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麻子

鎖定
王麻子品牌始創於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是中華老字號。其傳統鍛制技藝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2011年1月26日,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18]  2020年5月,老字號王麻子由民營企業傳承。 [13]  2023年9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關於公佈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的通知,百年廚刀專家王麻子通過“中華老字號”複核。 [20] 
王麻子總裁吳勄立足行業發展,代表刀剪行業頭部品牌發聲,吳勄特別強調,王麻子作為中華老字號民族品牌的翹首,有責任有義務推動民族品牌的偉大復興,實現品牌強國。 [15] 
中文名
王麻子 [8] 
所屬行業
刀剪 [17] 
創立時間
1651年 [9] 
俗    語
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 [7] 
申請/註冊號
534644 [8] 
申請日期
1989年11月21日 [8] 
註冊公告日期
1990年11月20日 [8] 
總部地點
北京 [17] 
獲    評
中國廚刀專家、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銀質獎 [3]  [17]  [20] 

王麻子品牌歷史

王麻子始創於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數百年來,其刀剪產品以刃口鋒利、經久耐用而享譽民間。
始創於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北京廚刀品牌—王麻子,長期專注於廚房刀具研究,是一家專業從事廚刀研發設計、智能製造、市場營銷及提供技術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中華老字號”最具代表性品牌之一,歷代口碑相傳的王麻子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56年,在公私合營的背景下,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設立,成為昌平區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此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王麻子的刀剪依然是百姓家中的搶手貨,最紅火時,一個月可以賣出7萬把菜刀、40萬把剪子。1985年,王麻子剪刀廠還被當時的國家內貿部批准為中華老字號 [9-11] 
1956年3月4日,毛主席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的好東西搞掉了的一定要來個恢復,而且恢復的更好一些”。
12月7日,毛主席對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進一步強調指出:“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
同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聯合在一起,統一使用“王麻子”商標,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為王麻子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成立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註冊“王麻子”商標。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廠,後又在北郊沙河建起了新廠房,充實了設備,進一步改進工藝,使產品質量更上一層樓,因此,更加受到用户的歡迎,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各國。
1964年,北京市政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擴大生產能力,在昌平沙河鎮重新建廠。
1965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遷至昌平沙河鎮 [6]  ,步入了規模化生產的軌道。
1979年,王麻子刀剪廠的產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1980年,榮獲國家銀質獎。
1984年,經全國評比,王麻子“黑老虎”剪刀名列全國第一。
199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與其它企業投資成立了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由公司統一經營“王麻子”刀剪產品。
2006年,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對下屬生產廠的調整,蓄勢待發,加快發展。
21世紀初,被國內新媒體節上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百年品牌”、被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遊客心中北京十大必購旅遊商品”、在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榮獲“最受歡迎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獎”等。 [2] 
2020年3月,北京文教器材廠在北交所掛牌轉讓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100%股權。經過385輪的激烈競價,股權最終被北交所以及專業服務機構等簽署股權轉讓合同。 [9-10] 
2020年,王麻子作為“出口免驗企業”,累計生產超50億把刀具,產品暢銷全球48國。王麻子在傳承非遺鍛造工藝的同時,融入了當代領先的制刀技術。未來,王麻子將繼續傳承百年文化以弘國粹,再創百年廚刀專家輝煌,譜寫時代新篇章。 [1]  [4]  傳統工藝結合領先技術,鑄就王麻子,再續百年廚刀輝煌。
2020年12月,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王麻子品牌“中國廚刀專家”榮譽稱號。 [2] 
2022年,王麻子成為中國集成廚電峯會獨家禮品供應商。 [15] 
2022年,王麻子在渠道變革上,吳勄總裁提出並推行“新型藍海的渠道創新”經營理念思想,改變過往“變道”、“彎道”超車的思維,直接“換道超車”實現“撐杆跳”。 [15] 
2023年3月17日,王麻子智造基地暨年產6000萬支廚刀示範項目奠基儀式在陽江舉行。王麻子新智造基地預計在2025年初建成投產,建成後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達產後年產刀具6000萬把,產值達10億餘元。 [16] 
2023年9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關於公佈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的通知,王麻子通過中華老字號複核。 [20] 
近400年來,王麻子始終以匠心澆築品質,鑄就國人心中廚刀專家美譽。現在,王麻子斥資5億元打造全新智造基地,這座標杆工廠也將成為王麻子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又一關鍵里程碑。“王麻子旨在開創行業之先河,引領中國刀剪行業進一步升級轉型。項目建成後,將從多方面、多維度為王麻子市場賦能。”鍾嘉良介紹,智能製造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科技應用在新基地的生產、管理中,形成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 [22] 
王麻子新智造基地計劃總投資5億元,佔地面積約9.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生產性廠房、辦公樓、研發樓、宿舍樓等,預計在2025年初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主要生產高端餐廚用品,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及出口,達產後年產能三千萬把刀具、預計年產值超10億元,為當地創造税收逾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00餘人次。“王麻子旨在開創行業之先河,引領中國刀剪行業進一步升級轉型。項目建成後,將從多方面、多維度為王麻子市場賦能。”王麻子總經理鍾嘉良介紹,智能製造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科技應用在新基地的生產、管理中,形成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王麻子智造基地將運用ERP、MES等智能化系統,開設下料、焊接、水磨、幹磨、開刃、包裝等多條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全新的智能化生產線將顛覆傳統生產模式,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週期,減少傳統人力的輸出和操作風險,同時確保產品的精確性和標準性,為王麻子廚刀產品提供強而有力的品質保障。 [22] 

