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理財產品產品類型
編輯理財產品債券型
理財產品信託型
理財產品掛鈎型
理財產品QDII型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説,即是客户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兑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户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投資渠道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理財產品產品介紹
編輯理財產品儲蓄
儲蓄或者説存款,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歡迎的投資行為,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投資方式。儲蓄與其它投資方式比較,具有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佈全國)、形式靈活、還具有繼承性。儲蓄是銀行通過信用形式,動員和吸收居民的節餘貨幣資金的一種業務。
銀行吸收儲蓄存款以後,再把這些錢以各種方式投入到社會生產過程,並取得利潤。作為使用儲蓄資金的代價,銀行必須付給儲户利息。因而,對儲户來説,參與儲蓄不僅支援了國家建設,也使自己節餘的貨幣資金得以增值或保值,成為一種家庭投資行為。
理財產品炒金
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着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
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税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
理財產品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截至2012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今國內基金淨值已在2000億元以上。據調查,2013年,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2]
理財產品炒股
有專家分析,今後資金供求形勢相對樂觀,這對於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再加上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融資額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贏利的機會。但不管怎麼樣,股市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因此,投資者應繼續保持謹慎態度,看準時機再進行投資。
將活期存款存入個人股票賬户,你可利用這筆錢申購新股。若運氣好,中了籤,待股票上市後拋出,就可穩賺一筆。即使沒有中籤,仍有活期利息。如果你的經濟狀況較好,能承受一定的風險,也可以在股票二級市場上買進股票。黃金、房地產和股票被經濟學家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投資熱點。
股票投資已成為老百姓日常談論的熱門話題。由於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風險、可轉讓、交易靈活、方便等特點,成為支撐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強大力量。股票投資的報酬可以通過計算股票投資收益率來反應。實際收益率=〔年股利-年股利税率〕/發行(購買)價格100%。
理財產品國債
國債市場品種眾多,廣大投資者有很多的選擇。對國債發行方式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改革,進一步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水平,以儘量減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干擾。另外,國債的二級市場也將成為2013年的發展重點。由此可見,國債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必將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更大的獲利空間。
理財產品債券
債券市場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種種跡象表,2013年企業債券發行有提速的可能,企業可轉換債券、浮息債券、銀行次級債券等都將可能成為人們很好的投資品種。再加上銀監會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以增補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使銀行發債呼之欲出,將為債券市場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理財產品外匯
隨着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個人外匯買賣,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匯市一度異常火爆。各種外匯理財品種也相繼推出,如商業銀行的匯市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外匯寶、建設銀行的速匯通等供投資者選擇。2013年,我國政府將會繼續堅持人民幣穩定的原則,採取人民幣與外匯掛鈎以及加大企業的外匯自主權等措施,以促進匯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專家分析,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
理財產品保險
