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

鎖定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出版時間2007年7月1日
中文名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
作    者
周曉虹 編 [1] 
出版時間
2007年7月1日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頁    數
592 頁
ISBN
9787802305724
定    價
65 元 [1] 
開    本
32 開
商品尺寸
商品尺寸:
商品重量
762 g
ASIN
B0011F9DY2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內容簡介

從縱向的歷時態角度説,有關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經歷了社會哲學、社會經驗論和社會分析學等不同階段;而從橫向的共時態角度説,社會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路徑則為們瞭解人性和社會行為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視角。這部菁華或者説讀本,從現代社會心理學的100年曆史中選擇出40餘名篇鉅製.與其説是一杯敍述人類行為的五色斑斕的雞尾酒,不如説更像是一道剖析人類本性的精美大餐。我們承認.現代社會心理學家殫精竭慮的結果,尚沒有超出孔老夫子”性相近.習相遠”的睿智斷言;但我們也看到他們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遠為豐富的有關人性和社會行為的生動細節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作者簡介

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自1977年起先後考入南京醫學院醫學系、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和南京大學歷史學系,並獲學士、碩土和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博土研究生導師,併兼國務院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六屆[2009-2013]、第七屆[2014-2018])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先後出版《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西方社會學歷史與體系》(第一卷/經典貢獻)、《現代社會心理學》《現代社會心理學史》等著譯作2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 和《歷史研究》等雜誌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90餘篇,1993年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寶鋼教師獎特等獎,2001年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2004年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9年當選為"國家級教學名師”,2010年當選為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社會心理學概論》第一首席專家,2015年入選“江蘇社科名家”。 [2-3] 

現代社會心理學名著菁華目錄信息

第二版序言……………………………………………………………………………周曉虹/1
第一版序言……………………………………………………………………………周曉虹/1
模仿的規律…………………………………………………………………加布里爾·塔德/1
集體意識…………………………………………………………………埃米爾·迪爾凱姆/9
羣眾…………………………………………………………………………古斯塔夫·黎朋/17
民族心理學:語言、神話和風俗………………………………………………威廉·馮特/22
社會心理學:關於本能的科學………………………………………………威廉·麥獨孤/29
社會心理學的性質與範圍…………………………………………………愛德華·A.羅斯/46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56
關於成就動機的關鍵假設………………………………………………戴維·C.麥克萊蘭/66
大都會與精神生活………………………………………………………格奧爾格·齊美爾/78
陌生人格……………………………………………………………………奧爾格·齊美爾/89
人類的遷移與邊際人…………………………………………………………羅伯特·帕克/94
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04
精神分析社會心理學的方法和作用………………………………………埃裏克·弗羅姆/117
定標與競賽中的動力性因素…………………………………………諾爾曼·特里普利特/135
羣體謬誤論與社會促進實驗…………………………………………弗洛德·H.奧爾波特/160
他人存在與社會促進…………………………………………………羅伯特·B.扎伊翁克/173
社會規範心理學……………………………………………………………馬紮菲·謝里夫/187
羣體壓力………………………………………………………………………所羅門·阿希/196
服從行為研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206
勸説與態度改變…………………………………C.I.霍夫蘭德 I.L.亞尼斯 H.H.凱利/221
態度改變中的平衡理論………………………………………………………弗裏茨·海德/235
認知不協調理論……………………………………………………………利昂·費斯汀格/241
領導類型:專制與民主…………………………………卡特·勒温 羅納爾德·利皮特/245
謠言及其傳播分析………………………………………………G.奧爾波特 L.波斯特曼/252
初級羣體與鏡中我……………………………………………………………查爾斯·庫利/269
心靈、自我與社會………………………………………………………………喬治·米德/280
作為交換的社會行為………………………………………………………喬治·C.霍曼斯/293
互動過程分析……………………………………………………………羅伯特·F.貝爾斯/308
羣體社會心理學:兩人互動………………………………………J.W.蒂博特 H.H.凱利/318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歐文·戈夫曼/336
性格與社會……………………………………………………………………大衞·理斯曼/347
集羣行為的價值累加理論………………………………………………尼爾·J.斯梅爾塞/363
青春期、性別角色與文化…………………………………………………瑪格麗特·米德/368
美國人與中國人:兩種生活方式的比較……………………………………………許烺光/384
自我:本體的安全和存在性焦慮…………………………………………安東尼·吉登斯/398
羣際行為的社會認同論………………………………………亨利·泰菲爾 約翰·特納/427
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背景………………………………………………加德納·W.奧爾波特/456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歷史透視…………………………………………D.道爾文·卡特賴特/488
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教訓……………………………………………………艾伯特·佩皮通/503
社會心理學與非現實性的復興……………………………………………肯尼思·J.格根/528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伊恩·帕克/559
人名索引………………………………………………………………………………………/584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