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化經濟體系

(智慧經濟理論體系與智慧經濟形態)

鎖定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1] 
中文名
現代化經濟體系
提    出
十九大報告
性    質
智慧經濟理論體系與智慧經濟形態

現代化經濟體系釋義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緊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佈局的內在要求,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基本途徑,也是適應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換經濟增長動力和全面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意義深遠而重大。

現代化經濟體系部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着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2] 

現代化經濟體系內涵

經濟的角度看,“現代化”這個概念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層意思:一國的經濟結構從傳統農業經濟為主向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經濟為主的轉變過程;一國的產業從技術含量、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低的產業或產業鏈環節向技術含量、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高的產業或產業鏈環節攀升的過程;一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引擎由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轉向人力資本和科技創新,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的過程;一國的經濟管理方式和經濟治理模式由傳統手段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從傳統經濟治理模式向現代經濟治理和管控方式轉變的過程;一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由不平衡梯度發展向協調均衡發展,由發達與落後並存向共同富裕的轉變過程。
而經濟體系則可以從狹義廣義兩個角度來理解。狹義的經濟體系基本上相當於經濟結構,主要包括產業經濟結構、區域經濟結構和企業經濟結構等。廣義的經濟體系既包括經濟結構,又包括對這種經濟結構產生影響、作用的資源配置方式和宏觀經濟管理體制。實際上,廣義的理解更符合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出的初衷。也就是説,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應該包括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結構等生產力層面的內容,還應該包括資源配置方式、國民經濟管理方式、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收入分配體系等生產關係層面的內容。
由此可見,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現代化、宏觀經濟管控科學化為標誌,以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的經濟體系。換言之,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能最有效反映現代化要求、推動現代化實現並保證現代化有序運行的經濟體系,即經濟體系現代化或現代化了的經濟體系。從外延上看,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包括以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服務業為主體的高質量、高效益的新型產業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現代化區域發展體系;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化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4] 

現代化經濟體系特徵

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中國的經濟要轉型升級,包括經濟發展的格局將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的發展,主要的特徵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實現有六個特徵:
第一,更高效益的經濟水平和經濟增速。中國已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中國的經濟增速保持世界前列,人均收入持續增長,進入高收入階段,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全要素生產率大大提高。
第二,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方式。要以科技驅動代替要素驅動,形成以創新為發展第一動力的創新型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增長與排放污染“脱鈎”,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經濟模式。王輝耀表示,這就意味着中國將進入全面創新時代、綠色發展時代,將成為包括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國家、智慧社會等在內的創新型國家。
第三,更平衡的區域和城鄉發展格局。國家戰略規劃、跨地區戰略規劃、區域性戰略規劃銜接有序、配合有效。王輝耀認為,這就意味着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更加成熟,生產要素的配置和流動更為有效,跨地區的轉移和互助機制逐步成型,形成以城市羣為主體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具有較高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融合的城鄉發展體制、現代化的農業科學技術,農村居民收入與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並較快提高。
第四,更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王輝耀表示,並非西方當代的市場經濟體制才是現代市場經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主要特徵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市場和政府的“兩隻手”都要起作用,這是中國發展的優勢所在。“更完善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包括更具活力的市場調節機制、更具競爭力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更有效率的政府服務體系以及更加安全有效的宏觀調控與政策協調機制。”
第五,更全面的對外開放。我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需要進一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成為貿易強國、對外投資強國,具備一批全球貿易中心、研發中心,以及面向全球的創新合作、產能合作、服務合作、投融資合作網絡。
第六,更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空間佈局結構和協調程度。現代化產業體系,在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語境下,是指要全面構建比較穩固的現代農業基礎、比較發達的製造業,尤其是高級裝備製造業以及門類齊全、迅速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總體要求是技術進步在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得到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得到增強。建立這樣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物質基礎。進一步建設現代化空間佈局結構和協調程度,打造國土資源利用效率較高、要素密集程度較大、生態容量適度、城市羣落連綿、區域發展差距較小的生產力佈局結構。 [3] 

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特徵

一是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視科學技術在推動工業化和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產業技術水平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原動力,堅持市場需求與政策引導相結合、全面提升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長遠戰略與近期目標相結合、傳統產業與高技術產業發展相結合;把科技創新擺在第一推動力地位,不斷加大產業自主創新投入力度,不斷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品和先進裝備;不斷推廣應用影響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和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先進適用技術,優化生產工藝,積極培育和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相關新興技術的產業化、集羣化發展,搶佔世界科技創新和先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制高點;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貢獻度,全要素生產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核心裝備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實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二是經濟結構高度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十分注重結構協調,統籌兼顧,強調通過實行城鄉一體化、地區發展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勞動就業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社會管理一體化來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城鄉和地區和諧發展,包容發展;強調通過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研發設計、數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佔優勢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佔優勢躍升,打破產業結構低端鎖定,產業結構實現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術化,整個國民經濟實現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內外均衡。
三是資源環境消耗強度低。現代化經濟體系十分重視資源環境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精神價值和社會價值,把良好的生態環境看作“金山”“銀山”,強調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平衡,注重有效利用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廣應用高效低毒的新型農業化學技術、節省材料的增材製造技術、節能降耗的能源資源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相關技術等綠色低碳技術。儘可能地提高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構建更加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四是國際競爭力強。在傳統經濟體系下,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特別是高端產業國際競爭力弱,長期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在世界產業和經濟治理中缺乏話語權。現代化經濟體系要突破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低端鎖定”,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改變主要依靠OEM(原始設備製造商)方式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的局面,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資源要素產業整合力和產業話語權的大型跨國企業,打造一大批達到世界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的產業集羣,推動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從注重中國速度走向注重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走向中國品牌,形成參與國際競爭的持久優勢。
五是發展成果全民分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過程中自始至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把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維護人的尊嚴、擴大人的選擇自由、增進社會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推進經濟發展成果由人民享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與幸福指數,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人的現代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保障人民基本需要,積極為滿足人民高層次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創造有利條件,為人民提供更多福利,使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保障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隨着工業化發展水平的提高不斷改善。
六是工業化與信息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程度高。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下,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已在全球企業和產業中得到迅速應用,信息網絡技術和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對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創新產業形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網絡技術和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以信息和知識的數字化為基礎,以工業互聯網為主要載體,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為主要工具,包括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工藝、數字化加工、數字化裝配、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檢測、數字化試驗、數字化營銷等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的生產製造方式成為推動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工業化與信息化、數字化在高度融合中不斷推動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4] 

現代化經濟體系措施

想要實現現代化經濟體系,就必須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六個措施來實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