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貨幣主義

鎖定
現代貨幣主義亦稱“現代貨幣數量論”。上個世紀50—6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流派。主要創始人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米爾頓·弗裏德曼。該學派以反凱恩斯主義的面目出現,以現代貨幣數量論作為理論依據,強調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物價水平和經濟活動變動的最根本的原因,主張國家除控制貨幣供應量外,不應干預經濟生活。自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問世以來,凱恩斯主義經濟思想統治西方長達半個世紀,但是到了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滯脹”現象,各種反凱恩斯主義思潮紛紛湧現,現代貨幣主義就是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台的。現代貨幣主義的思想淵源是早期的貨幣數量論和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現代貨幣主義不過是這兩種理論的“混血兒”。 [1] 
中文名
現代貨幣主義
外文名
Modern Monetarist
所屬學科
哲學

目錄

現代貨幣主義概述

現代貨幣主義提出

現代貨幣主義(Modern Monetarist)是在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的大力倡導下,以芝加哥大學為發源地和大本營,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西方經濟學流派。而所謂的“現代”貨幣主義是相對於傳統的貨幣數量説而言的。

現代貨幣主義信條

鑑定一個經濟學家是不是現代貨幣主義者的四條標準是:
第一,強調貨幣因素對名義收入變動的決定作用。
第二,贊同貨幣主義模式的傳導機制,認為貨幣是通過相對價格機制對現實經濟發生直接影響的。
第三,堅持市場經濟具有內在自動穩定性的信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達到充分就業均衡的自然趨勢,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幹預的失誤。
第四,相信由私人經濟行為決定的資源配置名義收入的短期變動無關。
總之,關於貨幣供應的變化是名義收入變化的主要因素這一條,是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主要論點,也是現代貨幣主義的狹義定義。

現代貨幣主義簡介

現代貨幣主義主要內容

貨幣學派貨幣政策共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中介目標、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規範及貨幣政策效果
  •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現代貨幣主義認為,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維持物價的穩定,其餘的事情如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等則一概聽任市場的“內在穩定力量”去解決。
  •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弗裏德曼等人力主公開市場業務,他們反對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而將公開市場業務視為惟一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理由是公開市場業務具有其他兩種政策工具所沒有的優點。
貨幣學派認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主要不是通過利率間接的影響投資和收入,而是通過貨幣實際餘額的變動直接影響支出和收入,可用符號表示為:M→E→I→Y。
貨幣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經濟對政策變化做出反應的時滯較長而且易發生變化,另外就是經濟預測技術水平低。貨幣主義者認為這些問題難以克服。一般來講,固定貨幣規則的運用要大大優於相機抉擇貨幣政策,他們相信即使在中央銀行意識到其穩定經濟的主要責任,並對其行動進行調整的情況下,固定貨幣規則也是最優的。

現代貨幣主義主要主張

  • “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規範
貨幣主義學派的貨幣政策內容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最重要的是其貨幣政策主張即“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規範。
貨幣主義極力反對凱恩斯學派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操作理論,提出應推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以使貨幣不致成為經濟波動的根源,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貨幣環境。所謂“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就是排除利息信貸流量、超額準備金等因素,以一定的貨幣供給量作為惟一支配因素的貨幣政策。弗裏德曼認為,為了保持物價的穩定,國家應儘量減少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避免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要使失業經濟增長分別保持在“自然失業率”和適度增長率上,就要控制貨幣供給量,保持一個穩定的貨幣增長速度,將貨幣供給量的年增長率長期固定在與預計的經濟增長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
  • “單一規則”的主要理由
現代貨幣主義“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主張,是基於以下兩點提出的:
其一,他們相信經濟本身存在自動調節功能,在沒有中央銀行旨在穩定經濟的政策行動情況下,產出可以自動達到充分就業的產出水平。理論上,經濟會表現出一種固有的自我調節機制,隨着時間變化,它可以自動消除緊縮和通貨膨脹缺口,這一機制源於工資價格水平具有伸縮性。其二,他們認為用來操縱社會總需求的相機努力不起作用,這是因為貨幣政策的時滯和經濟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確定性造成的。他們還認為這種相機抉擇貨幣政策無助於穩定產出和就業,並可能導致很嚴重的通貨膨脹
  • “單一規則”面臨的批評和缺陷
貨幣主義提出的上述“單一規則”遭到了凱恩斯學派的嚴厲批評。凱恩斯學派認為,弗裏德曼對貨幣重要性的強調太過分了,完全否定了中央銀行的主動能動性。他們指出:“有能動性的人不應當屈死在規則之下”。弗裏德曼的“單一規則”論是以經濟波動完全是貨幣現象這一假設為前提的。實際上,造成經濟波動的原因很多,既有貨幣方面的因素,也有非貨幣方面的因素,而貨幣供給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可以看到,在金本位制之下,雖然貨幣供給完全由金屬貨幣自動調節,經濟波動仍然經常發生。因此,不能簡單得把經濟波動歸結為一種貨幣現象。推翻了這一理論基礎,“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操作理論也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從近幾十年的實踐來看,弗裏德曼的這一理論本身也沒能使很多國家的經濟擺脱物價上漲的困擾。因此,貨幣規則至多是作為中央銀行的指導原則。

現代貨幣主義總結

總之,現代貨幣主義的主要貨幣政策主張是:由於貨幣需求是十分穩定的,而貨幣供給完全由中央銀行外生決定;而且經濟生活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使得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不起作用,因此中央銀行應奉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即運用公開市場業務保持貨幣供應量固定速度的增長,以實現穩定物價的政策目標。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