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珊瑚藻屬

鎖定
紅藻門珊瑚藻科的一屬。藻體鈣化易碎,完全或部分羽狀分枝,明顯分節,節間髓絲直走,由多列等長的細胞橫帶組成;孢子囊生殖窩及雌、雄生殖窩均單孔,它們都是軸生在小枝頂部,生殖窩通常不具角突。
中文學名
珊瑚藻屬
植物界
紅藻門
紅藻綱
亞    綱
真紅藻亞綱
珊瑚藻目
珊瑚藻科
珊瑚藻屬

珊瑚藻屬植物簡介

珊瑚藻屬
珊瑚藻屬(7張)
屬於紅藻門(Rhodophyta)、真紅藻亞綱Florideae)、珊瑚藻科(Corallinaceae)的一屬,藻體直立,常呈簇狀,以其皮殼狀基部固着於海石上或中潮帶的石沼中,紫紅色,藻體作二叉或三叉羽狀分枝,近基部節間圓柱形,在較上部的節間扁壓,近楔形,孢子囊及雌、雄性生殖窩均軸生在小枝頂部,生殖窩通常不具角突。 [1] 

珊瑚藻屬種類分佈

珊瑚藻屬
珊瑚藻屬(5張)
本屬約有25種,中國有3種。分別為分別為珊瑚藻、小珊瑚藻和無柄珊瑚藻。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珊瑚藻。另外,我國研究者對大連沿海珊瑚藻資源進行調查時,發現了分佈於大連長興島的鱗形珊瑚藻,同屬珊瑚藻屬,為我國珊瑚藻屬新記錄種。 [2] 

珊瑚藻屬珊瑚藻

藻體直立叢生,鈣質化,略帶粉紅色,高3~6cm。主枝及側枝均具關節,其上對生出羽狀分枝或小枝,節間基部圓柱形,上端略廣展,枝頂端的節間圓柱狀,頂端略平;次生分枝狹窄,圓柱形,節間不鈣化。 生活於中潮帶岩礁上或石沼內,沿海略有分佈。 全藻供藥用。 可作為驅蛔蟲藥。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廣泛分佈,從赤道到兩極,而且在800米的水深處也發現其生長。 [1] 

珊瑚藻屬鱗形珊瑚藻

形態特徵:藻體紫色或紫紅色,高約 2~3 cm,復羽狀分枝,主枝節間部扁壓,有明顯的中肋,主枝節長 0.3~0.6 mm,寬0.4~0.9 mm,寬約為長的 0.7~1.0 倍,主枝的下部兩側小羽枝對生,棒槌形,頂端鈍圓,長約 1 mm,寬約 0.2~0.3 mm,長約為寬的 3~5倍,藻體上部分枝比下部長。主枝的節間部由7~9層髓細胞構成。細胞長 35~90 μm。主枝節長 220~350μm,寬 240~410μm。
雌雄異株,生殖窩着生在小羽片的先端,在節間部的表面也有生殖窩的分佈。軸生型。生殖窩內徑為 220 ~360 μm,高 220~310 μm,四分孢子囊長 120 ~160μm,直徑 34~74 μm,雄性生殖窩內直徑 160~420 μm,高 150~240 μm。果孢子囊生殖窩內徑 215~330 μm,高 130~265μm,融合細胞厚 4~10 μm,直徑 120~195μm,融合細胞一般在藻體的邊緣部位形成,果孢子囊直徑 52~80μm。
習性:着生在低潮帶的岩石或石沼中。藻體密集叢生。 [1] 
參考資料
  • 1.    王宏偉,徐冬燕,李瑩,徐娜. 中國珊瑚藻科2個新紀錄種——鈍頂叉節藻和鱗形珊瑚藻[J].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02):228-230.
  • 2.    徐冬燕. 遼寧沿海珊瑚藻科分類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