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篆

鎖定
王篆(1528年7月1日/1532年7月17日—?),字汝文 [21] 一字紹芳 [36] 號少方 [25]  ,湖廣荊州府夷陵州(今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人,明朝中期官員。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授吉水知縣,不久升任吏部郎中。萬曆元年(1573年),張居正執掌朝政,升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萬曆二年(1574年),升任通政司右通政。萬曆三年(1575年),升任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萬曆五年(1577年),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理都察院事務。萬曆六年(1578年),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萬曆八年(1580年),改任刑部右侍郎,不久又改任吏部右侍郎。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升任吏部左侍郎,遭到大臣彈劾,致仕歸。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王篆曾舉行八十歲壽誕, [26]  此後,史書中再無王篆的記載。
概述圖來源:王篆銅像取自湖北宜昌“鐵御史”王篆廉政教育基地 [33] 
全    名
王篆
別    名
王夷陵 [23] 
汝文、紹芳
少方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廣荊州府夷陵州(今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
出生日期
1528年7月1日(一説1532年7月17日)
主要成就
提督操江,整頓防務,打擊來犯倭寇
主要作品
《江防考》
最高官職
吏部左侍郎

王篆人物生平

王篆早年經歷

嘉靖七年六月十五日(1528年7月1日) [39]  或嘉靖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532年7月17日),王篆出生於湖廣荊州府夷陵州(今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 [21]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篆參加湖廣鄉試,中舉。 [28] 

王篆步入仕途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王篆考中進士, [21]  [27]  被派到江西吉水縣做知縣。 [27] 
萬曆元年四月三十日(1573年5月30日),王篆由吏部文選司郎中升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 [1] 
萬曆二年十月二日(1574年10月16日),王篆升任通政司右通政。 [2] 
萬曆三年二月十日(1575年3月21日),經過考察和王篆陳述,明神宗命他照常供職。 [3]  十月十一日(11月12日),王篆升任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 [4]  當時島寇(指海盜)、倭夷(指倭寇)尤為肆虐,其他官員都不知如何對付,王篆赴任後,就將賊寇趕出中國,民心大悦。 [29] 
萬曆五年九月二十一日(1577年10月31日),王篆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理都察院事務。 [5]  九月二十八日(11月7日),王篆條上江防事宜,得到兵部允許。 [6] 
萬曆六年二月十三日(1578年3月20日),王篆陳述自己不稱職,請求罷免自己,明神宗不允。 [7]  三月二十九日(5月5日),明神宗命王篆清理舊的貼黃。 [8]  六月二十六日(7月30日),王篆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9] 

王篆歷任侍郎

萬曆八年四月二十四日(1580年5月7日),王篆改任刑部右侍郎。 [10]  九月十八日(10月26日),王篆改任吏部右侍郎。 [11] 
萬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1581年2月29日),經過考察和王篆陳述,明神宗命他照常供職。 [12] 
萬曆十年七月十五日(1582年8月2日),明神宗擢升王篆為吏部左侍郎,巡撫四川。 [13] 

王篆彈劾致仕

萬曆十年十二月十日(1583年1月3日),直隸巡按王國彈劾王篆曾贈送馮保玉帶十束、銀二萬兩以謀求掌管都察院,王篆上疏為自己辯護,明神宗下令將他調到南京等待任命。不久御史李廷彥又彈劾王篆的貪贓枉法,明神宗命王篆保留官籍及原官冠帶居家閒住。 [14] 
萬曆十一年正月十九日(1583年2月11日),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彈劾張居正和王篆的兒子們都氾濫登科,請求罷免斥退,明神宗於是下旨將二人的兒子全部罷免斥退。 [15]  九月十九日(11月2日),工科給事中王毓陽彈劾王篆引用朋黨王宗載、陷害忠良,於是明神宗下令將王篆罷黜為民。 [16] 
萬曆十二年三月十三日(1584年4月23日),工科給事中唐堯欽彈劾王篆和曾省吾聯合欺騙張居正,導致張居正誤國。 [17]  四月十九日(5月28日),南京吏科給事中劉一相彈劾王篆勸張居正奪位稱帝的罪狀,明神宗下令將王篆革職為民,追奪誥命。 [18]  六月十三日(7月20日),王篆和曾省吾上奏疏辯張敬修寄銀一事,於是明神宗命張誠進行調查。 [20]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王篆曾舉行八十歲壽誕, [26]  此後,史書中再無王篆的記載。