與不温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家庭財產保險是用來補償物質及利益經濟損失的一種保險。已開辦的涉及個人家庭財產保險有:家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盜竊險、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各種農業種養業保險等。人身保險是對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失業給付保險金的一種險種。主要有養老金保險系列、返還性系列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系列等。
理財產品P2P
P2P理財模式剛興起不久,就受到不少高端人士的關注。P2P不僅有着收益和保障兼顧的特點,同時助個人實現社會公益價值,使得理財模式的創新達到新高度。區別於其他理財產品的是它的普惠效應,實現理財收益的同時,通過平台的搭建,直接實現理財方對普通民眾生活或工作的幫助,填補大型融資機構所不觸及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空白。
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新理財方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專家認為,通過P2C、P2I產業鏈金融模式可有效整合各角色參與度,高度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幫助廣大中小企業“速效”融資,並讓投資者的收益最大化體現,從而實現多方共贏。
理財產品風險揭示
編輯理財產品收益率
理財產品投資方向
理財產品流動性
理財產品掛鈎預期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範的約定。”理財專家説,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閲讀產品説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3]
理財產品銷售新規
編輯2021年5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1年)第4號)
[7]
,強化理財產品銷售流程管理,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多項禁止性行為,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該辦法於2021年6月27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及其銷售人員在理財產品銷售活動中:
不得誤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不得虛假宣傳、片面宣傳,誇大過往業績,預測理財產品的投資業績,或者出具、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
不得將理財產品與存款或其他產品進行混同;
不得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強制捆綁、搭售其他服務或產品;
不得為謀取機構或人員的利益,誘導投資者進行短期、頻繁購買和贖回操作;
不得為理財產品提供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擔保,包括部分或全部承諾本金或收益保障等。
辦法規定的代銷機構,現階段為其他理財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平台和其他專業機構暫時還無法獲得代銷資質。這有助於維持理財產品銷售制度的連續性和平穩性,也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辨別。同時辦法禁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銷售私募理財產品,也有助於進一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8]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
編輯個人理財產品融資便利貸款是指以借款人本人名義在中國銀行購買的個人理財產品賬户內資產及其收益作為還款保障、以賬户中止支付處理為主要控制手段、以一定折算率計算出融資限額,並由經辦機構向借款人發放的一定金額的人民幣貸款。
[4]
理財產品風險控制
編輯風險是指由於將來情況的不確定性而使決策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在進行一項投資決策或籌資決策時,如果只有一種結果,就不存在不確定性,可以認為此項決策不存在風險;但如果這項決策有多種可能的結果,實際的結果就有可能偏離預期的目標,則認為存在着風險。而且,這種偏離程度越大,該項決策的風險也就越大。
理財產品經營風險
企業外部原因,就是指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及企業所處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需狀況與價格變化,國家財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及產業政策的調整等各種外部因素的變化。企業內部原因是指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產品形象及市場佔有率的變化趨勢,技術領先程度及工藝、裝備水平,質量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措施等變化,企業對突發情況的反應與應變能力等。
理財產品財務風險
也叫籌資風險。由於籌資上的原因,因負債而產生的到期償還本金和利息的風險。當企業進行負債籌資時,不論盈虧都要按合同或協議規定向債權人定期還本付息,如企業的經營收入不足以償付這些本息時,則可能產生財務危機,嚴重時會造成資不抵債乃至破產。
理財產品產品情況
