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飛霄

鎖定
王飛霄(1913-),又名子翼,河南省柘城縣濟瀆池村人。1938年8月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11月入黨。畢業後,打入商丘偽張嵐峯部,成功做團長杜新民(後任偽18師師長)的策反工作。抗戰勝利後,王飛霄任中共豫東工委書記,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豫東的二、三次“圍剿”,併為我軍攻克敵巢柘城作出了卓越貢獻。1948年11月6日,商丘解放,王飛霄任中共商丘市市委委員、市人民民主政府副市長,對主抓的接管城市、安定社會秩序、恢復國民經濟、支援淮海戰役等工作做出了顯著成績。1951年8月,任商丘市市長,在1952年初“三反”運動中被錯誤開除黨籍,1983年被徹底平反,離休後繼續奉獻餘熱。 [1-3]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王飛霄
別    名
王子翼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南柘城
出生日期
1913年
畢業院校
延安抗大

王飛霄早年經歷

王飛霄,又名子翼,河南省柘城縣濟讀池村人,1913年1月5日生。
自幼隨父讀私塾,13歲就學本縣縣立完小。1931年自淮陽省立三中赴豫南,從戎於國民革命軍二十二路軍吉鴻昌部。1935年返回柘城,先後任縣感化工廠(戒毒廠)文書,遠襄集小學教員。此時,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侵華步伐,王飛霄為探尋救國之路,於1936年初,和好友張叔威、宋愉樵等成立礪志讀書社,先後聘請近在商丘高中讀書的衞華,遠在北平燕京大學讀書的張非垢作顧問,衞華和張非垢經常給讀書社郵寄進步報刊,讀書社也不斷購買一些革命書籍。 [1]  [2]  [3] 

王飛霄抗戰英勳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已經成為共產黨員的張非垢,暫時回到柘城,讀書社在他的帶動下,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1938年初,王飛霄經張非垢介紹.和派到柘城指導民運工作的共產黨員周可夫、尹誌異相識,並協助其成立柘城縣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開展統戰工作,把“武裝起來,保衞家鄉”、“大家團結起來,打殺漢奸”的標語貼到城裏和許多集鎮。他們的行動成了柘城人民抗日先聲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8年6月3日,柘城淪陷。周可夫、尹誌異等民運指導員奉命撤離前,指示讀書社“把游擊隊拉起來”,並交給時任遠襄聯保主任的王飛霄一支步槍和一箱手雷。隨後王飛霄即組織了一支10多人的武裝,但由於經驗不足,他們在惠濟河兩岸只活動了五六天就難以堅持了。王飛霄後來回憶説:“這六天的遊擊生活,給我的教訓是深刻的,那就是沒有黨的領導不行,沒有真本領,沒有具體實踐,光憑滿腔熱情也不行,小知識分子單獨幹不成事業。”
1938年夏,王飛霄和宋愉樵、張叔威、趙寅賓等人,離開家鄉,持張非垢的介紹信到西安,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登記、測試、編隊,於8月中旬轉抵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1月11日,王飛霄由支隊指導員姜達生、黨支部宣傳委員黎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大,他聆聽了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首長的報告,學習了軍事,還隨部參加了歷時兩個半月、行程2500餘里的實戰行軍。1940年4月,王飛霄自抗大畢業,組織分配他到豫皖蘇區工作。他從山西省武鄉縣出發,途經西安,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半年後由“西安青年勞動營”監獄逃出。
這年底,王飛霄回到柘城,通過老同學、豫皖蘇區黨委派回柘城的共產黨員陳子良,與中共睢杞太地委接上關係。1941年3月,他根據地委指示,利用其兄王翔九在偽張嵐峯部任機槍營營長的關係,打入張部教導團,任人事副官,開始與該團團長杜新民接觸。杜原為共產黨員,時已失去組織關係,正秘密尋找組織。二人頻繁來往,王雖不知杜曾為共產黨員,但從其談吐中,瞭解了杜的大體經歷和苦悶心情,於是把杜的情況向地委作了彙報。地委指示他向杜公開身分。杜新民聽了十分高興,積極要求為黨工作。二人商定,把思想進步、杜的好友邢劍五,從臨潁接來,任教導團軍官隊隊長,共同為黨工作。1942年6月,王飛霄和陳子良介紹杜新民和邢劍五入黨,繼而又在張嵐峯部建立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王飛霄任書記。從此,這個支部在上級黨的領導下,利用教導團,開始秘密培養幹部,淘汰頑固分子,做爭取和分化瓦解偽軍的工作。
由於王飛霄與杜新民接觸過多,引起某些人的注意,為防不測,組織指示王飛霄離開教導團,由杜新民推薦到南京汪偽政治訓練部“渡金”。王飛霄在南京受訓未曾結業便返回商丘,任駐亳縣的張嵐峯部十六師六十二團少校軍需,借軍務之名,每週從亳縣到商丘一次,和杜、邢等人分析形勢,研究偽軍工作。杜新民在黨支部的指導下,取得了張嵐峯及其官兵的信任和讚揚。
1943年,張部地下黨支部根據中共冀魯豫區黨委關於“要抓軍權”的指示,做出杜新民應到作戰部隊任職的決定。通過活動,杜被張嵐峯委任為十八師師長,駐防永城的郪城。偽十八師防地接近新四軍四師活動區域,為加強領導,方便聯繫,經上級黨組織研究,將偽十八師的工作轉交給新四軍四師領導。經過努力工作,周密部署,杜新民於1945年9月20日率部4000餘人起義成功。 [1]  [2]  [3] 

