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珍溪鎮

鎖定
珍溪鎮,隸屬於重慶市涪陵區,地處涪陵區東北部,南至長江江心線與南沱鎮隔水相望,西與百勝鎮相連,北與長壽區、墊江縣毗鄰,東北與豐都縣接壤,距涪陵區政府駐地2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84.45平方千米。 [2] 
秦漢時,珍溪鎮境域屬為巴郡枳縣;2008年5月,中峯鄉、仁義鄉併入珍溪鎮。 [1]  截至2018年末,珍溪鎮户籍人口為82310人。 [2]  截至2020年6月,珍溪鎮下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興盛社區。 [1] 
珍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工業以食品加工、船舶製造、建築材料為主。 [1]  2018年,珍溪鎮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2] 
中文名
珍溪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涪陵區
地理位置
涪陵區東北部
面    積
184.45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興盛社區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80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G
人    口
8231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珍溪鎮建置沿革

秦漢時,為巴郡枳縣地。
唐宋時,為涪州涪陵縣地。
明代,屬涪州通濟裏。
清代,屬涪州羅雲裏;清末,置琛溪鎮。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涪陵縣第六區。
1950年初,屬涪陵縣第四區。
1953年3月以後,屬涪陵縣第五區。
1992年,分屬珍溪鎮及中峯、仁義2鄉。
2008年5月,中峯鄉、仁義鄉併入珍溪鎮。 [1] 

珍溪鎮行政區劃

2011年,珍溪鎮下轄興盛1個社區,東橋、西橋、洪湖、石牛、卷洞、三角、鬥力、永義、中樂、大興、杉樹灣、梨坪、萬靈、大林、河口、滴水、坪水、新灣、渠溪、水口、中峯、學堂、觀將、斑竹、劉家、百匯、蓮花27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191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珍溪鎮下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興盛社區、中峯社區、仁義社區、東橋村、西橋村、石牛村、卷洞村、三角村、鬥力村、永義村、中樂村、大興村、梨坪村、杉樹灣村、洪湖村、河口村、滴水村、新灣村、渠溪村、水口村、坪水村、學堂村、觀將村、斑竹村、萬靈村、百匯村、蓮花村、大林村, [3]  鎮人民政府駐興盛社區。 [1] 

珍溪鎮地理環境

珍溪鎮位置境域

珍溪鎮地處涪陵區東北部,南至長江江心線與南沱鎮隔水相望,西與百勝鎮相連,北與長壽區、墊江縣毗鄰,東北與豐都縣接壤,距涪陵區政府駐地2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84.45平方千米。 [2] 

珍溪鎮地形地貌

珍溪鎮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珍溪向斜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分為沿江及中部的河谷淺丘、西北部後山部分的低山丘陵;主要山脈有西巴山;境內最高點白楊溝山頂位於西北部,海拔789.5米;最低點長江邊渠溪口位於東部薛家村,海拔175.0米。 [1] 

珍溪鎮氣候

珍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7.5℃,1月平均氣温6℃,極端最低氣温-3.8℃(2008年1月19日);7月平均氣温29.4℃,極端最高氣温43.5℃(2006年8月27日);平均氣温年較差31.0℃,生長期年平均350天,無霜期年平均298天,最長達310天,最短為28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90.0小時,常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6月最多。 [1] 

珍溪鎮水文

珍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主要河道有長江及支流珍溪河、渠溪河、碧溪河、小珍溪4條,總長61.1千米;二級河有鹽井溪等3條,總長18.2千米,河流總長度(含長江過境)97.8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長江,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梨坪、西橋、興盛、東橋、渠溪、水口、百匯、觀將、學堂9個地方,長18.5千米,流域面積181.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3500立方米/秒。 [1] 

珍溪鎮自然災害

珍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冰雹、地質滑坡等;乾旱災害年均發生1次,有25—40天不等的高温伏旱天氣,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2006年6—9月,持續時間90余天,最高氣温達43℃,造成珍溪鎮糧食減產650噸,直接經濟損失820萬元。 [1] 

珍溪鎮自然資源

珍溪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灰石、煤、鐵、銅,其中石灰石儲量0.1億噸以上,已經開發的有石灰石礦,位於杉樹灣村3組,礦區面積0.1平方千米;境內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陸棲動物有200餘種;水生動物有7目12科52種,主要有青鯉、草魚、白鰱、鱅魚、烏鱧、圓口銅魚等;境內亦是“第三紀植物避難所”地區之一,孑遺植物有芒萁、裏白、金毛狗、鳳尾蕨、石松、海金沙等蕨類,裸子植物中有水杉、銀杏等。 [1]  珍溪鎮有森林面積22000公頃。

珍溪鎮人口

2011年,珍溪鎮總人口8.3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5萬人,城鎮化率23.4%;另有流動人口3600人。總人口中,男性43074人,佔51.6%;女性40461萬人,佔48.4%;14歲以下13942人,佔16.7%;15—64歲59181人,佔70.8%;65歲以上10412人,佔12.5%;以漢族為主,達8.35萬人,佔99.93%;有土家、苗等9個少數民族,共57人,佔0.07%;超過10人的有土家、苗2個少數民族,其中土家族3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6.1%;苗族10人,佔17.5%。2011年,珍溪鎮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0.2人。 [1] 
2017年末,珍溪鎮常住人口為60054人。 [4] 
截至2018年末,珍溪鎮户籍人口為82310人。 [2] 