王篆主要影響

嘉靖晚期,島寇(指海盜)、倭夷(指倭寇)尤為肆虐。歷來中央政府都要委派要員前往南京任提督操江,統治水軍管制江防,其結果收效甚微。王篆赴任後,以鐵腕作風整頓防務,嚴懲來犯賊寇,賊寇聞風喪膽,百姓拍手稱快,在短期內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僅如此,王篆到任後以江防事務為己任,白天忙於明察暗訪,指揮調度,晚上還在燈下苦熬,經過深思熟慮後,親筆撰寫了《江防考》。《江防考》共六卷,其撰寫的成功耗費了王篆大量的心血。《江防考》為他的繼任者以及其他地方的提督提供了寶貴經驗,為當時的江防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即使在後來王篆因饞言遭貶,他的《江防考》仍被朝廷視為經典之作。 [29] 

王篆歷史評價

明神宗朱翊鈞:王篆附黨獻諛,黷法亂政。 [19] 《明神宗實錄》引
殷邁:王非端人。 [24] 《客座贅語》引
張居正:尚書徐學謨、曾省吾、徐學顏、侍郎王篆等皆可大用。 [35] 《嘉靖以來首輔傳》引
趙用賢:居正奸黨如王篆、曾省吾、朱璉、於鯨、賀一桂、王宗載、於應昌、傅作舟、王蔚等,佈滿中外,相結為奸,其為決裂紀綱,何如也!豈獨不聞其風耶?何不為皇上一指而破其黨耶! [38] 《乞恩放歸兼論大臣不當分黨斥及言事諸臣疏》
許子偉:時江陵張居正當國,雖號精厲,然置其私人王篆、傅作舟等於南京,皆納賄招權,曲庇不肖有司為奸利,吏治大窳。 [37] 《海瑞集》引
沈德符:①夷陵之忍毒,不能如汪榮和,而卑佞過之矣。 [23] 《萬曆野獲編》)②王則狡險貪橫,真名教所棄。 [25] 《萬曆野獲編》
雷思霈:國朝以來楚無登太宰者,即佐太宰而總百官,專且久者,亦不多得,惟公以少司寇移少宰,最專且久。 [26] 《東湖縣誌》引
陳夢雷:吏部侍郎王篆以附張居正,權傾一時。 [34]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邁柱等:有經世之略,張居正以天下才推之,京師號為鐵御史。 [36] 《湖廣通志》
林有席等:揚歷中外三十餘年,夙有鐵御史之號。 [22] 《東湖縣誌(乾隆)》引

王篆軼事典故

王篆對聯知縣

王篆小時候讀書於東山寺。一日晚飯過後,王篆像往常一樣踱出書房,口吟詩詞,信步走出寺門,剛至門口,與挑兩隻空筐小和尚撞了個滿懷。見對方一臉的頹喪,王篆問道:“小師父,為何不樂?“小和尚答道:“師父要我去給縣太爺送西瓜,不僅未討得一文賞錢,反被縣太爺嘲笑了一番。縣官老爺看見送來的西瓜個個碧綠滾圓,瓜瓤鮮紅,鮮甜可口,頓時書寫上聯,要小和尚對出下聯。小和尚不是對手,半天也沒對出下聯。縣太爺哈哈大笑:‘小和尚,你回去好好想想,什麼時候對出下聯再來領賞。’”王篆問小和尚:“縣太爺的上聯是什麼?”小和尚從懷裏掏出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東山和尚送西瓜,些許禮物”。王篆若有所思,旋迴書房,寫出下聯。小和尚拿着王篆對的下聯來到縣衙。縣太爺漫不經心的接過下聯一看:“南海菩薩拜北斗,天大人情”。縣太爺不禁吃了一驚:下聯對仗工整,合轍合律,張馳有度。下聯的氣勢明顯勝於縣太爺的上聯。縣太爺臉露不悦:高超的下聯句豈是小僧所對,定高手所為。縣太爺把臉一沉,問小和尚:這下聯是你寫的嗎?小和尚怕落下個欺官之罪,於是“竹筒倒豆子”,將王篆對聯一一道來。縣太爺頓露悦色,傳話王篆來縣府一見。小王篆跟着小和尚來到了縣府,縣太爺見王篆談吐不凡,生性聰慧,自是十分喜歡,心想,夷陵有這樣的人才,也算是地方上的榮耀。當得知小王篆寄讀東山寺的情況後,縣太爺當即決定讓王篆留在縣府課讀。 [27] 

