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琉球角鴞

(主要以蚱蜢等大型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鎖定
琉球角鴞體長20釐米,頭頂及上體均為赤褐色,有深褐色及黃白色的蟲蠹斑紋。面盤為黃褐色,散佈有黑色細斑。耳羽簇為紅褐色。下體皮黃色,有黑褐色橫斑和羽幹紋,上胸部還具有其他種類所沒有的明顯的暗褐色帶。跗蹠被羽,顏色為肉桂色,具暗色橫紋。虹膜黃色,嘴為橄欖灰色,腳肉桂色。 琉球角鴞僅分佈於我國台灣的蘭嶼綠島等地,是留鳥,棲息於低山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園林和果園等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白天多隱藏在茂密的森林中,夜間才出來活動。主要以蚱蜢等大型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兩棲類、爬行類,小鳥等脊椎動物,偶爾還吃一些植物果實和種子。
中文名
琉球角鴞
體    長
20釐米
分    佈
我國台灣的蘭嶼綠島等地
繁殖期
5一6月間
繁殖期在5一6月間。營巢於椰子樹及其他天然的樹洞中。每窩產卵2一3枚,雌鳥孵卵,雄鳥負責為雌鳥運送食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撫育大約32天后才離巢,而且離巢後還需要繼續由親鳥餵食達半個月以上。
琉球角鴞數量稀少,較為罕見,目前的數量估計僅有150一23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