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銘銘

鎖定
王銘銘,中國人類學家,倫敦大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人類學專業主任,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3] 
生於福建泉州,廈門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學士(1985),完成兩年碩士課程(中國東南民族史方向)後,於1987年9月赴英留學,1993年1月,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在倫敦城市大學、愛丁堡大學短期工作。1994年回國,長期供職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先後擔任博士後研究人員(1994)、副教授(1995)、教授(1997) [4] 
中文名
王銘銘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英國倫敦大學
主要成就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人類學專業主任
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職    稱
教授

王銘銘人物簡介

王銘銘,中國人類學家,倫敦大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人類學專業主任,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1] 
生於福建泉州 [9]  廈門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學士(1985),完成兩年碩士課程(中國東南民族史方向)後,於1987年9月赴英留學,1993年1月,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在倫敦城市大學、愛丁堡大學短期工作。1994年回國,長期供職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先後擔任博士後研究人員(1994)、副教授(1995)、教授(1997) [2] 
1989年至1995年,在閩台一城(泉州鯉城區)三村(晉江縣塘東、安溪縣美法、台北縣石碇)從事多年曆史和民族誌田野工作。此後,田野工作區域視野擴展到華北和西南(雲南鄉村、藏彝走廊)及歐洲(曾於2000年在法國南部山區進行過實驗性域外研究) [5] 
1995年至2000年,協助費孝通先生主辦五屆全國社會文化人類學高級研討班,擔任班主任 [6] 
1995年起,相繼在北大開設社會人類學、社會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西方人類學原著選讀、海外民族誌、藝術人類學、神話學與人類學、閲讀討論課-人類學經典選讀等課程。1998年,協助費孝通先生創辦北大社會人類學碩士、博士點,並具體負責制定該點學生培養方案和課程設計等方面工作。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策劃和主編多套譯叢,如“社會與文化叢書”(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現代人類學經典譯叢”(華夏出版社 [11]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7]  “古典人類學譯叢”(北大出版社)等 [12] 
曾任芝加哥大學(2000)、南京大學(2001-02)、西南民族大學(2006)、大阪民族學博物院(2011)、青海民族大學(2011-12)、新疆師範大學(2013-16)、中山大學(2013)雲南民族大學(2017-2020)等院校特聘或客座教授。2006至2012年間,兼任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創辦並主編《中國人類學評論》(集刊,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共出版22輯),組織大量民族誌與口述史科研活動及定期中國人類學研習營活動,與日、韓、兩岸三地同行共同創辦東亞人類學會(2008) [13] 
長期擔任國際學術雜誌《國際文化研究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Studies)、《人類學評論》(Critique of Anthropology)、《民族誌理論雜誌》(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等學術雜誌學術編委。
出版大量論著,包括經驗研究成果,如《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刺桐城》等(相繼收錄於“東亞人文100”、三聯“當代學術”、商務“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及《中間圈》等,教材類成果,如《文化格局與人的表述》《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人類學是什麼》《人類學講義稿》《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民族、文明與新世界:20世紀前期的中國敍述》等,及理論類成果,如《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西方作為他者》《心與物遊》《超社會體系》《人文生境》等 [14] 
主張擴展人類學研究視野。研究上,前後內外上下關係分析並重,融合歷史、結構轉型、宇宙觀、儀式等維度,形成有國際學術基礎和國內學術熱點、視野開闊的“關係主義”見解。該見解被認為構成了一種“新人類學”,它要求“在空間上,不僅要推動跨區域、跨民族、跨國家的綜合研究,而且要把區域、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明確確立為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在時間上,把歷史資料和歷史學研究納入到的民族誌的上下文中加以開發,使中國人類學重新歷史化”(Ji Zhe & Liang Yongjia, “Introduction: Toward a new Chinese anthropology”, in The New Chinese Anthropology, cArgo: Revue Internationale de’Anthropologie Culturelle $ Sociale, p.7-15, 2018 [15]  。“在其關於前現代人類學、區域理論、方位學及文明的研究中,王銘銘表明,應超越本土主義和國族主義及諸如‘文化’‘社會’之類的現代概念之侷限,更重視考察自我和他者之間的持續交換和相互關聯,以復原大規模宇宙觀和文明框架的面貌”(Hans Steinmüller, “The Aura of the Local in Chinese Anthropology:Grammars, Media and Institutions of Atten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2022,35:69–82, p.75 [16] 
近期,該見解被承認為對人類學傳統的根本性反思成果之一(Aurelie Nevot, Le corps efface: relations, substances et submutances, Paru en janvier, 2022 [17] 
2008年,王銘銘接受劍橋大學人類學家Alan MacFarlane教授音像訪談(該訪談收錄於劍橋大學“人類學開基祖檔案”[Anthropological Ancesters]);2009年,應美國《人類學季刊》(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之邀接受倫敦經濟學院Stephan Feuchtwang教授、倫敦大學學院Michael Rowlands教授訪談(該訪談英文版刊登於《人類學季刊》)。
2017年3月29-30日,應英國學術院(British Academy)之邀在倫敦和阿伯丁主講拉德克里夫-布朗社會人類學紀念講座(Radcliffe-Brown Memorial Lectur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8] 
王銘銘 王銘銘

王銘銘主要作品

1992 [18]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or a contest of histories: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co-authored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in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992, Vol.16, No.1-2.
