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立華

(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製造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鎖定
王立華,材料變形以及材料電子顯微結構表徵研究領域專家,1981年生於湖北省武漢市,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製造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1]  。現主要從事材料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徵、原子尺度下材料力學行為的原位實驗研究。發表論文80餘篇。 [1] 
中文名
王立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武漢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1] 

王立華科研經歷

獲得澳大利亞優秀青年基金(Discovery EarlyCareer Researcher Award),在昆士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霍英東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等10餘項國家/省部級項目,總經費3000餘萬。受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大會報告/特邀報告20餘次。擔任中國電子顯微學報、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Materials Science China等雜誌青年編委/編委;成為Nat. Commun.,Nano Lett.,Acta Mater.,Scripta Mater.,Mater. Res. Lett., Mater. Sci. China, J. Mater.Sci. Technol.等20餘種期刊審稿人。 [1] 

王立華科研方向與成果

現主要從事材料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徵、原子尺度下材料力學行為的原位實驗研究,逐步形成研究特色。創新性發展了原位研究方法,解決了金屬晶界變形機制的原位實驗研究長期侷限於納米尺度分辨率的難題;首次實現了金屬多晶中晶界變形機制的原子層次原位研究,發現了金屬多晶中新的孿晶形核機制,探測出了孿晶界與晶粒尺寸複合強化的極限;發現特徵尺寸為~10nm的金屬中的“應變效應”以及新“尺寸效應”,更新了金屬多晶的強化理論體系。發表論文80餘篇,包括Science 1篇,Nat. Energy 1篇,Nat. Commun. 6篇,Phys. Rev. Lett. 2篇,Adv. Mater. 2篇,Nano Lett. 4篇,Acta Mater. 4篇,ACS Nano 4篇等。成果多次被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引用4000餘次。 [1] 

王立華所獲獎項

入選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優青、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等。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五) [1] 
2023年6月,被授予“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 

王立華代表論文

1. Lihua Wang etal., Science, 375: 1261-1265. 2022. [1] 
2. Shiduo Sun etal.,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28: 015701, 2022. [1] 
3.Lihua Wang et 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135501, 2010. [1] 
4. Lihua Wang et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1167, 2020. [1] 
5.Lihua Wa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2142, 2017. [1] 
6. Lihua Wang et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5: 4402, 2014. [1] 
7. Lihua Wang et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2413, 2013. [1] 
8. Shiduo Sun etal.,ACS Nano, 13: 8708-8716, 2019. [1] 
9.Deli Kong et al., Nano Letters, 19: 292-298, 2019. [1] 
10. Lihua Wanget al., ACS Nano, 11: 12500-12508, 2017. [1] 
參考資料