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玫瑰黑斑病

鎖定
玫瑰黑斑病是由薔薇雙殼引起的、發生在玫瑰的病害。該病以危害葉片為主,其次是葉柄、葉梢、幼嫩枝和花梗。 [1] 
玫瑰黑斑病繫世界性病害,中國各地均有發生。在中國南方和北方等地均發病較重,該病使葉片發黃早落,夏季4-5月和夏末8-9月病害嚴重時,葉片能全部落完,使玫瑰秋季開花遭到毀滅性打擊,並嚴重削弱樹勢。 [1] 
玫瑰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因地制宜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強化管理,優化生境;清除病殘,減少病原;藥劑防治(隔10-15天1次,防治4-5次)等。 [1-2] 
中文名
玫瑰黑斑病
病    原
薔薇雙殼
為害部位
葉片、葉柄、葉梢、幼嫩枝和花梗
危害作物
玫瑰

玫瑰黑斑病病原特徵

3分生孢子盤4分生孢子 3分生孢子盤4分生孢子
玫瑰黑斑病病原為(學名:Diplocarpon rosae Wolf),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為薔蔽盤二孢(學名:Marssonina rosae),異名薔蔽放線孢(學名:Actinonema rosae (Lib.) Fr.)。均屬半知菌亞門菌。子囊盤生在寄主角質層下,暗褐色圓形,直徑100-250微米。子囊圓筒形,有短柄,大小(70-80)微米×15微米。側絲線形,具隔膜,頂端膨大。子囊孢子矩圓形或橢圓形,雙胞,大小不等,分隔處縊縮,無色,大小20-25微米。分生孢子盤也生在角質層下,多與菌絲相連,分生孢子梗短,不明顯,無色;分生孢子長卵形至橢圓形,雙胞無色,大小不一,分隔處略縊縮,多數一端細胞較狹小,直或稍彎。該菌致病力差異明顯,世界上有3個小種。在中國,南方的病菌致病力較北方的強。 [1] 
除侵染玫瑰外,此病原還危害月季、薔薇、金櫻子、刺梨、黃刺玫等。 [1] 

玫瑰黑斑病為害症狀

玫瑰黑斑病以危害葉片為主,其次是葉柄、葉梢、幼嫩枝和花梗。葉片染病初生褐色小點,擴展後呈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2-15毫米或更大,邊緣放射狀,有時病斑周圍葉肉組織大面積變黃。後期病斑上生黑色有光澤的皰狀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盤。葉柄嫩枝染病病斑長橢圓形至條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周圍組織略皺曲。花梗、花萼染病病斑小,不明顯。病情嚴重時葉片大量脱落,致枝條光禿,樹勢衰弱乃至全株枯死。 [2] 
玫瑰黑斑病

玫瑰黑斑病分佈範圍

世界各地均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於北京、山東、四川、廣東、上海、浙江、雲南、吉林等省(市)。 [3] 

玫瑰黑斑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病莖及芽鱗上越冬,中國北方冬季温室內病株也是來年露地栽培月季的初侵染源。此外,莖部病斑常隨苗木、枝條傳帶至新園。有性階段只在較冷地區偶爾出現,在侵染循環中作用不大。 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借風雨、澆水濺射、昆蟲及操作人員、工具傳播,葉面上有水膜,温度適宜,分生孢子經6-10小時即萌發,產生芽管,直接侵入角質層,菌絲在寄主角質層與表皮細胞間生長,以吸器伸入表皮細胞和柵欄細胞吸取養分。病害潛育期3-10天,約2周後病葉開始脱落。 [4] 

玫瑰黑斑病流行規律

玫瑰黑斑病發病最適温26℃左右,温暖、多雨、霧及多露條件下病害擴展迅速且發病重。植株過密、葉面噴水量大、滯水時間長易發病。在中國,北京地區5月中旬發病,7-9月進入發病盛期,10月後逐漸減輕並停止擴展;長江流域5-6月和8-9月出現2個發病高峯;華南可終年發生。此外,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1]  [5] 

玫瑰黑斑病防治方法

玫瑰黑斑病農業防治

  • 因地制宜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玫瑰不同品種之間存在着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各地不同環境條件下可適當選擇適宜的品種作為主栽品種,也可根據實際需要,搭配種植,以延緩該病的擴展蔓延。如黑千層、日輝,伊莎貝爾、伊麗莎白、黑旋風、芝加哥和平等,都具有葉色深綠、蠟層厚的抗病性狀,可因地制宜,選擇栽植。 [1]  [5] 
  • 強化管理,優化生境:加強管理,適時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修剪,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小濕度,避免葉面存水。 [1] 
  • 清除病殘,減少病原:隨時清除病落葉並集中燒燬,秋季徹底剪除病枝。 [1] 
  • 加強盆栽管理:盆栽玫瑰10月下旬入室,選留3-5條健壯枝,從10-15釐米處剪去,置室內暗處控肥水,只要不結冰即可越冬。 [1] 

玫瑰黑斑病化學防治

  • 藥劑防治:春季發芽前對植株及地面噴灑波美3度石硫合劑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以殺死病菌,月季展葉時或初發病時噴灑40%波爾多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液或14%多菌銅300倍液、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4-5次。 [2] 
參考資料
  • 1.    杜愛華,高九思.玫瑰黑斑病的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第21期).144.
  • 2.    羅漢鋼.觀賞植物農藥使用手冊.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4:226
  • 3.    周茂繁.中國藥用植物病蟲圖譜.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66
  • 4.    賈慧春.月季、玫瑰黑斑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J].現代園藝,2008,(第8期).33.
  • 5.    任自忠等.新編植物保護實用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0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