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马甲鱼,是攀鲈科毛足鲈属鱼类,学名为珍珠毛足鲈,又叫马山克鱼、马三甲鱼、彩石线鳍鱼等。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部较大且略尖,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 [2]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嘴部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条纹。 [3]腹鳍已演化成为一对细细长长、金黄色的丝状触须。臀鳍长而宽,占到体长的2/3,始于腹鳍后,越向后越宽,直至尾鳍处。尾鳍后缘稍稍内凹,近似分叉。 [2]
珍珠马甲鱼来源于热带鱼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为最多。 [2]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而且需要的水温较高,最适水温为24-27℃,对水质要求是清澈透明,适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属杂食性鱼类,不择食,偏爱水蚤、摇蚊幼虫、线丝虫、水蚯蚓、虾籽、蟹籽等。 [4]
珍珠马甲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容易饲养,受水族爱好者的欢迎。 [2]
- 中文学名
- 珍珠马甲鱼
- 拉丁学名
- Trichogasterleeri
- 界
- 动物界
- 目
- 鲈形目
- 亚 目
- 攀鲈亚目
- 属
- 毛足鲈属
- 原产地
- 亚洲马来半岛
- 适合水温
- 20-30℃
简介
播报编辑
珍珠马甲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又叫马山克察颂和鱼、马三甲鱼、彩石线鳍鱼等。属鲈形目,攀鲈亚囯,攀鲈科,毛足鲈属。来源于热带鱼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为最多。珍珠马甲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它全身银灰色,体章项敬腹乃至各鳍边都镶嵌了珍珠状的灰色圆斑,缓缓游动时,全身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珠光宝气,显得格外雍容华贵,柔和迷人,因而被赞为珍珠鱼。它的色彩美丽誉击尤其是繁殖季节的雄鱼),容易饲养,付兰说戏所以广受水族爱好者的欢迎 [1]凳迎邀挨漏体套凶陵棕戒。
外形特征
播报编辑
珍珠马甲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部较大且略尖,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银褐色的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它的嘴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条纹。珍珠马甲的腹鳍已经演化成为一对细细长长、金黄色的丝状触须,有触觉功能,能探测周围有无障碍物和辨别食物,在平时可以前后左右地摆动,犹如盲者探路的竹杖,异常敏锐。在不游动时,触须也会轻轻飘动,好像女孩在梳理自己长长的辫子,异常美丽。臀鳍长而宽,占到体长(珍珠马甲鱼的成鱼体长可达12cm左右)的2/3,始于腹鳍后,越向后越宽,直至尾鳍处。尾鳍后缘稍稍内凹,近似分叉。
地理分布
播报编辑
生活习性
播报编辑
溶氧
珍珠马甲鱼和蓝星鱼、丽丽鱼一样,有褶鳃一类的辅助呼吸器官,可以在水面吞咽空气,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在含氧量较少的水中可安然无恙,能饲养在鱼体密度较高的水族箱中。同时,它们浮出水面吞咽空气的姿态也颇有伫目一顾的欣赏价值。
水温
这种鱼喜欢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而且需要的水温较高,适温范围为20~30℃,最适水温为24~27℃,对水质要求是清澈透明,适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所以在一些酸碱度偏高的环境中不能显现出美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