的喜愛,瑪麗亞常與安妮一起玩耍。瑪麗亞每年有五千英鎊的津貼,她的宮室由彼得伯勒伯爵夫人凱莉·弗雷澤領導。查理二世的舊情人里奇蒙公爵夫人弗朗西絲·斯圖爾特和巴克盧公爵夫人安妮·斯科特都是她宮室的常客。這些女士幾乎每日都強迫厭惡賭博的瑪麗亞參賭。她們相信“如果她忍住,可能會生病。”這也導致瑪麗亞欠了一小筆賭債。舊曆1675年1月10日,瑪麗亞的頭生子,以凱瑟琳王后的名字命名的凱瑟琳·勞拉·斯圖亞特出生,此後,包括凱瑟琳·勞拉在內,瑪麗亞一共有十名子女早夭或胎死腹中。這時,她和瑪麗公主的關係很融洽,在小瑪麗嫁給奧蘭治的威廉後,她還去海牙看望她。她也曾用假名帶着安妮公主外出旅行。 [1]  [3-4]  [6-8]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天主教陰謀

1678年,有人誣陷提圖斯·奧茨正在密謀反對國王,並謊稱瑪麗亞的天主教徒秘書愛德華·科爾曼也牽涉其中。此事史稱“天主教陰謀(Popish Plot)”,由沙夫茨伯裏伯爵安東尼·阿什利·庫珀帶頭策劃,進而掀起了一場排外主義運動。排外主義者力求廢除信奉天主教的約克公爵的王位繼承權。約克公爵一家名聲掃地,從1677年起,他們對外宣稱前去看望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的妻子瑪麗,實際上是被迫流亡到西班牙國王的領地布魯塞爾。瑪麗亞的女兒伊莎貝拉和繼女安妮陪在她的身邊,當時,她正因詹姆斯與凱瑟琳·賽德禮的婚外情深感痛心。生活在羅馬的勞拉前來看望女兒,使瑪麗亞短暫振作起來。 [1-2]  [4-5]  [7]  [9] 
聽聞查理國王病重,約克公爵一家匆忙趕回英國。公爵夫婦擔心如果查理在他們不在的情況下去世,查理的非婚生長子——蒙默思公爵兼英軍司令官詹姆斯·斯科特可能會篡位。蒙默斯公爵受排外主義者擁護,而排外主義者在英國下議院又佔有多數席位,這使得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但查理挺了過來,他認為約克公爵夫婦回到宮廷還為時過早,於是將他們送至愛丁堡,公爵夫婦在此地斷斷續續地呆了三年。奉查理之命,在荷里路德宮借宿的公爵夫婦不得不將伊莎貝拉和安妮留在倫敦。1680年2月,公爵夫婦被召回倫敦,但同年秋天他們又回到了愛丁堡;不過這一次,詹姆斯被任命為國王駐蘇格蘭專員,他們離開得更加體面。瑪麗亞再度與伊莎貝拉分別,再加上下議院通過了排斥法案,她一下陷入了悲傷的旋渦。伊莎貝拉於1681年2月夭折,在此之前,伊莎貝拉是瑪麗亞唯一在世的孩子。愛女的夭折讓瑪麗亞陷入宗教狂熱,這讓她的醫生很是擔心。就在伊莎貝拉去世的消息傳到荷里路德宮時,瑪麗亞的母親被誣陷為謀殺國王提供1萬英鎊。原告和小冊子作者被國王下令處決。 [1-4]  [8] 
天主教陰謀引起的排外主義運動在1682年5月偃旗息鼓。排外主義者佔主導的議會自1681年3月起暫停,在查理二世統治期間再未恢復。因此,公爵夫婦得以重返英格蘭,瑪麗亞於1682年8月生下一個女兒,取名夏洛特·瑪麗·斯圖亞特。但夏洛特·瑪麗在三週後過世,據法國大使稱,這奪走了詹姆斯“希望他任何一個孩子都能活下去”的願望——詹姆斯與原配安妮·海德的兒子全部早夭。不過,在揭露了一樁殺害國王和自己的陰謀後,詹姆斯的聲望得以回升,他的悲傷也一掃而光。此次事件史稱賴伊府陰謀,策劃者打算讓蒙默斯公爵以護國公的身份登上王位。詹姆斯甚至得以在缺席11年後,於1684年重新進入樞密院。 [1]  [3-5]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王后生涯

王后 王后
儘管排外主義者羣情激憤,但在查理去世後,詹姆斯還是很容易地於舊曆1685年2月6日登上了王座。瑪麗亞打心眼裏悼念查理,她晚年時回憶起查理説:“他總是待我很好。”。在詹姆斯的精心策劃下,他和瑪麗亞在舊曆4月23日聖喬治節當天加冕,這場加冕典禮價值119000英鎊。瑪麗亞的身體自愛女伊莎貝拉去世後一直沒有恢復。事實上,托斯卡納大使向佛羅倫薩彙報道,輿論站在殿下的女兒(即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這邊;法國也開始為王后的離世做準備,並將昂吉安公爵的女兒介紹給詹姆斯做他的新妻子。當時,瑪麗亞正試圖讓她的弟弟摩德納公爵迎娶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為妻。 [1]  [3-4] 
