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作物栽培學

鎖定
《現代作物栽培學》是由官春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農學類專業的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農業科技、管理、教育和培訓人員的農業科技用書和拓寬知識領域的參考用書。 [1-2] 
該教材共21章,由作物的起源、分佈及分類,作物的生長髮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形成,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形成,作物栽培措施,作物精確栽培,作物設施栽培,作物生長診斷,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花生,煙草,甘蔗,其他穀類作物,薯類作物,麻類作物(苧麻、紅麻、黃麻、亞麻),其他油料作物組成。 [1] 
書    名
現代作物栽培學
作    者
官春雲
類    別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1月24日
頁    數
49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329476
版面字數
900千字
CIP核字號
2011185030
外文名
Modern Crop Cultivation

現代作物栽培學成書過程

現代作物栽培學修訂情況

《現代作物栽培學》由官春雲任主編,于振文、曹衞星、陳阜、石慶華、陳金湘任副主編,凌啓鴻、韓錦峯、楊文鈺、丁豔峯、趙明、李召虎為審稿人。具體編寫教材分工如下列表(按姓氏拼音為序): [2] 
姓名
所在單位
編寫章節
姓名
所在單位
編寫章節
陳超君
廣西農業大學
第十七章
歐陽西榮
湖南農業大學
第一章第三節
陳金湘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三章
潘曉華
江西農業大學
第四章
崔國賢
湖南農業大學
第二十章
石慶華
江西農業大學
第四章
董樹亭
山東農業大學
第十一章
唐啓源
湖南農業大學
第九章
官春雲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四章
唐湘如
華南農業大學
第三章第二節
何長征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九章第二節
田小海
長江大學
第八章
賀明榮
山東農業大學
第十章
屠乃美
湖南農業大學
第一章第二節,第五章第三節
黃璜
湖南農業大學
第五章第二、四、六節
王國槐
湖南農業大學
第二十一章
李林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五章
顏合洪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六章
李瑞蓮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八章
楊建昌
揚州大學
第三章第一節
李向東
山東農業大學
第十五章
易銷邪
湖南農業大學
第一章第一節
劉腳
山東農業大學
第十一章
于振文
山東農業大學
第二章,第十章
劉立軍
揚州大學
第三章第一節
張明才
中國農業大學
第五章第五節
聶明建
湖南農業大學
第十九章第一節
周可金
安徽農業大學
第七章 [2] 

現代作物栽培學出版工作

2011年11月24日,《現代作物栽培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 
出版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責任繪圖
潘超
孟麗
張志奇
劉思通 [2] 

現代作物栽培學內容簡介

《現代作物栽培學》共包括二十一章,將總論、各論融為一體,強化總論部分,凡各論中帶共性的內容在總論中系統介紹。總論體現了系統理論性,反映了作物栽培學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內容包括:作物的起源、分佈及分類,作物的生長與發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形成,作物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妾求,作物栽培措施,作物精確栽培,作物設施栽培,作物生長診斷等,共8章。各論側重實用性,對各作物的意義、分佈、形態、生物學基礎進行簡要介紹,栽培技術部分重點介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關鍵技術措施,有的作物還附高產、優質、高效實例1-2個。各論涉及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纖維類作物、糖料作物等4大類20多種主要大田作物,分13章講述。 [2] 

