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琴中無相

鎖定
《琴中無相》是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2-3] 
中文名
琴中無相
作    者
鴻之,張玉新
出版時間
2015年10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頁    數
203 頁
ISBN
9787100115636
開    本
16 開

琴中無相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圖和文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文字部分,“琴中取象”,共分“器象、音象、形象、意象、氣象”五章,首先從琴器的形制以及聲音特性説起,然後是構成古琴音樂的最基本元素“聲韻”,逐漸及於聲韻所形成的旋律、旋律所組成的琴曲、琴曲所涵容的意義、意義所產生的精神。第二部分圖冊部分為“琴中無相”,設計時借鑑了傳統詩句的並列法,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從黃鸝的兩個點,白鷺的一條線,到窗外小塊面的遠山,直至門前大塊面的近景,泊着即將遠航的萬里船,激發出想象中的千帆競發,漸行漸遠的畫面。它們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起承轉合關係,卻“沒有”出一個清晰、完整的畫面質感。配合本書的文字部分的“器象、音象、形象、意象、氣象”五章,圖冊部分設計了“器相、線相、色相、韻相”四個章節。每章節畫面的鋪陳,從琴整體的型、線、漆和局部的特寫,到最後反映琴的氣質、音樂性的畫面,通過各章節間並列的邏輯關係,希望能完美呈現出張玉新所斫古琴整體風貌。雖然全書設計運用了傳統的思維方式,但在版面設計上,還是增加了大量的現代審美元素,把傳統與當代某種形而上的抽象性凝成一個持久的元素,符合當下時代的文化心印。 [1] 

琴中無相圖書目錄

總序——於殿利
琴中取象
引言
第一札 器象
第二札 音象
第三札 形象
第四札 意象
第五札 氣象
後記
琴中無相
器·相
線·相
色·相
韻·相
設計手記 [3] 

琴中無相作者簡介

鴻之,琴人。琴學啓蒙於梅庵派劉善教先生,並學簫於上海音樂學院戴樹紅先生。1992年始,追隨梅曰強先生潛心研習廣陵琴藝,2011年於江西創辦徽外堂,致力於發掘琴學傳統。
張玉新,中國民族樂器協會、中國古琴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製琴委員會專家委員。2012年榮膺中國民族樂器協會“古琴製作名家”稱號。多次受邀擔任中國民族樂器製作比賽評委和中國(國際)藝術節、藝術邀請賽評委。廣陵派古琴名家梅曰強親傳弟子,其所製作的古琴,在琴界有“當代官窯琴”之美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