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理性的狡計

鎖定
“理性的狡計”也稱為理性的機巧、狡黠等,是黑格爾歷史哲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它表達了理性利用某種手段、工具以實現其目的並從而使歷史的發展表現出某種規律性的重要哲學思想。
中文名
理性的狡計
外文名
List der Vernunft

目錄

理性的狡計內容

近代是一個理性的時代,理性被認為是人的本質,一切都要經過理性的批判,才能夠得到其合法性。可是,在黑格爾看來,理性恰恰是通過非理性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的。
存在着兩種理性:個體的理性和普遍的理性。從個體的角度看,每個人自己的行為都是合乎理性的,有着自己的目的。人們在追求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慾望的時候充滿了熱情,甚至不惜生命。這種熱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動力。“這一大堆的慾望、興趣和活動,便是‘世界精神’為完成它的目的所用的工具和手段。”每個人都熱切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標,卻在同時實現了普遍理性的目的。那個普遍理性彷彿隱藏在幕後,觀看着人們的悲喜劇,坐收漁利。個體的人,人的熱情,都成了普遍理性實現自身的工具。從總體上看,個體的行為卻是盲目的,沒有目的的。因為,人們一旦將自己的目的付諸實施,就會相互之間產生矛盾,由此就導致瞭如下的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實現自己的目的。普遍理性就是這些個體衝突所構成的一個合力,這個合力規定了歷史的方向。普遍理性則是超越於個體理性之上的,它貫穿於歷史的過程之中。
普遍的理性——黑格爾稱之為“世界精神”,正是通過個體目的之間的相互衝突而實現了自身就個體而言,他們的行為是有理性的、合目的的。普遍理性看起來是無意識的,它並不走上歷史的前台,卻輕鬆實現了自己的目的;人雖然是有意識的,卻往往事與願違,抱恨終生。這就是“理性的狡計”。

理性的狡計發展歷史

黑格爾主要在《小邏輯》和《歷史哲學》這兩部著作中,集中討論了“理性的狡計”。
“理性的狡計,一般講來,展示在一種利用工具的活動裏。這種理性的活動一方面讓事物按照它們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響,互相削弱,而它自己並不直接干預其過程,但同時卻正好實現了它自己的目的。在這種意義下,天意對於世界和世界過程可以説是具有絕對的狡計。上帝放任人們縱其特殊情慾,謀其個別利益,但所達到的結果,不是完成他們的意圖,而是完成他的目的,而上帝的目的與他所利用的人們原來想努力追尋的目的,是大不相同的” [1] 
“熱情的特殊利益,和一個普通原則的活潑發展,所以是不可分離的:因為‘普遍的東西’是從那特殊的、決定的東西和它的否定所生的結果。特殊的東西同特殊的東西相互鬥爭,終於大家都有些損失。那個普通的觀念並不捲入對峙和鬥爭當中,捲入是有危險的。它始終留在後方,在背景裏,不受騷擾,也不受侵犯。它驅使熱情去為它自己工作,熱情從這種推動裏發展了它的存在,因而熱情受了損失,遭到禍殃——這可以叫做‘理性的狡計’。這樣被理性所播弄的東西乃是‘現象’,它的一部分是毫無價值的,還有一部分是肯定的、真實的:特殊的事物比起普通的事物來,大多顯得微乎其微,沒有多大價值:各個人是供犧牲的、被拋棄的。‘觀念’自己不受生滅無常的懲罰,而由各個人的熱情來受這種懲罰” [2] 

理性的狡計影響

恩格斯晚年在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書信中,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的比喻闡明“歷史合力”論,間接地迴應、批判了黑格爾的“理性的狡計”説。“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產生出一個總的結果,即歷史事變,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產物。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願望都會受到任何另一個人的妨礙,而最後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物。所以以往的歷史總是象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於同一運動規律的。但是,各個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個都希望得到他的體質和外部的、終歸是經濟的情況(或是他個人的,或是一般社會性的)使他嚮往的東西——雖然都達不到自己的願望,而是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然而從這一事實中決不應作出結論説,這些意志等於零。相反地,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裏面的” [3] 
參考資料
  • 1.    [德]黑格爾.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394-395
  • 2.    [德]黑格爾.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33
  • 3.    [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