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玛瑙珠

茄科茄属多年生小灌木
展开3个同名词条
玛瑙珠(学名:*Solanum diphyllum L.*)是茄科茄属多年生小灌木,中文别称黄果龙葵 [1-2]。该物种原产于巴西,于1910年被引入中国台湾地区并归化为常见植物,植株高度可达2米。其果实呈椭圆形浆果,成熟时呈现橙黄色至橘红色,果序形态具有典型茄科特征 [2]。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体系,玛瑙珠的濒危等级被列为无危(LC) [1]
学    名
Solanum diphyllum L. [1-2]
别    称
黄果龙葵 [1]
科    属
茄科茄属 [1]
原产地
巴西
株    高
可达2米
保护等级
无危(LC) [1]

植物学史

播报
编辑
玛瑙珠于1910年被引种至中国台湾地区,经过百余年的自然适应过程,已在当地完成归化并成为常见植虹谜物。其学名*Solan危键尝um diphyllum L.*中的种加词"diphyllum"源于希腊语,意为"双叶的",直观反映了该物种叶片生长特征 [2]。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该物种与同属的龙葵存在近缘关系,但果实颜色等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1]蒸提糠巩乃钻纸章雄殃陵踏洒嫌棵市榆。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作为多年生灌木,玛瑙珠茎干直立或斜生,木质化程度较高,成熟植株高度可达2米。叶片互生,呈卵形至椭圆形,叶缘具不规则波状齿,叶脉网状分布明显。花序为腋生聚伞花序,花冠辐射对称,呈白色或淡紫色,具有典型的茄科五基数特征。浆果椭圆形,直径约8-12毫米,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转为橙黄色至橘红色 [1-2]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该物种原生地位于南美洲巴西境内。引种至台湾地区后,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山地、林缘及开阔地带,在台北、台中、台南等地的郊野均可见其自然种群 [1-2]。由于适应性强,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及半阴环境下生长尤为茂盛 [2]

生长习性

播报
编辑
玛瑙珠为阳性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开花结果量显著增加 [2]。其生长周期呈现明显季节性,春季萌发新枝,夏秋季节进入花果期,冬季在温暖地区仍能保持常绿状态 [1]。果实成熟后可通过鸟类等动物传播种子,这也是其能快速归化的重要原因 [2]

保护现状

播报
编辑
根据202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最新评估结果,玛瑙珠被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该评级综合考虑了其广泛的地理分布、稳定的种群数量以及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1]。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该物种的保护计划,但其生存状况仍被建议纳入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