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端淑

鎖定
王端淑(約1622年-1701年),字玉暎,號映然子、吟紅主人,又號青蕪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朝禮部右侍郎王季重之女。中國清代詩人。 [12] 
王端淑自幼濡染家學,書畫兼工,且酷愛讀書。自經史及陰符、老莊、內典、稗官野史,無不瀏覽深通。及長,嫁錢塘貢生丁聖肇為妻。婚後依然博覽書史,並筆耕不輟。勤奮刻苦,造就其才名。明亡後,王端淑隨丈夫離開北京,歸隱錢塘。期間,雖清廷慕其名,“欲援曹大家故事延入禁中教諸妃主”,然終為王端淑所力辭。1701年,王端淑去世。 [12] 
王端淑一生著述頗豐,有《吟紅集》30卷、《留篋恆心無才宜樓諸集》《名媛詩緯》《名媛文緯》《歷代帝王后妃考》《玉映堂集》《史愚》《恆心集》《宜樓集》《無才集》《留篋集》等,然除《吟紅集》等少數著述外,其餘多湮沒不存。所編《名媛詩緯》42卷,收錄800多位歷代閨媛才女2000餘首詩詞,是女性詩歌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開文學史上女性作家選編女性作品專集之先河。 [12] 
玉映
映然子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浙江山陰
出生日期
天啓元年七月八日(1621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1701年以後
主要成就
明末清初著名名媛詩人和畫家
主要作品
《名媛詩緯》
《吟紅集》
本    名
王端淑

王端淑人物生平

王端淑明代時期

天啓元年(1621年),七月八日(8月24日)王端淑出生於浙江山陰。注:王端淑的好友王猷定在其書《名媛詩緯》中作序道“辛酉秋七月八日感神夢誕端淑。”
天啓五年(1625年),王端淑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與自己的兄弟一起讀書。王端淑看戲劇《善財》,模仿裏面的情節,以母親為觀音,叩拜不已。
天啓六年(1627年),王端淑聽父親講古今賢媛的故事,過耳成誦。而且王端淑喜歡玩男孩子玩的遊戲,常常剪紙為軍旗,以母親為帥,婢女為兵將,然後王端淑在隊伍中拔旗指揮。父親王思任見到笑説:“你為什麼不當女狀元?”王思任給她講授《四書》、《毛詩》。
崇禎五年(1631年),王端淑跟隨父親各處遊歷,提高了王端淑的見識,為後來的《名媛詩緯》成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注:王端淑自述“餘十齡從先大夫白門,曾見之。”)
崇禎七年(1633年),王端淑隨父親王思任到九江赴任,期間遇到匪寇侵襲,王思任要守城就要把王端淑送回老家,但王端淑堅決不從,要與父親一道守城。
崇禎十一年(1637年),王端淑遠嫁北京,嫁給父親王思任好友丁乾學的兒子丁聖肇。
崇禎十四年(1640年),王端淑的婆婆李氏去逝。
崇禎十五年(1641年),王端淑的丈夫丁肇聖結社,王端淑作《中秋盟集記》。
崇禎十七年(1643年),二月,王端淑隨丈夫扶靈回到家鄉浙江山陰。七月,王端淑的父親王思任與徐人龍捐資起義,丈夫丁聖肇為監軍。 [1]  [2]  [3]  [4] 

王端淑清代時期

順治元年(1644年)春,王端淑變賣嫁妝為丈夫丁聖肇納妾陳素霞。丁聖肇寵愛妾侍,夫妻反目。
順治三年(1646年),王端淑與丁聖肇逃歸家鄉,借居在其父王思任家中。
順治六年(1649年),王端淑夫妻倆貧困之極,靠親友資助渡日,創作了《己丑除夕嘆》。
順治七年(1650年),冬,王端淑作《庚寅孟冬朔日辛巳日有食之既》。在這年王端淑得到文友支助,其生活有所改善。
順治八年(1651年),王端淑創作《映然子小像贊》。
順治九年(1652年),王端淑與一徐姓女子結成盟友。這年王端淑作《寄吳夢勲別駕夫人孫姐妙音》。
順治十年(1653年),王端淑夫婦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參加了一些應酬,作《癸巳上元復一日代睿子壽塗四別駕四十初度》。
順治十一年(1654年),王端淑移居到徐渭的青藤書屋居住,作《青藤為風雨所拔歌》。此時王端淑聲名已顯,有不少人慕名來訪。
順治十二年(1655年),王端淑這年生活窘迫,於是決定離開家鄉,去尋找經濟來源,後滯留蘇州,得到友人錢子方和周又元二人幫助。
順治十三年(1656年)王端淑在外漂泊很久沒着落,直到結識了好友吳山,並通過吳山結識了很多社會名流。更使王端淑名聲大震,生活也有了巨大的轉變。
順治十四年(1657年),王端淑的《名媛詩緯》蒐集資料已經有十多年了,但還不斷在修改和擴充內容中。
順治十五年(1661年),王端淑名望今非昔比,參加的文化活動頻繁。詩文選《名媛詩緯》終於開印,王端淑請許兆祥作序,又邀請錢謙益為《名媛詩緯》題辭。王端淑也為李漁的《比目魚》作序。
康熙三年(1664年),王端淑畫有《山水圖》,其中有六幅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此後王端淑過着隱居的生活,《初月樓見聞》記載王端淑卒年八十餘,大致可推斷出王端淑卒於1701年以後。 [1]  [3] 