王麻子品牌榮譽

王麻子1980年榮獲國家優質產品最高獎;
1985年王麻子刀剪廠被國內貿易部批准為中華老字號;
1990年獲首屆輕工博覽會金獎。 [14] 
21世紀初,王麻子被國內媒體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百年品牌”、被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遊客心中北京十大必購旅遊商品”、在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榮獲“最受歡迎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獎”等。 [2] 
2020年“王麻子”以全新的形象耀世登場,並斬獲“中國廚刀專家”榮譽稱號。 [17] 
2023年9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關於公佈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的通知確定了複核結果,並予公佈,百年廚刀專家王麻子入選中華老字號。 [20] 
吳敏榮獲“2023中國傑出營銷人金鼎獎” 吳敏榮獲“2023中國傑出營銷人金鼎獎”
2023年12月08日,王麻子總裁吳敏榮獲“2023中國傑出營銷人金鼎獎”。 [23] 

王麻子申報非遺

2007年,北京昌平區“王麻子”剪刀製作工藝申報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國家級和市級專家論證。來自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北京市工藝美術協會的專家與學者共同討論,並同意項目申報。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王麻子剪刀鍛制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23年11月,商務部網站公佈了《商務部等5部門關於公佈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的通知》,中華老字號王麻子複核結果為通過。 [19] 