1687年2月,瑪麗亞被國王與多塞特伯爵夫人凱瑟琳·塞德利的婚外情激怒,獨自搬進懷特霍爾宮,自1686年12月以來,懷特霍爾宮一直是天主教教堂的所在地。她的新套房由克里斯托弗·雷恩設計,造價1.3萬英鎊。由於王宮的修繕尚未完成,國王就在她的房間裏接待了大使,導致王后很窩火。五個月後,就在與托斯卡納的婚姻談判破裂後不久,瑪麗亞的母親勞拉離世。因此,整個英國宮廷進入哀悼期。勞拉給瑪麗亞留了“一大筆現金”和一些珠寶。詹姆斯的女婿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感覺到民眾對詹姆斯政府心存不滿;他以瑪麗亞母親的死為幌子,把伯父羅克福德伯爵威廉·亨德里克(威廉三世祖父的非婚生子)送到英國,表面上是為了慰問王后,實際上是個間諜。 [1-2]  [4]  [7] 
瑪麗與她的兒子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 瑪麗與她的兒子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
瑪麗亞在巴斯逗留了一陣,她希望那裏的水能幫助她受孕,沒想到她真的在1687年末有了身孕。瑪麗亞再次懷孕的消息在聖誕節前不久公佈於眾,天主教徒們欣喜若狂。新教徒們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是因為詹姆斯沒有天主教徒繼承人才容忍了他的天主教政府。在瑪麗亞誕下男嬰後,新教徒的幻滅感達到了頂峯,許多新教徒認為孩子是假的,要不然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王朝將永垂不朽。輿論稱這個名叫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的男嬰被偷偷運送到產房冒充王后的孩子,而王后真正的孩子已經胎死腹中。這個謠言被新教徒廣泛接受,哪怕當時有許多人親眼見證了王子的誕生。1688年,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英國國會中輝格黨以及部分支持新教的托利黨人聯合起義;將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驅逐,改由詹姆斯之女瑪麗二世與夫婿威廉三世共治英國,史稱“光榮革命”。 [1]  [4]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流亡法國

在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繼位後,瑪麗亞分別於舊曆1688年12月11日和舊曆1689年5月11日失去英格蘭王后和蘇格蘭王後的身份。不過,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詹姆斯二世仍然認為自己是神授之王,並堅持認為罷黜君主不屬於議會的特權。路易十四允許流亡在外的國王和王后使用聖日耳曼昂萊城堡,並允許他們在此地建立流亡宮廷。瑪麗亞很快就成了凡爾賽宮路易十四宮廷裏的常客,日記作家塞維涅夫人稱讚瑪麗亞“舉止優雅,機智敏捷”。不過,優先權一事破壞了瑪麗亞和法國王太子妃瑪麗亞·安娜·維多利亞之間的關係。因為瑪麗亞獲得了與王后等同的地位和特殊優待,壓王太子妃一頭。導致王太子妃拒絕與瑪麗亞見面,在凡爾賽宮禮節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儘管如此,路易十四和他的秘密妻子曼特農夫人還是和瑪麗亞成為了親密的朋友。由於當時法國宮廷內沒有王后,在1690年後也沒有王太子妃,因此瑪麗亞成為了法國宮廷內地位最高的女性,她的女兒也獲得了相當於長公主的地位,直到1711年新任王太子出現。
詹姆斯基本上被排除在法國宮廷生活之外。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覺得他很無趣,法國的朝臣們經常開玩笑説,“當一個人和他説話的時,他就會明白他為什麼在這裏。”瑪麗亞在1692年生下了路易莎·瑪麗亞·特蕾莎·斯圖亞特。她是詹姆斯和瑪麗亞的最後一個孩子。起初,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支持詹姆斯重奪王位。詹姆斯於1689年3月動身前往愛爾蘭,但於1690年在博因河戰役中被擊敗。在詹姆斯奪位期間,瑪麗亞在英倫三島全境支持他的事業:她向班特里灣派遣了3艘法國補給艦,給鄧迪的詹姆斯黨軍提供了2000英鎊的援款。為籌集資金,她變賣了自己的珠寶。儘管路易十四給了他們5萬里弗爾的鉅額養老金,但資金問題仍然困擾着流亡在外的斯圖亞特宮廷。瑪麗亞全力協助其丈夫的生活貧困的追隨者,並鼓勵她的孩子捐一部分零花錢給詹姆斯黨難民。