王端淑謬誤與爭議

王端淑謬誤部分

王端淑的出生日期
郭玲的《王端淑研究》和張敏《王端淑研究》認為王端淑出生於天啓二年(1622年)根據一:《名媛詩緯》卷十九:“餘十齡從先大夫白門,曾見之。”又《王思任年譜》所記:“崇禎四年辛未,先生五十七歲,二月升南工部營繕司主事……六月至白門。”崇禎四年(1631年)王端淑時年十齡,故推算她生於1622年。根據二:《吟紅集映然子小像贊》中説:“庚寅季末,辛卯歲始,花甲之半”,也就是説辛卯年(1651年),王端淑整三十歲。 [2]  [1] 
其實不然,王端淑的出生日期,有明確的史料可查。王端淑的好友王猷定在其書《名媛詩緯》中作序,並寫有《王端淑傳》,其中記錄王端淑出生為“辛酉秋七月八日感神夢誕端淑。”證明王端淑生於天啓元年(1621年)七月八日。首先王猷定是王端淑的好友,而且這是為王端淑作傳放在王端淑的書的序言部分,信息來源肯定可靠。
郭玲和張敏的推斷只看到了年份,忽略了月份。根據一:至白門,為六月,而王端淑出生是七月八日,所以王端淑要到下個月滿十一歲。根據二:辛丑歲始,花甲之半。歲始是一年之初,而王端淑生日是七月八日,當為歲半。所以王端淑説歲始為花甲之半,當為正確。
所以可以定論王端淑出生於天啓元年(1621年)七月八日,而郭玲和張敏的論文只是粗略推算年份,忽略了月份,因此出現了錯誤。 [5] 
王端淑的排行
郭玲的《王端淑研究》和張敏的《王端淑研究》的論文中寫道:王端淑……明代著名學者、作家王思任的次女。
其實王思任生有六女,王端淑為其第三女。雖然也有不少作者寫王端淑為次女,但有王思任的女婿們為他刻印的明末沈鍊《小題怡贈》排名為證。王思任曾為此書作序,而他的女婿為此刻印此書,並分別按序署名:“婿陳樹勷、朱曾契、丁聖肇、陳儀春、張瑗、張寧簡恭較正”。由此可知次女婿為朱曾契,丁聖肇為三女婿,而丁聖肇正是王端淑之夫。 [4] 

王端淑爭議部分

王端淑的卒年
《初月樓見聞》等清初書籍記載王端淑卒年八十餘。
近代海外學者從清初詩稿中推斷王端淑卒年在康熙二十多年左右。

王端淑個人作品

王端淑一生著作宏富,有《吟紅集》30卷,《玉映棠集》、《史愚》和《留篋恆心無才宜樓諸集》;輯有《歷代帝王后妃考》;選輯《名緩詩緯》、《名緩文緯》文章、詩稿幾乎盡失,惟《然脂集》稿中,有《秋蟲賦》、《荷賦》、《菊賦》三賦傳世。祝嘉《書學史》將其列為清代女書法家予以介紹。對王端淑的多才,清代福建莆田女畫家、女詩人林文貞有詩《自題秋蘭便畫寄映然子》亦專門稱讚。

