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瑞金密溪古村

鎖定
密溪古村,坐落在離瑞金市區43公里的九堡鎮鳳凰山下。
密溪村早在隋唐時期就有王、宋二姓聚居,到南宋時羅氏先人由寧都大埠輾轉至此,於鳳凰山下開基,漸漸繁衍成居住環境和生活習俗與理念皆自成一體的羅氏一脈宗族。羅氏先民以當地有密村和密水之故,命村名為密溪。
中文名
瑞金密溪古村
地    址
瑞金九堡鎮鳳凰山
村    民
3700餘人
歷史名人
羅孟穩

瑞金密溪古村密溪概述

至今,全村已有羅姓村民近600户,3700餘人,主要分佈在羅屋一帶,並以羅屋為中軸線,由東往西延伸發展。屋宇多為坐北朝南,面對南邊的水口,據説這是先人“依山造屋,傍水結村”而成,有“背山面水,負陰抱陽”之勢。四座古“風水塔”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在遠處山頂上,猶如四道屏障,緊護着密溪村。
瑞金密溪古村 瑞金密溪古村

瑞金密溪古村人文歷史

密溪古村 台山草堂
密溪古村 台山草堂(2張)
密溪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出了個舉子,在朝野很有名氣的理學家羅有高,他生於雍正四年(1734),乾隆30年鄉試中舉。曾致力研究佛、儒二學,著有《尊聞居士集》四卷傳世。其生前學識淵博,曾受到時任內閣學士翁方綱,瑞金知縣、散文大家惲敬的大力推崇,翁曾作《送羅台山南旋》詩,惲曾撰《羅台山外傳》一文,均揖入縣誌流傳後世。台山於乾隆44年(1779)因病卒葬原籍後,密溪建有“台山園”和“台山學堂”以藉紀念;民國時縣城曾設台山路,其墓葬也至今在密溪保存完好。可以説,台山這位歷史名人的出現,使羅氏族人引以為榮並傾力大興文風。密溪歷史上鄉宦眾多,文風昌盛。自明清以來,當地一直興辦有“義學”、教坊和學堂等公益事業,為密溪造就了不少人才。同時,密溪人自古有經商的習慣,出外省經商者眾多,聚財後很多人便歸耕故里,廣建屋宇,其中出了有百萬家財號稱“羅百萬”的羅積明。正是雄厚經濟實力,才使密溪在明清時建築了一批規模宏偉的屋宇。據稱,在文革之前密溪村中歷代旌表鄉宦、名人的碑和坊達近百處之多,可惜大多被毀無存。綜觀密溪村史,可以説是密溪人以自己的艱辛造就了一度的輝煌,併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遺產——瑞金密溪古民居

瑞金密溪古村古風民居

密溪現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為明清時期所建,規模宏大的主要有羅氏大宗祠、羅應文公祠、應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澤公祠、密峯太公祠等十幾處,一般佔地面積都有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廳、私宅,則如星羅棋佈,眾星拱月般地散佈在村內。結構多為磚木,也有一些祠廳全用木料構建,大部分屋頂都是兩面坡下水的歇山頂硬山頂式,許多隔間垛牆都上瓦端,突出檐外,昂首飛翹,頗有動感。據譜載,密溪晚清前還曾設圩市,每逢圩日之時就人聲鼎沸,商賈雲集,後因戰亂而廢圩。但至今天仍可以從遺存的兩條相互貫通、繞羅屋而行的石板巷道和寬大的內圍磚拱門及圩街遺蹟,仍可看出當年圩市的影子。
建築藝術
密溪古民居的建築裝飾藝術,堪稱一絕。如羅氏大宗祠,大門兩側一排明清碑刻,青石板台階兩端屹立着一對威武的大石獅,門檻邊一對精雕細琢的榮鼓石,高大雄偉的木門廊上高懸金字匾額,祠堂內外的木立柱、頂棚、雀替挑檐斗拱上都巧妙地裝飾有多種手法雕刻的圖案,在木構件上有多處層層累疊伸挑。使人讚歎不絕的是門廊頂部天花板上鑲嵌着一幅由近百幅龍鳳、瑞獸和花卉圖案的雕板,均以深浮雕鏤雕等精湛工藝手法雕就,形態栩栩如生,構圖嚴謹,寓意深邃,未見雷同。祠堂內的柱樑斗拱之間保存有不少繪畫,上廳天花板上又鑲嵌着兩對倒立的木雕描金獅子,宛若在活蹦亂跳。其它宗祠在裝飾藝術上既獨具風格,又有相似之處,有很多上下廳屏風花格門楣柱礎的設計及雕刻都很有藝術性。另外,至今保存尚好的兩座明清牌坊也同樣顯示出其製作上的獨具匠心。木牌坊始建於明天順3年(1459),是奉旨為旌表賑糧濟民的羅孟穩而建的,匾額曰“善行流芳”,它倚古巷道而立,坊高6米,坊頂由數百個稜形木格交織重疊而成蜂窩狀,結構複雜;上面蓋瓦,還可供行人避雨遮陰。此類木牌坊在省內罕見。另一座石牌坊系清乾隆13年(1748)所建,用17塊大型青條石和石板構成三門洞武式的石坊,第二層匾曰“節孝”,署有奉旨籌建者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史德沸等諸官名字,坊石上保留着龍首龍尾和八仙過海等浮雕圖案。
密溪村古建築羣,雖不是皇家住宅,然而,在夕陽斜暉、乳燕紛飛的暮色中,不由使人產生一種憑弔歷史遺物的感傷和感慨。這處斑駁的古老建築羣,同樣浸透着歷史變遷和世事興衰的滄桑,同樣是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和傳統文明的一份難得的見證和瑞金市珍貴的歷史遺產。 [1] 

