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處直

鎖定
王處直(862年-923年),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興元節度使王宗之子,唐朝至五代時期大臣、將領。 [1] 
早年曆任易、祁二州刺史。乾寧二年(895年)出任義武軍後院中軍都知兵馬使。光化三年(900年),不敵朱温部將張存敬的進攻,投降朱温,驅逐侄子王郜,繼任義武軍節度使,累封太原王。朱温稱帝建梁後,受封北平郡王。開平四年(910年)歸降晉王李存勖,保持半獨立的狀態,成為北方重要的割據勢力。龍德元年(921年)底,養子王都發動兵變,王處直被囚禁而死。
全    名
王處直
允明
所處時代
唐至五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京兆府萬年縣勝業裏(今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出生日期
862年
逝世日期
923年
主要成就
五代十國初期北平國的統治者

王處直人物生平

王處直接任節度

王氏祖輩世代都是長安的富豪,其父名為王寮 [2]  (《新五代史》稱王宗),善於經商,很是富貴,並且出任唐朝的神策軍吏、左金吾大將軍、左街使,遙領興元節度使。 [3]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王處直之堂兄王處存平定黃巢起義中建立功勳,被任命為義武軍節度使。 [4]  從此,王氏開始世襲統治定州(今河北定州),而王處直亦出任王處存轄下的易州祁州刺史。 [2] 
乾寧二年(895年),王處存去世,王處存之子王郜繼任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為後院中軍都知兵馬使 [5]  光化三年(900年),朱温派大將張存敬進攻定州,王處直請求憑藉堅固的城牆為依靠,以逸待勞,進擊朱温。孔目官梁汶説:“當年幽州鎮州三十萬大軍來攻,當時我軍人馬不滿五千,一戰敗之。今張存敬的兵馬不過三萬,我軍已經十倍於往昔,為什麼要向張存敬示弱,想要依靠城池來堅守呢!” [6]  王郜派王處直在沙河(今河北邢台沙河)抵抗張存敬,結果大敗於張存敬,死者過半,隨即部隊發生譁變,眾將領推舉王處直為留後,率兵回定州驅逐節度使王郜。 [7]  王郜逃歸晉王李克用,王處直成為義武節度使。 [8] 
張存敬大軍進圍定州,朱温親至定州城下。王處直登城向朱温説:“我們對朝廷盡忠侍奉,也未嘗侵犯您的領土,為什麼要來攻我?”朱温回答:“你為什麼要依附於河東的李克用呢?”王處直回答説:“我的兄長王處存與晉王李克用同時為朝廷平定叛亂,立下功勳,分封的區域接近,而且以互相結為姻親,所以相互之間修好往來是常理,我可以改為臣服於你。”朱温聽了之後同意了。王處直出絹十萬匹犒勞朱温。 [9] 
朱温上表唐帝,封王處直為義武軍節度使,累封太原郡王。 [2]  [10]  開平元年(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後梁。開平三年(909年),朱温封王處直為北平王。

王處直絕梁附晉

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後梁派兵進攻鎮州(今河北正定)的趙王王鎔,王鎔向晉王李存勖求救,此時,擔心自己被後梁兼併的王處直派人到晉國,表示願意背棄後梁,與晉結盟。晉王李存勖派兵救援王鎔,王處直率五千精兵出征,大敗梁軍於柏鄉(今河北邢台柏鄉縣)。 [11]  其後的十數年中,晉王李存勖北上攻滅桀燕,南下進取魏博,與後梁大戰於黃河,王處直都率兵相助。 [12] 
王處直雖然歸附於晉王李存勖,但卻保持着半獨立的狀態,是北方一個重要割據者,專制於義武鎮。義武軍統有易、定、祁三州,治於定州,王處直被封北平王后,北平國實質上已經建立,北平國東北與桀燕比鄰,南與趙國和後梁相接,西部則是逐漸強盛的晉國,地理環境極其重要。王處直稱雄北平竟長達二十二年之久。