王端淑主要功績

王端淑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對女性文學的編選和評價。其所編撰的《名媛詩緯》一書,收選了各朝歷代身份不同的閨媛才女詩詞作品,開了文學史上女性作家選編女性作品專集的先河。除了收選內容的豐富之外,王端淑更藉《名媛詩緯》揭示説明了她對詩學的主張與看法。《名媛詩緯》一書不僅對各詩人、作品進行點評,也由其選詩的標準得知王端淑所提出的詩作應兼具“性情與格調”、“氣韻與意趣”、“平淡與自然”、“去除脂粉氣”等詩學理論。除了詩學理論外,王端淑更提出唐朝各期詩皆有可取之處,不必獨取盛唐的選詩標準。 [2]  [6] 

王端淑創作特點

王端淑文學特點

一、善學古人,意象與典故
縱觀王端淑的詩學理論,在對待學習古人的問題上,她反對盲目的從古,對當時獨尊盛唐的風氣頗為不然。但是她並不是一味反古,而是強調學習古人的長處,這就使她的詩學理論科學而完備。這一點也明顯地表現在王端淑的詩歌創作中,她化用前人的詩句,卻並不流於表面,而寄託了更深的寓意,也運用前人的典故,卻並沒有失之膚淺,同時增強了詩歌的意藴。
首先,意象的運用,王端淑在詩中經常化用前人的詩句,如:涉江採芙蓉,不若親蘭芷。海闊星沈野,煙深樹隱溪。西陵落月板橋霜。
其次,在妙用典故。王端淑指出:且用故典處非湊即尖,其老句多糟粕耳。王端淑的詩歌可以用平實而不平凡的語言,勾勒詩篇。如《正平撾鼓歌》、《藺相如》、《虞美人》、《嚴子陵》等。
二、祛除脂粉
王端淑作為一名女性文人,她對女性詩歌中的“脂粉氣”感受比較深刻。身處於明末清初思想解放中的女性,王端淑再三強調女性要擺脱“脂粉氣”的束縛,實際上也是希望女性能夠獲得男權社會的認同。如《寶劍歌為李席玉壽代睿子詠》、《梅花詩十首次韻》等。 [2] 

王端淑書畫特點

張翀西園風度手卷 張翀西園風度手卷
王端淑多才多藝,工詩文、善書畫。畫宗倪、米,兼工花卉。畫、書、詩外尤長史學。據清代王士祿《宮闌氏籍芝文考略》載,王端淑酷愛讀書,自經史及陰符、老莊、內典、稗官野史,無不瀏覽淹貫,可謂博覽羣書,學識淵博,並“以才情學間自負,欲奄有眾長,故詩文諸體,靡不涉筆。’對王端淑的多才,清代福建莆田女畫家、女詩人林文貞有詩《自題秋蘭便畫寄映然子》專門稱讚。清代揮珠《閨秀正始集小傳》稱其天資高邁,尤擅小楷,楷法二王。祝嘉《書學史》將其列為清代女書法家予以介紹。
王端淑跋《張翀西園風度手卷》題詩,款署:“甲寅(1674)五月,山陰吟紅女史玉映王端淑。”鈴印:“式好堂、王端淑印、王映。翁方綱評之題曰“卷尾題者俱一代知名之士,而女史王玉映益有三絕之能,並稱重於藝林者,可不寶諸。”足見其佳。

王端淑軼事典故

王端淑八男不及一女

王端淑自幼酷愛讀書,學問淵博,能明大義,自經史以至陰符、老莊、內典、稗官野史,無不瀏覽;對於史學尤為精通;又立志博採眾長,詩文諸體,靡不涉筆。其詩端莊嫺靜,饒有高致。其父贊説:“身有八男,不及一女!” [7] 