編輯理財產品氾濫風險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複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户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説風險”、“將理財產品説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鈎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理財產品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就是每月固定存額,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額由儲户自定,每月存入一次,到期支取本息,其利息計算方法與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計息方法一致。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以支取日人民銀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
理財產品常見產品
編輯第一大類是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常見的有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
第二大類是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以銀行發行為主。
第三類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主要分為銀行理財產品和證券投資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貨幣基金
所謂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央行票據、記賬式國債、金融債、協議存款等穩健型金融產品的開放式基金,因為它不像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有認購和贖回費用,所以投資者可以把它當成“活期儲蓄”,而隨時購買和贖回,從發出贖回指令到可以取現一般需要2至3個工作日。
理財產品申購基金
定期定額申購基金很適合工薪族達到強制儲蓄的目標。已上市的各種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已達到上百隻,它們的主發行渠道就是銀行。那麼,經常光顧銀行的工薪族,不妨選定其代銷的某隻基金,跟銀行簽訂一個協議約定每月扣款金額,以後每月銀行就會從你的資金賬户中扣除約定款項,劃到基金賬户完成基金的申購。
這種方式有利於分散風險,長期穩定增值。這種投資法,不必掌握太多的專業知識,不必費心選定購買的時點,只需耐心一些堅持中長期持有,並且在一般情況下,基金定投的收益會高於零存整取的利息。正因為此,它甚至是工薪族為孩子儲備教育金或籌劃養老金的一個優良選擇。
理財產品月計劃
一些股份制銀行有一種“月計劃”的存款方式,年收益可達到活期存款的3.3倍,通知存款的1.5倍,只要單個賬户餘額超過1萬元,就可以在每月下旬與銀行約定理財月計劃,銀行每月1日對外發布上期收益情況,並容許投資者在每月5日至25日終止方案,以保證資金的流動性,預期年收益率為1.7%至2.05%。
第二個10萬元財富增值階段
五成穩守,五成“穩攻+強攻”
守:工作了幾年之後,或許你已經有了10萬元左右的存款,就可以好好打理一下多年積蓄,讓它加快增值速度了。
首先,應該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範圍並不大。比如拿出1萬-2萬元投入到貨幣或債券型開放式基金裏面,它可以替代活期存款。
理財產品黃金理財
編輯理財產品紙黃金
“紙黃金”是一種個人憑證式黃金,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黃金,個人通過把握國際金價走勢低吸高拋,賺取黃金價格的波動差價。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摺賬户”上體現,不發生實金提取和交割。
理財產品實物黃金
實物黃金投資包括金條、金幣以及黃金首飾,以持有黃金實物作為投資。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黃金作為國際硬通貨無疑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作用,並且黃金的價值是自身所固有的和內在的,並且有千年不朽的穩定性,是全世界公認的最佳報酬的產品。
理財產品黃金定投
黃金定投也叫黃金積存或是積存金,也可以叫黃金零存整取。就是以每月以固定的資金按照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的收盤價購買黃金。當合同到期時,客户 積累的黃金克數可以按照上海黃金市場價格兑換成現金,或者相應克數的金條、金首飾
理財產品分類
編輯理財產品根據幣種分類主要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以及雙幣理財產品;根據收益方式分類主要是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係不同,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
[5]
理財產品根據幣種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和雙幣理財產品。
如外幣理財產品只能用美元、港幣等外幣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只能用人民幣購買,而雙幣理財產品則同時涉及人民幣和外幣。
理財產品收益方式
銀行理財產品還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後就可以獲得協議上規定的收益,反之為非保證型。
非保證型又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銀行按照約定向客户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户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户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風險僅次於儲蓄風險,是追求穩定收益的穩健型客户的最佳選擇。
在股市不景氣,樓市、車市觀望的情況下,銀行個人存款賬户的“閒錢”正開始增多。