1691年,詹姆斯入侵愛爾蘭的失敗,瑪麗亞很是失望。但她一聽到弟弟摩德納公爵即將結婚的消息就立刻來了精神。摩德納公爵的妻子是帕爾馬公爵拉努喬二世·法爾內塞的女兒瑪格麗塔·瑪麗亞·法爾內塞。1695年,當瑪麗亞的弟弟去世後,埃斯特家族只剩下一位男性成員——樞機公爵里納爾多·德斯特。瑪麗亞極其擔心家族的未來,她敦促樞機公爵“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埃斯特執政家族的永存”辭去樞機主教的職務。據瑪麗亞説,拉努喬公爵的新娘不倫瑞克-呂訥堡的夏洛特·費利西蒂“性格隨和,最適合(公爵)”。不過,瑪麗亞的遺產和嫁妝卻成了爭執的焦點。拉努喬公爵拒絕歸還瑪麗亞的遺產,還拖欠了1.5萬英鎊的嫁妝。五年後的1700年,公爵終於付清了瑪麗亞的嫁妝;但他依舊拒絕歸還瑪麗亞的遺產。在里納爾多與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結盟後,瑪麗亞與摩德納的關係再度惡化。利奧波德與路易十四、詹姆斯和瑪麗亞的贊助者是宿敵。 [1-4]  [10-13] 

瑪麗亞·貝亞特麗切·德斯特孀居生活

1701年3月,詹姆斯在聖日耳曼昂萊城堡聽彌撒時中風,導致他的身體部分癱瘓。路易十四的私人醫生蓋伊-克雷桑·法貢推薦使用波旁拉爾尚博的泉水治療。不過,泉水毫無療效,詹姆斯於1701年9月16日因病去世。路易十四違背《雷斯威克條約》,宣佈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為英格蘭和愛爾蘭國王詹姆斯三世以及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八世。此舉激怒了威廉三世,自瑪麗二世去世後,威廉三世一直獨自統治。由於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尚未成年,瑪麗亞開始為兒子充當名義上的攝政王。瑪麗亞也主持了兒子的攝政委員會,哪怕她對政治毫無興趣。詹姆斯二世在臨終前留下遺言,他希望瑪麗亞的攝政期不會超過兒子18歲的生日。
在丈夫去世後,瑪麗亞一直身着喪服。她成為攝政王后做的首件事就是傳播描述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主張的宣言。雖然英格蘭把此宣言當作耳旁風。但在蘇格蘭,貴族們派約翰·漢密爾頓男爵去聖日耳曼昂萊城堡勸説瑪麗亞放棄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的監護權,並同意他皈依新教。約翰·漢密爾頓男爵説,改變信仰將使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在威廉三世去世後能夠登上英國王位。攝政王后沒有被約翰·漢密爾頓男爵説服,雙方達成了一個妥協:如果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成為國王,將會限制在英國的羅馬天主教牧師的數量,並承諾不篡改已建立的英格蘭聖公會。作為交換,蘇格蘭貴族將全力阻止漢諾威家族的繼承權在蘇格蘭議會通過。1702年3月,威廉三世去世後,第11任洛瓦特勳爵西蒙·弗雷澤在因弗內斯宣佈支持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不久後,洛瓦特勳爵前往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流亡宮廷,請求瑪麗亞允許她的兒子前去蘇格蘭。洛瓦特勳爵打算在蘇格蘭組建一支由15000人組成的軍隊,為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奪取王位。但瑪麗亞拒絕和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分開,起義未能進行。在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年滿16歲後,瑪麗亞的攝政期也隨之結束。 [1-2]  [4]  [13-14] 