王處直寵溺奸幸

王處直好於巫術,他手下有個人叫李應之,是個道士,王處直得了病,李應之用旁門左道給王處直醫治,結果王處直的病碰巧在這時好了,於是王處直便以為李應之是神人,很是寵信他,還讓他穿着道士的衣服,封他為行營司馬,軍政大小事情都讓他給決斷。 [13]  軍中的將領們都知道這樣潛伏着大的危險,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向王處直進諫。
李應之原在陘邑收養了一個小孩,本來叫劉雲郎,李應之收他做了養子,後來因為王處直還沒有兒子,便把劉雲郎給了王處直,説這個孩子生有異樣,王處直收其為養子,改名為王都,因而更加寵信李應之了。 [14]  於是,李應之就更加驕橫,他徵集壯丁,另立新軍。王處直的手下將領都知道這是一個禍患,但是還是沒有人敢進諫直言。 [15] 
幽州李匡籌借道中山到京師的時候,王處直派甲士埋伏在城外,以防不測。李匡籌的軍隊走後,甲士們進城包圍了李應之的府第,擒殺了李應之。隨後進見王處直,請求殺了王都,王處直不同意。 [16]  第二天,在論功行賞的時候,王處直暗地裏記下了甲士的姓名,在其後二十多年裏,自隊長以上的將領都被王處直以各種罪名殺死,無一人倖免。 [17] 

王處直遭囚身亡

後梁貞明七年(921年),趙王王鎔被其養子張文禮(王德明)弒殺,李存勖派兵討伐張文禮,王處直與將領們商議説:“鎮州是定州的屏蔽,張文禮雖然有罪,但鎮州被吞併,定州就不能獨自生存了。”於是派人請求李存勖不要發兵。李存勖把張文禮寫給後梁的蠟書給王處直看,説:“張文禮背叛了我,不可退兵!” [18] 
王處直有個兒子王鬱,在王郜逃亡晉國的時候,也逃到了晉國,晉王把女兒嫁給了他,被封為新州防禦使。王處直聽説晉王李存勖決意要討伐張文禮,心裏很惶恐。於是就與王鬱謀劃,讓王鬱引契丹進軍入塞,來牽制晉兵,並許諾讓王鬱成為他的繼承人。王都聽説後,很不高興。 [19] 
王鬱引來契丹軍後,定州的民眾都非常怨恨,王都手下的一個小吏和昭訓勸王都舉事,於是王都發動兵變,將王處直軟禁在西宅。王都自稱義武軍留後,大肆殺戮王氏子孫和王處直的手下將領。 [20] 
後梁龍德三年(923年,天祐二十年)正月十八日,王處直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2]  天成四年(929年)二月,定州城最終被後唐攻破,王都和家屬全都自焚而死,而王處直所創建的北平政權也隨之滅亡。

王處直主要影響

王處直統治北平

王郜被驅逐,逃到晉後,王處直開始了對定州(今河北定州)長達二十二年的統治,成為北方重要諸侯之一。當梁兵進圍定州時,王處直出絹十萬匹犒勞梁兵,向梁軍求和,表示願意絕晉事梁。朱温上表封王處直為義武軍節度使,累封太原王。朱温稱帝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封王處直為北平王。此後又歸降晉王,王處直雖然歸附於晉王李存勖,但是卻保持半獨立的狀態,是北方一個重要的割據者,專制於義武鎮。義武軍統有易、定、祁三州,治於定州。鎮州 (今河北正定)是五代趙國的都城, 鎮州與定州為鄰。王處直被封為北平王后,北平國實質上已經獨立。 [21]  王處直周旋後梁、晉國等強大勢力,長期稱雄北平。