現代作物栽培學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二節作物設施栽培類型與結構
三、我國油菜生產概況和區域劃分
第一章 作物的起源、分佈及分類
一、地膜覆蓋栽培
四、油菜的三大類型和品種概況
第一節作物的起源
二、塑料拱棚栽培
第二節油菜的生物學特性
一、作物的起源與最早的作物
三、温室栽培
一、油菜的形態特徵
二、世界作物起源中心
第三節設施栽培的環境特性及調控
二、油菜的生長髮育過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三、主要作物的起源與傳播
一、光照環境及其調控
三、油菜的發育特性
第二節作物分佈
二、温度環境及其調控
四、油菜的產量形成和高產途徑
一、世界作物分佈
三、濕度環境及其調控
五、油菜品質形成特點
二、中國作物分佈
四、氣體環境及其調控
六、油菜的營養與施肥
三、中國作物種植區劃
五、土壤環境及其調控
第三節油菜不同栽培模式的栽培技術
第三節作物分類
六、設施栽培的環境綜合管理
一、冬油菜育苗移栽栽培模式
一、按植物學系統分類
第四節無土栽培技術
二、油菜“機播機收,適度管理”栽培模式研究
二、按作物生物學和生理生態特性分類
一、無土栽培的概念
三、稻田穀林套播油菜栽培模式
三、按用途和植物學系統相結合分類
二、無土栽培方法
四、北方冬油菜栽培模式
四、按農業生產特點分類
三、無土栽培的營養液組成與管理
五、北方春油菜的栽培模式
思考題
第五節設施栽培在農作物生產上的應用
六、典型高產丘塊示例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長髮育
一、大棚鮮食玉米設施栽培技術
思考題
第一節作物器官的生長與分化
二、馬鈴薯反季節大棚栽培技術
第十五章 花生
一、作物生長與發育的概念
三、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
第一節花生概述
二、種子的形態和萌發
思考題
一、花生生產的意義
三、根的生長與分化
第八章 作物生長診斷
二、國內外花生生產概況
四、莖的生長與分化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花生的生物學基礎
五、葉的生長與分化
一、作物診斷與作物生長診斷的含義
一、花生栽培種的類型及品種選用
六、花序分化與傳粉、受精
二、作物生長診斷的功能與意義
二、花生器官的形態特徵及生長髮育
七、種子和果實形成
三、作物生長診斷的原則
三、花生的生育時期及特點
第二節作物生長分析
四、作物生長診斷分類
四、花生的產量與品質形成
一、作物生長分析的測量指標與分析方法
五、診斷指標臨界值
第三節花生的栽培技術
二、作物生長曲線
第二節不同生育階段和目的的作物生長診斷
一、春花生栽培技術
第三節作物的發育特性
一、不同生育階段的生長診斷
二、花生覆膜栽培技術
一、作物的感温性
二、不同目的的作物診斷
三、夏直播花生栽培技術要點
二、作物的感光性
第三節作物生長診斷技術
四、麥田套種花生栽培技術要點
三、作物的基本營養生長性
一、比色卡和葉綠素測定儀診斷技術
五、花生高產栽培案例
四、作物在温度和光週期誘導下植株形態和生理上的變化
二、作物綜合診斷推薦施肥技術
思考題
五、作物温光反應特性在生產上的應用
三、作物光譜遙感診斷技術
第十六章 煙草
第四節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四、作物診斷技術的新發展
第一節概述
一、作物的生育期
思考題
一、煙草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二、作物的生育時期
第九章水稻
二、煙草分佈及生產概況
三、作物的生長中心
第一節概述
三、中國煙草生產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四、作物的物候期
一、發展水稻生產的意義
第二節煙草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第五節作物生長的相關性
二、水稻生產概況
一、煙草的分類與煙型
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相互關係
三、稻的起源與分類
二、煙草的形態和生長髮育
二、地上部分的生長與地下部分的生長的相互關係
四、我國水稻生產的發展
三、煙草的生育時期
三、營養器官間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水稻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四、環境因子對煙草生長髮育的影響
四、作物器官的同伸關係
一、水稻的生育過程
第三節煙草的產量與質量
五、個體與羣體的關係
二、水稻的器官建成
一、煙葉產量
思考題
三、水稻的光温反應特性及其在生產上的應用
二、煙葉質量
第三章 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形成
四、水稻的產量及產量形成
三、煙草產量與質量的關係
第一節作物產量形成
五、水稻羣體質量指標及其調控
第四節烤煙優質適產生產技術
一、作物產量與產量構成因素
第三節水稻栽培的基本技術
一、煙草育苗
二、作物產量的形成
一、育秧
二、煙草整地
三、作物產量的源庫關係
二、稻田耕整與移栽
三、煙草施肥
四、作物產量形成的激素調控機理
三、水稻營養與施肥
四、煙草移栽
五、作物產量形成的酶學機制
四、稻田的水分管理
五、煙草的大田管理
六、作物增產的潛力和途徑
五、水稻的收割與貯藏
六、煙葉成熟與採收
第二節作物品質形成
六、水稻大田生長髮育診斷
七、綁煙與裝煙
一、作物品質及其評價指標
第四節水稻的其他栽培技術
八、烤房建設
二、作物品質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礎
一、水稻拋秧栽培
九、煙葉調製(烘烤)
三、作物品質形成的生態環境調控作用
二、水稻機插栽培
十、煙葉調製後處理
四、作物產量品質形成的栽培措施調控作用
三、水稻直播栽培
第五節主要晾曬煙栽培特點
五、作物品質的改良途徑
四、再生稻栽培
第六節煙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
六、作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
五、水稻旱種栽培
思考題
思考題
六、發展中的栽培技術
第十七章 甘蔗
第四章 作物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思考題
第一節概述
第一節作物生長髮育與光照
第十章 小麥
一、甘蔗生產的重要性
一、光照強度與作物的生長髮育
第一節概述
二、甘蔗生產概況
二、光照時間與作物生長髮育
一、小麥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三、甘蔗的分佈及我國蔗區
三、光質與作物的生長髮育
二、世界和我國小麥生產概況
第二節甘蔗的起源、分類和品種類型
四、作物的羣體結構與光分佈
三、我國小麥科研概況與發展前景
一、甘蔗的起源與傳播
五、作物的光合生產潛力
第二節小麥的生物學特性
二、甘蔗的分類
第二節作物生長髮育與温度
一、生長髮育規律
三、甘蔗的品種類型及良種
一、作物生長髮育對温度的基本要求
二、產量形成
四、主要栽培品種
二、温度與作物的分佈
三、小麥的品質
第三節甘蔗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三、温度對作物生長髮育的影響
第三節小麥的栽培技術
一、甘蔗的形態特徵
四、全球氣候變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
一、整地技術