珍溪鎮經濟

珍溪鎮綜述

2007年,珍溪鎮總產值為16376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31802萬元,佔總產值的19.5%,是1986年的9倍多;工業總產值為77604萬元,佔總產值的47.4%;第三產業總產值為54360萬元,佔總產值的33.2%。
2011年,珍溪鎮地方財政總收入2247萬元,比2010年增長2.3%。2011年,珍溪鎮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150元,比2010年增長22.4%。 [1] 
2018年,珍溪鎮有工業企業60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2] 

珍溪鎮農業

2011年,珍溪鎮有耕地面積6.6萬畝,人均0.8畝;林地面積7.8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3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000萬元(1980年價),2011年達到5.1億元(當年價)比2010年增長23.3%,農業增加值0.96億元,佔生產總值的3.6%。珍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珍溪鎮生產糧食3.5萬噸,人均418.8千克,其中稻穀1.4萬噸,玉米1.1萬噸,薯類0.9萬噸。珍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青菜頭、蔬菜等。2011年,珍溪鎮青菜頭種植面積7.8萬畝,產量18.0萬噸;蔬菜種植面積8.0萬畝,產量19.5萬噸。珍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珍溪鎮生豬飼養量12.2萬頭,年末存欄5.6萬頭;羊飼養量0.7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牛飼養量0.3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126.5萬羽,上市家禽64.9萬羽。2011年,珍溪鎮生產肉類5534.5噸,其中豬肉5407.1噸,牛肉78.3噸,羊肉49.2噸;畜牧業總產值2.1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1.5%。2011年,珍溪鎮水果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1.6萬噸,主要品種有柑橘、龍眼和梨子,其中柑橘1.3萬噸,梨子0.3萬噸。 [1] 

珍溪鎮工業

珍溪鎮工業以食品加工、船舶製造、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珍溪鎮工業總產值18.1億元,比2010年增長37.5%,工業增加值4.94億元。企業42家,職工217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9億元,比2010年增長16.7%。 [1] 

珍溪鎮商貿

2011年末,珍溪鎮有商業網點168個,職工2820人。2011年,珍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5.9億元,比2010年增長20.0%;集貿市場6個,年交易額10.2億元,比2010年增長21.0%。2011年,珍溪鎮出口總額1035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90.3%,主要出口產品為榨菜,銷往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 [1] 

珍溪鎮金融

2011年末,珍溪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2011年末,珍溪鎮境內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3.9億元,比2010年增長24.0%;各項貸款餘額9500萬元,比2010年減少55.8%。 [1] 

珍溪鎮社會事業

珍溪鎮教育事業

珍溪鎮的教育事業源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設有“珍溪場公立兩等小學堂”。涪陵解放後繼續開辦小學。1958年,置珍溪鎮中心校,學校佔地15520平方米。
2011年末,珍溪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2797人,專任教師108人;小學7所,在校生316人,專任教師2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356人,專任教師17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珍溪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883萬元,比2010年提高25個百分點。 [1]  珍溪鎮內設有重慶市涪陵第十二中學校。

珍溪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珍溪鎮有科技人才15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4人,經營管理人才11人,技能人才38人,農村實用人才64人。 [1] 

珍溪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珍溪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8個;鎮圖書室1個,村圖書室28個,藏書17.5萬冊,專兼職的圖書管理員29人。2011年末,珍溪鎮有塑膠籃球場2個,水泥籃球場42個,健身步道3條;100%的城市社區和1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0%。2011年末,珍溪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共安裝有廣播喇叭306只,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0%;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4萬户。 [1] 

珍溪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珍溪鎮有衞生院、民辦醫院各3所,村衞生室28個;有公立衞生機構牀位10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2張,固定資產總值20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1人、執業(助理)醫師0.2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珍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9萬人次,住院手術93台次,出院病人2600人次。2011年,珍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5.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2.6%,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4470人,參合率97.7%;孕產婦死亡率0.0/10萬。 [1] 

珍溪鎮社會保障

2011年,珍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541户,人數1272人,年支出315.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0%,月人均207元,比2010年增長17.0%;大病臨時醫療救助70人次,發放救助金額4.5萬元,比2010年增長30.0%;民政部門特定人羣醫療救助1792人次,共支出514.5萬元,比2010年增長36.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57户,人數3378人,支出32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6.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7人,支出57.5萬元,比2010年增長81.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3人,支出52.704萬元,比2010年增長18.8%;農村醫療救助179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54人次,共支出2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1%;農村臨時救濟250人次,支出8萬元,比2010年增長18.6%;國家撫卹、補助優撫對象40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95.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0%;社會福利費11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0%;有敬老院4家,牀位123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1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5萬人,參保率95.3%。 [1] 

珍溪鎮人民生活

2007年,珍溪鎮農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1.2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8.6平方米。

珍溪鎮交通

2011年末,珍溪鎮有杉涪路、涪豐路北線和涪墊路北線3條縣道過境,境內總長48千米;有鄉道18條,總長45.7千米。 [1] 
珍溪鎮地圖

珍溪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珍溪鎮因場鎮西面的蚌殼溪在古代盛產珍珠而得名。 [1] 
  • 文物古蹟
萬安寨建於明清朝時期期,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9月,在方家村二組大石盤處發掘出西漢墓一處,出土文物73件,其中有蒜頭壺、銅鼎、銅勺等珍貴文物。2002年6月,河南開封文物隊在薛家村三組崖口處發掘出一批文物,主要有陶俑、舞俑、吹簫俑、陶豬圈、陶馬、耳杯、五株幣等陶、銅器近30件。

珍溪鎮風景名勝

珍溪鎮主要景點有萬天宮、施家祠堂、宴家院子、萬安寨、革命烈士紀念塔等景點,施家祠堂在清朝未年曾產生過施家三代翰林。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0143-0145.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39.
  • 3.    珍溪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18]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