王處直軍事成就

梁開平四年(910年)後梁派兵攻打趙王王鎔,王鎔向晉王李存勖求救。同時,王處直也派人到晉,願意叛梁附晉。晉兵救王鎔,王處直派五千兵隨從,破梁軍於柏鄉。其後,十餘年來,晉王李存勖北上攻滅桀燕南下進取魏博,與後梁大戰於黃河,每次戰役王處直都派兵參戰。 [21] 

王處直歷史評價

《王處直墓誌》:公宗申嶽而生,應蕭星以出,才兼將相,貌煥丹青。致之以家祀國祀,贍之以天爵人爵。頃以家居帝輦,譽滿國朝。 [33]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處直分易、定以為帥,亦既重侯。一則惑佞臣而覆其宗,一則嬖孽子而失其國,其故何哉?蓋富貴斯久,仁義不修,目眩於妖妍,耳惑於絲竹,故不能防奸於未兆,察禍於未萌,相繼敗亡,又誰咎也!” [22] 

王處直軼事典故

王處直在碑樓見到一條黃蛇,王處直以為是有龍降世,於是將黃蛇藏起來祭拜。又看見了數百隻野鵲在麥田中築巢。王處直以為是自己為政不當所導致,定州的民眾都説這是一件不吉祥的事情,有人説:“蛇本來應該在山澤之間生存,現在卻被供到了人的居室;喜鵲本來應該在野外築巢,而現在到了田間築巢。這是有小人竊取高位,而在身居高位的人失去自己地位的預兆啊。”這件事過了不久王處直就被王都所囚禁。 [23] 

王處直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唐朝大臣、將領,初任軍校,官至檢校司空、金吾大將軍、興元節度使,追贈太保。
哥哥
唐朝大臣、將領,初任右軍鎮使,歷任定州制置使、義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累加侍中、檢校太尉。去世後朝廷贈太子太師,諡曰忠肅。
妻妾
-
王處直共有姬妾四人,分別為博陵郡夫人崔氏、豳國夫人費氏、楚國夫人卜氏、齊國夫人李氏。
兒子
王處直長子,原仕唐,被梁王朱温擊敗後歸附晉王李克用,任新州防禦使。後投奔契丹,被遼太祖收為養子,歷任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崇義軍節度使、政事令。
王處直第三子,歷任唐朝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守左驍衞大將軍。
王處直第四子,歷任唐朝光祿大夫、檢校司徒,早亡。
王處直第五子,歷任唐朝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
王處直第六子,歷任唐朝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早亡。
王處直第七子,官至唐朝檢校右散騎常侍,早亡。
王郹(王威)
王處直第八子,初任唐朝檢校太子賓客、左千牛衞將軍。王處直被王都囚禁時,王郹逃亡契丹。
女兒
-
王處直有五個女兒,長女早亡,次女嫁幽州中軍周紹弼,三女嫁李克用之子李存紀,四女出家為尼,五女情況不詳。
養子
後唐將領,原名劉雲郎,被唐朝義武節度使王處直收養,擔任行軍司馬和節度副使。後發動兵變囚禁王處直並屠殺王處直子孫,歸降晉王李存勖,任義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侍中、中書令。
參考資料 [31-33] 
王處直家族列表 王處直家族列表 [24]

王處直人物爭議

  • 死亡時間
王處直的死亡時間在史書和墓誌銘有不同記載。《新五代史》、《資治通鑑》記載後梁龍德二年(922年)正月元旦,王都到西宅拜謁王處直,王處直憤怒的捶着胸口大喊道:“逆賊,我何時負過你!”當時王都身邊沒有帶人,王處直就想去咬王都的鼻子,王都甩開袖子離開。 [25-26]  不同的是,《新五代史》記載王處直因此被殺。而《資治通鑑》記載王處直在此之後不久憂憤而死,此外《舊五代史》也未記載王處直被殺,只説“為其子都廢歸私第,尋卒”。 [35] 
王處直的墓誌銘則記載,王處直在唐天祐十八年(921年)冬,主動讓位於王都,天祐二十年(923年)正月十八日病卒。考慮到墓誌撰文者和少微很可能就是史書中提到慫恿王都發動兵變的和昭訓,因此他所言王處直主動讓位云云應為隱瞞事實的曲筆,但卒年當以墓誌銘為準。 [28] 

