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超柱

(湖北省總工會原主席、黨組書記)

鎖定
王超柱(1917—),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山東長清人。1945年後,在瀋陽渾河橋樑廠、瀋陽橋樑廠當工人。抗美援朝中立過大功。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後,任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工長、副隊長、工程師、局黨委副書記、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在建設武漢長江大橋時有突出貢獻。1973年後,任湖北省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1969年、1973年、1977年分別在中共第九、十、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2] 
中文名
王超柱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長清
出生日期
1917年

王超柱人物簡介

王超柱出身農民,少年時當過童工、架子工,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王超柱參加了搶修鴨綠江大橋等工程。1954年起先後任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四處(中鐵大橋局四公司前身)工長、領工員、副隊長。王超柱熱衷於技術革新,自創“土辦法”,解決工程上的難題,善於裝吊技術,成為該工種最高技術級別的工人——八級裝吊工,當時被人們稱為“工地上的工程師”。 [1] 

王超柱人物事蹟

王超柱應用土辦法萬米不斷樁

1959年底,王超柱參加完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的建設,風塵僕僕地趕到南京。當時,展現在王超柱面前的,是一片荒灘和漫長的堤岸。就是在天塹般的長江上,將建造中國最大的現代化橋樑——南京長江大橋。在江邊的沙灘上,他滿懷激情,和工人們一起安營紮寨,開始了這場驚天動地的戰鬥。 [1] 
長江南京地段地質複雜,大橋的基礎要打得很深。有人説:“根據外國資料,橋樁根本打不到那個深度。”王超柱卻不信,他和工人們滿懷信心地試打第一根試驗樁。當時,大型的機具設備沒有運到,只有一輛汽車、幾根管樁。工程技術人員説:“等幾個月吧,設備到齊了再打。”王超柱説:“工程一天也不能等!沒有機具,土辦法上馬!”王超柱同工人商量,決定搭一個土架子,用汽車作動力帶動捲揚機打樁。他和工人們一起用杆件拼裝了二十多米高的土架子,用汽車的動力帶動捲揚機,把幾十米長的大型管樁拉起來,試製成功了一台打樁機,“嘭、嘭”地打起樁來了,將試驗樁打到了設計的深度,贏得了時間,摸索出了打樁經驗。 [1] 
正式打樁後,有人全盤照搬外國的打樁工藝,出現了斷樁。“這樣下去,將給國家財產造成多大的浪費!”王超柱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為了不浪費一根樁,確保大橋質量,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和技術員一起分析斷樁原因,經過不斷實踐,終於總結出適合南京長江地質情況的打樁經驗,創造了萬米不斷樁的施工記錄,最深單樁入土達46米,成為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奇蹟。 [1] 

王超柱實踐出真知創新不停歇

南京長江大橋基礎工程完成後,鐵路引橋架樑任務又擺在建橋工人的面前。當時要把每1.7米、重100噸的預應力樑架到橋墩上,急需拼裝一台50米高、40米寬的門式吊機。原設計拼裝這台龍門吊機要三次合龍,即在龍門吊二十米、四十米時拼裝兩道臨時橫樑,待正式合龍後再拆除,費時又費工。王超柱認真鑽研,提出了一次合龍的建議方案。當時有人提出:“一次合龍太危險,50多米高,幾百噸重的玩意兒,倒下來可不得了啊,搞不好要出安全事故。”面對質疑,王超柱不斷優化方案,細化工藝流程,制定了一次合龍的詳細技術方案,保證了門式吊機一次合龍成功,比三次合龍提前工期幾個月。 [1] 
1968年11月,南京橋公路橋施工進入白熱化階段,長江北岸公路橋兩側各有一條平行的快軌運輸線。隨着工程進展,引橋西側運輸道已擔負很重的任務,不能再運預應力梁了,且佔線、擠軋、交會車的矛盾越來越大。王超柱和線路工研究後,提出一條建議,在十三、十四號公路橋中間鋪設條S形彎道,連接引橋兩側的鐵道,增加兩側鐵道的利用率,讓運梁車和運料車順利通過,不在鐵道線上“打架”。這樣既不需要搬鐵道,又可用東側鐵道運輸。技術人員反覆演算,認為這個方案不可行。按照施工技術規程,鋪設鐵路彎道半徑不能小於50米。預應力梁有31.7米長,而兩個橋墩之間的距離只有20多米,運梁台車過去時,不是會碰到橋墩,就是會翻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王超柱跑到兩台運梁的台車跟前,仔細觀察起每一個部位和零件來,似乎要在他們身上尋找到一點什麼。王超柱忽而用手摸摸輪子,忽而又擺弄着台車的轉向盤。他得到啓發:把前後兩個台車的距離縮短6米,這樣車子走彎道就方便了,S形彎道半徑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王超柱又一想,兩個台車的距離一縮短,新的問題又來了,預應力梁裝在台車上,兩頭的懸臂都相應地變長了,通過S形彎道時還有傾倒、碰壞橋墩的危險。仔細考慮後,他提出:“用短鋼軌焊在台車上夾住梁,加上保險,再把台車上面的轉盤改進一下。這樣,預應力梁擺在台車上,在行車時可以自動拐彎,不會撞到橋墩上。梁在通過S形彎道時,也不會‘翻跟頭’。”王超柱的“特殊彎道縮短輪距法”解決了運梁和建橋墩的運輸矛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實踐出真知,土辦法也能解決大問題。 [1] 
在南京長江大橋建設過程中,王超柱的許多合理化建議都被採納,深受江蘇省革委會主任、大橋建設委員會主任許世友的讚賞。大橋建成後,許世友專門設家宴,請王超柱等功臣喝慶功酒。1969年4月1日,王超柱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並當選中央委員。此後,又連任黨的十大、十一大代表及中央委員,成為當時工人階級先進典型的代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