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珍州

鎖定
珍州,唐朝所置縣郡,與夜郎相鄰,今屬地貴州省正安縣。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據蜀稱帝,改珍州之“珍”為“真”,稱真州思寧等處長官司(等於今縣地)。
中文名
珍州
朝    代
唐朝
類    別
郡縣

珍州珍州由來

珍州最早建置於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官方採納渝州萬壽縣人的建議,“開山洞”而置播川鎮。因川中有座山叫降珍山,於次年改播川鎮為珍州,這是珍州州名之始。對珍州州名的由來還有一種説法,就是為了紀念東漢先賢尹珍而取其名為州名,意在弘揚其教化育人的精神理念。應該説以上兩種説法都有道理,前者重區域內地理標誌而顯名,後者則側重於帶有政治色彩的管理理念而樹立楷模。

珍州歷史沿革

説到正安的歷史沿革,人們説得最多的應該要算“珍州”了,譬如“古珍州”、“珍州舊地”等等,許多特定場合還自稱為“珍州兒女”,其中融匯了人們很深厚的地緣情愫以及對歷史的惦念。但是,珍州作為由唐至宋600多年間地方行政建制,其行政級別、治轄區域、州治治所、管理體制等方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作為正安人,很有必要全面瞭解珍州600多年的演變過程。
珍州最早建置於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官方採納渝州萬壽縣人的建議,“開山洞”而置播川鎮。因川中有座山叫降珍山,於次年改播川鎮為珍州,這是珍州州名之始。對珍州州名的由來還有一種説法,就是為了紀念東漢先賢尹珍而取其名為州名,意在弘揚其教化育人的精神理念。應該説以上兩種説法都有道理,前者重區域內地理標誌而顯名,後者則側重於帶有政治色彩的管理理念而樹立楷模。
珍州初設時其行政級別為地(州)級,下轄夜郎、麗皋、樂源三個縣。正安屬樂源縣境。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珍州為夜郎郡,治轄沒有改變,但隨後即與東北面的溱州合併為溱溪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將夜郎郡分出另設建制仍名珍州,治轄如前。元和二年(807年),又撤去珍州併入溱州,州治在今綦江南部的黔渝界上,領榮懿、扶歡、樂源、麗皋、夜郎五個縣,正安仍屬樂源縣。
自唐中後期開始,因王朝統治衰弱,之前一直被列為經制州管理(即由朝廷直接派流官經理節制)的溱州地域,逐漸變為羈縻州管理(即由地方民族首領自治管理,相當於之後的土司制度),並且這種管理方式一直持續到明萬曆年間“平播之戰”後明王朝實行“改土歸流”方才終止。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實際統治溱州地域的土著酋長田景遷“以地內附”(即獻出治轄地域歸附朝廷),朝廷賜名珍州,封田景遷為珍州刺史,領夜郎、麗皋、榮德、樂源四縣。開寶元年(968年),田景遷説本州多火災,請求改為高州(一説為“西高州”),又稱夜郎郡。大觀二年(1108年),夜郎郡以及遵義市地域內又有三個土著首領向朝廷“獻地”表示歸附,朝廷即以楊光榮獻地置播州,以楊文貴獻地置遵義軍,以駱世華、駱文貴獻地復置珍州。此時的珍州初領樂源一縣。宣和三年(1121年)領樂源、綏陽兩縣及遵義砦,治所樂源,在今仁懷東南,正安仍屬樂源。南宋鹹淳(1265--1274年)末年,珍州及所屬兩縣劃屬播州,又稱樂源郡。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或稍後,置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仍隸播州。順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佔據巴蜀及播州之地的明玉珍建大夏政權,因避諱改珍州思寧等處長官司為真州。這是歷史上包括正安在內的區域在地方行政建制上以珍州為州名的終止。之後才是真州長官司、真安州、正安州、正安縣的地方行政建制及名稱的歷史演繹。  [1]   
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為真州長官司,隸屬播州。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歸流”,改為真安州,屬遵義軍民府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為正安州,4年後隨遵義隸屬貴州布政使司,始入黔版圖。正安 之“正”,在清代讀“正”(音真,亦如正月讀真月,想系避諱之故)。正安縣也由此得名。
《唐書·地理志》載:“貞觀六年(公元624年)開山洞、置珍州、置夜郎、麗皋、樂源三縣。“《元和郡縣誌》(公元813年成書)載:“珍州管縣三:夜郎、麗皋、樂源。”天寶元年(742年)改珍州為夜郎郡,以郡治為夜郎縣(今貴州桐梓縣屬夜郎鎮所在地夜郎壩)。乾元初復珍州,五代入蠻。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