1994年
“Quanzhou: the Chinese city as cosmogram”, in Cosmos, 1994, No.2.
1995年
“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Late Imperial China,1995, No.2.
“ 政體與基層社會的轉型”, 載於《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第1期。
1996年
“中國民間宗教:國外人類學研究概述”, 載於《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歷史、人情與互惠:閩南兩村社會互助與福利的民間模式”, 載於《福建與台灣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第3卷),台灣“中研院”1996年版。
“文化·經濟·符號”, 載於《讀書》,1996年第11期。
1997年
《社區的歷程:溪村漢人家族的個案研究》(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專著),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版。
《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主編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空間闡釋的人文精神”, 載於《讀書》,1997年第5期。
“地方道教與民間信仰:法主公研究筆記”, 載於《民俗研究》,1997年第4期。
1998年
《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閩台三村五論》(專著),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
“El patrimonio en duda: un templo sus fiestas”, in Anthropología de la Transmisión Heretaria, edited by José Anthonio de Rota, pp.139-178, Universidate Da Coruña Servicio de Publications, 1998.
1999年
《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教育空間的現代性與民間觀念——閩台三村初等教育的歷史軌跡”, 載於《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6期。
“家庭危機與公共權力——台灣石碇鄉生活史研究筆記”, 載於《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年版。
“地方政治與傳統的再創造”, 載於《民俗研究》,1999年第4期。
“民族與國家——從吳文藻的早期論述出發(之一)”,載於《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6期。
2000年
民族與國家——從吳文藻的早期論述出發(之二),《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1),2萬字。
危亡與超生:1896年東南沿海的超度儀式,《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00(1),總83。
2001年
《王銘銘自選集》(新世紀學人文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Grassroots Charisma: 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 Co-Authored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London: Routledge, 2001.
從“天下”到“國族”——兼及互惠理解,《跨文化對話》,第7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人文史觀”——潘光旦與我們這代人的問題,《論證》,2001年第2輯。
2002年
“The third eye: towards a critique of ‘nativistic anthropology’”,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Vol.22, Issue 2, PP.149-174.
《人類學是什麼》(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
“Tributes and shares of center: some notes on Chinese ‘pilgrimages’”, in En el Camino: Cultura y Patrimonio, Jose Antonio Fernandez de Rota y Monter ed., pp.43-56, Universidade Da Coruna.
“The Fa Zhu Gong Festival: The Birth of a God or the Reproduction of Loc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The Chinese at Play: Festivals, Games and Leisure, edited by Anders Hansson with Bonnie S. McDougall, London: Kegan Paul, 2002.
2003年
《西方與非西方——文化人類學述評選集》(教參,編),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無處非中》(文集),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版。
《漂泊的洞察》(文集),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版。
《走在鄉土上:歷史人類學札記》(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由張光直想起的”,《讀書》,2003年第6期。
“Europe, une terre sans ancestres”,Les Assises de la Connnaissance Reciproque,Alain Le Pichon ed., Paris: Le Robert, 2003.