瑞金密溪古村密溪廟會

年年過春節,歲歲朝廟會,此乃漢族大多數人的傳統風俗。密溪村人也把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六日定為迎送福主的廟會吉日。頗有特色。 [2] 
每年正月初十這一天舉族上下熱鬧非凡,家家迎賓客,户户貼對聯,孩子歡天喜地,大人滿面春風。人人提好酒,個個備佳餚,熱忱地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
為迎接“忠烈東平王”福主,大宗祠內被裝扮的五彩繽紛,雄偉壯麗。上廳兩壁分別掛着“福、壽”兩個金色大字,祠柱上貼着大紅對聯,內容豐富,一看便知密溪羅氏的由來和美好前程,下廳兩壁各掛有三幅國畫,畫面有青山秀水,茂林修竹,有鳥雀騰飛,還有山鹿奔馳的壯景。天井兩邊的三對柱頭上書有名句楹聯,兩廂橫粱上懸掛差四盞絢麗多彩的大型宮燈,靠壁兩邊分別排有十二張金椅,還有天井墈上豎插着一根專供掛鞭炮用的七曲八彎的渡金獅頭木棍。整個祠堂布置得既壯嚴肅穆又令人陶醉。
眾祠門前,塘形如月,池水如鏡。塘中靠眾祠一側用大小不一的玲瓏怪石累疊(不用灰漿)成高矮相等的十二柱石墩。它們有的像人形,有的像花瓶,有的像雄雞,有的像樹莖,真是千姿百態,神彩奕奕。在十二柱石墩上每年正月初十前都會架起富有江南風格,牡丹亭式的戲台,戲台飛架在屹立水面的石墩上,專供廟會唱戲使用。當你走上戲台,下面的石墩雖有搖晃之感,但亭閣卻根基穩固,真叫人讚歎不已。在戲台柱子上貼有三對用京劇劇目巧妙地組合的對聯:一、上聯是:“金榜題名龍鳳閣”,下聯是:“加官封贈牡丹亭”;二、上聯是:“碧玉簫慶宣和月上海棠朝天子”,’下聯是:“小桃紅宜春令村中雅鼓集賢賓”;三、上聯是:“弦調密水乾坤配”,下聯是:“曲奏陽春文武墜”。請來戲班,上台演唱京戲、楚劇、現代劇。從正月初十至十六日村民們每天成羣結隊聚集在祠堂門口觀看精彩的戲曲表演。
正月初十早飯後,各房各村都積極準備參加接神的活動。首先有南布村二名大力士擎着印有“東平王”字樣和龍虎圖案的綢質大帥旗,在三炮連和鑼鼓聲中,威武地經過楊梅、白露塅向眾祠方向前進。緊接着嶺子下和江背洞的村民同樣高舉印有“東平王”字樣和龍虎圖案的綢質三角大旗,在三炮連,鑼鼓聲中尾隨南布的大帥旗魚貫地朝眾祠前進。在此同時,有的抬着供“福主”坐的大轎,有的抬着香爐花瓶,有的抬着二十斤重的大紅蠟燭,有的抬着各種金架月斧,有的高舉翰林傘,有的抬着籤筒筆架……先後雲集眾祠門首。大家都懷着無限敬仰的心情,默默地等待着接神的時刻,突然“轟!轟!轟!”,三連炮聲隆,二十多台鑼鼓齊聲響。接着三面大旗迎風飄揚,五台接神大轎在人們的簇擁下,排着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朝福主廟進發。接着將五尊大神請上大轎。此刻羣情激盪,人們護看大神飛快地返回眾祠。此時此刻,眾祠內外人山人海,大家踮起腳跟,探着身子,深情地迎接“福主”大神的駕臨。然後將大神安坐在眾祠的神台上。頓時,三連炮聲、鑼鼓聲、哨吶聲、殺豬聲、戲台上演出“大天官”開台的演奏聲響徹雲天,震耳欲聾,就連池塘裏魚兒也震的跳出水面來共同分享這無比激動,無限幸福的熱鬧時刻。
接着將一列列祭品安放在大神面前:一列是一尺多高的青銅鑄造的籤筒筆架和直徑一尺的圓如明月的青石墨硯及帥印,這象徵我族是英才輩出,翰墨書香的望族。二列是三台三尺多高的香亭,內燃香柏,煙霧裊繞,芳香樸鼻。三列是二十多斤重,三尺多高的“當朝一品”大紅燭,每日點燃二次,光照全祠,耀眼奪目。四列是青銅鑄的大型香爐,爐體中鑄有一隻張口卧獅,香煙從獅口噴出;兩邊還放着二台三尺多高,一尺多寬的大花瓶,瓶口上安插着五顏六色的鮮花,非常豔麗可愛。四列祭品整齊地排列在神台前,為眾祠增姿添彩。
廟會延續七天七夜,整個密溪村人也盡情地歡樂了一個星期。在正月十六日這一天是送神吉日,全族人用接神一樣的規模,懷着接神一樣的心情將福主等五尊大神送歸福主廟內入宮,所不同的是在送神的隊伍前加上了送瘟神龍船一隻,到了廟前的河壩裏將紙船焚燒,意示“紙船明燭照天燒,一年四季保平安”。至此,一年一度的密溪迎送“東平王”福主廟會園滿結束。
密溪羅氏七修族譜編委會撰