二、甘蔗的生長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五、農藝措施對温度的影響
二、播種技術
三、甘蔗的產量形成和蔗糖分積累
第三節作物生長髮育與水分
三、施肥技術
第四節甘蔗的基本栽培技術
一、水在作物生長中的作用
四、灌排技術
一、甘蔗的栽培制度
二、作物對水分的要求及評價指標
五、田間管理技術
二、新植蔗栽培技術
三、作物的分佈與水分
六、收穫與貯藏
三、宿根蔗栽培技術
四、水分脅迫對作物生長髮育的影響
第四節小麥專項栽培技術
四、甘蔗地膜覆蓋栽培
五、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措施
一、小麥精播半精播高產栽培技術
五、旱地甘蔗高產高糖高效栽培實例
第四節作物生長髮育與大氣
二、稻茬麥少免耕栽培技術
六、果蔗栽培技術
一、O2與作物生長
三、南方旱茬麥高產栽培技術
思考題
二、CO2與作物生長
四、北方旱地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第十八章 其他穀類作物
三、大氣中的其他氣體與作物生長
五、冬小麥氮肥後移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第一節大麥
四、風與作物生長
思考題
一、大麥的經濟價值和生產概況
五、大氣污染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第十一章 玉米
二、大麥的特徵特性及對環境的要求
六、作物生產與温室氣體排放
第一節概述
三、大麥的栽培技術
第五節作物生長與土壤
一、發展玉米生產的意義
第二節高粱
一、土壤特性與作物生長
二、玉米的分類
一、經濟價值和生產概況
二、土壤耕作與作物生長
三、玉米生產概況
二、高粱的特徵特性及對環境的要求
三、土壤障礙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第二節玉米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三、栽培技術
四、土壤污染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一、玉米的生育進程
第三節燕麥
第六節作物生長與礦質養分
二、玉米器官形態特徵與建成
一、經濟價值和生產概況
一、作物的需肥特性
三、玉米器官的同伸關係
二、燕麥的特徵特性及對環境的要求
二、作物對礦質養分的吸收與利用
四、玉米生長髮育與生態條件
三、燕麥栽培技術要點
三、養分脅迫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五、玉米的物質生產與產量形成
第四節蕎麥
四、農藝措施對礦質營養的影響
第三節玉米資源高效利用
一、經濟價值和生產概況
思考題
一、玉米礦質營養與合理施肥
二、蕎麥的特徵特性及對環境的要求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
二、玉米水分生理與水分管理
三、栽培技術
第一節作物種植制度
三、合理密植
思考題
一、作物佈局與種植區劃
四、整地技術
第十九章 薯類作物
二、複種與間混套作
五、種子準備與播種技術
第一節甘薯
三、作物輪作與連作
六、田間管理
一、概述
第二節作物播種與移栽
七、優質專用玉米栽培技術要點
二、甘薯的形態特徵
一、作物的播種
思考題
三、甘薯的生長髮育和產量形成
二、播後管理與移栽
第十二章 大豆
四、甘薯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第三節施肥
第一節概述
五、甘薯栽培技術
一、作物的營養特性
一、大豆生產的重要性
六、甘薯的收穫與貯藏
二、合理施肥的依據及基本方法
二、中國和世界大豆生產概況
第二節馬鈴薯
三、施肥技術
三、中國大豆栽培區劃
一、概述
第四節灌排
第二節大豆生物學特性
二、馬鈴薯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一、作物的需水特性
一、大豆的形態特徵
三、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二、作物的灌排制度
二、大豆生長髮育的特點
思考題
三、作物灌排技術
三、大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第二十章 麻類作物(苧麻、紅麻、黃麻、亞麻)
第五節作物化學調控技術
四、大豆產量形成特點
第一節麻類作物概述
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與作用
五、大豆營養品質形成特點
一、麻類作物種類及纖維特性
二、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大豆栽培技術
二、麻類作物分佈及種植情況
三、作物化學控制技術的發展策略和三種應用模式
一、大豆栽培的基本技術要求
三、麻類作物的用途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第六節防治病蟲草害
二、北方春大豆栽培技術與模式
第二節苧麻
一、病害防治
三、黃淮海夏大豆栽培技術
一、苧麻的形態及生物學特性
二、蟲害防治
四、南方多作大豆栽培技術及間套作模式
二、苧麻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三、草害防治
五、鮮食大豆栽培技術
三、苧麻栽培技術
思考題
思考題
第三節黃/紅麻
第六章 作物精確栽培
第十三章 棉花
一、黃/紅麻的形態及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作物精確栽培的內涵與特徵
第一節概述
二、黃/紅麻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精確栽培的形成
一、棉花生產的重要性
三、黃/紅麻栽培技術
二、精確栽培的內涵
二、世界棉花生產概況
第四節亞麻
三、精確栽培的特徵
三、我國棉花生產概況和棉區劃分
一、亞麻的形態及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作物精確栽培的關鍵技術
四、棉花的栽培種和品種
二、亞麻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數據庫技術
第二節棉花生物學特性
三、亞麻栽培技術
二、空間信息管理技術
一、棉花形態特徵
思考題
三、遙感監測技術
二、棉花的生育期與生長髮育特性
第二十一章 其他油料作物
四、系統模擬技術
三、棉花蕾鈴脱落與控制措施
第一節芝麻
五、管理決策技術
四、棉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概述
六、信息服務技術
五、棉花產量與品質性狀
二、芝麻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第三節作物精確栽培的應用實例
第三節棉花栽培技術
三、芝麻的栽培技術
一、作物栽培方案的精確化設計
一、棉花的基本栽培技術
四、芝麻高產栽培案例
二、作物生長指標的動態化監測
二、移栽棉栽培技術
第二節向日葵
三、作物實時苗情的數字化調控
三、地膜棉栽培技術
一、概述
四、作物產量品質的數字化預測
四、棉花機械化栽培技術
二、向日葵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思考題
五、棉花超高產栽培案例
三、向日葵的栽培技術
第七章 作物設施栽培
思考題
思考題
第一節概述
第十四章 油菜
編後語
一、作物設施栽培的概念
第一節概述
參考文獻
二、作物設施栽培的現狀
一、油菜生產的重要性
[1] 
三、作物設施栽培的發展趨勢
二、世界油菜生產概況

