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珊毒蛾

鎖定
珊毒蛾,Lymantria viola Swinhoe,是毒蛾科毒蛾屬的一種昆蟲。雌蛾前翅粉白色,斑紋淺棕色,基部有2個珊瑚紅色和中色斑,中室中央有1個圓斑,橫脈紋新月形;後翅橙黃色具黑褐色橫脈紋和亞端線。雌蛾頭部黃白色,額部淺褐色;下唇須、複眼周圍和觸角基部淺珊瑚紅色。頭部與胸部間有1條淺珊瑚紅色線,腹部淺珊瑚紅色。
中文名
珊毒蛾
拉丁學名
Lymantria viola Swinho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毒蛾科
亞    科
毒蛾亞科
毒蛾屬
珊毒蛾

珊毒蛾形態特徵

翅展 雄42--47mm,雌90--98 mm。
形態 雄蛾前翅黃白色,除橫線兩側和翅脈以外密佈淺黑灰色或棕褐色鱗片,斑紋棕褐色;基線較直,微外斜,內側中央有一黑點;內線微外彎;中室中央有一黑褐色圓斑,斑周圍黃白色;橫脈紋腎形;外線、亞端線和端線較寬,鋸齒形;緣毛黑白相間。後翅橙黃色或粉橙黃色具褐色斑紋;橫脈紋黑褐色;亞端線由一列半圓形黑褐色斑組成;外緣有黑色小點;緣毛黃色。雌蛾觸角黑褐色;下唇須珊瑚紅色,第二節外側和第三節端部白色;頭部黃白色,前面淺棕色;複眼周圍和觸角基部淺珊瑚紅色;頭部與胸部問有一淺珊瑚紅色線;胸部有淺珊瑚紅色和黑棕色斑;腹部淺珊瑚紅色;產卵管棕褐色;足黃白色有淺珊瑚紅色和黑褐色斑。前翅粉白色,斑紋棕色;基部有兩個珊瑚紅色斑和兩個棕色斑;基線淺棕色,在中室折角;內線僅在中室前現一淺棕色斑;橫脈紋淺棕色,新月形;翅前緣中央有一淺棕色斑;外線淺棕色,在前緣較寬,其餘部分不清晰;亞端線淺棕色,由一列間斷的角形斑組成;端線由一列淺棕色圓形斑或長圓形斑組成;翅前緣和外緣淺珊瑚紅色。後翅淺珊瑚紅色具淺棕色斑紋,翅基部淺黃色;橫脈紋與亞端線淺棕色;外緣珊瑚紅色。
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背面中央窄,兩側寬,呈三角形;抱器瓣基半部寬闊,端半部兩叉狀,頂端尖鋭,背側突背緣中部有一齒狀突;囊形突不發達;陽莖圓筒形。
卵直徑約1.1 mm。初產時呈黃白色,孵化前變灰黑色。卵塊外被雌蛾腹部末端淡黃色絨毛。
老熟幼蟲體長42--70 mm;頭部寬6.5 mm。頭部灰褐色具大量黑褐色小點。體灰黑色或黑褐色帶灰白色;體腹面及足紅褐色。前胸X毛瘤發達,上生黑褐色長毛束,向前伸;其餘每節各毛瘤上生黑褐色短毛叢。腹足趾鈎單序中帶。
蛹體長22--40 mm。初產時呈黃白色,孵化前呈紅褐色或黑灰色。卵塊外被黃白色或黑褐色絨毛。臀棘鈎狀發達。
觀察標本 2♂♂,湖南通邁、1981.Ⅹ.5、陸友軍採;2♂♂,廣西武鳴六萬林場、1200m、1981.Ⅸ.29~Ⅹ.20、馬進德、常玉芳採;6♂♂3♀♀,廣西苗兒山、1200m、1988.Ⅶ.14、王子清、方承萊採;2♂♂,廣西上思紅旗林場、900m、1999.Ⅴ.28、張彥周採;1♀,四川峨眉山、800~1000m、1957.Ⅶ.18、朱復興採;1♂,雲南西雙版納勐遮、1200m、1958.Ⅳ.2、蒲富基採。

珊毒蛾分佈範圍

珊毒蛾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武隆);(秀山)。 [1] 

珊毒蛾生活習性

油茶毒蛾一年3代,以卵在樹冠中或下層1米以下的萌芽枝條或葉背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蟲羣集危害,老熟後於5月中旬羣集樹下,在枯枝落葉下,根際四周土中化蛹。5月下旬羽化,卵產在葉背或樹幹上。每雌產卵50至300粒成一卵塊,上覆尾毛。6月中旬2代幼蟲孵化,7月中旬化蛹,8月上旬羽化,8月中旬3代幼蟲孵化,9月下旬化蛹,10月上旬羽化。主要天敵有茶毛蟲黑卵蜂、赤眼蜂、茶毛蟲絨繭蜂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