瑞金密溪古村歷史沿革

密溪村隸屬於九堡鎮,處於市區西北約30公里處。位於九堡鎮東北方向12公里處。密溪村東西分別與大柏地鄉岡面鄉接壤,北面與寧都縣交界,南臨環溪水庫及本鎮富田、富村兩個行政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有耕地1560畝,山林29800畝,有村民小組21個,境內現有630户,3120人。羅姓3100人佔總人數99。4%。全村僅有4户外姓人家,其中王姓2户,鍾姓1户,譚姓1户,2007年人均收入3200元。 [3] 

瑞金密溪古村始祖開基

密溪羅屋原本為王,宋二姓所居,據密溪羅氏六修族譜記載。密溪羅氏始祖“念四郎”本為興國白石人,其曾祖父“真三郎”是由寧都大布遷往興國定居的。在宋高宗鹹淳年間“念四郎父子”往來於瑞金、寧都經商,途經九堡密溪。念四朗看到羣山環繞,綠水環抱的密溪是塊居住的風水室地,便舉家義無返顧地遷到了密溪。“密溪公見密溪山水明秀,遂家於是,積功累德,保世滋大,代起簪纓,為瑞邑之望族。”在羅氏始祖遷至密溪之時,正是密溪土著王、宋兩姓衷敗之際,到了元朝初年,二姓的田產已全部賣給羅氏,至此,羅氏始在密溪站穩腳根,繁衍生息,《密溪羅氏六修族譜》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密溪之地當吾祖遷時,原有王宋兩姓居此,王處東境,西向今金盆形麓下田是也,宋居東北境,南向今宋屋田是也,二姓皆土著,在隋唐五代間頗稱殷富,本境數千畝之田,及前後左右十餘里之山,皆兩姓之業,以本境中小溪為界,王業居溪之東,宋業居溪之西,及宋南渡後,兩姓漸衰落,吾祖寓至此,因宋宅前案百步田之中有兩阜,一直一橫,皆荊棘所叢,蛇虺所穴,吾祖於直構室,橫安墳,兩户皆中高四下,形家表為風吹羅帶形。二姓日微,吾祖施德行仁,勤儉積累,家益以興,本境田畝前後陸續歸
吾祖至元初,吾祖已成户入籍,十里長屬羅,兩姓田既賣盡,復將前後十餘里之荒山,王姓一契賣東邊,宋姓一契賣西邊……”