王麻子產品特點

王麻子剪刀表面烏黑油亮,刀口鋒利、被羣眾譽為“黑老虎”。這種剪刀的特點是:軸粗有力,剪尖靈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倦,刃薄鋒利,頭長把寬,輕鬆口順,經久耐用。
五大升級
1.標準升級:達到歐盟食品級安全標準;
2.鋼材升級:選用德國1.4116鋼材,品質追求,只為更好;
3.鋒利升級:鋒利度提升超139%,達國際鋒利度測試ISO8442-5標準;
4.耐用升級:1040°高温炙煉,結合-196°深冷冰鍛,耐腐防鏽更出眾,鋒利持久提高達3.4倍;
5.舒適升級:刀身、刀頸採用3D圓弧光磨,濕手用刀不傷手。獨創真空防收縮技術,木柄不收縮,握刀不刮手。 [5] 
王麻子鍛造技藝的獨特性
傳統王麻子鍛造技藝在爐上,從選料到平活有13道工序;在爐下,從開刃到盤活有13道工序,完全靠師傅們的經驗選鋼、憑眼力熟火、以技法鍛打、鋼性據蘸火,而且還需技巧控水温和入水的深度、次數、時間,憑感覺圈剪股。“王麻子”工藝技術,是先人經驗的積澱和歷代傳承人智慧的結晶。其技藝全都是印在歷代傳承人的腦海裏、體現在他們的製作過程中。特別是那些促成傳統“王麻子”產品盡善盡美的絕活,是當今現代技術無可替代的,只能在實踐中心領神會、總結體驗。
精湛的傳統鍛打複合技術
這項技術貫穿於爐上活全過程。鍛打的目的不僅在於成形,更重要的是使鋼鐵黏合牢固,均勻平整,內無夾灰和斷裂。鋼鐵熔化在於爐中炭火温度,爐上工一邊觀察爐中鋼鐵的變化,一邊利用風箱控制火力大小。火急了鋼鐵着熱不均勻,火軟了鋼鐵燒不透;欠火候鋼鐵黏合不好,過火了鋼鐵會熔化。要使之恰到好處,全憑歷代傳承人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爐上工觀察鋼鐵顏色變化,捕捉鍛打時機。
獨一無二的蘸火技術
傳統王麻子蘸火,在刀、剪上會抹上特製的“藥”。經過抹“藥”蘸火處理,剪刀鋼線分明,硬度高,剪體發亮,刀身經久耐用、持久鋒利。現今,這門技藝歷經王麻子傳承人代代相傳,並結合當代先進機器工藝,時代又賦予它更具鮮活持久的生命力了。 [17] 

