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球果赤瓟

鎖定
球果赤瓟(Thladiantha globicarpa A. M. Lu & Zhi Y. Zhang)產貴州、廣西、湖南和廣東。生於海拔200-1200米的山坡林下、溝谷灌叢及水溝旁。
中文名
球果赤瓟
拉丁學名
Thladiantha globicarpa A. M. Lu & Zhi Y. Zhang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葫蘆目
葫蘆科
赤瓟屬
球果赤瓟
分佈區域
東北華北

球果赤瓟形態特徵

球果赤瓟
球果赤瓟(2張)
攀援藤本;莖、枝細弱,初時被微柔毛,後變近無毛,有淺的溝紋。葉柄纖細,長2-5釐米,近無毛或被稀疏微柔毛;葉片膜質,卵狀心形,長 (3-) 5-10釐米,寬 (1.6-) 3-6釐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稀疏的胼胝質小細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深0.5-1.5釐米,寬0.8釐米,上面綠色,初時生白色短剛毛,後斷裂,基部殘留呈疣狀突起,脈上有微柔毛,背面淺綠色,被稀疏微柔毛,而脈上較密,基部的側脈沿葉基彎缺向外展開。卷鬚纖細,單一,近無毛。雌雄異株。雄花在葉腋內單生或3-5朵聚生於一長2-3釐米的總花序梗頂端,呈密集的總狀花序,每一朵花的基部具一寬卵形或近摺扇形的苞片;苞片邊緣鋭裂,長和寬均約1-2釐米,花梗被微柔毛,長3-6毫米;花萼筒鐘形,長4毫米,徑達5毫米,裂片線形,長8-9毫米,寬0.6毫米,1脈;花冠黃色,裂片卵形,長約1.2釐米,寬約0.6釐米,先端急尖,5脈;雄蕊5枚,扦生於萼筒的檐部,兩兩成對,1枚分離,花絲絲狀,長4-5毫米,花葯橢圓形,長1.8毫米;退化雌蕊半球形,徑約2毫米。雌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絲狀,長1-2釐米,有微柔毛,花萼裂片線形,反折,長0.6-1釐米,具1脈,被微柔毛;花冠黃色,裂片長1.8釐米,寬0.6-0.8釐米,明顯3脈。退化雄蕊5,絲狀,長2毫米;子房近球形或卵球形,長6-8毫米,徑5-6毫米,基部鈍圓,外面密被淡黃色綿毛,花柱在3.5毫米長處分3叉,分叉部分長2.5毫米,柱頭膨大,深二裂。果梗細,長2-4釐米,無毛;果實卵球形或球形,徑1.8-2.3釐米,頂端鈍,基部鈍圓,外面被淡黃色的綿毛。種子寬三角狀卵形,淡黃白色,長、寬均約為4毫米,厚1.5毫米,兩面有網紋。花果期夏、秋季。 [1]  [4] 

球果赤瓟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1200米的山坡林下、溝谷灌叢及水溝旁。

球果赤瓟分佈範圍

分佈於貴州、廣西、湖南和廣東。

球果赤瓟採集信息

採集時間:2010年10月08日
採集地點:吉首市德夯
採集人:徐亮、周建軍
採集樣品類型:種子
生活型:旱生、草質藤木、陽性、
生態環境:草地、路旁、田野、
羣落及主要伴生植物:雲實、蒼耳白蘇空心蓮子草小白酒草、小魚仙草、假奓包葉
果實顏色:綠色
種子顏色:黑色
根顏色:黃白色
莖顏色:綠色
葉子顏色:綠色
果期:11月
平均鮮重(kg/m2):1~2
平均乾重(kg/m2):0.25~0.5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10
分佈:普遍
單位面積產量:2.5~5kg
地區藴藏量評估:較少
油脂含量初檢:大於20%
當地利用情況:利用較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