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琴心

(2018年放歸野外的大熊貓)

鎖定
琴心,雌性大熊貓,譜系號995,2016年7月16日出生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碧峯峽基地,母親是大熊貓淑琴,父親是大熊貓津柯或香格。 [1]  [7-8] 
2018年12月17日,琴心和小核桃在都江堰市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放歸野外,這是歷史上首次在成都範圍內放歸人工圈養繁殖的大熊貓。 [4] 
中文名
琴心
別    名
淑芬 [7] 
父    親
津柯或香格
母    親
淑琴
外    公
蘆蘆
外    婆
英英
出生日期
2016年7月16日

琴心出生

2016年7月16日,大熊貓“淑琴”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新繁殖場產下一隻熊貓寶寶,7歲的“淑琴”首次當媽媽。雖是首次產仔,但“淑琴”表現出母性,寶寶產下後,她快速地將寶寶抱起,緊緊地摟在懷中,旁人幾乎看不見。據工作人員目測,小傢伙體格較大,聲音洪亮,是個健康的熊貓寶寶。性別和體重暫時未知。自6月19日起,大熊貓“淑琴”開始出現了減食等產前行為。7月13日,工作人員判斷“淑琴”即將在未來幾天內臨盆。 [1] 

琴心放歸野外

2017年12月15日,野化培訓大熊貓“琴心”、“小核桃”分別和母親“淑琴”、“壯妹”一起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出發,轉入位於卧龍天台山的第二階段野化培訓場,開始為期一年的新一階段野化培訓。保護研究中心派出三名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在野化培訓場附近進行監測研究,通過佩戴在大熊貓母親身上的GPS無線電頸圈,科研人員能夠實時監測到野化大熊貓的方位。兩隻幼仔將和媽媽在這裏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幼仔培訓達標後將會擇機放歸自然。 [2] 
琴心在野培中
2018年11月29日-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在都江堰市主持召開了“2018年大熊貓 ‘琴心’、‘小核桃’野化放歸專家論證會”。野化放歸專家論證會上,專家們認為:“琴心”、“小核桃”經過歷時兩年多的適應性野化,已順利完成兩個階段的野化訓練,其生長髮育和健康狀況、行為特徵、生存與適應能力等達到了放歸野外的要求。 [5] 
2018年12月25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天台山野化培訓圈成功回捕大熊貓“琴心”; [6]  12月17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協辦的大熊貓“琴心”“小核桃”放歸自然活動在都江堰市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兩隻大熊貓相繼奔向山林。 [4] 
琴心走向野外 琴心走向野外

琴心相關新聞

2022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整理紅外相機,發現一隻大熊貓頸部毛髮有壓痕,初步判斷為曾經佩戴GPS項圈留下的痕跡。根據放歸記錄和其他證據,專家初步判斷,這隻大熊貓很可能為2018年放歸的圈養大熊貓“琴心”。下一步,都江堰管護總站將加強對周邊區域的巡護監測,力爭找到新鮮糞便提取DNA數據,持續對放歸圈養大熊貓的野外生活情況跟蹤研究。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