王端淑詩中王嬙

著名文人毛奇齡為推崇女子詩才,選編閨秀詩作,偏偏獨遺有詩名的王端淑詩作。王端淑對此表示不平,便獻詩云:”王嬙未必無顏色,爭奈毛君筆下何?”自比漢代王昭君,以毛奇齡喻為漢宮畫師毛延壽。故袁枚雲“一藏其名,一切其姓”,巧妙用典,表達不平,王端淑才情過人由此可見。
天才出自勤奮,據其丈夫丁聖肇為王端淑《吟紅集》題序載,王端淑嫁到丁家後,依然“性嗜書史”,王端淑也是“不廢疾書”。明亡,王端淑同丈夫一起離開北京,回到丁聖肇老家,居於“翁園謔庵小樓處,於白馬巖田廬數年,得林巒花鳥之情,為簾窺鏡感之助,荊布塵甑,鬢舞驚燕淡如也。而詩意盈冉,集曰《吟紅》,不忘一十七載黍離子墨跡也。”勤奮刻苦,造就了王端淑的才名,並傳揚甚廣,蓋過了丁聖肇之名,人們先知有王端淑而後才知丁聖肇,可喜的是丁聖肇引此以為自豪,似乎沒有男尊女卑的夫權思想。
《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遺事》卷八引吳德旋《初月樓續聞見錄》雲,王端淑偕同丈夫丁聖肇,曾一度隱居於明代書畫家、戲曲家徐渭的故居“青藤書屋”,過起桃花園式的恬靜閒雅的隱成生活。此期間,王端淑得過且過欣賞到她崇拜的徐渭許多書畫作品,尤其是徐渭以水墨作寫意花卉奔放淋漓、氣勢盛旺的風格薰陶了王端淑的筆墨,所以,王端淑擅長花草,涉筆瀟灑,天趣抒發,疏落蒼秀,具有雋逸清趣。

王端淑不為名利

清順治年間,王端淑才名天下聞,剛剛入關不久的清朝統治者也聞知其才名。因王端淑博覽羣書,精通史籍,清廷慕其名“欲援曹大家(即漢代才女班昭)故事延入禁中教諸妃主”,進宮廷當妃嬪公主的老師,是個令人羨慕的肥差,若非真才實學,根本不可能勝任。然而,王端淑對此毫無興趣,這件事終因王端淑“力辭乃止”。

王端淑人物評價

丁聖肇:內子性嗜書史,工筆墨,不悄事女紅,黛餘燈隙,吟詠不絕。
錢謙益:漢家若採東征賦,彤管先應號大家;傳語山陰王逸少,王家自有衞夫人。 [8] 
毛奇齡:已及劉禹錫韓翊,閨秀莫及焉。 [9] 
林玫儀:王端淑對整個詩學發展的歷史觀還是“崇古卑今”的。 [10] 
胡文楷:玉映以才情學問自負,欲奄有眾長,故詩文諸體,靡不涉筆,語其大致,小賦《秋蟲》一篇最善。 [11] 

王端淑家庭成員

王端淑父母

父:王思任(1575—1646),字季重,號謔庵、遂東、稽山外史,是明代文學家,其詩文書畫俱佳,著有《王季重十種》,其中以《文飯小品》最為著名。他五歲遍愛五經,十歲恣為文章,二十一歲為進士,堪稱“一代俊才”。
母:姚氏

王端淑兄弟姐妹

兄弟八人,知曉姓名的有六人,姐妹六人,知曉姓名的三人。
長兄:王槐起,娶州守陳鶴沙長女陳德卿。
次兄:王壽起,娶商氏。
三兄:王寶起,娶金氏。
四兄:王魁起,入贅舟山吳氏。
大弟:王鼎起,姚氏生,娶工部尚書三女徐安吉。
二弟:王霞起,姚氏生,娶姜逢元之女姜廷栴。
胞姐:王靜淑,姚氏生,嫁陳汝元之子陳樹勷。
胞妹:王貞淑:姚氏生,嫁知縣陳巽言之子陳儀春。 [3] 

王端淑丈夫子女

丈夫:丁聖肇
妾侍:陳素霞,生於天啓五年(1625年),死於順治九年(1652年)字輕煙,南京人。
長子:丁卜年,王端淑生,庠生,娶淮安工部辦事官楊際春之女。
長女:丁君望,陳素霞生。
幼子:丁君卿,陳素霞生。 [1] 
參考資料
  • 1.    郭玲.王端淑研究[D].湖南:中南大學,2009.
  • 2.    張敏.王端淑研究[D].江蘇:南京師範大學,2007.
  • 3.    王思任,王鼎起,王霞起.王季重自敍年譜[M].私人出版,清代.
  • 4.    王猷定.王端淑傳[M].私人出版,清:順治.
  • 5.    王傳臚.王端淑詩文賞析[M].四川大學校報,4版.
  • 6.    山陰才女王端淑  .中國柯橋網[引用日期2013-05-09]
  • 7.    王端淑  .CNKI學問[引用日期2013-04-08]
  • 8.    錢謙益.錢牧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32.
  • 9.    毛奇齡.西河文集[M].上海:商務印書局,1937.
  • 10.    林玫儀,王端淑詩論之評析 兼論其選詩標準[J].九州學刊:6卷,2期.
  • 11.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9.
  • 12.    王端淑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9-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