瑞金密溪古村家族發展

羅氏在密溪落腳之後,其家族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頗為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從族譜所載人口數字的消長,以及《密溪羅氏六修族譜·興替記》來看,羅氏宗族幾起幾落,數度為兵匪所劫,羅氏多年的積累是:“家財馨洗,人物調謝”不難想象,羅氏宗族背後所隱含的辛酸開拓史,真可謂篳路藍縷
念四郎攜兩兒子定居密溪,兩兒子為明亮、明善。明善傳至第五代即無後人,明亮生有兩個兒子,應宗、應文。自應宗,應文之後,密溪羅氏分為東西兩房,應宗為西房,應文為東房。雍正三年(1725),東房的後代子孫在羅氏大宗祠左側建有應文公祠,作為東房鼻祖之祠。雍正八年(1730), 西房的後代子孫在羅氏大宗祠右側建立應宗公祠,作為密溪羅氏西房鼻祖之祠。隨着時間的推移密溪羅氏人口不斷增加,到光緒三十四年六修族譜時,密溪羅氏男女老少人口已達六、七千人“……以密溪之大,距五修(族譜)也又六十餘年之久。人口且六七千計……。在此其間,不斷有人從密溪遷徙到別處,如遷到九堡鎮官倉、瑞金瑞林鎮,更有遠遷至江西宜春市的。從密溪遷出的羅氏,一開始還和九堡密溪羅氏聯繫較為緊密,慢慢地聯繫越來越少,有許多則幾乎中止了聯繫。以從密溪遷往宜春地市的羅氏一支為例,這支羅氏於前清乾隆年間遷往宜春,在《密溪羅氏六修族譜》中還繪有一幅“袁州府宜春縣郝家西村之茂遷居屋宇圖”,1995年,當密溪羅氏宗族準備第七次修譜時,其編委成員羅振波試探性地給江西宜春市宣傳部寫了一封信,請求查明瑞金密溪遷往宜春的羅氏家族情況,不久,宜春羅氏派人來瑞金密溪訪親,查閲光緒三十四年《密溪羅氏六修族譜》宜春羅氏尚有一位老者在六修族譜中有名字記載。在此之前,宜春羅氏也曾派人多次到贛南尋找祖地但都無果而終,他們只聽祖輩們説來自贛南,但具體在贛南什麼地方就不得而知了。對於宜春羅氏,《密溪羅氏七修族譜》還有一段這樣的記載:“江西宜春,城東家人,四面工廠,電網高掛,公路鐵路,日夜通車,山清水秀,地理可佳,我之茂公,本在瑞金,乾隆中葉,遷來宜春,定居於此,二百餘年,生生繁衍,子孫興盛,六十餘户,三百多人,種田經商,又工又農,艱苦創業,大揚祖業,奔小康路,萬世無窮。” [4] 
從族譜記載的人口來看,在許多代中,羅氏男丁均有五,六人,甚至上十人,但是真正傳有後人的並不多,以東房為例,應文生有四子,世英、富英、德英、本英,只有德英、本英在密溪有後,其它均無後人,或遷居別處,德英生有三子,孟和、孟穩、孟程。孟穩無後,或遷居別處。孟和、孟程在密溪有後。本英生有六子,孟恭、孟寬、孟信、孟敏、孟惠、孟欽,孟恭、孟寬無後,或遷居別處,孟信、孟敏、孟惠、孟欽在密溪有後。對於這一時期家庭的形態,基本上屬於由多個核心家庭組成的擴大家庭。這種家庭的形式有利於處於初級階段的家族的成長,家庭之間可以在非常時期相互利用人力資源,而在村落資源不敷供給時,又有一些家庭被迫遷往外地定居。 [5] 
密溪羅氏在分東房、西房後沒有再開大的支房,但是在人口和經濟實力發展,到較好的清朝中葉時期,東房、西房在各自的支房內部又興建了幾個祠堂以祭祀他們的祖先。如康熙五十六年(1718),在離羅氏大宗祠不遠的地方,東房九世後裔興建了東塘公祠以紀念東塘公。以此作為九世東房分支祖祠。雍正十二年(1734),西房九世石泉公的後裔在羅氏大宗祠的左側興建了石泉公祠,作為第九代西房分支之祖祠。乾隆四十七年(1782)東房八世之淳夫公後裔在應文公祠左側建立了淳夫公祠,作為東房八世支房的一個祖祠。有明一代,密溪羅氏所出人才不多,在瑞金縣誌記載的僅有羅汝潔,其在明成化年間曾任廣東東莞知縣。
密溪羅氏發展到明末清初時,歷經數度劫難,後又數度興起,第一次大的劫難在明嘉靖未年,“比嘉靖未年,葉寇播氛。剽掠四出,家財罄洗,人物凋謝。僅餘屋基山崗。其門莊田產典賣殆盡,一姓錢糧正存數石。幸十世、十一世兩代祖先,奮志懨拓。崇節儉,勤稼穡,業諄書,修祀典,日漸光大。景昔田產,既盡贖回,糧石益增。”
