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班村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新原鄉下轄村)

鎖定
班村地處山西北中部,位於東經112°17′~113°35′,北緯38°35′~39° 09′之間。屬於山西省忻州地區原平市,班村其實為一家族,後來經過慢慢發展成為村落。班村張氏,明朝嘉靖年由洪洞縣棘針溝遷來,距今有480多年的歷史。
班村,有可能為班氏族人居住過;有可能為班姓的遺址,均不可考。明代成化年間,班村有七、八家大姓。嘉靖年間,由於北部俺答入侵,百姓流離失所,只存有王、趙、張三個族氏。因為兵災,只有寥寥幾家居於村北今棗樹圐圙。如今的班村,是康熙年間地震之後遷過來的。
中文名稱
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山西省
郵政區碼
034101
歷史文化
清朝初,王氏漸漸淪亡;趙氏移居於趙家峪(朝霞峪);張氏舊族也遷於原平,只有一宗繼續留在班村。
代表人物:張臬,1900年,光緒及慈禧西逃,路經原平鎮,經縣各界公推,任差徭局長,負責接駕事宜。民國元年任保德縣知事;民國三年調任長治縣知事。民國四年,主持創辦原平高等小學校,任學董。
張棨,清末崞縣著名書法家,咸豐五年,應武訪疇之邀,為陽武村朱氏牌樓書寫碑文。同時為續西峯,弓富魁捐銀7000兩,支持他們編組鄉團,保衞地方。
張喜中,膂力過人,喜愛摔跤,早年曾在張培梅部下當兵。某年,忻口過會,原平一方的摔跤好手福勞、新亮、栓林等,均被忻州赫赫有名的“黑毛驢”摔倒。張喜中上場,幾個回合,便把“黑毛驢”摔倒在地。從此,張喜中名聲大振,在忻、定、原一帶經常摔跤。當時陽武河西岸撓羊非他莫屬,每次都對跤場上的人説:“快點給咱把羊拴住吧!”真有天下無敵的氣概。直到53歲,還在原平七月二十二跤場連勝數人。
家譜:12世張巨擘、張巨源兄弟首次編撰了族譜。由於諸多條件所限,所草族譜有多缺漏未全。並且只是一個手抄本。
14世張澄瀛(又名張海嶠,曾任貴州全省學政)為翰林時,又漸漸尋訪,進行了第二次續修,但書還沒有刻印,他便突然辭世。16世張平福自購梨木,親自雕版,挑起了刻印的重任。一個人要刻印一部200多頁的巨書,在當時,困難是挺大的。清光緒丁酉年(1897年),《張氏族譜》正式問世。
1993年,張千鎖等進行了第二次續修。 [1] 
參考資料
  • 1.    班村  .陽光農廉網[引用日期20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