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珊瑚狀麒麟菜

鎖定
珊瑚狀麒麟菜(Eucheuma arnoldii Weber -van Bosse,1928)的藻體叢生,體下部匍匐,但分枝直立向上;整個藻體相互纏結成團塊狀,覆蓋於生長基質上;藻體深紫紅色,完整的藻體外形像鹿角珊瑚,膠質或肉質。生於低潮線下數米深處的鹿角珊瑚等珊瑚枝上。
中文名
珊瑚狀麒麟菜
拉丁學名
Eucheuma arnoldii Weber -van Bosse,1928 [2] 
別    名
柏狀麒麟菜
植物界
紅藻門
紅藻綱
杉藻目
紅翎菜科
麒麟菜屬
珊瑚狀麒麟菜

珊瑚狀麒麟菜形態特徵

珊瑚狀麒麟菜外形特徵

珊瑚狀麒麟菜的藻體外形
珊瑚狀麒麟菜的藻體外形(2張)
藻體叢生,體下部匍匐,但分枝直立向上,彼此附着或附着於其他物體上,因此,整個藻體相互纏結成團塊狀,覆蓋於生長基質上;枝圓柱形,主枝徑5~7mm,分枝徑2~3mm,通常側生,覆蓋以短圓錐狀的小枝,小枝彼此規則分佈,形成明顯的節和節間,在節處常形成一輪,因節間部分短,輪生枝常彼此重疊,輪生分枝有時不明顯;藻體深紫紅色,完整的藻體外形像鹿角珊瑚,膠質或肉質,製成的臘葉標本不易附着於紙上。 [1] 

珊瑚狀麒麟菜細部特徵

藻體內部橫切面觀,髓部由大而不規則圓形細胞組成,胞徑166~216μm × 116~183μm,中間雜有小細胞,胞徑50~100μm,無假根狀中軸,皮層細胞小,2~3層,卵圓形或近圓形,10 × 16μm,排列緊密;藻體縱切面觀,髓部由不規則長卵形或長柱形的大細胞,216~332μm × 116~232μm和小細胞,116μm × 66μm構成。 [1] 

珊瑚狀麒麟菜生殖特徵

珊瑚狀麒麟菜的細部結構圖
珊瑚狀麒麟菜的細部結構圖(4張)
四分孢子體較營養體之小枝更密,顏色稍淺,典型輪生,且稍粗壯,主枝徑6~7mm,分枝徑3~4mm;四分孢子囊生於皮層細胞中,切面觀幼囊卵形,26μm × 16μm,成熟後長圓柱形,66~73μm × 26~33μm,層形分裂,囊周皮層細胞稍作變態延長。囊果體枝粗3~7μm,頂端漸細,藻體四面均有囊果突起,圓球形,頂部稍下陷,徑1~2mm,囊果切面觀,中央為一個大的融合胞,由中央融合胞產生的產孢絲輻射狀分佈,果孢子囊成束、成堆,外被囊果被;在一個突起中可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囊果,成熟的果孢子由囊果孔放出。精子囊未見。 [1] 

珊瑚狀麒麟菜生長環境

珊瑚狀麒麟菜生於低潮線下數米深處的鹿角珊瑚珊瑚枝上。 [1] 

珊瑚狀麒麟菜分佈範圍

珊瑚狀麒麟菜產自中國海南省西沙羣島南沙羣島台灣省日本琉球羣島以南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以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