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瑞(拼音:ru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包山楚簡。瑞本義指一種信物,通常用玉製成,其作用相當於印信,即古代的公章。瑞字後引申指好的兆頭。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ruì
部    首
五    筆
GMDJ(86、98)
倉    頡
MGUMB
鄭    碼
CLGL
字    級
一級(2827) [1] 
平水韻
去聲·四寘 [5] 
注音字母
ㄖㄨㄟˋ
總筆畫
4+9
四角號碼
1212₇
筆順編號
1121252132522
統一碼
基本區 U+745E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瑞,戰國竹簡文字作圖1,由“”,“(duān)”二字構成。左部所從“玉”,表示此字的本義與玉石有關。瑞是古代君臣和賓客相見時所執作為憑證玉器的總稱,持瑞玉以示信,故字從玉。這是沒有異議的。右邊的“耑”字,有人認為是形旁。“耑”,《説文解字》訓為“初生之題”,義為開端。召臣賓客相見,首先出示作為憑證的玉器,故瑞字從玉從耑會意。也有人認為“耑”是聲旁。“耑”“瑞”二字的普通話讀音雖然相差很遠,但是,“耑”的上古音屬元部,“瑞”的上古音屬歌部,歌、元二韻陰陽對轉,是有一定相似度的。由於古今音變的緣故,普通話裏已看不出聲旁“耑”與ruì音的關係。 [2]  [6] 
《説文解字》講,瑞字意思是“以玉為信”,即用玉作為符信、憑證。“瑞”作為玉器,不僅可以當發兵的信物,還是祭神的信物。據段玉裁説,瑞是祭神玉器的總稱,僅《説文解字》所載就有十五種之多。祭神在當時是一種信仰,而瑞就是這一信仰的信物。祭神是希望得到神的福佑,而瑞玉就起到加強或保證神佑的作用。由此引出祥瑞的意思。所謂祥瑞就是前人把某些現象認為是吉祥的預兆。就像拿瑞玉做兵符能召來兵馬一樣,祥瑞也能帶來吉祥。這一吉祥的徵兆也可稱為符瑞。 [7]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瑞玉;古代玉製的信物,相當於後來的印信。

《尚書‧舜典》:“(舜)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嶽羣牧,班瑞於羣后。”
《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請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
瑞信;典瑞
吉祥的徵兆。
omen
漢·王充《論衡‧指瑞》:“王者受富貴之命,故其動出見吉祥異物,見則謂之瑞。”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璿璣下來應之,此為異瑞。”
祥瑞
指吉祥的事物。

漢·揚雄《劇秦美新》:“玄符靈契,黃瑞湧出。”
《宋史‧五行志二》:“帝曰:‘朕嘗禁四方獻瑞,今得西川麥秀圖,可謂真瑞矣!’”

(Ruì)古州名。唐置。故址在今遼寧省綏中縣北。



(Ruì)古州名。宋置。故地在今江西省高安市。



(Ruì)姓氏用字。



形容詞
吉祥。
auspicious;
lucky;
propitious
《荀子·天論》:“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
瑞雪;瑞獸;瑞氣
動詞
使獲吉祥。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神之營之,瑞我漢室,永不朽兮。”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一上】【玉部】是偽切(ruì)
以玉為信也。從玉、耑。 [10] 

説文解字注

“以玉為信也”注:《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注云:“人執以見曰瑞,禮神曰器。”又云:“瑞,節信也。”説文卪下雲:“瑞信也。”是瑞、卪二字為轉註,禮神之器亦瑞也。瑞為圭、璧、璋、琮之總偁。自璧至瑁十五字皆瑞也,故總言之。引伸為祥瑞者,亦謂感召若符節也。
“從王,耑聲”注:耑聲在十四部,而瑞、揣、圌字音轉入十五部。《唐韻》是偽切,又入十六部。 [10] 

廣韻

是偽切,去寘常 ‖耑聲歌3部(ruì)
瑞,祥瑞也。符也。應也。《説文》曰:“以玉為信。”又姓,出《姓苑》。 [11]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部】瑞;部外筆畫:9
《唐韻》是偽切。《集韻》《韻會》樹偽切。《正韻》殊偽切。竝音倕。《説文》:以玉為信也。《玉篇》:信節也。諸侯之珪也。《書·舜典》:輯五瑞。《釋文》:信也。《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注:玉,公侯伯子男所執圭璧。又《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注:人執以見曰瑞。瑞,符信也。
又《韻會》:祥瑞也。天以人君有德符,將錫之以歷年,錫之以五福,先出此,以與之為信也。《春秋左傳》杜序: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唐書·百官志》:禮部郎中員外郎掌圖書祥瑞,景星、慶雲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猿、赤兔為上瑞,其名物二十八。蒼鳥、赤雁為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嘉禾、芝草、木連理為下瑞,其名物十二。
又州名。本唐筠州,以土產篁竹名。宋改瑞州。
又姓。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王”的末筆橫改提。
【寫法】➊“王”窄“耑”寬,頂部“王”低底部“耑”低。❷“王”,第二筆橫在橫中線。❸“耑”,“山”窄小“而”寬大;“山”,㇗(豎折)起筆於豎中線左側;“而”的短橫在橫中線,“冂”寬扁,左豎短右豎鈎段略長,“冂”內左豎在豎中線。 [15]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
i̯war
王力系統
ʑ
ǐwai
董同龢系統
ʑ
jua
周法高系統
d
jiwa
李方桂系統
d
juarh
東漢





jiei


jie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支佳

jwei
北魏後期北齊

jwe
齊梁陳北周隋

jwe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ʑ
wie̯
擬音/王力系統

ʑ
ǐwe
擬音/董同龢系統

ʑ
jue
擬音/周法高系統

iu
擬音/李方桂系統

ź
jwĕ
擬音/陳新雄系統

ʑ
ǐuɛ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五寘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是偽切
ʑjue
集韻
去聲
五寘
船/常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樹偽切
ʥiuɛ
禮部韻略


去聲





樹偽切

增韻


去聲





殊偽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齊微

合口呼

全清

ʂui
中州音韻


去聲
齊微





師贅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七隊


全濁
殊偽切
ʒuei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二十二雖髓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ʐuei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luei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fei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suei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uei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ʂue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suəi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zuei
45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suei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zᴇ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zɿ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ɕyei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ɣy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sui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sui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ʃøy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ɬui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sui
33
陽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sui
35
陽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suei
242
陽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sy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9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96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21]
  • 5.    平水韻 四寘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7-11]
  • 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8-9
  • 7.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94-295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110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589.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41.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49.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90
  • 13.    “瑞”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11]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67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9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