2004年
《裂縫間的橋——解讀摩爾根<古代社會>》(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祿村:‘消暇經濟’的再解釋”,《三農中國》,2004年第1期。
“Mapping ‘chaos’:the dong xi fo feuds of Quanzhou, 1644-1839”, in Making Place: State Projects, Globalisation and Local Responses in China, Stephan Feuchtwang ed., pp.33-60, London: UCL Press.
“序”,《中國古代神話》(袁珂著),華夏出版社,2004年。
“天下作為世界圖式”,《年度學術2004》,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05年
《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重歸“魁閣”》(文集,與潘乃谷合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尋找中國人類學的世界觀”,《中國最佳講座2004》,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朝聖:歷史中的文化翻譯”,喬健、李沛良、李友梅、馬戎主編《文化、族羣與社會的反思》,台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過去二十五年來的中國人類學:成就與問題”,《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評《黃岩訴訟檔案及調查報告》,《中國書評》第二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06年
《沒有後門的教室——人類學隨談錄》(講演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心與物遊》(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乩·書寫·神秘主義”,《社會學家茶座》,第13輯(2006年)。
“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enemy: the issue of ‘Chinese culture’ on the Southeast coast”, in Southern Fujian: The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s in Post-Mao China, Tan Chee-beng ed.,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6.
物的社會生命?——莫斯《論禮物》的解釋力與侷限性,《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國到底有多鄉土?——“村莊窺視法”的譜系,《年度學術200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威懾藝術:形象、儀式與“法”,《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4期。
“居與遊:僑鄉研究對‘鄉土中國’人類學的挑戰”,陳志明、王連茂、丁毓玲主編《跨國網絡與華南僑鄉》,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
2007年
《經驗與心態——歷史、世界想象與社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西方作為他者——論中國“西方學”的譜系與意義》,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版。
從江村到祿村——青年費孝通的“心史”,《書城》,2007年第1期。
從禮儀看中國式社會理論,《中國人類學評論》第2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關於國家的人類學,《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命於歷史,《讀書》,2007年第5期。
2008年
《中間圈——“藏彝走廊”與人類學的再構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類學隨筆》,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從弗思的“遺憾”到中國研究的“餘地”,《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費孝通與“桃花源”,《書城》,2008年第8期。
東南與西南——尋找“學術區”之間的紐帶,《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4期。
雞足山與涼山,《讀書》,2008年第10期。
中國——民族體還是文明體?《文化縱橫》,2008.12
2009年
Empire and Local Worlds: A Chinese Model for Long-Term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Walnut Creek, California: Left Coast Press, 2009.
從“禮治秩序”看法律人類學及其問題,《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差異與關聯——從漢、藏、彝三個文本中的“生死觀”看比較人類學,《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士與大一統——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國社會科學輯刊》(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秋季卷(總第28期)。
列維-斯特勞斯,東方早報理財一週,2009年11月6日。
2010年
《人生史與人類學》,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版。
《民族、文明與新世界——20世紀前期的中國敍述》(主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版。
神話學與人類學,《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文字的魔力——關於書寫的人類學,《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2期。
民族學與社會學之戰及其終結——一個人類學家的札記與評論,《思想戰線》,2010年第3期。
葛蘭言(Marcel Granet)何故少有追隨者?《民族學刊》,2010年第1期(創刊號)
潘光旦先生《土家族源研究》導讀,《中國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夏季卷(總第31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藝術人類學:藝術與藝術家的魅惑,《世界民族》,2010年第4期。
The Intermediate Circle: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f Minzu and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 42, no. 4, Summer 2010, pp. 62–77,2011.
“三圈説”:中國人類學漢人、少數民族、海外研究的學術遺產,載於鄧正來主編《中國深度研究高級論壇講演錄》(第一輯),26-48頁,商務印書館,2010年。
2011年
《人類學講義稿》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版。
Chinese rural township government: a sequence of the expansive moments of the state in history, in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Deng Zhenglai ed., pp.311-364,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C Ltd, 2011.
所謂“海外民族誌”,《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116-129頁。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Working Paper Series, 155,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De l'Empire devenu une Nation et de la pertinece de la compréhension réciproque pour la Chine, Alain Le Pichon and Moussa Sow eds., le Renversement du Ciel, pp. 469-482 , Paris: CNRS Editions, 2011.
