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珠雞科

鎖定
珠雞科(Numididae):是雞形目下的一個科。該科的鳥類通稱“珍珠雞”,有4屬8種。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佈白色點斑,如同珍珠。鷲珠雞是體型最大者,善於飛行,常棲息於樹上,羣居。盔珠雞是分佈最廣泛者,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馬達加斯加島和阿拉伯地區的一小部分,現已馴化為家禽。其它6種為:白胸黑珠雞黑珠雞西非冠珠雞中非冠珠雞南非冠珠雞東非冠珠雞。分佈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
拉丁學名
Numididae
別    名
珍珠雞科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珠雞科
4屬
8種
命名者及年代
Sharpe, 1899
中文名
珠雞科
外文名
Guineafowls

珠雞科形態特徵

珠雞科
珠雞科(4張)
珠雞科是一科體長40-71釐米,體重700-1600克的大型鳥類。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佈白色點斑,如同珍珠。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鋭爪,善於行走和掘地尋食,跗蹠後緣具距。其中:鷲珠雞是珠雞科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因頭頸部像兀鷲而得名;黑珠雞屬有2種,成鳥的頭部和上頸部裸露,頭部淡黃色,頸部露出粉紅色的皮膚;冠珠雞屬有4種,它們的頭頂都有一個獨特的黑色捲曲的羽冠,其形狀根據物種而不同,頭部和頸部裸露的皮膚呈灰藍色,眼周和額頭和喉嚨有大片紅色斑點。全身羽毛為純黑色,上面布有密集的白色斑點。虹膜紅色,鳥喙粉色,腿爪灰色。盔珠雞是一種身體肥胖、頭小的中型陸生鳥類。頭頂有角質突起的骨質盔。頸部裸露,裸露處皮膚色深或粗糙有皺摺。 [1-2] 

珠雞科生活習性

不同的物種棲息於各種生態環境:原始雨林、熱帶草原、草原灌叢、森林、森林邊緣、次生林、河邊林地、森林帶及草原。開闊的散佈着灌木和樹木的稀樹草原或農田。
珠雞科的鳥類都是陸禽,喜歡羣居,在繁殖季節之外形成了大約25只的羣體。發生恐慌時會四處奔跑而不是飛離。然而,它們與大多數短翅和寬翅鳥類一樣,非常敏捷而且功能強大,能夠在必要時徘徊甚至向後飛。是一種能力很強的賽跑者,一天可以奔走10公里甚至更多。受到驚擾時,會大聲地發出粗暴的叫聲。
飲食由各種動植物食物組成,包括種子、水果、蔬菜、蝸牛、蜘蛛、蠕蟲、昆蟲、青蛙、蜥蜴、小蛇和小型哺乳動物。它們像家雞一樣,強大的爪子可以輕鬆的刨開土壤,找尋食物。
通常是一夫一妻制,盔珠雞偶爾有一雄多雌記錄。 [1] 

珠雞科分佈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萊索托、利比里亞、馬拉維、馬裏、毛里塔尼亞、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科特迪瓦、加納、多哥、烏干達、贊比亞。 [3] 
引進:澳大利亞、新西蘭、安提瓜和巴布達、巴林、佛得角、科摩羅、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葡萄牙、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西班牙、美國、美屬維爾京羣島。 [3] 
珠雞科分佈圖 珠雞科分佈圖

珠雞科下屬物種

珠雞科(4屬 8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鷲珠雞屬
Acryllium
G. R. Gray, 1840
1
Acryllium vulturinum
Hardwicke, 1834
黑珠雞屬
Agelastes
Bonaparte, 1850
2
Agelastes meleagrides
Bonaparte,1850
3
Agelastes niger
Cassin,1857
Guttera
Wagler, 1832
4
Guttera edouardi
Hartlaub, 1867
5
Guttera plumifera
Cassin, 1857
6
Guttera pucherani
Hartlaub, 1861Guineafowl
7
Guttera verreauxi
Elliot, 1870
Numida
Linnaeus, 1764
8
Numida meleagris
Linnaeus, 1758
[1]  [4] 

珠雞科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