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理解萬歲

(80年代流行語)

鎖定
“理解萬歲”,最早出自於1985年5月,從南疆戰場歸來的22歲高級軍官劉勇,參加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的“保邊疆、獻青春”演講報告團時,在給北京的大學生題字時,他寫下了著名的“理解萬歲”四個字。“理解萬歲”由此在全國傳播,在青年人中產生了共鳴。 [1]  之後“理解萬歲”成了一個時代的流行用語,也被評為改革開放以來對人們觀念影響最大的十句口號之一。 [2] 
中文名
理解萬歲
發生時間
1985年5月
發生地點
北京
發起人
劉勇 [5] 

理解萬歲引申含義

“理解萬歲”是在某一特定環境下,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感受對方,從而使兩者本該發生的矛盾弱化後一種感情的昇華,意在相互之間十分理解和包容。
理解是相互的,沒有純粹的去理解,也沒有純粹的被理解,理解是心與心的對話只有首先去理解別人,才能被別人所理解,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來回報。
理解是一種換位思考,也是對人生的一種領悟,或者説一種徹悟只有胸懷坦蕩的人,只有敞開心扉的人,才會用人性的善良,才會用火熱的愛心去理解別人的痛楚,理解別人的需求,也理解付出的內涵與本質。

理解萬歲口號來源

1983年,即將從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劉勇選擇穿上軍裝。1985年5月,22歲已成為高級軍官的劉勇從南疆戰場歸來,參加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的“保邊疆、獻青春”演講報告團。在給北京的大學生題字時,他寫下了著名的“理解萬歲”四個字。 [1] 
後來劉勇專門出了本書講這個事,他在前言裏寫:“當時只有一個強烈念頭,就是希望後方青年能夠懂得同齡人在前線流血犧牲所藴含的精神實質,知道綠色的軍裝裏也有五彩的心靈。前線官兵們談論理解,不是為個人乞求‘憐憫式的理解’,而是希望得到後方人民在更高層次上的理解。” [1] 
1985年5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以“理解萬歲”為題的專題評論,這個口號立刻傳遍全國。對於口號的走紅原因,中文系出來的劉勇分析得非常準確:“改革開放後,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生活鉅變和觀念碰撞時期,整個社會各年齡層、職業層的隔膜隨着社會生活的鉅變而加深。青年不屑老者的生活方式,年長者對年輕人的思想行為嗤之以鼻。渴望理解成為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尤其成為樂於接受新生活方式和新觀念的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理解萬歲’的流行,消弭了多少時代隔閡,也説明改革開放後中國人在對待自我、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曾激勵當代中國青年在歷史轉折時期逐步走向成熟。” [1] 

理解萬歲發展經過

1985年5月,22歲已成為高級軍官的劉勇從南疆戰場歸來,參加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的“保邊疆、獻青春”演講報告團。在給北京的大學生題字時,他寫下了著名的“理解萬歲” [5]  四個字。
之後這個口號成了一個時代的流行用語,也被評為改革開放以來對人們觀念影響最大的十句口號之一。
198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軍人蔡朝東走上了報告台,以“理解萬歲”為題,講述他在老山前線經歷的故事。該主題報告很快風靡全國,在20多個省市共作1050多場,直接聽眾達100多萬,廣播聽眾和電視觀眾過億。
事件的主要發起人:劉勇等其他從老山戰場上凱旋的“保邊疆、獻青春”報告團成員 [5] 
理解不等同於體會,兩個詞是有明顯的差別的。理解是個體對事件的邏輯表示贊同,也不排除有個人體驗,但主要是承認事件的邏輯關係。
根據理解的對象不同,可將理解分為不同的形式,如對人們的言語和行動、自然和社會現象以及科學理論的理解等。
對人們的言語的理解是把握言語所表達的思想;對人們的行動的理解是把握其動機和效果;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理解常是把握其因果關係或其結構和功能;對科學理論的理解主要是為把握論據的邏輯聯繫。

理解萬歲發起人

事件的主要發起人:劉勇 [1]  、臧雷 [3]  等其他從老山戰場上凱旋的“保邊疆、獻青春”報告團成員。而後昆明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文化處原副處長蔡朝東以“理解萬歲”為題,講述他在老山前線經歷的故事。該主題報告很快風靡全國,在20多個省市共作1050多場,直接聽眾達100多萬,廣播聽眾和電視觀眾過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