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莉韻

鎖定
王莉韻,上海市普教系統劉定一名師培養基地學員。1969年出生,上海市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中學高級教師,虹口區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帶頭人,上海市小學優秀思想品德課教師。
中文名
王莉韻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上海師專
職    業
教師
職    稱
中學高級教師

王莉韻個人簡介

1988年畢業於上海師專,師從全國優秀班主任毛蓓蕾,現攻讀華師大教育管理碩士學位。 [1] 

王莉韻個人成績

曾榮獲上海市園丁獎和上海市“我喜愛的好老師”金獎。參加全國《品德與社會》教材審查工作,並作為中國優秀青年教師代表於2000年12月赴日研修考察,進行國際交流。長期研究小學品德與社會體驗式教學,研究成果獲全國小學德育研究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全國小學思想品德優質課獎。歷年來,在市級刊物上公開發表研究報告、科研論文等40多篇。 [1] 

王莉韻人物生平

王莉韻同志是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小學思想品德課優秀教師,上海市首屆市級青年骨幹教師,虹口區品德與社會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培養對象,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我喜愛的好老師”金獎獲得者。
多年來,她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把課堂作為活生生的實驗室,經過潛心研究,反覆實踐,構建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小學思品課“體驗式”教學模式。運用“體驗式”所上的思品課獲上海市中小學中青年教師教學評選活動一等獎、全國小學思想品德優質課獎。
2001年6月,並代表上海市首屆中小學骨幹教師提前結業的學員向全市展示。學術研究報告——《小學思品課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一文,獲上海市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成果鑑定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在此基礎上,又通過近三年的後續研究,該成果於2003年6月獲全國小學德育研究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相關研究成果《小學思品課教學中的現代人格培育》,獲2001年全國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論文三等獎,發表在《思想·理論·教育》雜誌上,並在中國教育學會小學德育研究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展示交流。
此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研究的市級課題《中小學文科教學中人格教育的研究》獲上海市虹口區第七屆普通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上海市第七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市級課題《中小學教師人格形象研究》(主要成員)獲虹口區第八屆普通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歷年來,她已在《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思想·理論·教育》、《小學教育理論與實踐》、《小學語文教師》、《文匯報》、《家庭教育百科》等書刊雜誌上公開發表研究報告、科研論文、經驗總結、教學實例等30多篇,初步形成並積累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為教育改革做出積極貢獻。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研究者的姿態置身於教育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客觀真實地審視教育理論和教育實際問題,學會按教育規律來解決出現的問題,併產生對教育教學更加深刻的見解,這正是她努力追求的目標。 [2] 

王莉韻評價

師愛是教師情感智慧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學生滿腔熱情的愛激發了王莉韻終身學習的信念,堅定了她不斷探究的意志。而教學專業活動中的問題和矛盾最能引發內心的衝突和對教育經驗及其背後支撐的教育理念的反思,此時此刻的知識學習才具有自覺的選擇性、指向性和個人性,也才具有解決特定問題的意味和反省、自省的性質。樂中品樂,也許不一定能品味到樂的甘甜,痛定思痛,卻往往能深切地反思出痛的滋味。
處於發展期的教師,最關心自己的教學,而且容易接受新的教育觀念。一次負面的評價經歷,卻成為一次明確成長需求的學習經歷,成為她進一步學會反思、走向成熟的轉折點。通過反思,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自己的責任心,使自己在不斷改進教學的過程中,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通過反思,發現自己既有的理念同先進理念的差距,以先進理念糾正對問題認識上的偏差,使自己行動目標和行動策略的選擇符合先進理念的要求,以增強行動的合理性;通過反思,發現自己的行動效果同行動目標之間的差距,調整與優化自己的行動方式,以提高行動有效性和目標達成度。此階段,王莉韻已從導師啓發、引領下的實踐反思,發展到一種提升經驗的主動性反思,在經驗反思與提煉中學習教育理論,主動自覺地將各種理論與實踐信息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使自己變得更成熟。 [3] 

王莉韻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日,獲得“2020年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