密溪羅氏遭受第一次劫難以後,經十世的一派,十一世的文派的勤奮,節儉,家族再次興旺起來。
明清鼎革之際,中華大地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密溪所處的贛南地區也不例外。在這種大的動盪的背景下,密溪村再次遭遇劫難。“未幾,明季鼎革,土寇猖厥,焚屋劫村,廬舍邱墟,田園荒蕪。千餘丁之男女,竄伏流離,數百年之文契一日失守。抑又衰矣!”
據村中老者羅振波介紹:在大清順治十年(1653),瑞金大柏地鄉梟首陳其綸及其匪眾被政府官兵所追擊,竄入密溪村,該村的一個村民好心地把他們帶到一個極為隱蔽的村邊的巖洞中躲藏,官兵到村內尋而未果,不久撤離。不久,那些曾經獲得過村民的流寇糾合其同黨,圍攻密溪村,村民紛紛躲進巖洞內,但是流寇此時已經知道通往巖洞的秘密通道。後來巖洞防線被攻破,村民死傷一百多人,抓走人質數百人。直到今天,到那個叫棺材巖下還能發現許多殘留的遺骸。關於這次明末清初的民變在《瑞金縣誌》上亦有記載:“1650年僧超忠銅缽山,陳其綸據大柏地,許勝可聯合福建鄉民劉芳、羅承俊據羅漢巖,掀起反清鬥爭浪潮。歷時五年,始被清廷鎮壓下去。”“崇禎十五年,廣賊閻王總,剮刀總、番天總,豬婆總凡十餘種,流動各縣村落,瑞金各村落被其沿劫。明年,攻破安遠及石城諸寨”
筆者認為,考察家族的生存與發展,應考慮家族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贛南地處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四省的交界處,境內山巒疊嶂,自古為匪盜常出沒的地方。從“明洪武十八年(1385),廣寇週三官作亂,瑞金人民逃竄,田地荒蕪”至“(崇禎)十五年,廣賊閻王總,剮刀總,番無總,豬婆總凡十餘種,流劫各縣村落,瑞金各村落被其沿劫。”止瑞金共發生了18起大的戰亂,其中明嘉靖年間就發生八次大的戰亂。
此後,經密溪羅氏十二世、十三世萬派、肇派的勵精圖治,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羅氏宗族才再度興旺起來“賴十二世、十三世萬派、肇派,恢宏先業,務農濟物,合族之棟宇重新,各房之蒸嘗編立。更築文運外閣,復新東平廟宇,錢糧户口視昔加倍。”
雍正年間,清政府採取“地丁合一”、“攤丁入畝”的辦法,賦役的重點由人身轉移到土地,這樣,封建王朝一直以來對人身的限制得到了極大的解脱,人口的發展便日趨膨脹。從清朝初年“國朝,原額人丁户口二千一百一丁口,內優免人了五百二十三丁五分。”到“嘉慶二十五年,年終冊報,實在煙户二萬七千七百六十二,男大丁,小丁,女大口,小口,共三十二萬一百四十二。”在不到二百年時間裏,瑞金人口從幾千人發展到32萬人。人口的增長如此之快,這其中可能存在老百姓對人口數字的隱瞞的原因,和一部分是明末清初由福建廣東倒遷入贛的客家人原因,但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在清初至嘉慶二十五年這段時間裏,人民生活安穩、平和,經濟狀況也應有所好轉。
在這種大的全國繁榮的背景之下,密溪羅氏宗族迎來了他們的宗族發展的頂峯狀態。在清初“更築文運外閣,復新東平廟宇。”從康熙三十七年(1696)至乾隆四十七年,短短的86年間,羅氏宗族修建了“密溪羅氏大宗祠”、“應宗公祠、應文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東塘公祠,共六座祠堂。以及村子周圍的四座風水塔”坤峯(1738),“辛峯”(1738)“巽峯”(1777),“丁峯”。
至清中葉,密溪羅氏的人口已經發展到數千人,分為“東房”,“西房”兩大房,並且為他們的“開基祖”密峯公以及東,西兩房興建了祠堂,家族有了祭祀和儀式的中心。至此,密溪羅氏的宗族形態正式確立,清朝中葉所形成的聚落格局與支房及亞房之間的力量對比,基本上延續到現代,沒有太大的變化。