王麻子品牌故事

王麻子始創於 1651年,專注於研發、生產、銷售專業的中華刀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中華老字號。 [17] 
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相傳。是國內刀具行業三名狀元。
明代以來,中國刀剪業逐漸形成了一家最著名的中華老字號,那就是歷經三百餘年滄桑變化的“王麻子”。在北京城乃至全國一提“王麻子刀剪”,那可真是家喻户曉、譽滿中華。要問“王麻子”刀剪為何這麼有名,還得從頭説起。
“王麻子”刀剪文化史料展館展出圖 “王麻子”刀剪文化史料展館展出圖
明朝末年,山東青州有個鐵匠叫田老萬,九代以打鐵為生,他早年喪妻,膝下無子,有一女兒名田青,自幼聰明可愛,視為掌上明珠。他還帶有兩個徒弟,一名李順,一名張興。
田老萬手藝高超,他所打的刀剪等鐵器特別好使。即使鐵鍬、抹子也和泥不沾泥。他的活就是地道。田老萬把打鐵的全部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女兒。而對兩徒弟各授一半,師徒四人的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話説到了1648年(清順治五年),山東大旱,齊魯大地寸草不生,又加上瘟疫流行,與鐵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田老萬一病不起。有一天他把女兒叫到牀前問道:“爹教你的手藝都記住了嗎,它可是咱田家的命根子,日後能靠它活命。”事隔幾日病情加重,他帶着一絲無奈的微笑離開了人世,當時青兒才十六歲。
田老萬撒手而去,青兒和兩個師兄按照父親生前的指點,走了十幾天的路程來到了舉目無親北京城,幾經周折總算找到了一個外號叫汪駝子開的“喜客來”客店,打工度日。
因“喜客來”客店不是久留之地。於是師兄妹三人商量要重操舊業,揀起自己的手藝,幹一番事業。後來在汪駝子的幫助下開了一個“山東鐵匠鋪”。師兄妹三人把個小鐵匠鋪幹得紅紅火火。數年後青兒長大成人,由汪駝子為媒,大師兄作主將青兒嫁給了一常來京城拉運貨物的山西王姓商人為妻。
王掌櫃雖其貌不揚,滿臉麻子,但他為人厚道、精明能幹,又頗善經營,小兩口決定開一個經營刀剪等的雜貨鋪。於是1651年(清順治八年)在京城菜市口的刀剪雜貨鋪開張了。
王掌櫃通過青兒得到打造刀剪的真傳,開始自制刀剪,獨家經營。前店後廠,自產自銷。其不足部分採取收購方式,但質量要求嚴格,按質論價,因此,生意興隆,名聲大作。當時大夥不知道掌櫃真名,只知老闆姓王,面帶麻子,日子長了,人們便習慣地稱該店為“王麻子”。
到了1816年(清嘉慶二十一年),王麻子的後人正式在店鋪外掛出了“三代王麻子”招牌,並在刀剪上打上王麻子標記,使王麻子這一名牌在市場上的地位確立下來。盛名之下,仿冒者甚多。清朝文人李靜的詩這樣描述:“刀剪傳名本姓王,兩邊更有萬同汪。諸公試目分明認,三橫一豎看莫慌。”
七七事變”,日軍佔領了北平(今北京)。日本侵略者對一切金屬製品限制生產,工商業遭到摧殘。三代王麻子刀剪店掙扎度日,瀕臨倒閉。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統治下,沉重的苛捐雜税使民族工商業步履維艱。王麻子刀剪店為了維護這塊三百年的牌匾勉強支撐。
一唱雄雞天下白”。1949年北平得到解放。1954年,毛澤東主席在《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的好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恢復得更好一些。”在黨和政府對手工業的大力支持下,三代王麻子刀剪店如枯木逢春,獲得新生。王麻子刀剪又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1959年,北京市政府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廠”。1964年由國家投資在北京昌平沙河鎮建起了新廠房,從此,王麻子刀剪廠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經過了多次技術革命,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採用新型生產工藝,實現了剪刀生產機械化。王麻子剪刀以頭長把寬,剪頭靈活,槽口耐磨,不崩不卷,經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被譽為“黑老虎”。
199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與其它企業投資成立了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由公司統一經營“王麻子”刀剪產品。當前,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決心充分發揮“王麻子”這一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優勢,發揮與時具進的精神,依靠技術進步,打好“中國創造”這張牌,搭建王麻子刀剪通往國際市場的平台,加快王麻子的發展,為民族刀剪業的強盛做出貢獻。
清朝王麻子鋪面 清朝王麻子鋪面
王麻子開設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櫃的姓王,因臉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顧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櫃上並不製作剪刀,全靠從民間剪刀作坊收購。為保證質量,掌櫃的親自下去選貨,堅持以“三看”、“兩試”進行驗收。三看是:看外觀、看刃口、看剪軸;兩試是:試剪刃、試手感。凡經不起三看、兩試的一律不收。只有上品才能拿到門市櫃枱上去賣,所以這個雜貨鋪的剪刀以質量好而四遠聞名,不論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來選購。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稱這個貨鋪為“王麻子刀剪鋪”。
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王麻子後代接辦雜貨鋪,正式掛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經營剪刀為主,並在所銷售的剪刀上均鐫有“王麻子”三字作標誌。為了作宣傳,闖牌子,王麻子剪刀鋪不光在門市上售貨,還要派人走街串巷、赴廟會、下農村,以擴大銷路。王麻子剪刀鋪賣出的剪刀都裝在一個印有“王麻子”字樣的紙袋裏,上邊印着如在一年之內,發生某種損壞情況,包換包退字樣。它説到做到,即使有超過一年損壞而要求退換的也照樣辦理。
民國後,在激烈的商品競爭中,北京很多地方出現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企圖用以假亂真的辦法爭取顧客,但都沒有能夠立足。宣武門菜市口這家掛着“三代王麻子”招牌的老字號始終在商品質量上領先。
20世紀50年代初期,東便門天壇一帶仍有20餘家手工業刀剪作坊繼續為王麻子刀剪鋪加工,進貨仍按過去的標準進行驗收。
王麻子做出了一番不錯的成績。據數據顯示,近三年,王麻子2020年全球銷售 1273 萬把廚刀;2021年全球銷售5926萬把廚刀,同期銷量增長365.5%;2022年截至10月份全球銷售5752萬把廚刀,2022年1-10月份與2021年同期銷量增長43.7%。2021年外貿訂單量創下歷史新高,貿易額達9000多萬美元,產值突破6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出口額預計達25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