(注: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現代作物栽培學教學資源

《現代作物栽培學》配有Abook數字課程,該課程包括作物形態結構彩圖、現代作物栽培和研究技術相關的彩圖資源。 [3] 
數字課程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內容提供者
“現代作物栽培學”數字課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1年11月
官春雲等 [3] 

現代作物栽培學教材特色

該教材以現代農業為出發點,是現代農業基礎上的作物栽培學,不僅突出新穎性、科學性和實用性,而且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作物生產的發展趨勢。 [2]  該教材還具有以下特點:
1、名家雲集,示範輻射作用明顯;
2、科研反哺教學,進展啓迪思維;
3、南北融合,注重實用;
4、紙質與網絡相結合,信息更新加快。 [4] 

現代作物栽培學社會評價

“ 初讀此書如飲甘露,再讀之啓迪心智;細讀之融人提高,掌握真諦”。 [4]  (《現代作物栽培學》審稿專家給出的評價)

現代作物栽培學作者簡介

官春雲,男,1938年出生,祖籍內蒙古鑲黃旗,中共黨員,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油菜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從1959年起致力於作物栽培和育種的教學科研工作,在油菜栽培育種領域做出了貢獻,其研究成果產生了社會、經濟效益。 [5] 
參考資料
  • 1.    現代作物栽培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9-11-18]
  • 2.    官春雲.《現代作物栽培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封面頁、版權頁、前輔文頁
  • 3.    現代作物栽培學數字課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9-11-18]
  • 4.    孟麗. 集名家大成 展學科精髓 ——評《現代作物栽培學》[J].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2, 2(1):54-55.
  • 5.    官春雲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引用日期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