瑞金密溪古村姓氏源流

《羅姓考略》
自夏禹錫土賜姓,凡姓皆有所昉,吾羅本黃帝帝子,曰黎,祝融之後,融生陸終,終子六其四曰會一封於鄶姓,周初,封於羅,屬襄陽宜城,周桓王二十一年,伐於楚,避難徒荊州枝江,莊王八年,又去枝江徒長沙之湘陰,東北六十里有羅城,卒並於楚避,凡散處江漢間者,遂以羅為姓也,江西豫章之望,由漢高治粟內史既改大司農珠,公從灌嬰侯定其地,功德茂於民,而著父曰君用,秦武陵令督運官鐵溺洞庭,邦人祠祀之,故居長沙城東,祖曰嗣彝,曾祖曰宗光,高祖曰茂峻,峻以前之世次,邈君子略焉,企生宗伯,珠公十六世孫也,初封晉著作郎,後當殷仲堪江陵為其功曹,累遷武陵太守,未之郡適桓元攻江陵,伸堪任之為諮議參軍,已而謂弟遵生曰:“殷侯仁而無斷,事必無成,吾當生死以之。”迨仲堪走,時惟企生從經家門,泣以奉養老母,囑遵生遂履桓元之害,君子悲其昧於擇人,而高其臨難無苟免,推為一門忠孝,其卓卓已,珠公流傳至唐未,有字儀真者,舉進士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徙古永豐水東藤田醴泉院,數傳至權,徙寧都大布,又數傳至十一郎,徙興國白石,其曾孫念四郎,則由南宋末徙瑞金密溪家焉,詳譜首源流圖考大傳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吾密溪之譜以念四郎為始祖,禮也。

瑞金密溪古村歷史名人

1.羅孟穩
附:《羅公孟穩傳》
太史公曰,緩急人所有也,雖遊俠之行不軌於正義,而能赴人之急,存活人之死亡,亦載之七十列傳中,況富而好行其德者,其存活人尤眾,則於聖王仁育之治不為無助,予往修邑乘,每逢義行,喜留連而樂道之,密溪羅公其一焉,公名孟穩,姓羅,瑞金承鄉一里人也,家頗饒裕,性仁恕,遇有飢寒者,輙惻然若身受,明天順中,豫章屬邑,皆大飢,而贛尤甚,天子下詔邑縣史賑濟,公載谷五百餘,至贛以助賑,按台(按察使)提請於朝,勅建尚義坊以旌之,他若周恤三族,及閭黨諸善事,亦不勝枚舉焉,然公平素不愛華靡,非義所在分毫不妄費,然則公之好施,豈動於一時慷慨之情者,此哉。
2.羅有高(羅台山)
附:《羅台山述》:
台山名有高,寧都瑞金人,曾祖萬搏,祖遇封縣學生,父讓太學生。台山少而雄偉,年十六補諸生,寓於都蕭氏別業偏讀所藏書。因慨然慕古劍俠者,流習技勇治兵,眾言視同學,生蔑如也,久之,人有道。
雩都宋道原(宋昌圖)之為人也,治先儒書謹,繩尺躬孝弟之行。君子人也。台山聞心動,欲一見道原,會府試贛州度道原必在,往訪果得之,自陳所學,道原不許,台山盛氣辯之,道原曰:“幸少安,為子剖其理,昔橫渠先生見范文正公,言兵事,公弗善也,授以中庸足下之學,視橫渠何如,吾弗敢知使如橫渠,固班儒者所尚也,況未必如此也,天生蒸民有物,有則視聽,貌言思物也明,聰恭從處則也,能全是理而後能有其身,能有其身而後閨門順,敍而家齊,達而行之,若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滂沛條達,無湮夭折之患,及其成也,身享而道泰,故足樂也,今察足下氣浮而言疾,神明擾擾,常若有營,以此遊於世,得免刑戮?毋累父母兄弟足矣,尚求有濟於天下乎?”台山面赤汗沾背,四肢局縮不自容,請曰:“何以教我”,道原曰:“子明悟絕人,反而求之怕宋五,子其師也”。嗣後過眾甚密,一日,道原屏人肅衣冠跪而泣曰:“子蔽錮深矣,誠不忍以子相愛之,誠聽子淪墮也”,台山亦跪而泣曰:“何以教我”,道原乃出其所,作持主一二,銘曰:“勉為之”,已而道。
台山見贛州鄧先生(鄧元昌),鄧先生名元昌,篤於儒書,尤喜明道象山陽明,念菴(羅洪先)諸先生之論學也,因諸先生之論,以上闚六經孔孟之文旁推曲,證多創穫之旨,年二十餘,謁寧化雷公貫一,遂受業於門,每有陳説,雷公曰:“子忒煞聰明,然譬諸活水銀,吾懼其流也。”居歲餘而歸。
乾隆二十七年,學使學政)謝公祭優行貢太學,遂如京師,予時方待尚書,公於邸舍,一日,遇編修彭衣春,得台山試卷,奇之,遂造訪焉。已而文字往來日密,三十年秋,尚書公主順天鄉試,予邀台山,習靜於蘇州會館,榜發,台山得舉(中舉),其年終,予南還,台山下第歸過予,眾復與予閉關七旬,靜中瞥然識得學問,頭惱自謂於人,予處決定不疑矣。予友汪大紳治儒釋義,眾言才辨無疑,見台山而心折。
台山沒,其文多散佚,道原致書魯潔,非得搜討其文,録而傳之,而首以屬予,予嘗録台山文為一集,至是將益廣之,顧念吾爾人平昔契好之誠,之密,其可以無言,遂論次其本末為之述以念之同好焉。
3.羅大用
附:《翰林院編修寧周先生傳
叔高祖,寧周先生,諱大用,世派大柁,澤山翁之子,公侶翁之孫也。溯厥生前不幸中之幸,觀其身後,又幸中之不幸也。先生幼聰慧,讀書過目成誦,比長經術湛深,作文掇筆立就,制藝力追章羅,生辣古奧,恥為月露風雲浮薄不根之文,是以不投時好,屢見之於主司,遭逢不幸,課讀深山,韜晦沉淪,人幾嗤其終老扉下,熟意有志竟成,否極而泰,不鳴則已,鳴則驚人,不飛則已,飛則沖天。年七十受知於督學李,補弟子員,甲子恩科秋闈鄉試,欽賜舉人,春闈會試,欽點翰林院編修,以名爵齒德推重,闔邑鄉族稱之,後人則之,非不幸中之幸歟。方期燕翼貽謀,詩禮傳家,永詔縹緗世業,無如修德不獲報,積善乃致窮。沒世後,家無擔石,室如懸磬,子孫式微,卒至難問,非幸中之不幸哉,雖然天道有循環,人事豈無興替,生前之寵榮,誠足多矣,身後之寥落不必悲也,況聖人以斯文之興喪,為道流之絕讀,今先生以斯文光照前烈,啓佑後賢,蓋千載不朽,子孫成敗,天耶抑命耶。