王篆道人借宿

一天,四川道人趕一塊“蜈蚣地”至湖北,傍晚,突遇雷電交加,天降大雨。道人發現山中有一户人家,行至門前,見一婦人正在織布,便上前説明來意,想借宿一夜。老婦人道:如不嫌家貧,請道人委屈一宿。王篆之母心地善良,見遠四川道人路途辛苦,狠心將王家唯一母雞殺了招待客人。第二天,道人起程趕路。突然一道金光閃過,那塊“蜈蚣地”怎麼也趕不走了,王篆一家人也出來幫忙,還是無能為力。道人説:“天意不可違,這塊地就送給你們吧!”王母再三推謝。這時道人突然對王母説:“我看你大公子是個奇才,還是讓他多讀些書吧,將來一定大有作為。”又轉身對王篆説:“你將來要是做了大官,一定不要忘記了養育你的母親。如果你母親百年後,就將她葬在這塊‘蜈蚣地’裏,你上要效忠國家,下要體貼民情,能做到這些,此‘蜈蚣地’就會造福於江南。” [27] 

王篆夫人破夢

傳説,王篆半夜醒來,跟他的夫人説:“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三片韭菜葉子,筆直筆直地長上了天。”夫人馬上坐起來施禮説:“恭喜老爺,賀喜老爺,老爺有三十年的天官好做呢!”第二天,王篆又把半夜所做的夢,向圓夢師説了一遍。圓夢師施禮説:“只可惜大人的好夢,被一賤人破了。”王篆問:“此話怎講?”圓夢師説:“韭菜葉子,筆直齊天,説明大人父子為官清正,天長地久。三片韭菜葉子,根根頂天立地,説明大人天官門第,祖孫天官,代代相傳。只可惜大人的天運已被賤人破了,只作得成三十年天官。”三十年後,王篆果然告老還鄉,他的子孫也果真沒有一人再當上天官。 [22] 

王篆為子牟利

 王篆委託御史張一鯤錄取自己的兒子王之鼎,於是張一鯤將王之鼎安排在都是名士的號房之中,三場考試下來王之鼎只是高高在上坐着,作文全部有人代筆。吃穿住行和家裏沒有區別,且試卷比其他人的高了三分,以易於查找辨識。張一鯤又選擇了善於書法的人把三張卷子謄寫下來,並加圈點放在袖子內,如果內簾沒有選中,便拿出來推薦。等到揭榜後,王之鼎看到自己只有第十五名,很不舒服,於是去滁州琅琊山遊玩解悶了。 [30] 

王篆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輩
高祖父
王文選
字南宮,精通經史典籍,明永樂初任廣東臨高知縣,贈保定府通判。
曾祖父
王傑
字仕英,號靜安,景泰元年(1450年)舉人,歷任保定府通判、廣州府同知,贈奉政大夫。
祖父
王璲
字重德,號慄齋,成化十三年(1477年)舉人,曾任德王府左長史,進階通議大夫。
父親
王良策
號柱山,贈吏部左侍郎。
母親
玉氏
——
——
妻子
石氏
——
子輩
兒子
王之鼎
——
王之衡
——
參考資料: [21]  [27-28]  [31] 

王篆主要作品

王篆著有《江防考》共六卷。 [29] 

王篆人物爭議

據《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登科錄》可知,王篆出生於嘉靖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532年7月17日) [21]  ;而清同治年間所修的《東湖縣誌》中收錄的雷思霈《少宰王篆壽序》提及:“公歸,蓋五十有六歲也”,可推算出王篆出生於嘉靖七年(1528年), [26]  另外萬民英所寫的《三命通會》記載,王篆出生於戊子年己未月乙卯日辛巳時,即嘉靖七年六月十五日(1528年7月1日)。 [39] 

