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瑞雲橋

鎖定
瑞雲橋,別稱“大天竺橋”,位於福建安溪縣藍田鄉進德村。據《泉州橋文化》一書介紹,該橋單孔,南北走向,為木樑廊橋。瑞雲橋始建於宋代,明崇禎三年(1630年)依原貌重修。橋上建長廊式蓋屋,樑架雕花彩繪,廊外兩邊各設兩層用杉木板製成的雨坡,廊內右側為行人過道,左邊為四開間,陳設座椅供人歇息與休閒。 [1] 
瑞雲橋最初建於南宋度宗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是宋朝安溪境內8座橋樑之一。因前後兩次建橋均被山洪沖決,明成祖三年(公元1405年)第三次建橋,崇禎三年(1630年)重修,這次所建之橋一直保存至2007年被一場大火燒燬。1985年10月21日,瑞雲橋被安溪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該橋獲得第四次重建並於2008年11月12日落成。
中文名
瑞雲橋
地理位置
安溪縣藍田鄉進德村
投用時間
2008年11月12日
建造時間
1265年

目錄

瑞雲橋簡介

瑞雲橋,始建於宋代,明崇禎三年(1630年)依原貌重修。橋兩端依山砌石為台,用代表帝王之尊的數字“9”,精選9根長16米、直徑約70釐米的整根杉木,橫架於地形似雙鳳朝牡丹的庵屋山和庵後山兩端夾口上,離水面數米。這種架橋方式稱為“木平式”。橋上建長廊式蓋屋,樑架雕花彩繪,廊外兩邊各設兩層用杉木板製成的雨坡,廊內右側為行人過道,左邊為四開間,陳設座椅供人歇息與休閒。 [1] 

瑞雲橋還原工程

2008年的第四次重建時工匠們用盡各種辦法“還原”舊貌,除原有的石砌橋墩以外,仍然是通體木構,均取自粗可合抱的整棵杉木。橋板、橋廊、廊欞、欞披、樑柱、檐桷、斗拱、都是粗大厚重的原木。單孔,精選九根長十六米的徑80釐米杉木為梁。橋上建築風格為長廊式蓋屋,重檐屋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中有天亭,全橋長14.7米,寬5.1米。廊內設有行人通道與座椅供行人歇息賞景,廊外兩側各建有兩層雨披。橋面建築類似重檐歇山式,橫跨於溪石上。
與大多數廊橋一樣,瑞雲古橋也設有佛堂供奉觀音佛祖,不同的是佛堂不在中央而在尾部佔據了整座古橋的近半。瑞雲古橋的佛堂有香鼎一座、審案二隻、佛帳三層、香爐四具,鼎、案、帳、爐一應俱全,終日香客不絕。
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張瑞圖曾遊於此,題匾:“津樑大千”。後又有人題詩:“藍田進德瑞雲橋,橋上廊亭接九霄。結構精奇世罕見,崇禎建築到今朝。”至今題刻於橋上。橋中鐫有 “亭迎綠水溪聲響;橋鎖青山佛地幽”、“橋跨綠水萬年瑟;亭拱青山千載書”等楹聯。亭中亦有清王敬承所撰之聯:“天竺亭開儼然西竺;瑞雲橋鎮都是祥雲。”橋旁立有明崇禎三年(1630年)重修芳名碑,因碑石年久風化,字跡不清,僅可辨出“崇禎三年歲次庚午仲春”等字。2008年的重修時更是增加了環繞兩側的詩廊,向社會公開徵集了50首詩詞,進一步深化瑞雲橋的歷史文化旅遊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