王處直後世紀念

  • 王處直墓
王處直墓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1995年7月12日,由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文物部門組成的考古隊,正式對王處直墓進行清理發掘。依唐制,墓室修建在一塊三面環山的風水寶地之中,其北面是一座形若屏幕的山巒,左右兩側是逶迤平緩的山崗,喻意青龍、白虎拱衞。南面有案山與北面遙遙相對,墓穴設在開闊舒展的平地之下。整個墓葬佈局科學合理,完整統一。墓葬為前後兩室的雙室墓,以青石砌築,整個墓室繪滿了包括奉侍、山水、花鳥、雲鶴、星象等精美壁畫。墓中用18塊曲陽漢白玉石,雕出了武士門神、生肖、散樂、奉侍等幾組雕刻,裝飾於墓室各壁,構成了墓葬的一大特點。北方地區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五代墓較少,王處直墓是研究五代北方地區墓葬形制的珍貴材料。墓室壁畫浮雕對中國雕塑史和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材料,也是曲陽石雕藝術歷史發展的重要實物佐證。 [34] 

王處直史料索引

關於王處直的生平,主要參見《舊唐書·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27]  《舊五代史·卷五十四·列傳六》 [22]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 [2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二》 [30] 
參考資料
  • 1.    許煥玉 周興春等主編.《中國歷史人物大辭典》.濟南:黃河出版社,1992:第291頁
  • 2.    《王處直墓誌銘》, 載《五代王處直墓》,第64—66頁。
  • 3.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父宗,善殖財貨,富擬王侯,為唐神策軍吏,官至金吾大將軍,領興元節度使
  • 4.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乾符六年,即拜義武軍節度使。黃巢陷長安,處存感憤流涕,率鎮兵入關討賊。巢敗第功,而收城擊賊,李克用為第一;勤王倡義,處存為第一。
  • 5.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乾寧二年,處存卒於鎮,三軍以河朔故事,推處存子郜為留後,即拜節度使,加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處直為後院中軍都知兵馬使。
  • 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二》:張存敬攻定州,義武節度使王郜遣後院都知兵馬使王處直將兵數萬拒之。處直請依城為柵,俟其師老而擊之。孔目官梁汶曰:“昔幽、鎮兵三十萬攻我,於時我軍不滿五千,一戰敗之。今存敬兵不過三萬,我軍十倍於昔,奈何示怯,欲依城自固乎!”
  • 7.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光化三年,梁兵攻定州,郜遣處直率兵拒之,戰於沙河,為梁兵所敗。兵返入城逐郜,郜出奔晉,亂兵推處直為留後。
  • 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二》:郜乃遣處直逆戰於沙河,易定兵大敗,死者過半,餘眾擁處直奔還。甲申,王郜棄城奔晉陽,軍中推處直為留後。
  • 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二》:存敬進圍定州,丙申,硃全忠至城下,處直登城呼曰:“本道事朝廷盡忠,於公未嘗相犯,何為見攻?”全忠曰:“何故附河東?”對曰:“吾兄與晉王同時立勳,封疆密邇,且婚姻也,修好往來,乃常理耳,請從茲改圖。”全忠許之。乃歸罪於梁汶而族之,以謝全忠,以繒帛十萬犒師。
  • 10.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梁兵圍之,處直遣人告梁,請絕晉而事梁,出絹十萬匹犒軍,乃與梁盟。梁太祖表處直義武軍節度使,累封太原王。
  • 11.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太祖即位,封處直北平王。其後梁兵攻王鎔,鎔求救於晉,處直亦遣人至晉,願絕梁以自效。晉兵救鎔,處直以兵五千從,破梁軍於柏鄉。
  • 12.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其後晉北破燕,南取魏博,與梁戰河上,十餘年,處直未嘗不以兵從。
  • 13.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處直好巫,而客有李應之者,妖妄人也。處直有疾,應之以左道治之而愈,處直益以為神,使衣道士服,以為行營司馬,軍政無大小,鹹取決焉。
  • 14.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初,應之於陘邑闌得小兒劉雲郎,養以為子,而處直未有子,乃以雲郎與處直,而紿曰:“此子生而有異。”處直養以為子,更名曰都,甚愛之。
