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生死學導論

鎖定
《現代生死學導論 [1]  》是2009年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宜安。本書對於從事生死問題研究的學者、從事生死教育的教師以及對生死問題感興趣的一般讀者均有參考價值。
中文名
現代生死學導論
作    者
胡宜安
出版社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月1日
頁    數
408 頁
定    價
36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6137240

現代生死學導論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死為核心概念,以生死相關和生死優化為兩條主線,立足於生命整體,廣泛吸收哲學、人類學、文學等人文學科知識以及醫學、生物學等科學與技術知識,從多學科角度對生死定義、疾病、衰老、居喪體驗、安樂死、腦死亡、臨終關懷、自殺等生死問題進行了系統探討。《現代生死學導論》作為國內第一部系統探討生死問題的專著,既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又有一定的理論深度。 [2] 

現代生死學導論作者簡介

胡宜安,1963年12月生,湖南澧縣人。哲學碩士。現工作單位廣州大學社科部。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期間開設生死學課程已近十年。主要研究德育理論及教育、社會發展哲學與生死學。公開發表的論文有《弱勢羣體與社會公正及其建構》、《弱勢羣體的產生根源與生存機制探析》、《論弱勢羣體的道德底線》、《論弱勢羣體與底線公平》、《論生死觀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徑》、《論德育關係的迴歸與建構》等十餘篇。參與《廣東“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戰略》、《開放德育論》等專著的編寫。

現代生死學導論目錄

序:生死兩悟,自在人生第一章 生死之際第一節 談生論死的意義一、未知生,焉知死二、談死,並非人生觀灰暗三、生死教育勢在必行第二節 生死之際的學問一、人類生死之思的辯證發展二、生死學的界定、對象和目標三、生死學的學科特點與學習方法第三節 建構中國特色的生死學一、生死學在國外及我國台灣地區的發展二、我國內地生死學研究的由來與現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