個人存放在活期存款賬户“閒錢”在保證存款流動性的同時,會盡量獲取可能的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一些短期理財產品就成為這些資金的追逐對象。銀行以及基金公司在理財市場上推出了不少針對短期、流動性強的新型金融產品對留有流動性的個人而言就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七天存款通知、貨幣市場基金、中短債基金等創新品種,人民幣理財和外幣理財也出現了理財週期越來越短的趨勢。而從各銀行以及基金公司的宣傳來看,似乎都是保證本金安全,在保證流動性前提下,實現高於較高的收益,是集平穩和靈活於一身的短期投資工具。
貨幣市場基金:“準現金”的現金管理工具
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係不同
一、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
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理財業務的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利益,並不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三、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風險由投資者承擔,並根據實際收益情況確定投資者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
四、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代其他機構銷售的產品,商業銀行只收取固定的承銷費用,不對產品的風險負責。
理財產品質押
編輯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質押的概念及性質
所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質押,是指投資者以理財產品為標的而設立質權,以此來對自身債務或他人債務提供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質權人有對理財產品變價價值優先受償的權利。我國《物權法》將質押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兩大類,理財產品質押屬於權利質押的一種,與股票.債權.提單等質押屬同一類型。
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最適合質押的,因為這兩種產品到期後可以收回本金,不存在風險,完全可以擔保主債權。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價值存在不確定性,質押存在一定風險。如果質押的話,必須降低質押率,是其所擔保的主債權下降。
對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不能直接在商業銀行設定質押。這些產品實際上也是可以質押的,但應在其發行機構辦理質押。
理財產品短期產品
編輯理財產品貨幣基金
所謂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出售基金憑證單位的形式募集資金,統一投資於那些既安全又富有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購、贖回幾乎與活期存款一樣靈活,可以隨時贖回且沒有任何手續費。而且貨幣市場基金是免税金融產品。
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是按照每天計息、每月一結的方式進行結算,也就是説,這個月買入的10萬元貨幣市場基金到下個月10日後,再作為計息的本金實際上是10萬元再加上上個月30天的利息,依此類推,即複利滾存。
雖然貨幣市場基金相對於股票、期貨等投資來説風險要小,但畢竟它們都不是儲蓄,並非沒有風險。不過,在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與流動性的同時,投資者不能期望貨幣市場基金同時也具備非常好的收益性。可轉債,但在轉股期不可轉為股票。
理財產品七天通知
七天存款通知:存款變身短期理財新品
理財產品市場上先後出崛起了短期理財產品,而實際上由銀行推出的這些短期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基於銀行原有的“七天通知存款”演變而來的。七天通知存款是一個“老”品種。通知存款是一種介於定期與活期存款之間的儲種。
據中國銀行的一位人士介紹,“七天通知存款”按照1.62%的利率結息,這比普通流動賬户0.72%的活期利率高出2.25倍。而且是複利計息,提前7天就可取款,流動性很強。“7天理財計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自動循環理財,並且隨用隨取、以複利計算利息。這種理財產品不僅可以具備活期存款的流動性,同時還有活期存款利率2.25倍的理財收益”。
比較來看,現有的7天理財產品,都能做到“自動循環,隨用隨取”,而在收益率水平上無一不是“活期存款利率的2.25倍”。而這也就是人民銀行規定的商業銀行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因此這類產品幾乎不存在價格上的競爭。
記者瞭解到,客户只需辦理簡單的申請手續,告知自己資金使用意願後,即可自動獲得期限短、流動性強的人民幣1天和7天理財,以及外幣7天理財等,利率高於活期存款。客户可以隨時支取並確定支取金額。
根據市場人士分析,週期短的理財產品,也有利於其根據自身財務現狀和流動性需求,合理有效地安排資金。短期理財可以在最大限度地滿足擁有較多本、外幣閒置資金、又難以確定存期,隨時有支付、轉賬需求的客户,包括投資(炒匯、炒股)人羣;有頻繁貿易、資金往來的個體經營者、工商人士;短期有大額資金支出計劃的手持現金個人和家庭等的理財需求。
理財產品中短期基金
中短債基金:短期理財新貴
中短債基金將不受貨幣市場基金在組合期限和融資槓桿方面的限制,投資品種平均剩餘期限更長。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為180天以內,而中短債基金可投資在剩餘期限在3年以內(含3年)的固定收益類品種,而且投資品種更加多樣化,因此收益率比貨幣市場基金高,更有吸引力。
理財產品風險
編輯理財產品保本