瑞金密溪古村古典藝文

《密溪記》
距瑞金縣治北五十里,有村名密溪,環村皆峯,峯皆聳秀而拱向。若兒孫之於宗祖。巍然北者,大山崬,屯之背峯也,鬱郁蒼蒼莫可窮跡,迤邐而東,崬若涼帽、若鳳凰、若大仙、若旗形、若窯路層繞至巽峯,形若象,迤而西,崬若金龍仙、若均嶺、若烏仙、若虎羊層繞至珊瑚庵,形若獅,獅、象兩峯面屯,前之文運閣,自閣而溯屯之中,廬舍千餘,良田數百,邑著姓羅氏,世居之,越今五百餘年,無異姓雜處,凡壤疇山林在望者,皆其所有,未嘗一外去户口,數千丁,無鉅富,亦無甚貧,偏室皆聞弦誦,四野悉勤種耕,人多秀傑而老壽,敦禮讓絕澆習,雍然淳龐風也。自閣而出,而南鼓峯、鍾峯之外,為密峽凡村隅諸山泉源,成溪、成潭者,悉匯於峽,峽左右石峯峭壁森列紛敷武,數十村水將會外合江,一山橫卧如虹,遙峯遠嶂,復重重襟帶。自外入者,行至峽,幾迷不得路,若桃花源然。嘉慶九年冬,諸君子重修譜帙,予至密溪,愛其山水之靈異,撮而記之。
年家姻晚生闕維枚頓首拜撰
《密溪興替紀略》
吾族從前數代,飲和食德,席厚履豐,比嘉靖末,葉寇播氣,剽掠四出,家財罄洗,人物凋謝,僅餘屋基山崗,其門莊田產典賣殆盡,一姓錢糧止存數石,幸十世十一世兩代祖先,奮志恢拓,崇節儉,勤稼穡,業詩書,修祀典,日漸光大。襄昔田產既盡贖回,糧石益增。未幾,明季鼎革,土冠猖獗,焚屋劫村,廬舍邱墟,田園荒蕪,千餘丁之男女,竄伏流離,數百年之文契,一日失守,抑又衰矣,賴十二世十三世萬派肇派恢承先業,務農濟物,合族之棟宇重新,各房之蒸嘗偏立,更築文運外閣,復新東平廟宇,錢糧户口視昔加倍至,於文運通塞固屬地靈,亦賴人傑,吾族自乾隆初紀迄於今日,奮志青雲之士,騰達頗眾。要使庠序振興,文名蔚起,務在培植人才,擴充文會,勤行家課,恪守各支祖祭產,撥設學租。教育有資,則書香綿延,箕裘不墜,夫前人不忘祖德,屢屆譜牒舉述先世閲歷變遷積累艱難,固足聳示子孫,瞿然警惕,動其尤勤繼自今以往,願吾族子姓,益加策勵。思開族之維艱,念守成之不易,庶可以承先啓後矣。
《密溪沿革紀》
密溪之地,當吾祖卜遷時,原有王宋二姓居此,王處東境西向,今金盆形麓下田是也,宋居東北境,南向今宋屋田是也。二姓皆土著,在隋唐五代間頗稱殷富,本境數千畝之田及前後左右十餘裏之山,皆二姓之業,以本境中小溪為界,王業居溪之東,宋業居溪之西,及宋南渡後二姓漸衰落,吾始祖僑寓至此,因宋宅前案百步外田之中兩阜,一直一橫,皆荊棘所叢,蛇虺所穴,吾祖於直阜構室,橫阜安墳,兩阜皆中高四下,形家表為風吹羅帶形。二姓日微,吾祖施德行仁,勤儉積累,家益以興,本境田畝前後陸續歸鬻吾祖。