王篆影視形象

2010年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丁充飾演王篆。 [32] 
參考資料
  • 1.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十二》:(萬曆元年四月三十日),升吏部文選司郎中王篆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
  • 2.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十》:(萬曆二年十月二日),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王篆為通政司右通政。
  • 3.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十五》:(萬曆三年二月十日),通政使司左通政倪光薦,右通政李琦,提督謄黃、右通政王篆,大理寺左少卿王友賢,右少卿王廷瞻,提督四夷館、太常少卿劉大受,太常寺少卿李邦義、何源,太僕寺少卿何起鳴、烏昇,順天府府丞李己,各以考查自陳。吏部覆,得旨:倪光薦等俱照舊供職,李邦義調南京,李琦降一級調外任。
  • 4.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四十三》:(萬曆三年十月十一日),升通政司通政王篆為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升大理寺左寺丞石星為本寺右少卿。
  • 5.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六十七》:(萬曆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升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篆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理院事。
  • 6.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六十七》:(萬曆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王篆條上江防事宜:“一、核軍實以充營伍。新江口營官軍額設添調共一萬七千有奇,查改差逃故取回退回為事及有丁未行頂補各項官軍共一萬九百餘名,止存五千六百二十餘名,宜追還改差勾補,逃故取回者查覆,退回者更換,為事者清提,有丁者查替。一、省繁差以省軍勞。先年京營有暗伏一差,分遣弭盜,今沿江上下已設遊巡二兵,則暗伏官軍宜撤回操練。一、揀勁卒以任選鋒。江營兵多老弱,無資戰守,揀選拳勇千名,給以衣械,加其廩餼,董以二總,分隸十隊官,更番訓練。一、議戰艦以圖實效。額設戰船四百一隻,遞減至二百九十四隻,俱已損壞,今議以一百六十隻屬操江衙門改造,餘還該部變價停造。”部議允行。
  • 7.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七十二》:(萬曆六年二月十三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篆自陳不職,不許。
  • 8.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七十三》:(萬曆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命兵部左侍郎曾省吾、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篆清理軍職貼黃。
  • 9.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七十六》:(萬曆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篆為本院左副都御史。
  • 10.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九十八》:(萬曆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升刑部右侍郎徐學謨為左侍郎,而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篆為之右。
  • 11.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四》:(萬曆八年九月十八日),升吏部右侍郎趙賢為本部左侍郎,改刑部右侍郎王篆為之右,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陳瑞為南京刑部尚書。
  • 12.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八》:(萬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吏部尚書王國光,侍郎趙賢、王篆,左都御史陳炌,副都御史高文,薦僉都御史胡檟,户部尚書張學顏,侍郎胡執禮,禮部尚書徐學謨,侍郎林士章、何雒文,兵部尚書方逢時,戎政尚書楊兆,侍郎吳兑、王一鶚,刑部尚書嚴清,侍郎劉一儒、劉思問,工部尚書曾省吾,侍郎金立敬、王友賢,掌詹事府事侍郎餘有丁,詹事侍讀學士許國,掌翰林院事少詹事陳思育,通政使倪光,薦大理寺卿張滷、太常寺卿陰武卿、太僕寺卿朱南雍、光祿寺卿蕭廩、順天府尹施堯臣、國子祭酒周子義等,各以考察自陳。上命國光等供職,友賢致仕,南雍調南京用。
  • 13.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六》:(萬曆十年七月十五日),升吏部右侍郎王篆為本部左侍郎,巡撫四川;右副都御史張士佩為吏部右侍郎,巡撫福建;右副都御史勞堪為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
  • 14.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一》:(萬曆十年十二月十日),先是直隸巡按王國疏論逆璫馮保專權納賄,即輔臣張居正病故,保全徐爵,索其家名琴七張,夜明珠九顆,珍珠簾五副,金三萬兩,銀十萬兩,因劾吏部左侍郎王篆送保玉帶十束,銀二萬兩,謀掌都察院,並乞罷斥以儆官邪。篆疏辯乞罷,有旨調南京別衞門用。已而御史李廷彥復追數其貪縱不法諸事,上令冠帶閒住。
