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邑

(東漢末年人物)

鎖定
王邑(生卒年不詳),字文都,北地泥陽(今甘肅寧縣米橋鄉)人。東漢末年人物。
初為太尉劉寬門生,任離石長。 [5]  後任河東太守,在河東得官民愛戴。漢獻帝東遷時,王邑向朝廷進獻綿帛,封安陽亭侯。 [6]  曹操平定河北後,被徵召入朝,建安十八年(213年)為使持節行太常,往鄴聘曹操三女為貴人。
全    名
王邑
文都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地郡泥陽縣(今甘肅寧縣)
最高官職
使持節、行太常事、大司農 [4] 

王邑人物生平

王邑師從劉寬

王邑字文都,是北地泥陽人(《後漢書》李賢注引《同歲名》作涇陽 [8]  ,按北地郡並無涇陽縣,此當為傳抄之誤)。 [1] 
王邑早年師從太尉劉寬,後來出任離石縣長。 [5] 

王邑執掌河東

在東漢末年,王邑擔任河東郡(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太守。任內頗得吏民愛戴。
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劉協東遷,十二月,來到了河東的安邑,並臨時定都於此。王邑向朝廷進獻了絲綿絹帛,劉協將綿帛全部賜給了公卿,並封王邑為列侯(安陽亭侯)。 [1]  [6] 
後來,王邑加號鎮北將軍 [2]  [8] 

王邑憤恨離職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河北,而幷州刺史高幹舉州反抗曹操。當時朝廷下詔徵召王邑入朝,另派杜畿擔任河東太守。王邑以天下還未定,不願入朝,當地官吏百姓也不希望他離開。於是,郡掾衞固及中郎將範先各自前去拜見司隸校尉鍾繇,希望王邑能留下來。當時杜畿已經進入河東,鍾繇不聽範先的意見,反而嚴令王邑交出兵符,王邑於是帶着印綬,從河北前往許縣自行投案。 [3]  [7] 

王邑納聘貴人

王邑到許都後被赦免,之後擔任大司農
建安十八年(213年)七月,劉協聘魏公曹操的三個女兒為貴人,命使持節代理太常事大司農王邑攜帶璧、帛、玄纁、絹五萬匹前往鄴城納聘。其中年少的留在魏國,等到年長後再聘。 [4] 
建安十九年(214年)正月,王邑與宗正劉艾持節前往魏公國迎接兩位貴人。 [9] 

王邑人物評價

鍾繇故鎮北將軍領河東太守安陽亭侯王邑巧闢治官,犯突科條,事當推劾,檢實奸詐。

王邑演義形象

王邑登場於《三國演義》第13回,事蹟與歷史上相同。
漢獻帝到達河東後,河內太守張楊獻米肉,河東太守王邑獻絹帛,漢軍稍得安寧。 [10]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集解》:“惠棟曰:劉寬碑陰門生名有‘離石長北地泥陽王邑文都’;則邑當為泥陽人。案獻帝起居注,邑封安陽亭侯。”
  • 2.    《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裴松之注引《魏略》:繇時治在洛陽,自以威禁失督司之法,乃上書自劾曰;"臣前上言故鎮北將軍領河東太守安陽亭侯王邑巧闢治官,犯突科條,事當推劾,檢實奸詐。被詔書當如所糾。以其歸罪,故加寬赦。又臣上言吏民大小,各懷顧望,謂邑當還,拒太守杜畿,今皆反悔,共迎畿之官。謹案文書,臣以空虛,被蒙拔擢,入充近侍,兼典機衡,忝膺重任,總統偏方。既無德政以惠民物,又無威刑以檢不恪,至使邑違犯詔書,郡掾衞固誑迫吏民,訟訴之言,交驛道路,漸失其禮,不虔王命。今雖反悔,醜聲流聞,咎皆由繇威刑不攝。臣又疾病,前後歷年,氣力日微,屍素重祿,曠廢職任,罪明法正。謹按侍中守司隸校尉東武亭侯鍾繇,幸得蒙恩,以斗筲之才,仍見拔擢,顯從近密,銜命督使。明知詔書深疾長吏政教寬弱,檢下無刑,久病淹滯,眾職荒頓,法令失張。邑雖違科,當必繩正法,既舉文書,操彈失理,至乃使邑遠詣闕廷。隳忝使命,挫傷爪牙。而固誑迫吏民,拒畿連月,今雖反悔,犯順失正,海內兇赫,罪一由繇威刑闇弱。又繇久病,不任所職,非繇大臣當所宜為。繇輕慢憲度,不畏詔令,不與國同心,為臣不忠,無所畏忌,大為不敬。又不承用詔書,奉詔不謹。又聰明蔽塞,為下所欺,弱不勝任。數罪謹以劾,臣請法車徵詣廷尉治繇罪,大鴻臚削爵土。臣久嬰篤疾,涉夏盛劇,命縣呼吸,不任部官。輒以文書付功曹從事馬適議,免冠徒跣,伏須罪誅。"詔不聽。
  • 3.    《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裴松之注引《魏略》:詔徵河東太守王邑。邑以天下未定,心不原徵,而吏民亦戀邑,郡掾衞固及中郎將範先等各詣繇求乞邑。而詔已拜杜畿為太守,畿已入界。繇不聽先等,促邑交符。邑佩印綬,徑從河北詣許自歸。
  • 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廟。天子聘公三女為貴人,少者待年於國。【獻帝起居注曰:使使持節行太常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齎璧、帛、玄纁、絹五萬匹之鄴納聘,介者五人,皆以議郎行大夫事,副介一人。】
  • 5.    《隸續》卷十二《劉寬碑陰門生名》:離石長北地泥陽王邑文都
  • 6.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既到大陽,止於人家,然後幸李樂營。百官飢餓,河內太守張楊使數千人負米貢餉。帝乃御牛車,因都安邑。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悉賦公卿以下。封邑為列侯。
  • 7.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舉幷州反。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徵,河東人衞固、範先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幹通謀。
  • 8.    《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邑字文都,北地涇陽人,鎮北將軍。見同歲名。
  • 9.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安定太守毌丘興將之官,公戒之曰:"羌,胡欲與中國通,自當遣人來,慎勿遣人往。善人難得,必將教羌、胡妄有所請求,因欲以自利;不從便為失異俗意,從之則無益事。"興至,遣校尉範陵至羌中,陵果教羌,使自請為屬國都尉。公曰:"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獻帝起居注曰:使行太常事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與宗正劉艾,皆持節,介者五人,齎束帛駟馬,及給事黃門侍郎、掖庭丞、中常侍二人,迎二貴人於魏公國。二月癸亥,又於魏公宗廟授二貴人印綬。甲子,詣魏公宮延秋門,迎貴人升車。魏遣郎中令、少府、博士、御府乘黃廄令、丞相掾屬侍送貴人。癸酉,二貴人至洧倉中,遣侍中丹將冗從虎賁前後駱驛往迎之。乙亥,二貴人入宮,御史大夫、中二千石將大夫、議郎會殿中,魏國二卿及侍中、中郎二人,與漢公卿並升殿宴。】
  • 10.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13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