如果理財產品是保本或者保證收益型的,那麼在產品到期時,至少投資者投入的本金不會發生損失。不過,有的理財產品保本是有條件的,並設置了到期保本條款,即持有至產品到期才保本,那麼投資者如若中途贖回,則該產品照樣不保本。還有一些理財產品僅為部分保本型,比如設置95%保本,則本金最多損失5%。
理財產品類型
即看理財產品是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把握較大,基本都能實現預期收益率。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則要結合是否保本來分析:如果是保本或者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則到期時最壞的情形為零收益或低收益,最好的情形為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總體上到期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則收益無上限,虧損也無下限。
理財產品看標的
即看產品是投資於債券,還是信貸資產,或是股票基金,抑或是“大雜燴”式組合類投資等。產品如果是投資於債券,則屬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程度視投資債券的級別而定,總體而言風險較小;如果投資於信貸資產,則需視借款方的還款能力而定,經營不確定性較大的企業還不上貸款本息的可能性也較大,理財產品的風險也就相對較高,反之則低;如果是投資於股票基金,則產品風險較高。
理財產品措施
理財產品流動性
如果產品在到期前可贖回,則投資者在有資金調度需求或者遇資本市場生變時,可選擇是否提前贖回,此時流動性風險相對較小。如果產品註明不能提前贖回,那麼投資者只有等到產品到期才能獲得本金和收益,期間若缺資金或遇市場生變想收回投資則無計可施。
理財產品興起
理財產品興起所帶來的最重大的影響,是會加快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理念的發展和成熟。追求穩定的收益增長是投資的終極目的,但由於諸多原因,我國大部分金融產品是以相對收益為目標的。由此造成的一個結果是,投資管理人資產配置層面的決策會受到很大的約束。然而從投資的一般原理我們知道,大類資產配置決策對投資結果的影響可能是最大的。
當市場轉入震盪行情以來,股票和債券等大類資產的熱點變換不再那麼顯著,各類產品每年都有階段性機會。但這種機會稍縱即逝,因此基金產品的業績分化非常明顯, 不同基金的收益不盡如人意。同時期的理財產品,例如一些信託理財產品提供的收益率能達到10%左右,短期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也高達4%以上。這種反差,理財產品受到熱捧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理財產品的興起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脱媒的現象,即資金從銀行體系分流出來,通過非銀行渠道流入實體經濟。脱媒的結果是會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為高收益產品和其他金融創新提供空間。未來銀行體系繼續脱媒是必然的趨勢,利率市場化、資產證券化的推進將會帶來更多高收益的投資品種。
第三,金融創新和市場變化為絕對收益型的產品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例如,股指期貨的出現為很多套保策略的實施創造了條件,高收益企業債的大量出現也使得債券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得以大幅提高,隨之市場上陸續出現了股指期貨套利產品、分級債券基金等很多新的投資品種,這些品種都有望提供與理財產品相競爭的相對穩定的絕對回報,從而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最後,儘管難以作非常準確的判斷,但看未來1到2年的整體投資環境,在經濟的轉型期內,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可能仍然是主流。這也意味着對很多投資者來講,放棄主動的資產配置選擇,以絕對收益型的品種作為配置重點,或許是較好的選擇。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筆者認為,不管未來股市、債市漲跌如何,絕對收益型投資的春天可能已經來臨。
理財產品相關
編輯三種保本理財產品投資優缺點
第一類:
優點:此類產品多為短期產品,運作模式以債券投資和信託募集資金為主,收益率一般為3%~5%,本金有保障。這類產品適合年齡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但若處於加息週期中,可能會出現產品到期後難跑贏儲蓄存款利率的情況,建議投資者應儘量迴避長期產品。
缺點:此類產品暗藏的風險是收益可能不如存款。
第二類:
人民幣結構性產品
第三類:
新股申購類產品
優點:雖然新股申購產品是浮動收益產品,一段時間以來“破發”也令新股產品遭遇“寒流”,但是多家銀行推出的單隻新股申購產品,相對來説風險較低,本金保障比較高。此類產品每當有新股發行的時候,便募集資金集中申購,新股上市後立刻套現,並將本金和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户,這類產品一般不參與網下申購,所以“破發”對其影響也較小。
- 參考資料
-
- 1. 銀行理財產品花樣多 .新浪[引用日期2014-06-30]
- 2. 網友總結出家庭投資理財的“九陰真經” .搜狐[引用日期2014-06-30]
- 3. 銀行理財產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6-28]
- 4. 個人理財產品融資便利貸款 .中國銀行[引用日期2014-07-02]
- 5. 理財產品 .網易[引用日期2014-06-28]
- 6. 金價回落 深發展金抵利產品銷售受影響 .新浪[引用日期2014-06-28]
- 7.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1年第4號)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5-28]
- 8. 銀保監會: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新規出台 .央視新聞[引用日期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