  • 15.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二》:(萬曆十一年正月十九日),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論故輔臣張居正、原任吏部侍郎今閒住王篆各子濫登科第,乞行罷斥。上令內閣擬旨革黜。大學士張四維具疏言:居正諸子所習舉業委俱可進,惟其兩科連中三人,又皆佔取高第,故為士論所嫉,以致謗議失實。至於王篆二子不知所學如何,若一加覆試,則堪中與否可以立見。伏望聖慈矜察,居正二子在翰林者調別衙門用,一子在部屬者容其照舊,王篆二子令吏部、都察院於午門前出題覆試。上不從,自批:子孝疏、張懋修等都著革了職為民。
  • 16.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一》:(萬曆十一年九月十九日),工科給事中王毓陽劾原任吏部左侍郎王篆假故相姻戚,引用朋黨王宗載等,陷害忠良,元兇巨蠹,不宜使優遊田裏。得旨,王篆黜為民。
  • 17.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七》:(萬曆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工科給事中唐堯欽題:“今天下呶呶未已者,曰故相張居正。顧居正可恨,而所尤可恨者,則誤居正之臣原任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致仕曾省吾是也。蓋省吾與王篆數人同惡相濟,以欺居正,居正日為賣弄不覺,而竟成誤國之罪。今居正諡已追奪,四子禠職,王篆、賀一桂等亦俱為民,則奸險如省吾者,亦宜重處,以謝朝廷。至如浙江僉事曹一夔,藉省吾為泰山,結馮保為心腹,仗徐爵為介紹,巡鹽長蘆,送保不下萬金,差往四川,千金饋爵,二千饋保,言之實污口頰,可使復濫仕籍哉?”詔禠省吾、一夔職。
  • 18.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八》:(萬曆十二年四月十九日),南京吏科給事中劉一相劾高啓愚偵奸臣王篆習知居正厭稱周伊,乃為舜禹禪受圖以壽居正,故出舜亦以命禹題。上怒曰:“王篆附黨獻諛,黷法亂政,高啓愚出題謬妄,附媚幹進,都當重處,姑各革職為民,追奪誥命。”
  • 19.    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一百四十八 萬曆十二年 四月 十九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12-26]
  • 20.    《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萬曆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原任工部尚書為民曾省吾奏辯張敬修寄銀,原任吏部侍郎為民王篆亦有此奏。上敕張誠從實查勘以聞。
  • 21.    龔延明主編,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 登科錄 下 點校本[M],寧波出版社,2016.05,第314頁.
  • 22.    謝國先. 地方傳説的形象塑造與國家歷史的人物評價——以明代宜昌人王篆為例的分析[J].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5, (2):7-12.
  • 23.    萬曆野獲編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2-12-26]
  • 24.    客座贅語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2-12-26]
  • 25.    萬曆野獲編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2-12-26]
  • 26.    西陵區地方誌辦公室,夷陵區委史志辦公室,宜昌市委黨史(地方誌)辦公室校勘整理,東湖縣誌 清·同治三年續修本[M],宜昌雅江印務有限公司,2012,第458頁.
  • 27.    鐵御史天官王篆傳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2014-09-15[引用日期2022-12-26]
  • 28.    劉開美,李發剛主編,宜昌文化叢書 宜昌歷史述要[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05,第205-210頁.
  • 29.    宜昌市西陵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西陵文史 人物篇[M],宜昌市夷陵新華印刷廠,2008.12,第31-32頁.
  • 30.    金陵瑣事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2-12-26]
  • 31.    樊樹志著,晚明史 1573-1644 上[M]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4,第346頁.
  • 32.    電視劇《萬曆首輔張居正》第1集片尾字幕44分14秒處  .西瓜視頻[引用日期2022-12-26]
  • 33.    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多形式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 推進清廉學校建設  .宜昌市紀委監委.2022-10-24[引用日期2022-12-26]
  • 34.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卷六百十八》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17]
  • 35.    《嘉靖以來首輔傳·卷八》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17]
  • 36.    《湖廣通志·卷五》  .搜韻影印古籍資料[引用日期2023-01-17]
  • 37.    (明)海瑞著;李錦全,陳憲猷點校,海瑞集 上[M] ,海南出版社,2003.01,第62頁.
  • 38.    劉建明著,張居正秉政與晚明文學走向[M]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04,第33頁.
  • 39.    《三命通會·卷八》:“乙卯日辛巳時春生身強煞淺大貴夏平常秋官煞旺冬印綬旺俱吉秋不如冬……戊子王篆都憲己未。”根據文中可知王篆出生於戊子年己未月“乙卯日辛巳時,即嘉靖七年六月十五日(1528年7月1日)。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