  • 15.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應之由此益橫,乃籍管內丁壯,別立新軍,自將之,治第博陵坊,四面開門,皆用左道。處直將吏知其必為患,而莫能諫也。
  • 16.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是時,幽州李匡儔假道中山以如京師,處直伏甲城外,以備不虞。匡儔已去,甲士入城圍應之第,執而殺之,因詣處直請殺都,處直不與。
  • 17.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明日,第功行賞,因陰疏甲士姓名,自隊長已上藏於別籍,其後因事誅之,凡二十年,無一人免者。
  • 18.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張文禮弒王鎔,莊宗發兵討文禮,處直與左右謀曰:“鎮,定之蔽也,文禮雖有罪,然鎮亡定不獨存。”乃遣人請莊宗毋發兵,莊宗取所獲文禮與梁蠟書示處直曰:“文禮負我,師不可止。”
  • 19.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處直有孽子鬱,當郜之亡於晉也,鬱亦奔焉,晉王以女妻之,為新州防禦使。處直見莊宗必討文禮,益自疑,乃陰與鬱交通,使鬱北招契丹入塞以牽晉兵,且許召鬱為嗣,都聞之不説。而定人皆言契丹不可召,恐自貽患,處直不聽。
  • 20.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鬱自奔晉,常恐處直不容,因此大喜,以為乘其隙可取之,乃以厚賂誘契丹阿保機。阿保機舉國入寇,定人皆不欲契丹之舉,小吏和昭訓勸都舉事,都因執處直,囚之西宅,自為留後,凡王氏子孫及處直將校殺戮殆盡。
  • 21.    李道新.遼朝名門——王處直家族[J]: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8:第348頁
  • 22.    《舊五代史·卷五十四(唐書)·列傳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8-10]
  • 23.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初,有黃蛇見於碑樓,處直以為龍,藏而祠之,又有野鵲數百,巢麥田中,處直以為己德所致,而定人皆知其不祥,曰:“蛇穴山澤,而處人室,鵲巢烏,降而田居,小人竊位,而在上者失其所居之象也。”已而處直果被廢死。
  • 24.    李道新.遼朝名門——王處直家族[J]: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8:第351頁
  • 25.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明年正月朔旦,都拜處直於西宅,處直奮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賊!吾何負爾?”然左右無兵,遂欲齧其鼻,都掣袖而走,處直遂見殺。
  • 26.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一:春,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處直於西第,處直奮拳毆其胸,曰:"逆賊,我何負於汝!"既無兵刃,將噬其鼻,都掣袂獲免。未幾,處直憂憤而卒。
  • 27.    《舊唐書》卷一八百二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王處存附王處直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23]
  • 2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處編著.《五代王處直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56—59頁
  • 29.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21]
  • 3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六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10-02]
  • 31.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父宗,自軍校累至檢校司空、金吾大將軍、左街使,遙領興元節度。
  • 32.    《舊五代史·卷五十四·列傳六》:王都,本姓劉,小字雲郎,中山陘邑人也。初,有妖人李應之得於村落間,養為己子。
  • 33.    李道新.遼朝名門——王處直家族[J].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7(00):347-351.
  • 34.    文博曲陽 | 王處直墓  .曲陽縣文化館[引用日期2024-02-14]
  • 35.    《舊五代史·卷五十四·列傳六》:後十餘年,為其子都廢歸私第,尋卒,年六十一。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