2012年
《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版。
Southeast and Southwest: Searching for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Regions”,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rif Dirlik ed., pp. 161-190,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2.
All under heaven (tianxia): Cosm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political ontologies in pre-modern China.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2 (1): 337–383, 2012.
A Drama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Reflecting on Some of the Issues of “Fai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 Quarterly, Volume 5, Number 2, pp.1-35, June 2012.
2013年
西南之“外”:文明與生活的民族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東亞文明中的山:對中國之山的幾個印象,《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Directions, Seasons, and Alterities: Not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Cosm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Volume 29, 2013, pp.25-58.
2014年
The West as the Other: A Genealogy of Chinese Occidentalis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1-400, 2014.
Sacrifice i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co-authored with David Parkin), 《民族學刊》2014年第2期,85-90頁
“To learn from the ancestors or to borrow from the foreigners: China’s self-identity as a modern civilisation”,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2014, Vol. 34(4): 397–409.
2015年
《超社會體系——文明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版。
《文化複合性:西南的儀式、人物與交換》(主編文集,與舒瑜合編),北京出版集團2015年版。
民族誌:一種廣義人文關係學的界定,《學術月刊》,2015年3月號。
當代民族誌形態的形成:從知識論的轉向到新本體論的迴歸,《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2016年
(與蘇國勳、渠敬東、周飛舟、孫飛宇、楊清媚、王楠合作,第一作者),“費孝通佚作《新教教義與資本主義精神之關係》研討座談會實錄”,《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
説“邊疆”,《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
局部作為整體——從一個案例看社區研究的視野拓展,《社會學研究》,2016年第4期。
(與周飛舟、渠敬東、菅志翔、田耕、張亞輝、楊清媚、何貝莉、羅楊、王娟合作,第一作者),“不同文明的知識與知識人——對其角色與作用的比較”,《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
2017年
“Some turns in a ‘journey to the West’: Cosmological proliferation in an anthropology of Eurasia”(Radcliffe-Brown Lectur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read 29 March 2017), Journal of the British Academy, 5, 201–250, September 2017.
The west in the east: Chinese anthropologies in the making, Japa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18, No.2, 2017, pp.91-123.
2018年
《刺桐城:濱海中國的地方與世界》(專著,《逝去的繁榮》修訂版),北京:三聯書店,2018.
Afterword: a view from a relationist standpoint, The New Chinese Anthropology, cArgo: Revue Internationale de’Anthropologie Culturelle $ Sociale, pp.149-166, Paris: de 1’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Sorbonne Paris Cité,2018.
(與渠敬東、大衞·帕金、楊聖敏、張志強、江湄、朱曉陽、羅禕南、鄧小南合作,第一作者),“人類學與當代世界的危機”,《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11期。
2019年
《人性的西方幻象》(薩林斯著,王銘銘編選,趙丙祥、胡宗澤、羅楊譯),北京三聯書店,2019年版。
昇平之境:從《意大利遊記》看康有為歐亞文明論,《社會》,2019年第3期。
“超文化”何以可能?《信瑞週刊》,2019年總第6期。
從地理-宇宙形態、歷史時間性看學術體系建設,《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9年第4期。
2020年
顯與隱——文化展示的人類學與人類學的文化展示,《博物院》,2020年第4期。
2021年
《人文生境:文明、生活與宇宙觀》,北京三聯書店2021年版。
“家園”何以成為方法?《開放時代》,2021年第1期。
他鄉故土間:我的身遊、心遊與“鄉愁”,《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
Afterword, Grassroots Values and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edited by Harriet Evans and Michael Rowlands,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21, pp.255-270.
2022年
蔡元培,遠在的民族學豐碑,《讀書》,2022年第2期。
新中國人類學的“林氏建議”,《讀書》,2022年第5期。
2023年
作為世界的地方,《文藝理論與批評》,2023年第1期。
從文化翻譯看“母語”的地位問題,《開放時代》,2023年第1期。
For heaven-human conviviality: reflections on some “ontological” narratives,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39, Special Issue: Against Ontology: Chinese Thought and Francois Jullie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2023, Vol. 40(4-5) 93–114.
祭祀理論:從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澤,《人類學研究》(梁永佳主編),第17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3-51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