王飛霄解放鬥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原汪偽張嵐峯部被國民黨收編。王飛霄奉命繼續留在張部做敵軍工作,任張部五十六師師部參謀處長。1946年5月,王飛霄到菏澤向冀魯豫區黨委城工部彙報工作後,遵照指示,在張部秘密組建中共豫東工作委員會,他任工委書記。這時,張嵐峯率部西犯,參加國民黨軍大肆“圍剿”水東解放區的行動。6月,豫東工委召開會議,分析敵情,提出水東解放軍主力跳出敵軍合圍,釜底抽薪,奇襲張嵐峯部老巢柘城的建議。建議得到採納,豫東工委和水東軍分區敵工部聯合派人到柘城偵察留守之敵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繪製成圖交給支援水東反“圍剿”鬥爭的冀魯豫軍區獨立旅。7月11日,軍區獨立旅和水東主力,奔襲柘城。按照戰鬥部署,王飛霄等人分別到睢縣白樓、太康馬頭,做張部丁葆仁、王翔九團的工作,以遲滯其對柘城的救援。12日,攻城部隊一舉攻克柘城,徹底粉碎了敵人對水東解放區的“圍剿”。
這年秋末,王飛霄作為機要參謀,跟隨張嵐峯部二總隊司令部至開封,得知國民黨軍再次調集兵力“圍剿”水東解放區的機密,即令他的通訊員趙新明告知豫東工委秘書邵培玉將此情報速轉水東解放區,水東解放區軍民作好了迎敵準備。12月8日,杞縣劉寨一戰,敵之主力整編十五師六十四旅一九○團和保安二團受到毀滅性打擊,敵人對水東解放區的再次“圍剿”被粉碎,豫皖蘇軍區隨告正式成立。
1947年1月31日,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六、七兩縱隊解放柘城。2月初,中共柘城縣委和縣民主政府成立,王飛霄奉命公開身分,任柘城縣長兼大隊長。同年11月,任寧柘商支隊隊長,後又返回柘城任縣長。在這期間,王飛霄主要從事軍事鬥爭,帶領縣大隊堅持游擊戰,夜襲慈聖鎮公所,活捉敵鎮長張欽齋;奔襲馬集,解除了敵馬集地方聯防隊的武裝;進行豐莊戰鬥,擊斃國民黨柘城縣縣長路傳芝;組織張橋戰鬥,打垮了國民黨柘城縣保安團;參加豫皖蘇解放區清剿殘敵戰役,迎來了柘城縣全境的徹底解放。縣大隊也在戰鬥中發展壯大,由開始時的200人,發展到500多人。 [1]  [2]  [3] 

王飛霄建國前後

1948年11月6日,商丘解放,王飛霄任中共商丘市市委委員、市人民民主政府副市長,主抓安定社會秩序和恢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商丘市建立了公安隊,成立了聯合中學和商丘城關工商聯籌委會,使剿匪反特鬥爭勝利開展,學校復課,工業生產恢復,商店正常營業,新的社會秩序迅速建立,全市人民踴躍支援淮海戰役。
1949年3月,王飛霄任朱集巿市長,1951年8月,任商丘市市長。1952年初,在“三反”運動中,中共商丘地委對中共商丘市委進行了錯誤地改組,王飛霄被開除黨籍,判刑三年。1957年11月,經組織安排,王飛霄先後在商丘縣謝集中學、城郊中學任教,多年被評為區、縣模範教師。 [1]  [2]  [3] 

王飛霄平反離休 奉獻光熱

1983年6月,經組織調查核實情況,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中共商丘地委給王飛霄徹底平反,恢復其黨籍和原待遇,安排離休。
離休後的王飛霄,豪情滿懷地為“四化”大業奉獻餘熱,他在日記中寫道:“歲月難磨赤子心,猶思奮進圖報國”。十多年來,他作為商丘市、縣和柘城縣黨史辦公室顧問,商丘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席,積極參與黨史資料的徵集、編研工作,不斷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同時,為振興商丘經濟,王飛霄受市委、市政府委託,南下北上,聘請經濟專家指導商丘市的經濟建設。
著有《抗大學生生活散記》、《地下工作六年的回憶》、《解放初期黨的中心工作》等。
為表彰王飛霄“鞠躬盡瘁”的革命精神,河南日報在1985年7月15日第四版,以“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為題,報導了他的事蹟。自1986年至1992年,他連續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  [3] 
參考資料
  • 1.    中共商丘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編纂委員會編. 中共商丘黨史資料選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3卷 人物[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1148-1152.
  • 2.    中共商丘縣委黨史辦公室編. 黨的光輝照千秋 3[M]:86-87.
  • 3.    《柘城縣人物誌》編纂委員會編. 柘城縣人物誌 第1卷[M]. 《柘城縣人物誌》編纂委員會, 20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