至元初,吾族已成户入籍,十甲里長屬於羅,二姓田既賣盡,復將前後十餘裏之荒山,王姓一契賣東邊,宋姓一契賣西邊,王姓契載界至北境大坑以牛婆嶺、鵝頸崬為界,東境以鳳凰崬、屋柱坳等處山頂為界,東南境以窖路嶺山場背密峽口山背一路山腳為界,西境以本境田堪為界。隔大溪雞公山原屬他姓山不在界內,宋姓契載界至北境斑坑土地壠以楓林嶂左右山腳為界,西北境以龍下寨河、別東坑等處俱以坑口為界,西境以均嶺西坑口大路為界,西南境以黃土坳大路石人坑口為界,南境石人崬九仙岩。東北向入內者歸羅,南向以外乃屬鍾姓。二姓之契記載分明,吾族管業數朝至萬曆中葉,因爭桃花面界,至控上官勘驗明白,自後永無混爭,今山田產業上下五百餘年,吾族世守無異,計本境數千畝之田前後左右十餘裏之山,厝千餘冢之墳,悉羅氏一姓之業,並無異姓基業雜處其內。
《密溪十景並序》
戊申修褉日,適學博憲章李夫子,因公來偕遊密峽,覽十景,時泉鳴瀑布,鳥奏笙簧,師弟追隨不減,曲水之樂,月杪梅川寶樹,宗先生來慈謁祖,亦與步巉巖越翠漲,攜手言歡,瞥見奇花吐榼,好鳥呼朋,時物變遷,真賞心樂事,寶揮藻韻成,餘亦慮俚句和之。
《密溪山水紀》
密溪瑞之西北隅,距城五十里,自北境寧都龍華山蜿蜒迤邐至本境仙壇腦,南向而入及抵吾境,突起一山名曰楓林障,實密溪之主龍正幹也,自楓林障後數里牛婆嶺,纏護環繞至村境,東向突起數峯名曰鳳凰崬、大仙崬宗祠之後樂也,由鳳凰崬迤邐至旗形崬、珠坑崬岐分兩埂趨後曰燕子抱粱崬,曰合江潭崬,趨向前曰門崬嶺,密溪之左翼也。自村北大山崬右一枝,西向突起一峯名曰金龍仙,正西東坑崬,迂迴綿連突起數峯為麻齊坑崬、均嶺崬、烏仙崬,密溪之右翼也,正南有珊瑚庵,石障如屏,今名南屏山,屏石右角折南行綿亙巉巖蹲踞若獸又名獅子石,石屏之後娛蚣形對面九仙岩背,石案橫過趨東灣環若抱直至龍窟潭口,毗連二石橫溪矗立曰鐘鼓石,為下流之羅星亦密溪之門户也。環村十數里皆層山疊嶂,深谷奧區,山多崇峻,田鮮平疇,獨至吾村平原寬衍,四山磅礴,氣象崢嶸,周袤十里許,田可數千畝,户可千餘家。吾始祖因其周匝無缺,名之曰密溪也。其水自仙壇腦、楓林障山鹿發源,隨龍曲折由左而下抵村名曰班坑河,又楓林嶂背牛婆嶺下發源由大坑河入村,抵虎觀潭至東平廟後,與斑坑水匯其右邊,後龍自上屏風辛峯山鹿下,發源由羊腸嶺下,至寨下河,歷南屏山下,烏龜潭與大坑,諸水匯抵鐘鼓二石,東折而南為密峽至合江潭,匯野湖裏,源大溪此一屯左右血脈,水內有深潭清渠,陂圳利灌蔭,不通舟楫,前人因名村曰密村,溪曰密溪,蓋本山川之形勝而命之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