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道容

鎖定
王道容(1899—1984年),號勵蘇,安徽省嶽西縣響腸鄉人。四川省政協科技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民盟顧問。1984年7月28日,病逝於成都,終年85歲。 [1] 
中文名
王道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84年7月28日
性    別

王道容人物生平

王道容(1899—1984年),號勵蘇,安徽省嶽西縣響腸鄉人。自幼好學,努力進取。早年就讀於安徽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時,因成績優異,畢業後留校任教。民國14年(1925年)赴日本留學,先在東京高等預備學校學習,次年入鹿兒島大學,歷經五載,以農學士畢業。1930年歸國後,在杭州、蕪湖等職業學校任教,並先後在安徽、江蘇的蠶業改良試驗場任職。
1940年到四川樂山國立技藝專科學校任教,以所撰蠶卵胚子解剖論文獲教授銜。民國31年2月,任四川大學蠶桑系主任。33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34年任民盟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直接負責川大民盟支部工作,先後吸收27名教授加入民盟組織。在此期間還組織“教授會”,動員師生參加“反獨裁、反內戰、反飢餓、爭温飽”的民主運動;為中共地下黨員李相符保管槍支;掩護汪壽康、陶靜、彭迪先等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擺脱國民黨特務的追捕。他的居所成了共產黨秘密活動的掩蔽所和聯絡點。成都著名的共產黨員、革命烈士楊伯凱被捕後,道容夫婦多次到獄中探望,並資助其家屬的生活。成都一解放,他立即到十二橋尋找楊伯凱烈士的遺體。
道容敢於向封建禮教挑戰,其妻王拔羣原是同族同鄉的童養媳,在道容資助下到省城讀書,赴日留學,終成為大學講師。28年,結成終生伴侶。
新中國成立後,道容繼續在川大任教,並擔任川大校管會委員。川大工會副主席、成都市政府委員。1952年院系調整,調至重慶西南農學院任蠶桑系主任。從1950年到1957年7月,一直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56年出席在北京召開的民盟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57年,道容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受到撤職降級處分。1958年,瀋陽農學院新開蠶桑專業,請求西南農學院支援,道容主動要求到東北工作,帶領講師助教,考察遼寧蠶桑生產和絲綢工業情況,根據生產和科研需要,幾年間培養出一批專業人才,並在農村中推廣養蠶豐產經驗。由於他勤懇工作,1960年,摘去右派帽子。
“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牛鬼蛇神,受到隔離審查。1978年,右派和政治問題得到徹底平反後,任四川省政協科技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民盟顧問。1984年7月28日,病逝於成都,終年85歲。 [1] 

王道容人物著作

著譯有《家蠶卵胚子發育階段圖解》、《家蠶病理學》、《家蠶解剖生理學》等,研製成功的先進工具有“熟蠶自動上簇機”、“滑輪養蠶台”等。 [1] 
參考資料
  • 1.    王暉;江榮璋;楊有為.嶽西縣誌/第三十三章 人 物.嶽西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黃山書社,1996年03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