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瑪德琳

(200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瑪德琳》(Madeline)是2009年7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繪本。作者為(美)路德維格·貝梅爾斯曼,譯者為柯倩華。
中文名
瑪德琳
作    者
文/圖 (美)路德維格·貝梅爾斯曼 [1] 
類    別
繪本 [1] 
原作品
Madeline [1] 
譯    者
柯倩華 [1]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09年7月 [1] 
頁    數
56 頁 [1] 
定    價
32.80 [1]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1] 
ISBN
9787543473355 [1] 

瑪德琳內容簡介

《瑪德琳》一共是四十四幅圖,其中八幅是彩色的,餘下的三十六幅則是黃底黑白畫面。彩色的除了一張病房的花之外,都是巴黎的街景以及戲劇性的場面,用電影語言來説就是遠景,如第9頁,孩子們穿過旺多姆廣場時,遇到一個捂着帽子緊追珠寶盜賊的警察。第24頁救護車駛過有埃菲爾鐵塔聳立的街道。而黃色背景的黑白畫面,多半是房子裏面發生的事,如孩子們刷牙、睡覺。
順便説一句,《瑪德琳》還有一個誘人之處,就是畫出了巴黎的風景。中文版和日文版後面都有一個附錄,一一標出哪一頁畫出了那些巴黎有名的場景,像巴黎聖母院、盧浮宮盧森堡公園等等。
如果要是有人問我,《瑪德琳》的什麼地方吸引了我?我可能會説是那十二個小女孩。最喜歡的一個畫面,是她們排成兩排,一人手拿一朵花走進瑪德琳病房的那個畫面。一樣的個子,一樣的帽子,一樣的衣服,可如果細看,就會發現每一個人的髮型都是不一樣的,個性鮮明。十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偶數,日本就有研究者指出,這本圖畫書的魅力之一就藏在十二這個數字上,因為十二既是一年的月數,又是時鐘走一圈的小時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親近的一個數字。當它缺少了一個,就會引起一種不安,而那就是這本圖畫書引入思考的地方了。 [1] 

瑪德琳作者簡介

路德維格·貝梅爾曼斯1898年4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蒂羅爾州。他的父親是一位畫家,母親是一位富有的啤酒釀造商的女兒。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他跟隨外公長大。他喜歡畫畫,卻遭到了外公的反對。作為一名“問題少年”,他從公立學校轉到私立學校,最後還是輟學了。
14歲那年他被送到了經營旅館的叔叔那裏當學徒,可他還是不斷地惹事生非,最後他的家人讓他做出選擇,要麼去少年犯管教所,要麼移居美國。他拿着一疊叔叔寫給紐約一家知名旅館經理的介紹信,遠渡重洋去了美國,這一年他16歲。可他在紐約的旅館裏沒幹多久,就因為穿着一隻黃色的鞋子和一隻白色的鞋子上班而丟掉了飯碗。不過,只要他還能付得起學費,他就去上美術課。
1917年,他應徵入伍,他沒有上前線,而是被送到了佐治亞州的一家精神病院當了一名陪護和德語教師。後來根據這段親身經歷,他還寫了《我與美國的戰爭》(My War with the United States,1937),是一本引人發笑的傳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又重新回到紐約,並加入了美國籍。
1925年,他27歲的時候得到了一個與別人共同經營“哈布斯堡王朝餐廳”的機會,他在餐館的牆壁上畫畫,在自己住的公寓的窗户、窗簾和牆壁上畫故鄉的風景。有一天,Viking出版社的童書編輯梅·瑪斯看到了這些畫,便鼓勵他創作圖畫書,她從此成了影響他一生的人。
1939年出版的《瑪德琳》不但成了他的代表作,還為他贏得了凱迪克獎銀獎。十幾年後,他又推出了《瑪德琳的救援》(Madeline’s Rescue,1953);《瑪德琳和壞帽子》(Madeline and the Bad Hat,1956);《瑪德琳和吉普賽人》(Madeline and the Gypsies,1959);《瑪德琳在倫敦》(Madelinein London,1961)等等。其中《瑪德琳的救援》獲得了1954年凱迪克獎金獎。他於1962年10月1日逝世,一生一共創作了十三本圖畫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