瑪麗亞年輕時曾希望成為一名修女,因此她來到沙約的修道院需求慰藉,以排解精神壓力。她在此地與路易十四的前任情婦路易絲·德·拉瓦利耶爾成為了朋友。幾乎每年夏天,瑪麗亞都要和女兒在此地生活很長一段時間。1711年,瑪麗亞在此地得知兒子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已失去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1712年,瑪麗亞的兒子被逐出法國,她的女兒路易莎·瑪麗亞·特蕾莎·斯圖亞特也於同年死於天花。瑪麗亞難過極了,她的密友曼特農夫人稱她是個“典型的淒涼之人”。瑪麗亞晚年時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她在沙約和聖日耳曼昂萊城堡過着捉襟見肘的生活。她無法出行,因為她在老馬全部死去後買不起新馬。1718年5月7日,瑪麗亞死於癌症。她的遺體被安葬在她之前生活過的位於沙約的修道院內。 [1]  [4]  [13] 
參考資料
  • 1.    Oman, Carola (1962). Mary of Modena. Hodder & Stoughton
  • 2.    Allan, Fea (1909). James II and His Wives. Meuthon and Co
  • 3.    Waller, Maureen (2002). Ungrateful Daughters: The Stuart Princesses Who Stole Their Father's Crown. Hodder & Stoughton. ISBN 0-340-79461-5
  • 4.    Haile, Martin (1905). Queen Mary of Modena: Her Life and Letters. J.M. Dent & Co
  • 5.    Fraser, Antonia (2002). King Charles II Phoenix. ISBN 978-0-7538-1403-1
  • 6.    Marshall, Rosalind (2003) Scottish Queens, 1034–1714. Tuckwell Press
  • 7.    Chapman, Hester (1953). Mary II, Queen of England. Jonathan Cape
  • 8.    Turner, FC (1948). James II. Eyre & Spottswoode
  • 9.    Brown, Beatrice Curtis (1929). Anne Stuart: Queen of England. Geoffrey Bles
  • 10.    Uglow, Jenny (2009). A Gambling Man: Charles II and the Restoration. Faber & Faber. ISBN 978-0-571-21733-5
  • 11.    Starkey, David (2007). Monarchy: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Modernity. Harper Perennial. ISBN 978-0-00-724766-0
  • 12.    Harris, Tim. (2007). Revolution: The Great Crisis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1685–1720. Penguin. ISBN 978-0-14-101652-8
  • 13.    Fraser, Antonia (2007). Love and Louis XIV: The Women in the Life of the Sun King. Phoenix. ISBN 978-0-7538-2293-7
  • 14.    Gregg, Edward (1980). Queen Anne. Routledge & Kegan Paul
  • 15.    Mary of Modena (1658-1718) when Duchess of York 1675-80  .Royal Collection Trust[引用日期2023-12-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